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离异单亲家庭孩子“恐婚心理”的自我建构

2017-01-30张晓敏

山西青年 2017年6期
关键词:恋爱婚姻婚恋观小文

张晓敏

浙江师范大学法政学院,浙江 金华 321000

离异单亲家庭孩子“恐婚心理”的自我建构

张晓敏

浙江师范大学法政学院,浙江 金华 321000

研究发现父母离异对其子女婚恋方面造成阻力,促使其产生恐婚心理,不敢去爱不相信婚姻。笔者认为这是自我建构理论中场依存性自我建构即注重自己与他人联系的表现,情境因素会影响哪种建构倾向被激活,成为当前情境中主导的自我建构倾向。

离异单亲家庭子女;恐婚心理;自我建构

一、问题的提出

离异是个世界性的社会问题,70年代以来,我国离婚率不断上升,这意味着有更多子女成长于离异单亲家庭环境中,父母离异使这些子女们有着不同于其他完整家庭的孩子的家庭环境和成长经历,而在父母离异的单亲环境之下,父母的婚姻失败是否会影响这些家庭中孩子们的恋爱婚姻。本文试图就这一目的寻找相关案例,并就案例结合相关理论进行分析,以求能增进这一领域的研究。

二、个案呈现

小文,男,独生子,25岁,河北人,初中学历,急救员。十岁时候父母离婚,跟爸爸一起生活。小文认为父母离异对他婚姻观有很大影响:“对我的恋爱有很大的影响,一个词形容“不敢去爱”。不敢付出全部感情去爱一个人,怕失去。我这个人很重感情,也怕失去朋友,怎么说呢,或许是怕结婚后离婚吧,更怕婚后有了孩子,对婚姻很渴望却又不敢。”小文提到自己的一次恋爱经历,他们09年工作时相识,一年后分手,小文说:“她背叛了我,跟我一个最好的哥们结婚了,这边是谈了四年的女友,那边是处了八年的兄弟,两个人同时背叛我。你都不知道,当时我都崩溃了,我接受不了。”我问他是否恐婚,他回答:“是,她也说过我恐婚,最不能接受的是她为什么用这种方法离开我,不留一点余地。”究竟为什么害怕结婚,他也坦然直言:“如果我们结婚后发生了这样的事?如果有了孩子后发生了这事?我不敢想。所以说人生没有如果,只有后果和结果。我现在明白了,以后对自己爱的人要好好对待。”

三、离异单亲家庭子女恐婚心理的自我建构

(一)离异单亲家庭恐婚心理的自我建构

小文说“不敢去爱”,怕失去朋友,也怕结婚后离婚,更怕婚后有了孩子,对婚姻很渴望却又不敢。小文将父母的婚姻与自己的恋爱婚姻联系到一起,害怕像父母一样结婚后再离婚,实际上就是一种依存性自我建构,由于受父母婚姻失败的影响,小文建构了自己的婚恋观,即对婚姻缺乏安全感,既渴望又不敢,不敢去爱,害怕离婚,更害怕有孩子,害怕自己的孩子也像自己一样在父母离异的阴影下不能快乐地成长。

(二)自我建构与文化差异

就小文而言,作为东方人,其对自己父母婚姻和对自己婚恋观的关系的看法,也是东方人整体性或场依存性思维的体现,由此可见,把父母失败的婚姻与自己的婚姻联系在一起,对婚姻产生怀疑和恐惧不仅仅是单个个体的行为,更是一种文化和思维的表现,像小文这样受其父母婚姻影响对自己婚姻产生阻碍的可能并不在少数,更有可能是很多离异单亲家庭共同存在的心理,即对婚姻的不信任和恐惧,必须要引起我们的重视。

(三)自我建构与认知风格

小文身处离异单亲家庭的环境中,却无法将自己的婚姻从父母离异的阴影中独立出来,而是将自己的恋爱婚姻与父母的婚姻联系在一起,深受其影响,从而导致悲剧的发生。而小文的婚恋观只有从场依存性的认知风格转向场独立性的认知风格,相信恋爱和婚姻,才能拥有属于自己的幸福和完整的人生。

(四)自我建构与社会比较

笔者在这里将其延伸为离异单亲家庭孩子与完整家庭的孩子之间的比较,小文说他们没离婚之前,父母对我很好,也很爱他们,在小伙伴面前感到很骄傲。那时恨他们,有段时间都不回家,也不好好上学,跟那些坏孩子在一起,当时差点走上歪路。以前别人问起父母的事还感觉不自在,抬不起头,现在已经习惯了。可见在父母离婚之后,有一段时期,小文始终认为自己不同于其他完整家庭的孩子,而原因就在于自己父母的离异,这种比较更强化了父母离异对自己的影响,使小文无法将自己从其中摆脱出来,甚至于自己的恋爱婚姻以及人生。然而离异单亲孩子只有树立自己的信念,由于自己父母的离异就觉得自己异于常人,这不是自己能左右,更不要经常与他人比较,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独特性,自己的人生也要靠自己来把握,关键则在于自己的思想与意识。

四、结语

当今社会,离婚率不断上升,更多孩子在父母离异的环境下成长,由于受东方依存性自我建构思维的影响,离异单亲家庭孩子会依据父母离异的情景建立自己婚恋观,不相信婚姻,因而产生恐婚心理,而恐婚心理的建构是于文化差异以及认知风格以及社会比较有关联的,因而,国家应从文化教育方面重视离异单亲家庭孩子婚恋方面的教育,帮助其克服恐婚心理障碍,健康地恋爱并顺利走进婚姻;当然也需要孩子自身的努力与付出,正确认识自己,认知父母离异与自己婚姻之间的关联,也不要总是与完整家庭孩子相比较,以致造成负面影响。离异单亲家庭的孩子与他人并无差异,同样应该自信,相信恋爱与婚姻,相信会有自己的一份幸福。

[1]刘艳.自我建构研究的现状与展望[J].心理科学进展,2011,19(3):427-439.

[2]刘朝捷.家庭环境导向对其子女的影响[J].青少年犯罪问题,2001,11(6).

[3]李慧.离异家庭儿童的心理适应阶段探析[J].中国教育学刊,2007,6(6):19-20.

B

A

1006-0049-(2017)06-0287-01

猜你喜欢

恋爱婚姻婚恋观小文
社会工作介入大学生婚恋观问题的可行性研究
大学生婚恋观研究现状及趋势分析
——基于1990年-2016年期刊发文数据的计量分析
《诗经》婚恋习俗探析
《恋爱婚姻家庭》2021年再次入选国家新闻出版署
95后大学生婚恋观的现状及探析
家庭关系影响子女恋爱婚姻
鞋不合脚或是心衰
天门石
七步之才
事半功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