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麦新品种科伟11选育及栽培技术

2017-02-02

中国种业 2017年1期
关键词:秋播农业局株系

杨 静

(河北省廊坊市固安县农业局,廊坊 065500)

小麦新品种科伟11选育及栽培技术

杨 静

(河北省廊坊市固安县农业局,廊坊 065500)

科伟11是由河北科伟种业开发有限公司和固安县农业局合作选育的高产稳产多抗冬小麦新品种,2016年10月通过河北省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审定编号为冀审麦2016028号。该品种产量三要素协调,综合抗性好,稳产性好,适合在河北中北部、北京、天津冬麦区推广种植。

1 品种选育

1.1 品种来源科伟11是由河北科伟种业开发有限公司和固安县农业局合作以轮选987为核心亲本构建的矮败小麦轮回选择群体中选育而成。

1.2 选育过程2005年从矮败小麦群体中选收优良可育株;2006年秋播,每个株系依据种子量多少,点播种植5~10行不等;2007年经田间选择表现突出,整齐度较好的株系,作为重点株系进行室内考种;2007年秋播条播种植,每个株系种2行,行长3m,每隔8行种植对照京冬8号2行;2008年经田间观察记载,选择表现突出的株系;2008年秋播,中选的120个单株,人工开沟条播,每个株系种4行,行长3m,每隔3个株系种植1个对照;2008年经田间观察记载选择,中选了10个株系,经室内考种,选择出子粒饱满度均较好且产量较其他株系高的株系;2009年秋播4个中选株系升入产量鉴定试验;2010年结合田间综合表现与小区产量结果选择表现最好的株系;2010年在河北省固安县进行了产量比较试验,每667m2产量为496kg,比对照京冬8号增产21%,抗白粉病和条锈病,较抗叶枯病;成熟落黄好,较抗干热风。

2 特征特性

该品种属冬性中熟品种,平均生育期252d。幼苗半匍匐,叶色绿色,分蘖力较强。亩穗数45.5万,成株株型较紧凑,通透性好,株高78cm。穗纺锤型,长芒、白壳、白粒、硬质,饱满度好。穗粒数36.5个,千粒重47.5g,容重798.2g/L。产量三要素协调,综合抗性好,稳产性好。千粒重较高,较抗穗发芽,抗白粉病、条锈病和叶枯病,抗干热风,落黄好。

3 产量表现

2013-2014年参加河北省冀中北小麦区域试验,每667m2产量为542.5kg,比对照京冬8号增产6.3%;2014-2015年续试,产量为574.5kg,比对照中麦175增产8.2%。2014-2015年参加河北省冀中北小麦生产试验,每667m2产量为590.3kg,比对照中麦175增产6.1%。2年区域、1年生产试验共计31点次汇总,其中29点次增产,增产点率达到93%以上。

4 栽培技术措施

4.1 播前准备和播种蓄足底墒 播种前土壤底墒不足的麦田,应在施肥耕地前浇好底墒水,或在上茬作物收获前10~15d浇水代替底墒水。

配方施肥,深耕深施底肥 中等地力条件下,每667m2施肥量:有机肥2~3m3、磷酸二铵25kg、尿素15kg、磷酸钾或氯化钾10kg。秸秆还田的麦田应将秸秆尽量打碎并分布均匀。在耕地前将全部有机肥和底化肥均匀撒于地面,然后耕地翻下,耕深应达到25cm左右,这种底肥施用方式,肥料在土壤深层较多,浅层较少,有利于延长肥效期,提高肥料利用率。

精细整地 深耕后,应旋耕或耙地1~2遍,使土壤表层松软细碎,无较大的硬土块和秸秆根茬,然后平整土地,保证地面平整,表层内无架空暗垡,土壤上松下实。

播期和播量 因气候条件不同,播期也不尽相同。应掌握的基本原则为越冬前单株茎数达3~8个。冬前小麦主茎叶龄可达到4叶1心至6叶1心。具体播种时间约为9月28日至10月8日。过早播种,因底肥足、前期温度高,麦苗容易旺长,冬前消耗过多的养分和水分,降低了小麦越冬期的抗寒能力;过晚播种,则难以形成壮苗,二者对高产栽培均有影响。每667m2播量10~11kg,超过适期,每延迟1d,增加播量0.5kg。播深3~4cm为宜,播后覆土、镇压。

4.2 冬前管理浇好冻水 小雪节气前后(昼消夜冻),浇好冻水,确保小麦安全越冬。

冬前化学除草 提倡冬前化学除草(11月中旬,日平均气温10℃以上)。防治禾本科杂草,如看麦娘、节节麦、野燕麦等,每667m2用6.9%骠马乳油50mL或7.5%啶磺草胺水分散粒剂12.5g,兑水30kg喷雾防治;防治阔叶杂草,如播娘蒿、荠菜、米瓦罐等,在小麦起身期用苯磺隆类药剂10~15g,兑水30kg均匀喷洒防治,注意不重喷、不漏喷,避免风天操作。

4.3 春季田间管理中耕划锄,化学除草 返青期(正常年份3月上中旬)主要进行中耕划锄、提温保墒等农事活动,促苗早发。春季化学除草方法与冬前相同,时间应掌握在小麦拔节以前。

肥水管理 拔节后基部第1、2节间停止伸长时及时灌水追肥,一般每667m2浇水40~50m3,结合浇水追施尿素10~15kg。

4.4 小麦后期管理与收获开花灌浆水 抽穗至成熟期间视天气情况及时浇灌浆水,提高结实率和粒重,力争穗大粒饱。

做好“一喷三防” 在小麦开花后3~6d,每667m2用10%吡虫啉可湿性粉剂10g、20%粉锈宁乳剂50mL或12.5%腈菌唑乳油和磷酸二氢钾150g混配,兑水50kg全田喷雾,可有效防治小麦白粉病、蚜虫及干热风,达到一喷三防的目的。

及时收获 在小麦蜡熟末期至完熟初期,子粒含水量在18%~22%时及时收获。

2016-11-21)

猜你喜欢

秋播农业局株系
过表达NtMYB4a基因增强烟草抗旱能力
带头拒莱猪
辽北地区秋播大葱栽培技术
秋播大蒜优质高产栽培技术
浅谈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试论安徽沿江地区秋播结构“压麦扩油”布局
枣阳 党组织服务秋播生产
并非“小题大作”
衢州椪柑变异株系—黄皮椪柑相关特性研究
不同株系菠萝蜜果肉中可溶性糖和有机酸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