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经济法在依法治国中的时代使命探析

2017-01-30何晓龙

山西青年 2017年6期
关键词:宏观调控经济法规制

何晓龙

郑州成功财经学院,河南 郑州 451200

经济法在依法治国中的时代使命探析

何晓龙*

郑州成功财经学院,河南 郑州 451200

从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以来,中国步入了社会经济发展转型的新时期,深入贯彻落实依法治国的治国方针和战略目标,才能实现执政能力与执政体系的现代化建设。经济法是危机对策法、拯救市场法、补救民法,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时代背景下,在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完善依法治国体系和提升国家治理能力等方面,都有发挥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因此,在市场经济条件的影响下,经济法的选择是历史发展的必然。未来经济法在依法治国中的时代使命是推动宏观调控的法治化,完善社会保障体系、重视虚拟经济法治建设以及规制国家干预经济的活动。

经济法;依法治国;时代使命;深析

在社会主义建设过程中,依法治国是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过程中的核心理念。依法治国理念是在我国的十五大首次提出的,便被作为国家的发展方略贯彻至今,依法治国的核心理念是依照人民意志和社会发展规律的法律治理国家,而不是以按照个人的意志、主张治理国家,要求国家的政治、经济运作、社会各方面的活动严格按照法律进行,而不受任何人的个人意志的干预、阻碍或者破坏,是中国共产党人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党和国家在依法治国中的必然选择是经济法,经济法在法治社会建设中起着重要的作用,所以对经济法在依法治国中的时代使命展开分析,更快和更好的推进依法治国的发展。

一、依法治国中经济法的宏观调控使命

在政府进行国家治理的过程中,必须采取宏观调控的手段进行市场风险的控制。但是经济法也需要承担促使国家宏观调控的时代使命,实现从反垄断为宏观调控为重点的转变,满足国家发展治理国家的需求。随着中国社会主义的不断的发展和进步过程中,宏观调控能够反映出出国家的法治文明和经济民族程度。从中国目前的国情来看,中国经济的宏观调控理论体系还不是很完善,中国市场还是处在一种人治的格局,在执法过程中依然无法可依,在宏观调控过程中,调控者和受控者人的人权和义务并不是很明确,部分执法者滥用权力的现象还是很严重。因此,在中国社会主义经济不断的发展过程中,需要中国政府严格依法治国,从严治党,规范执法者的权利和义务,提高执法人的法律意识,在中国经济走向国际化的道路上,让经济法承担起存进中国经济宏观调控的时代使命。

二、依法治国中经济法的社会保障使命

目前,中国政府已经建立了与市场经济发展相适应的社会保障制度,明确的规定了相关的法律法规,为公民的生活提供了基本的生活保障体系,维护了社会的基本稳定。从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以来,就全面的指出了全面、多层和人性化的社会主义保障体系,实现依法治国的价值和理念,明确的指出了社会保证安全网的建设和完善需要经济法的有效实施和推行,体现出了经济法在依法治国中的价值和作用,承担起应担负的时代使命。而从依法治国在我国推行的效果来看,我国的社会保障体系依然存在着立法不明,执法不依等问题的存在,所以在经济法建设过程中,我们还要不断的分析出问题所在,不断的完善社会主义保障制度,使得经济法发挥出社会维护社会整体利益的作用。

三、依法治国中经济法的虚拟经济管理使命

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和创新,近年来,互联网在我国得到了快速的发展,中国的虚拟经济也在这个期间在快速的发展。而随着虚拟经济的快速发展,也出现了泡沫经济,经济危机的出现让人们意识到了虚拟经济对实体经济也有很大的冲击作用。所以,中国政府要想保持市场经济的平稳发展,就需要不断的加强对虚拟经济的管理,实现依法治国的发展战略和目标,不断加强经济法的建设,利用经济法对债券、期票和产权的法治化的控制,是经济法在依法治国中承担起虚拟经济的控制使命。充分的发挥出虚拟经济在国民经济中的资源优化配置作用,预防和减少实体经济向虚拟经济过渡发展过程中对实体经济带来的冲击和危害。因此,中国的党和政府,在治理国家的过程中,应该严格的国家出台的相关法律法规治理国家,寻求有效的经济法律手段,从而有效实现中国虚拟经济与国际虚拟经济的接轨,让中国的经济走向国家化。

四、依法治国中经济法的规制国家干预使命

在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上明确的指出,党和政府的执法权力要在人民和群众的监督下透明化执行,要公正执法,才能将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所以,要想实现依法治国的治国方针,还要利用经济法进行国家干预经济活动的行为规制,让国家政府的权利在有效的规制下,使得人民群众的权利得到有效的释放,确保国家政府权利干预的合法性和正当性。因此,作为解决社会新型冲突的法律部门,经济法应该借助国家手段进行市场失灵控制,从而使国家干预行为得到有效规制。就目前来看,在宏观调控和市场秩序的法律制度中,存有大量国家干预法律条文,所以国家干预成为了经济法重要特征。而在政府的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中,经济法也发挥了巨大的作用。因此,作为独立法律部门,经济法需要确保国家在尊重市场机制的前提下进行市场干预,从而确保国家干预与经济自治的平衡。

五、结论

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和进步,我国党和政府提出了依法治国的理念和方针,一边全面的推行我国的依法治国的建设。在市场经济的影响下,经济法可以承担政府的宏观调控作用的法治化,完善社会主义保障体系、加强虚拟经济管理和规制国家干预使命的时代使命,为国家的发展提供发展的基石,让党和国家在进行经济管理过程中有法可依,依法而治,反正不正当和垄断行为,维护良性的市场竞争秩序,促使国家经济的能够平稳的发展和进步。

[1]张德淼,康兰平.范式与路径的交互映照:中国经济法的理论负重与现实拓宽[J].社会科学战线,2015,29(12):244-254.

[2]张守文.论经济法与宪法的协调发展[J].现代法学,2013,12(04):3-9.

[3]卢代富.经济法对社会整体利益的维护[J].现代法学,2013,12(04):24-28.

何晓龙(1988-),男,汉族,河南南乐人,法学硕士,郑州成功财经学院,助教,研究方向:宪法、经济法。

D

A

1006-0049-(2017)06-0257-01

猜你喜欢

宏观调控经济法规制
主动退市规制的德国经验与启示
大数据时代经济法的完善路径探讨
李奇霖:“双循环”下的宏观调控政策取向
经济法的立法统合:需要与可能
经济法在我国经济转型中的作用分析
新形势下创新完善国家粮食宏观调控
共享经济下网约车规制问题的思考
浅谈经济法的私人实施与社会实施
浅谈虚假广告的法律规制
宏观调控“三部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