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新媒体环境下高校社团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

2017-01-30赵静月

山西青年 2017年6期
关键词:社团政治功能

赵静月

贵州财经大学,贵州 贵阳 550000

浅析新媒体环境下高校社团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

赵静月*

贵州财经大学,贵州 贵阳 550000

随着经济的发展,新媒体技术运用到了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尤其在高校各种思想政治活动中起到了很大的作用。本文详细地分析了目前新媒体环境下大学生社团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的利弊,将其优势做了介绍,并针对其不足提出了相应的建议。

新媒体;高校社团;思想政治教育

一、相关概念界定

(一)新媒体的涵义及特点

1.新媒体的涵义。

新媒体”一词,最早是由P·戈尔德马克提出的,他在1967年的电子影音商品开发案中提到了“新媒体”这一词,虽然如今看来,此“新媒体”已成为传统媒体中的一员了。

本文采用汪馨兰对新媒体的界定:“新媒体是以互联网技术、数字技术和移动通信技术为基础,以电脑和手机等终端向用户提供信息及相关服务的传播媒体。”

2.新媒体的特点

(1)多样性。新媒体种类相较于传统方式来说丰富多样,因不受外部环境的制约,新媒体种类五花八门,受众选择性增多,学习、交友、旅游等媒体软件层出不穷,满足了不同年龄、阶级层次人们的不同需求,也为新媒体增添了丰富的色彩。

(2)实时性。人们通过在网络中浏览信息,可以知道不同地方的最新消息,即使坐在家中,也可知“天下事”,新媒体还可以利用自己本身具有的特性,实现互动功能,人们可以在网络中彼此交流,随时得知对方的消息。

(3)自由性。新媒体的自由性扩大了大众在新媒体中的参与度,人们可以在不同的媒体平台上看到不同的信息,也可以根据自己的要求选择不同的媒体,如视频、论坛等。但是新媒体的这种自由性也会使网络环境变得复杂,保证不了信息的真实度。

(二)高校社团的涵义及功能

1.高校社团的涵义共青团中央在2005年下发的《关于加强和改进大学生社团工作的意见》中对高校社团进行了界定:“大学生社团是由高校学生依据兴趣爱好自愿组成,按照章程自主开展活动的学生组织。”

2.高校社团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

(1)导向功能。高校社团虽依托于大学生的兴趣、爱好而成立,但其具有一定的针对性,会结合当下社会热点和形势,开展一系列活动。在此过程中,社团负责人或骨干成员便会成为校园中最活跃的人物,引领着校园文化,潜移默化的指引着大学生的思想,有益于培养爱国主义情怀和社会责任感。

(2)凝聚激励功能。每个社团都有自己的宗旨和制度规范,社团成员因共同的兴趣爱好连接在一起,交流变得更加容易。而且,社团成员既是社团活动的组织者又是管理者,每个人都以“主人翁”的态度参与其中。在社团活动中,学生必须适应不同的角色,进行不同的分工,协调、有序的运行。社团活动在一种积极、健康的氛围中发展,学生自身能力和社团潜力都会被发掘出来,社团成员看到自己付出的果实,肯定了自己的价值,便会激励自己不断进步。

(3)教育补充功能。素质教育的发展与运行不仅仅是依照成绩来评定,而是要求德智体美全面发展,课堂教学可以解决大学生对专业知识的汲取与学习,却不能从各方面指导大学生的学习和生活。每个人的性格特点都不同,这就要求教育要有针对性,可以对症下药,且不能“一刀切”。显然,高校的室内课堂并不能对每个学生进行针对性的指导,而高校社团就发挥了它的积极作用,满足了大学生对于不同知识和能力的需求,弥补了室内教学的不足,锻炼了大学生的实践能力,为素质教育作出了补充。

(4)调节和监督功能。近年来出现的多个大学生极端事件都反映了现今社会中部分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不太良好,急需改变。大学生正在处于青年时期,进入大学后,脱离了家庭的管束,各方面还不成熟。高校不能只重视德育发展,关注知识的传输,还应注重大学生人格塑造等方面。大学生应该学会自我调节和监督。

二、新媒体环境下高校社团发挥思想政治教育功能的优势

(一)新媒体丰富了高校社团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和载体

1.活动内容丰富,载体多样化

与传统媒体相比,新媒体传递的信息更加全面、多样,高校社团在新媒体环境下,可参考多种来自不同国家和地区的社团活动,借鉴学习他们的活动方式和创意,用来补充自己社团所需的。在网络中汲取自己所需的各种取之不尽的素材,不仅丰富了社团活动的内容,同时也为其提供了丰富多样的载体。

2.传播手段多样,时效性增强

相较于之前一条信息需经历多个层次的传统媒体,新媒体传播速度更快,能紧贴时事热点,无形中增强了信息的时效性。新媒体本身具有实时性的特点,这种特性有利于社团及时了解新闻和时事,针对发生的事情有计划的开展社团活动,进行思想政治教育。

(二)新媒体加大了社团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宣传力度

1.前期宣传力度大,传播范围大

高校社团开展活动前期,可利用新媒体在校园内进行宣传,一则微信公共平台的消息,或者一个BBS的帖子,就可以让校园内的广大同学得知社团的近期活动,为活动有效开展获取噱头,让更多的人参与进来,加大了活动的宣传力度,其传播范围不仅在校内,也扩大了校外的宣传度。

2.活动开展方式新颖,参与性广

利用新媒体的虚拟性和交互性,社团活动在开展时可集信息于一体,在网络上进行相互交流和合作。例如微博、微信、BBS等新媒体手段,可运用于社团活动中,参与者或场外观众可通过这些方式进行互动交流,社团活动通过进行网络交流,可活跃现场气氛,调动大学生的积极性,将其他学生的想法和动态进行展示。

(三)后期反馈及时,总结性强

在新媒体环境下,高校社团可利用网络手段对自己所办活动进行后期反馈,将所办活动进行宣传,征求广大同学及老师甚至社会资深人士的意见,根据自己活动的反响程度,了解自己的不足之处,及时总结和进行反思。

[1]张耀灿,陈万柏.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1.

[2]杨红兵.高校学生社团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前沿,2007(4).

[3]周秋旭.新媒体环境下加强高校社团文化建设的必要性[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2(14).

[4]汪馨兰.创新与发展:新媒体环境视域下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J].思想教育研究,2013(2).

[5]杨娟.大学生社团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2.

赵静月(1994-),女,贵州财经大学,研究生在读。

G

A

1006-0049-(2017)06-0157-01

猜你喜欢

社团政治功能
也谈诗的“功能”
缤纷社团
“讲政治”绝不能只是“讲讲”
奔驰S级香氛功能介绍
“政治攀附”
“政治不纯”
政治不过硬,必定不可靠——政治体检不能含糊
最棒的健美操社团
关于非首都功能疏解的几点思考
基于PMC窗口功能实现设备同步刷刀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