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文学地理学视野中贾植芳文学创作研究*

2017-01-30

山西青年 2017年6期
关键词:现代文学文学创作创作

张 璐

天津师范大学,天津 300387

文学地理学视野中贾植芳文学创作研究*

张 璐**

天津师范大学,天津 300387

从文学地理学的维度来看,山西的地理和人文环境对贾植芳的成长和文学创作都产生了重大影响。作为“七月派”主要作家,他发扬“主观战斗精神”、首开监狱题材文学创作之先河,从文艺理论、创作手法、人物形象和题材范围等方面推动现代文学的发展。作为学者,他大力推进教学和科研工作,以求真务实的态度整理史料、研究中外文学关系,为中国现代文学学科建设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山西;中国现代文学;主观战斗精神;现代文学学科建设

当代文学地理学认为,一定地域空间范围中的地域环境、文化特色与文学创作之间存在着相关性与互动关系。作为审美主体的作家,其创作不可避免地受到其所处地域地理、历史、文化因素的影响。本文基于文学地理学相关理论的指导,探讨现代小说家贾植芳的创作及其对中国现代文学的贡献。

一、山西地域文化对贾植芳创作的影响

贾植芳出生在山西省襄汾县吕梁山区南侯村一个富裕的地主家庭,贾家世代以耕读传家,从曾祖父起始的三代人均曾进京经商。山西的地方文化传统和地域文化特点与他的成长息息相关。

首先,山西几千年的文化传统和晋商坚韧、勤勉、守信的风貌深深地影响着贾植芳的性格。山西是中华民族的发祥地之一,早在旧石器时期就已经有人类在此繁衍生息,历史悠久、人文荟萃、文化遗产丰富,被誉为“华夏文明的摇篮”。生活在这里的人们世世代代与土地结缘,尊重儒家传统、乐天知命、睿智宽容、勤俭持家。而完成了“汇通天下”伟业的晋商作为一个群体始终崇尚诚信团结的信条,以其坚韧不拔的毅力、顺势应变的革新精神和兼容并包的开放姿态而著称。贾植芳成长在三晋大地,这里高山的雄壮豪迈赋予了他率真和质朴的性格,沃土的浑厚坦荡给予了他乐观豁达的心理特质,悠久的文化积淀铸就了他尊重传统、严谨刻苦、务实求真的治学态度,晋商勇于开拓的作风也培养了他百折不挠、锐意进取的品格,这些都成为使他终生受益的宝贵财富。

同时,晋南山区的自然地貌以及淳朴强悍的民情风习深深地影响了贾植芳的文学审美观念。襄汾县地势东西高中间低,东有塔儿山,西靠吕梁山麓,中部有汾河由北向南纵贯其中,这里的自然风光既是他开展文本创作的现实源泉、也为他小说中的人物提供了丰富的活动背景。家乡山多水少的自然环境使这里的民风中普遍具有山的质朴、开阔与粗犷尚武的特点,民众“好武斗,不好文斗”,而地方戏曲“蒲剧”中行侠仗义的绿林好汉也一直是他“心目中的英雄豪杰和人生楷模”[1]。贾植芳人生经历颇丰,自学生时代就参加爱国运动,为追求思想自由、人格独立屡次入狱,他曾远赴日本求学,回国后又辗转各地参加抗战,担当过作家、军人、翻译、记者、教授、编辑等不同角色。无论身在何处,他始终怀有浓浓的故乡情结,始终不改乡音、保持着故乡的生活习惯,坚持向友人和学生介绍山西的饮食文化,甚至干脆把教会学校做礼拜所唱圣歌的歌词“耶稣生在伯利恒”改成了“贾植芳生在山西省”[1]。他的求学之路从山西开始,晚年又多次返回故乡,在山西大学、山西师范大学等地讲学,并与其兄贾芝一起被山西师范大学聘为兼职教授,用毕生所学回馈故乡。学生眼中的贾植芳是一位“达观、睿智、幽默、丰富而浓烈的老人,颇有些像他家乡的老陈醋或杏花村的汾酒”[2]。正是这位山西学者,一生坚持理想、不断思考、锐意进取,在中国现当代文化历史中取得了卓越的成就,为现代文学做出了突出的贡献。

二、贾植芳的文学创作

20世纪30、40年代,华夏大地陷入了战争的浩劫之中,内忧外患打破了无数国人传统的思维和生活方式,动荡、不安、饥饿与鲜血成为苦难大众现实生活的关键词。在这国难当头的危急时刻,正在日本攻读社会学的贾植芳弃学归国,投身于抗战的实际工作之中,并坚持文学创作,积极从事小说、散文、剧本、随笔的写作,其作品常常见诸于《七月》、《希望》、《工作与学习》、《抗战文艺》等进步刊物和杂志之上,成为“七月派”骨干作家,写出了大量优秀的作品。

(一)“主观战斗精神”的体现

1937年,胡风主编的杂志《七月》创刊,以《七月》、《七月文丛》、《泥土》、《希望》等刊物为主要阵地进行创作的作家群体“七月派”应运而生。该派作家亲历战争的炮火和时世的艰辛,他们发扬了鲁迅笔下“真的勇士敢于直面惨淡的人生,敢于正视淋漓的鲜血”这样一种斗争精神,并将这种人生观上升为艺术观,主张“创作者在文学中必须具备‘主体’意识,即‘主观战斗精神’,强调要以自觉的精神关注人生,用创作‘突入’生活、‘搏击’生活”[3]。这种主张在贾植芳的作品表现得尤为突出。自完成小说处女作《一个兵的日记》开始,他便决心通过创作,用文字的力量来“改造社会、改善人生”[4]。上海“八·一三”事变后,贾植芳弃笔从戎、由海外回到祖国,前往山西南部中条山战区以及西安、重庆等地参加抗日救亡运动。这期间,他果敢地拿起文学的武器为抗战服务,创作了《从中条山寄到重庆》、《悼念黄浪萍君》、《距离》等许多战地通讯和散文,展现前线阵地和军民战时生活的宏阔画卷;结合自身经历和感受、满怀深情地创作抗日独幕剧《家——呈婵娥君之亡灵》和长篇自传体小说《霍林上尉》,希望通过作品使民众加深对战争的了解、唤醒其救亡意识、鼓舞其斗志、使其从每一次战役中得到经验教训,用创作实践对“主观战斗精神”进行了集中诠释。后来,他又陆续创作了《沉闷期的断想》、《人生赋》、《我乡》、《剩余价值论》等散文和小说作品。在文学创作逐渐走向成熟同时,其理论观点也从单纯的创作主张升华到哲学层面,认为现实生活生存的意义在于人的文化活动,明确指出:“我的简单意识,就是肉和存在的世界,一定要斗争”[5],从而将“七月派”的文艺观推向前进。

(二)中西兼容的现实主义文学创作手法

贾植芳青年时代曾东渡日本留学,深受中、西文学的熏陶。在充分借鉴以苏俄、日本为代表的现代西方现实主义文学创作手法的基础上开始创作,其特点突出表现在三个方面:首先,对人物性格复杂性的刻画。贾植芳认为人物是现代社会中各种错综复杂的关系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产物,具有深刻的复杂性。他的作品(尤其是小说和散文)以写小人、小事为主,通过展现人物在复杂时代背景下的不同精神状态来塑造性格,表现主题。这种艺术手法真实刻画出人性的复杂和深刻,“在注重场面描写的现代小说家中独树一帜”[3]。其次,展现人物复杂的心理活动。贾植芳的小说大多采用第一人称的叙事,向读者展现“我”的生活、经历和思想活动。其作品《我乡》、《人的悲哀》、《在亚尔培路二号》、《人的斗争》等等,无一不是通过描写“我”的亲历、见闻和心理活动感染读者,向读者展现外部世界社会和历史发展的曲折和艰辛。这种“自我解剖”式的创作手法和心理刻画模式,不仅具有思想上的深刻性,在艺术上也给读者带来耳目一新的感受,体现出作家在审美上对“丰富性”和“现代性”的追求。第三,作品结构的复杂性。贾植芳善于用真实、深沉的语言,复杂的笔调来记录一个时代人们的喜怒哀乐、生死浮沉,与之相配合的是其作品结构线索的复杂性。自《人的悲哀》、《我乡》、《一幅古画》、《人生赋》、《剩余价值论》起,其小说均包含两条或多条线索,复杂结构线索的展开不仅突出了人物内心的压抑和苦闷,也关照了复杂的社会生活和苦难的人生现实。对中外文学创作方法的充分借鉴和吸收以及对现实生活的独特感受和理解,使贾植芳克服了以往作家创作之中的单一化和简单化等局限,他对人物、结构复杂性和多样性的追求,从一定程度上丰富和完善了中国的现实主义文学创作手法。

(三)反映监狱生活题材的文学创作

贾植芳善于通过文字反映监狱生活,是最早创作反映监狱题材小说的现代作家之一。贾植芳为人耿直,为了宣扬“五四”以来的进步思想先后多次入狱。多年的牢狱生活不仅没有改变他做人的标准和原则,反而磨练了他的意志,为他提供了创作的素材,激发出更高的文学创作热情。在根据自己的真实经历创作的《人的斗争》、《在亚尔培路二号》、《人的证据》等作品中,他以朴实的语言叙述了狱中见闻,展现了以“我”为代表的“革命民主主义战士”与敌人进行斗争的过程,虽没有华丽的辞藻,但字字句句都蕴含真情实感,虽没有惊天动地的伟业,但却以小见大,从一件件平凡的小事中折射出他对社会现实的批判与思考,极具感染力。其贡献正如笔者所言:“(贾植芳)的监狱系列小说反映了特定时期的时代特色,拓宽了我国现代文学(小说)创作的题材范围;与此同时,他在该系列小说中所塑造的形形色色的人物形象(包括特务、囚犯、狱卒等)也丰富了我国现代文学的人物宝库,在现代文学史上写下了精彩的一笔。”[3]

三、贾植芳的学术贡献

值得一提的是,在作家这个身份之外,贾植芳还是一位卓越的学者。新中国成立后,他在复旦大学任教,在全国高校中较早开出了现代文学作品选读、世界文学作品选读、俄苏文学等新课,培养了多位成就显著的知名学者。同时带领团队开展了大量文学史料的搜集和整理工作,为我国现代文学学科的长足发展奠定了良好基础。进入新时期,贾植芳敏锐地感觉到资料对于文学研究的重要作用,将工作的重心放在对现代文学资料的整理、编辑等方面。他提出研究者在资料编纂工作中应始终坚持的原则,即:在选文内容上应客观、全面,决不隐讳历史真相,要从学术研究和尊重历史的严格要求出发,有意纠正由于政治原因所造成的谬误。本着这一原则和严谨的学术精神,他承担多项国家项目,以特约编委的身份参与主持《现代文学研究大型资料丛书》的编辑工作,并担任《中国当代文学研究资料丛书》的主编,随后又陆续编辑出版了《赵树理专集》、《巴金专集》(三卷)、《闻捷专集》、《文学研究会资料》、《外来思潮和理论对中国现代文学的影响资料(1928-1949)》等,其成果在“重写文学史”工作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为现代文学的研究者留下了极为宝贵的财富。

贾植芳用92年的生命旅程谱写了中国现代知识分子波澜壮阔的人生乐章。个人的成长总是与历史、文化、地理紧密相连,故乡山西的沃土孕育出他乐观坚韧的性格,民族文化传统与特定历史时期家国的安危塑造了他文心侠胆的情怀,贾植芳的文学创作和学术追求。

[1]张洁宇.俯仰无愧风骨文章——贾植芳先生访谈录[J].文艺研究,2004(5).

[2]应红.我眼中的风景——贾植芳先生散记[N].文汇报,1991-10-30.

[3]张璐.才华缘三晋大地 风骨蕴求真之旅——从山西地域文化特点及其人生经历看贾植芳的学术成就[J].山西档案,2014(6).

[4]贾植芳.我从这里起步[J].中文自修,1997(2).

[5]贾植芳.贾植芳小说选[M].江苏人民出版社,1983.

*天津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现代美国戏剧经典中的中国文化元素研究”(项目编号TJWW16-005Q);天津师范大学博士基金项目“新时期以来中美戏剧的互动影响研究”阶段性成果。

I

A

1006-0049-(2017)06-0019-02

**作者简介:张璐(1981-),女,天津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讲师,南开大学文学院,博士后,研究方向:外国文学、比较文学。

猜你喜欢

现代文学文学创作创作
高校现代文学课教学面临的挑战与应对策略
梅卓文学创作论
研究中国现代文学的第三只眼——评季进、余夏云《英语世界中国现代文学研究综论》
读友“读友杯”全国少年儿童文学创作大赛之短篇文学创作比赛征文启事
读友“读友杯”全国少年儿童文学创作大赛之短篇文学创作比赛征文启事
现代文学源头下的韩国文学探析
曹文轩的文学创作作品
《一墙之隔》创作谈
论中国现代文学多重视角下的乡土叙事
创作随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