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如何提升教师的教育教学素养

2017-01-29栾晶

中学语文 2017年15期
关键词:大纲新教材人格

栾晶

如何提升教师的教育教学素养

栾晶

教师在中学语文教育中起着决定性的作用,而新一轮的课程改革对语文教师提出了新的要求。这就要求作为育人者的教师必须具备良好的道德素质、自由独立的人格、深厚的文化素养和高超的教学技能,以适应新课程改革的要求。笔者就就如何提升语文教师的教育教学素养问题,谈一下自己的看法。

一、良好的道德素质

关于教育的作用,有人曾说:“教育是人灵魂的教育,教育意味着一棵树摇动着另一棵树,一朵云推动另一朵云,一个灵魂唤醒另一个灵魂。”教师是学生阅读中的第一本道德书籍,教师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直接影响着身边的学生。教师是人才的哺育者。语文新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高中语文课程必须充分发挥自身的优势,弘扬和培养民族精神,使学生受到优秀文化的熏陶,塑造热爱祖国和中华文明,献身人类进步事业的精神品质,形成健康美好的情感和奋发向上的人生态度。这就要求作为育人者的教师要有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有良好的意志品质和健全的人格,自己会做人、会做事、会合作、会学习。只有这样才能通过自身榜样的力量,教给学生做人的道理,成为学生的楷模,完成社会赋予我们的历史使命。

二、自由独立的人格

现实中大多数教师出于对权威的信任和崇拜,出于对各种各样规定的尊重,而选择了盲目的跟从。这主要表现在:按照教参的要求在教学目标上搞“一刀切”,试图用一个教学模板,使教学效果统一化;遵照考纲的要求,在教学任务上只注重知识的传教,却忽视了学生个性的发展,教学任务的核心变成了“唯书”“唯知”;承袭旧的教学传统,在教学方法和手段上,注入式教学独占课堂,单纯向学生灌输知识;盲目跟从新的教改模式,无论什么课型都利用多媒体去循循善诱,强调唯一的答案;强调学生行为互动,不管学生是否真正的心动、脑动……

这样的教师,这样的教学行为,培养的结果必定是:学生的主体人格被异化,个性发展被扭曲,主动精神被扼杀,创造精神被淹没……随着新课程改革的进行,我们要认真学习新课程标准,发展学生的主体能力,塑造学生的主体人格,而要真正完成这一任务,高中教师必需要具备自由独立的人格,大胆创新。

三、深厚的文化素养

高中语文新大纲和新教材,非常重视对学生的人文素质的教育,这对教师的学科业务素养提出了新的要求。为了落实高中语文新大纲的要求,教好高中语文新教材,高中语文教师应该进一步加强专业基础的修养,逐步提高教学能力。

打好古诗文的基础。此次中学新大纲的另一个重大变化是特别重视优秀古诗文的积累。但是当前的高中语文教师,70%是青年教师,与老教师相比,古文功底较弱。这将成为我们实行中学语文新大纲新教材的绊脚石。解决这个问题的一个重要途径就是学习、学习、再学习,自觉主动补好古文这一课。

提高文学鉴赏的能力。高中语文新大纲则要求感受文学形象,品味文学作品的语言和艺术技巧的表现力,初步鉴赏文学作品。强调文学教学,是新大纲新教材的又一重大变化。这同时也要求我们广大语文教师必须具有文学鉴赏的能力。

做学生听说读写的楷模。我认为语文教师应该是学生听、说、读、写的楷模。语文教师必须爱读书、会读书、多读书,必须能作文、作好文。高中新教材编选了许多文学作品,这些文学作品对教师的阅读面和阅读能力的要求都非常高。

总之,语文教师应以“博、大、精、深”作为自己素质提高的奋斗目标。当前,许多在教学、教研上卓有成就的语文教师被誉为“杂家”,也说明了一个语文教师应是既专亦博、博学多能的“通才”。

四、高超的教学技能

许多教师都有自己独特的教育教学技能,过硬的教育教学技能让他们因一堂优质课脱颖而出。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对教师教育教学技能的要求也越来越高。

精巧的语言表达。语文是一门研究语言的学科,作为一名语文教师不仅普通话要标准、清晰、流利,更重要的是声音还应该具有美感,语言还应精炼传神,体现轻重缓急、抑扬顿挫,把这种美融入到教学情景中。

扎实的写作能力。读、写是语文学科工具性最起码的要求,教师的写作能力直接影响到对学生的作文指导。有的教师讲解作文的写作,在理论上头头是道,但由于自己不会写,所以只能玩“空手道”,对学生的指导只能隔靴搔痒,根本无法具体和深入。同时,由于自己的写作能力不够,经验教训无法总结交流,教学工作不能及时反思,阻碍了自己向高深层次的发展。

规范的书写技能。汉字是丰厚的中华民族文化的一部分,是中华文化的主要载体。从科学方面看,汉字书写本身就是语文素养和语文习惯的内容。写好字,是语文学习的范畴;教好写字,则是语文教师的职责。从个人角度看,一手漂亮的书法,会使教师魅力无限,激发出学生的亲师之情。

娴熟的电教手段。科技的发展为我们带来花样繁多、功能各异的教学设备:幻灯机、投影仪、计算机、多媒体教室等。但由于某些教师课堂使用不当,引起许多人的非议,但这并非科技本身的过错,错还在我们使用者没有注意使用对象、场合,没有把握好时机,没有娴熟的使用技术。恰当使用电教手段,会使语文课堂色彩纷呈、乐趣无穷,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另外作为信息时代的教师还应该养成上网的习惯,在网上阅读,获取信息;在网上写作,表达思想、与人沟通。足不出户,我们就会思接千载、视通万里,我们的内蕴也会借此而丰富起来。

★作者单位:辽宁大石桥市高级中学。

猜你喜欢

大纲新教材人格
50个重要的知识点 一份“学习大纲”帮您梳理党的二十大报告
《新课标·新教材·新高考》特别征文
列宁的伟大人格及其当代意义
共产党人的人格力量
体现新课标 用好新教材
挺立于课本之中的“树”
担当意识:历史新教材渗透不可或缺
远去的平凡背影,光辉的伟大人格
紧贴实战落实《大纲》要求推进航空体育训练创新发展
漫画之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