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大蒜双膜覆盖栽培技术

2017-02-02

农业知识 2017年38期
关键词:双膜蒜瓣蒜薹

大蒜双膜覆盖栽培技术

大蒜是东营市主要蔬菜之一,种植面积集中。主要轮作方式是,一茬夏玉米,一茬大蒜。为解决冬季越冬死苗的问题,农民在多年试验的基础上创造出了双膜覆盖的栽培方式,取得了很好的效果,现在生产上普遍推广应用,现将该技术要点总结如下:

一、品种

大蒜栽培主产品为蒜薹,兼收蒜头。目前,东营市种植的品种主要苍山蒲棵。生长势和适应性较强,较耐寒,丰产性好,品质优良。蒜薹组织鲜嫩,品质好,耐贮藏。

二、播种前的准备

(一)深耕细作,施足基肥

大蒜茬玉米收获较早,玉米收获后及时进行深翻20厘米,抢墒耙平耙细,以利保墒。结合整地施足基肥,一般每667平方米施优质腐熟圈肥3000千克以上,过磷酸钙50~75千克,硫酸钾15~20千克。如果有条件,最好施用饼肥,每667平方米施用豆饼70~80千克或棉籽饼80~100千克,以提高土壤肥力。

(二)选种分级

播种前选择蒜头大、蒜瓣大而整齐、蒜瓣硬实、颜色洁白而新鲜的作种。除去发霉、虫蛀、发黄变软的蒜头。然后掰瓣并剥皮去踵,以利于种瓣吸水和发根。在掰瓣的同时,淘汰病瓣、伤瓣,并按蒜种大小进行分级。选用一级和二级蒜瓣作种,三级种用作他用。因种瓣越大,其贮藏的养分越多,植株生长健壮,根系发达,易获高产。

三、播种

(一)适宜播种期

多年实践证明,东营地区适宜播种期为9月15日至10月5日。越冬时蒜苗高25厘米以上,具有4~5片叶,不定根30条左右。若播种过早,冬前植株过大,抗寒力弱,生长后期容易早衰。若播种过晚,冬前营养体小,影响产量。

(二)合理密植

合理密植是大蒜增产的重要措施之一,播种密度由蒜种大小、地力条件、播期早晚、种植形式等综合因素决定。在东营当地以采收蒜薹为主,一般种植行距15厘米,株距7~9厘米,每667平方米种植蒜瓣为5万粒左右。

(三)种子处理

先将蒜瓣放入大容器内,均匀喷1遍水,使蒜瓣表皮全部湿润。播前用77%多宁加3%克菌康可湿性粉剂,按蒜种量的0.2%~0.3%拌种。

(四)播种方法

多采用沟播法,即先按行距开10厘米深的播种沟,撒施少量种肥。然后将蒜瓣按株距排在沟中,使瓣的背腹连线与沟向平行,保证蒜苗展开时与行向垂直,使叶片分布合理,有利于通风透光。排种时要使种瓣上齐下不齐,以便出苗整齐。播种后覆土3~4厘米,覆土厚度超过5厘米。

(五)覆膜

大蒜播后每667平方米用24%果尔乳油48~72毫升,兑水50千克喷施,喷药后及时覆盖地膜。覆膜时,要使地膜平展而无皱褶、膜下无空隙、紧贴在畦面,四周用土压严。

四、田间管理

播种覆盖地膜后,要及时浇出苗水,以利于幼苗出土。大蒜出土时及时检查,不能破膜的要进行人工辅助出膜,破口越小越好。

土壤封冻前浇1次封冻水,水渗下后,再在蒜苗上方盖上一层地膜,四周用土压好,畦上面分散撒一些小土堆,防止地膜被风吹开或吹走,确保蒜苗安全越冬。翌年春天,在大蒜返青前及时揭去上层地膜。

在返青期和蒜薹抽生前,各浇1次水,结合浇水追施1次肥,每次施三元复合肥15~20千克或尿素20千克。在蒜薹旺盛生长期,应经常保持土壤湿润,抽薹前1周,停止浇水。抽薹后及时浇水,促进蒜头迅速生长。

五、病虫防治

一般采取合理轮作倒茬、选择抗病品种、增施磷钾肥、清理前茬作物残体、适期播种、种子处理、加强肥水管理等措施,大蒜整个生育期间很少有病虫害。大蒜紫斑病:用杀毒矾、甲霜灵锰锌防治。大蒜叶枯病:用杀毒矾、琥珀胶肥酸铜防治。锈病:用三唑酮、代森锌防治。细菌性软腐病:在多宁加克菌康拌种的基础上,可用琥珀胶肥酸铜、农用链霉素等药剂防治。蒜蛆:用敌百虫、辛硫磷等防治。

六、适时采收

蒜薹收获有很强的时间性,一旦成熟,须及时采收。当田间大部分蒜薹抽出约25厘米,总苞变白,蒜薹开始打弯时,应及时采收。一般在5月中旬。采收蒜薹应在晴天上午10时以后,以中午至午后3时为宜。此时,蒜薹含水量少,有韧性,不易拉断。蒜薹收获后,18~20天即可收获蒜头。

(段兵山东省东营市东营区科技局)

猜你喜欢

双膜蒜瓣蒜薹
拔蒜薹
抽蒜薹
双膜覆盖对棉田土壤及棉花生长的影响
抽蒜薹
捣蒜泥
蒜苗成长记
西瓜双膜覆盖栽培技术探究
“双膜缓释肥”配合追施不同量尿素对小麦生产效果的试验研究
蒜宝宝不好惹
枇杷促早防冻双膜覆盖大棚栽培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