APP下载

地理教学怎样做到完成教学目标与课堂美感兼容并蓄

2017-02-04温虹涛

新课程·中学 2016年11期

温虹涛

摘 要:在地理教学中,怎样做到完成教学目标与课堂美感兼容并蓄呢?教师要动脑筋、想办法,要把信息技术与课堂教学进行深度融合,力争把地理课上得赏心悦目,要把握好教学流程的各个环节,引导学生乐学、善学、会学,最终达到学会运用的目的……

关键词:完成目标;把握环节;课堂美感

纵观地理教学中的一些现象:有的教师单纯梳理知识脉络,整节课从头讲到尾,学生缺乏交流、合作、探究、展示,适时训练不到位,导致教学效果不尽如人意;有的教师为了达到当堂落实的目的,则一味强调训练,整节课学生几乎都在不停地做题,学生感到枯燥乏味,教学流程更谈不上半点美感……

纵观当前地理教师教学水平现状,差距悬殊,综合素质全面的教师屈指可数,很多教师局限于所带年级,对其他年级教材压根儿不熟悉,综合把握不够,融会贯通能力不足,临时抱佛脚,课堂自然显得单薄。不少教师或多或少存在一些有待改进的问题,如,课件单薄、图文结合欠缺、探究深度不够、学生展示不足、问题设置缺乏技巧、板书设计不当、时间分配不合理……如何解决这些问题呢?具体可以从以下环节着手进行。

一、精彩导入,引人入胜

视频导入、图片导入、歌曲导入、以旧引新导入、联系生活实际导入……教师运用多媒体导入的形式异彩纷呈,但时间一定要把握适当,2~3分钟为宜,以激发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为目的,并为下一步的教学任务做好铺垫。

二、自主学习,题简意赅

自主学习环节,教师要提炼出本节课的重难点,梳理出简洁的思维脉络,引导学生迅速了解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时间要把握好,5分钟左右。不少教师此环节耗时太长,囊括了稍后深层探究的内容,演变成学生做导学案上的大量习题,课堂出现前半场冷场、后半场仓促的局面。

三、小组交流,合作探究

教学重心要放在此环节,教师要精心设置具有层次性、启发性、开放性的问题,采用多种方法对教材进行多角度、全方位的深层挖掘,不停留在知识的表面,不拘泥于课本,适当拓展延伸,把学生的视野打开,把知识学活。说来容易,做起来难,教师大部分在此环节出现短板。关键是教师设置问题的技巧不足,大部分教师设置的问题浮于知识的表面,深层挖掘教材的力度不够,因而不能起到很好的引导作用。

课堂教学要以学生活动为载体,教师要让学生交流什么、探究什么?主要围绕设置的问题来进行,因而设置的问题要巧妙,旨在突出重点、突破难点,要注重对学生能力的培养,教方法、找规律,从而达到深层探究的目的。

四、充分展示,贯穿评价

有的教师,看似让学生分组活动了,但基本流于形式,活动后缺乏展示或展示不足。学生小组交流、合作探究后,要给他们充分展示学习成果的机会,营造“人人展示风采”的氛围,大胆质疑、小心求证,让课堂真正“活跃”起来!学生展示的过程也是贯穿评价的过程,组内自评、组间互评、教师点评,伴随其中。

五、板书设计,简洁明了

有的教师,为了体现知识要素间的联系而单纯大量板书;有的教师,板书出现的时机不恰当;有的教师却无板书……这些都欠妥,最好的板书应该寓学生探究之中,学生通过探究,发现一点就板书一点,学生印象深刻的同时,也会收获探究成功的喜悦。板书设计要起到搭建知识框架的作用,同时使知识要素间的联系跃然纸上。

六、时间掌控,游刃有余

大多数教师,因课堂容量大、对学生活动掌控不够,导致时间不够用;也有教师因课堂容量太单薄,出现时间用不完的现象。究其原因,是教师对课堂各个环节的时间分配综合考量不够,在课堂容量饱满的情况下,各个环节开展的时间,孰多孰少,教师要做到心中有数,掌控自如。教师设置启发性问题引导学生小组交流、合作探究、充分展示、贯穿评价,整个过程要不拖沓,如行云流水,一气呵成。

七、当堂检测,巧妙渗透

大多数教师,按照固定模式,把训练检测安排在最后,这固然不错,但缺乏新意。教师可以采取边学边练的方式,把检测穿插于教学过程中,当学完关键的知识点,马上渗透检测,及时检查反馈,当堂复习如影随形。把整节课分成几个时间段,巧妙渗透4~5次训练,就可以及时巩固所学的知识,不把问题留在课外。

八、课堂结构,布局合理

有的教师,课件制作精良,但没能发挥出最大的效益,实为可惜!地理教学要求图文结合,教师在利用多媒体展示地图引导学生探究的同时,要与表格归纳、文字板书、当堂练习相结合,而不能分开来孤立进行。有的教师,导学案设计得很好,但却走入误区,演变成学生分组做导学案习题,课堂沉寂无趣。我们要求教师设计的问题,要像穿糖葫芦一样,通过学生有效地活动、精彩地展示表现出来才好。

当教师把教学流程的各个环节都做到了极致,课堂呈现出来的效果又怎会不美?这对教师提出了很高的要求,教师要勤于学习、勤于思考,熟悉各年级教材是最起码的要求。在此基础上,要加强专业理论学习、提升信息技术能力、不断充实学科知识内涵,做有地理核心素养的授课达人,努力让我们的课堂充满美感……

参考文献:

[1]张先梅,张莉,张志刚.中学地理教学方法浅谈[J].地理教学,2016(16).

[2]张丽娜.初中地理教学方法探索[J].中国校外教育,2016(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