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电视新闻的采访技巧探讨

2017-01-30

山西青年 2017年6期
关键词:庆安谈话电视新闻

刘 铭

庆安广播电视台,黑龙江 庆安 152400

电视新闻的采访技巧探讨

刘 铭

庆安广播电视台,黑龙江 庆安 152400

电视是人们了解世界的重要窗口,在人们生活中起着重要作用。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新媒体的出现,电视制作手段也更加新颖广泛。电视产业离不开精良的采访与制作,特别是新闻类节目,更需要严谨细致的采访,才能形成好的新闻节目,为人们提供有用信息。采访是电视新闻报道主重要组成部分,在电视产业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电视的同步采访、直播报道、跟踪调查等新形式,均需要记者现场发挥和口头解说。本文主要通过对电视新闻采访活动细节进行分析,进一步提出采访技巧与方法,以此提升新闻采访效果与质量。

电视新闻;新闻采访;技巧

电视走近千家万户,是人们生活的必须品,人们日常生活离不开电视,更离不开新闻。电视节目是一门综合艺术,需要多方面配合才能完成,也就是说,一个电视节目的完成,需要语言、文字、画面、声音等的全面协调配合,要想达到完善效果,则需要记者综合性的业务能力。如果采访质量不高、分析不透,就无法把采访内容体现到节目中,报道质量就无从谈起。良好扎实的采访能为观众提供更加丰富的资讯内容,使观众观看后有所启发与感悟,达到情感上的共鸣。观众通过电视屏幕可以看到记者现场的语言交流、采访过程、言谈举止、面部表情,通过全面传达,使观众了解现场情况。好的新闻工作者,需要有扎实的业务基础,良好的采访基本功,然后通过各类技巧的展现,利用电视媒体做好新闻报道工作。要想完成一次精心的采访,就需要具备采访能力并运用好采访技巧。

一、采访准备工作是关键

新闻采访的整个过程均需要体现到电视屏幕上,进行采访时,录制现场还会有大量的观众,处理不好则会影响采访效果,达不到采访目的。

(一)相关知识储备

记者要具有职业激情,时刻提醒自己是一名职业记者,要对事物保持新鲜感、敏锐感,在日常生活中多吸收各方面知识,不能以自己的喜好选择性吸收,因为知识储备对采访非常重要,能够应对各类紧急情况,让记者做出正确反应。知识的储备要杂而多,历史、文化、社会、人物、天文、气象等均需要不断吐故纳新,吸收学习。如果记者没有足够的储备知识,就会在事件中缺乏正确评估,抓不到要点,严重影响节目质量与播出效果,无法吸引受众眼球。

(二)访前临时准备

记者要有一个持续跟踪能力,对一件事要不断关注,掌握事件背景资料,比如接到采访任务后,就一定要对所采访的内容多方面了解,熟知采访现场、对象、事件等,在短时间里务必多钻研、下功夫,花时间做好知识准备。只有对背景有更深层次的理解,才能做出好的新闻采访。进行采访之前,记者要事前想清楚,将计划提问的问题认真记录,对需要重点提出的问题要重点标注,避免现场紧张而忘记,事先准备的纸条是辅助采访的一种方式,照纸条采访时,要语气声调自然,如果背书式提问不但影响被访者没有谈话兴趣,观众也会非常反感,影响新闻播出效果。

二、注意采访细节

采访并不是简单的现场谈话,而是一门综合性工作,需要注意时间节点和现场细节,通过多方面展现,才能挖掘出有用事实。

(一)营造谈话气氛

面对摄像机和话筒,被采访者往往会出现紧张的心情,这就需要记者具备亲和力与可信度,让访谈嘉宾消除情绪,尽快熟悉现场环境和记者,能够最短时间与对方一见如故,确保谈话气氛轻松愉快。因为许多事情限制,一般会遇到受访者不愿交谈的问题,为了消除气氛尴尬局面,就需要记者寻对方兴趣点引入话题,通过一定的媒介拉近距离,使被采访者放松心情,使采访现场氛围轻松。

(二)尊重采访对象

采访时,记者需要尊重采访对象,不论受访对象是什么身份、地位,均要保持尊重,记者的言谈举止对嘉宾影响较大,如果处理不好,则会影响节目播出质量与效果。进行采访时,记者要礼貌提问和谈话,需要从三个方面注意:一是尊重采访对象风俗习惯,不能触及对方禁忌;二是避开敏感话题,不能随意提问;三是认真听对方回答,不要随意打断对方思路,东张西望。

三、学会利用语言

通过良好的语言组织、巧妙提问,才能完成采访任务,达到预期效果。

(一)新闻访谈提问技巧

进行采访时,要掌握谈话的技巧,这样才能有效掌握事件事实,挖掘事物本质规律。谈话技巧主要如下,一是问答式。这种方法普遍适合于愿意配合的被访人,通过一问一答收集素材和资料;二是交谈式。面对访谈对象逃避问题、反应冷淡,就需要记者通过耐心打破隔膜,建立融洽关系,通过引导技巧使被访者主动说话;三是说服式。主要针对被访人敌意、不配合的情况,记者要采取说服式的方法,理智克制反击冲动,使各方回归理性,挖掘出事实真相、陈清利弊;四是辩论式技巧。要与对方进行辩论,在气势上压倒对方,让对方信服并配合完成采访。

(二)谈话占据主动地位

记者要想主导采访过程,就需要掌握主动权。对沉默型对象,要对症下药,这种心理有的是掩盖真相、有的不愿多说、有的保持低调,不论何种原因,记者都应该积极主动侧问反问,掌握对方真实心理后,引导对方打开谈话思路。对滔滔不绝的健谈型受访者,要及时把话题引导回来,占据话语主要权,掌握采访现场。

四、结束语

采访中,需要让被采访对象与记者真诚沟通,坦诚交流,但也需要一定的技巧,良好的技巧使用不但关系到当次节目质量,也体现专业能力与水平,所以,在传媒格局多变的情况下,全面注意采访技巧,满足受众需求,是记者未来的专业必修课。

[1]杨武轩.电视新闻采访的提问艺术探讨[J].才智,2010(11).

[2]马俊华.电视新闻采访的“五个必须”[J].新闻爱好者,2010(7).

G

A

1006-0049-(2017)06-0277-01

猜你喜欢

庆安谈话电视新闻
班主任的谈话艺术
我和国旗合个影 爱国就要晒出来
基于受众需求谈电视新闻编辑如何创新
正确理解术前谈话
梅魂
电视新闻评论发声三策
电视新闻的三大功能性硬伤
电视新闻解说词发展三趋势
“双重国籍”“立委”闪电辞职
(1)阅读理解两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