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爱与自由的拉锯战

2017-01-28高泽宇

黄河之声 2017年7期
关键词:洛夫斯基牢笼奥利弗

高泽宇

(山西大学文学院,山西 太原 030006)

爱与自由的拉锯战

高泽宇

(山西大学文学院,山西 太原 030006)

生命诚可贵,爱情价更高,若为自由故,两者皆可抛。早在19世纪中叶,匈牙利的著名爱国主义战士和诗人裴多斐就以至理名言阐述了自己心目中的生命、爱情、自由三者之间的关系。无独有偶,20世纪末期,由法国导演克日什托夫•基耶斯洛夫斯基执导的《红白蓝三部曲之蓝》,进一步深层次地探讨了爱与自由的“悲欢离合”。

爱;自由;色彩叙事

基耶斯洛夫斯基在对影片《红白蓝之蓝》的阐述中谈到“从某种意义上说,爱与自由是想矛盾的,有爱就没有自由,你变得依赖你所爱的人,不管他是谁。拿一条狗、一辆车、一台电视为例,这些都束缚了自由。你失去了自由,你不能想干什么就干什么。这就是我们想要讲的故事。”因此,《蓝》所要表达和探讨的主题便是“爱与自由的冲突”。

一家三口遭遇车祸,丈夫和女儿不幸双双遇难,茱莉身心受到巨大创伤,自杀未遂,独自一人“苟活”,变卖所有家产,安排好母亲、园丁、女管家等等一些列人的生活,与奥利弗以特别的方式诀别。之后,毅然决然地逃跑,躲到一个陌生的、没有孩子的地方,自己与自己生活,与世隔绝。然而,事实并没有按茱莉所期望的方向发展。几次偶然,茱莉与露丝建立起了微妙的友谊;心心念念着她的奥利弗历经艰难最终找到了她;街头吹笛老人一次又一次地吹奏着“欧洲联盟交响乐”的片段;车祸目击者安东尼送来的遗失在车祸现场的十字架项链,都使他想与世隔绝的愿望难以达到。奥利弗在电视上公开茱莉丈夫的遗物时,一组情妇的照片随之面世,茱莉竭力构建的内心世界轰然倒塌。终于,在奥利弗的呵护与坚持下,在自己责任与善良的鼓动下,茱莉开始接受奥利弗,开始接受一段新生活,开始直面本应属于自己的幸福。

基耶斯洛夫斯基说“爱与自由是矛盾的”。哲学上的矛盾是指事物之间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一种特殊的状态。广义上讲,如果两件事物,在一件不存在时,另一件一定不存在,那么这两件事物就有矛盾。这样看来,爱与自由的矛盾便意味着两者或相辅相成,或相互制约。茱莉瞬间同时失去了丈夫和女儿两个至亲,陷入百般折磨、生不如死的境地,看似因失去了爱而获得了自由,但实质上,在失去爱的同时,自由也随之消失殆尽。茱莉的逃避或许不是本身自觉地想要禁锢自己,而是失去了爱的,被囚禁了的灵魂使得他不知以何种姿态去面对世界。失去了自由的灵魂扩散、蔓延,驱使她将自己隔离起来,给自己铸一个牢笼。而与露丝的交往、吹笛老人引发的回忆、奥利弗的追求等等,都以不同的方式,从不同的角度肢解着她构筑的牢笼。直到丈夫的情妇被公诸于世,这个本来岌岌可危的牢笼一下土崩瓦解。这样,她的痛苦失去了根源,所构筑的没有爱与自由的世界也没有存在的理由了。她大方地接受了丈夫的情人和他们未出生的孩子,并将她们安顿好,她接受了奥利弗的爱,投入到一个崭新的、光明的世界中去,她重获了爱与被爱的渴望和力量,因此也重获了自由与幸福。

导演基耶斯洛夫斯基最明显的电影标签之一是色彩的极致运用。在他的影片,尤其是《红白蓝》三部曲中,色彩不单单是一种表层的语言符号,而是被赋予了象征与隐喻的意味,成为一种叙事方式。也就是说,表层的语言符号与深层次的文化意蕴之间的某种特殊的对应关系,使得色彩在电影中承担了特殊的叙事功能。

电影《蓝》,以蓝色为基调来结构全片。蓝色在西方文化中象征着忧郁,也有自由的含义。导演让观众沉浸在一片蓝色的世界中,这个蓝色世界时而是一个蓝色的海洋世界,让人感到窒息、忧郁,这是没有爱时的苦闷与压抑;时而是一片蓝色的天空,让人感到自由、畅快,这是爱与被爱的满足与幸福。纵观全片,正是讲了一个失爱与痛苦,获爱与自由的故事。

影片中的蓝色随处可见,无时不有。车外纷飞的蓝色包装纸象征着茱莉一家三口过着虽平凡枯燥但也安逸甜蜜的日子;蓝色的墙壁象征着茱莉痛失亲人的噩梦像石头般执着地存在,像监狱般让人感到窒息;茱莉闭目养神时忽隐忽现的蓝色光斑象征着自己内心噩梦的不断侵袭,是一片挥散不去的阴霾;遗留在茱莉包中的蓝色糖果是茱莉诀别过去,告别丈夫和女儿,躲避幸福甜蜜,逃避现实,投身苦痛的临门一脚;熠熠生辉的蓝色水晶灯的延续是茱莉现在与过去生活唯一的、微弱的联系,也是露丝童年的一个期望,是她凌乱生活的唯一希望;反复出现的蓝色游泳池是自由与窒息的短暂而快速的交替,是现实与回忆有了冲突时,给心灵带来的冲击和摧残的象征。通过这些蓝色物体,导演给我们营造了一个压抑的,忧郁的世界,让观众感到窒息、烦闷。但从影片的整体叙事而言,蓝色更为准确的象征意义是指那种时时萦绕于心头的约束或枷锁,一种忧郁的情绪与基调,而这恰好是自由的反面。从叙事层面上说,蓝色的忧郁与自由的象征意味,正是推动爱与自由发生冲突的动力,也是影片叙事发展的核心动力。

影片的故事情节虽不十分复杂,但是心里挣扎的过程却给人无限的遐想,使得人物与影片都洋溢着忧郁与含蓄的韵味。爱与自由相伴而行,虽有时会此消彼长但爱与自由并非对立,而是共生共存、相辅相成。有了爱才会获得灵魂与肉体的双重自由;而逃避爱,获得的只是表面的自由与内心的桎梏。

[1] 影片《蓝白红三部曲之蓝》,1993年,导演:[法]克日什托夫•基耶斯洛夫斯基.

猜你喜欢

洛夫斯基牢笼奥利弗
比较文学界对维谢洛夫斯基及其《历史诗学》的接受与意义研究
“雾都孤儿”奇遇记
像弥赛亚一样
A Case Study: The Strategy of Translating Metaphor and Alliteration
奥利弗的伙伴们
用爱编织的“牢笼”
什克洛夫斯基诗学视野下的秦观《满庭芳》
语言的牢笼:论詹姆逊对形式主义与结构主义的批判
杰米·奥利弗教你巧煎鸡蛋
心中的牢笼等5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