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观察化学发光免疫法在肿瘤生物标志物检验中的运用效果

2017-01-28赵继学王静岩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 2017年1期
关键词:化学发光标志物阳性率

赵继学 王静岩

观察化学发光免疫法在肿瘤生物标志物检验中的运用效果

赵继学 王静岩

目的探讨肿瘤生物标志物检验中化学发光免疫法的应用效果。方法研究组为2015年4月—2016年4月医院收治的60例原发性肝癌患者,对照组为同期到医院体检的60例健康人员。两组均实施化学发光免疫法,对肿瘤生物标志物进行检验。结果两组CHE、AFP、AFU、CEA、CA125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CHE、AFP、AFU、CEA、CA125单个检出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对照组联合检出阳性率分别为96.7%、1.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化学发光免疫法在肿瘤生物标志物检验中的应用效果显著。

化学发光免疫法;肿瘤生物标志物;检验

肿瘤是一种常见疾病,会严重影响人类身心健康和生活质量,而恶性肿瘤是导致人类死亡的一个重要因素。临床上提升恶性肿瘤患者治疗效果、改善其预后的关键,是采取积极措施进行尽早筛查、尽早诊断和对症治疗。而肿瘤生物标志物主要产生于肿瘤组织或细胞,可在肿瘤细胞的胞质、胞核、胞膜或体液中广泛分布,且能进入血液及其他组织,在肿瘤发生与发展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1]。因此,临床上采取积极措施,对肿瘤生物标志物进行检测,在肿瘤诊断、治疗、效果评估和预后判断中具有重要临床意义。而化学发光免疫法能经由化学发光剂,对抗原或抗体进行直接标记,在临床上的应用较为广泛。本研究以60例原发性肝癌患者及60例健康人为研究对象,探讨肿瘤生物标志物检验中化学发光免疫法的应用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研究组为2015年4月—2016年4月医院收治的60例原发性肝癌患者,对照组为同期到医院体检的60例健康人员。所有研究对象均对本研究知情同意,并自愿签署知情同意书。研究组60例患者中,男31例,女29例;年龄为36~70岁,平均(58.3±5.2)岁。对照组60例健康人中,男32例,女28例;年龄为36~70岁,平均(58.5±5.4)岁。两组研究对象年龄结构、性别结构等一般资料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可对比。本研究经医院伦理委员会通过。

1.2 方法

1.2.1 检验方法 抽取所有研究对象空腹静脉血3 ml,置入生化管,以3 000 r/min做离心处理,持续15 min。所用仪器为ROCHE E601电化学发光免疫分析仪及相关配套试剂盒,严格按照使用说明书进行操作。以化学发光免疫法检测两组肿瘤生物标志物,包括血清胆碱酯酶(CHE)、α-L-岩藻糖苷酶(AFU)、甲胎蛋白(AFP)、癌胚抗原(CEA)、糖类抗原125(CA125)。

1.2.2 正常参考值 CHE:<25 000 U/L;AFP:<20 ng/ml;AFU:<40U/L;CEA:<5 ng/ml;CA125:<35 U/ml[2]。

1.3 统计学方法

将收集到的数据通过SPSS 19.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数资料用χ2检验,计量资料用(±s)表示,以t检验,以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肿瘤生物标志物检验结果

研究组CHE、AFP、AFU、CEA、CA125水平分别为(45.2±10.2)×103U/L、(320.8±250.2)ng/ml、(48.2±17.0)U/L、(268.2±188.5)ng/ml、(302.0±210.0)U/ml,均高于对照组的(10.5±5.2)×103U/L、(10.0±2.2)ng/ml、(17.5±4.2)U/L、(2.2±1.0)ng/ml、(18.2±2.0)U/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9.169、11.514、11.088、15.201、13.241,P=0.000、0.000、0.000、0.000、0.000)。

2.2 两组检出阳性率对比

研究组CHE、AFP、AFU、CEA、CA125单个检出率分别为55.0%(33/60)、68.3%(41/60)、51.7%(31/60)、83.3%(50/60)、51.7%(31/60),均高于对照组的0.0%(0/60)、1.7%(1/60)、0.0%(0/60)、0.0%(0/6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5.52、58.61、41.80、85.71、41.80,P=0.000、0.000、0.000、0.000、0.000)。

研究组、对照组联合检出阳性率分别为96.7%(58/60)、1.7% (1/6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08.33,P=0.000)。

3 讨论

恶性肿瘤给人类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带来严重威胁,且临床治愈率低,病死率高,引起人们高度关注。肿瘤生物标志物检验在肿瘤诊断中有着较高的敏感性和特异性,且能应用于疗效评估、预后判断等,临床价值较高[3]。

化学发光免疫法是临床上常用的检验肿瘤生物标志物的方法,具有操作简单、方便快捷、准确性高等特点,受到临床医师一致肯定。当前,临床上大量实践表明,在恶性肿瘤患者的肿瘤生物标志物检验中,应用化学发光免疫法的效果显著,有利于疾病的早期筛查、诊断、疗效评估与预后判断[4-5]。

本研究中,研究组CHE、AFP、AFU、CEA、CA125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文献结果相符[6]。其中,CHE广泛分布于人体子宫、胰、肝等部位,是一种血浆固有酶,能水解丁酰胆碱。CHE包括真性胆碱酯酶、假性胆碱酯酶两种类型。后者主要生成于肝脏,且能进入血液,可准确反映人体肝实质合成蛋白的能力。AFP是常用肝癌诊断标志物,但敏感性低,阳性率为60%~70%,不能满足疾病诊断需求[7]。还有研究认为,一旦机体出现肝、肾等组织病变,可能会导致血清中AFU活性提升,而在经过积极治疗后,AFU水平会明显降低[8]。而CEA在鉴别肿瘤原发及转移中有着较好的临床效果,但肿瘤早期诊断疗效不显著。肝癌患者CA125水平提升可能是由于肝脏对抗原处理能力下降,减少白蛋白合成,导致腹水生成;同时受病原微生物或炎症刺激,增加血清中CA125水平。

此外,研究组、对照组联合检出阳性率分别为96.7%、1.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采用化学发光免疫法进行CHE、AFP、AFU、CEA、CA125等肿瘤生物标志物联合检测,能提升检出阳性率,有利于按照检测结果,对恶性肿瘤进行筛查、诊断及治疗。

综上所述,化学发光免疫法在肿瘤生物标志物检验中的应用效果显著。

[1]吕少萍. 神经系统副肿瘤综合征的生物标志物检测[D]. 济南:山东大学,2013:8.

[2]李函蔚. IncRNA UCA1在胃癌中的作用及胃癌血浆RNA肿瘤标志物的筛选研究[D]. 长春:吉林大学,2015:16-17.

[3]张晓鸽,陈思伊. 肿瘤生物标志物在肿瘤个性化治疗中的意义[J].中国医药科学,2012,2(5):47-48.

[4]陈亮. 基于多种生物数据的miRNA簇进化与miRNA肿瘤标志物研究[D]. 长春:吉林大学,2016:9-10.

[5]王会中,任成山,金发光. 肿瘤生物标志物在肺癌患者检测中的临床意义及研究进展[J]. 中华肺部疾病杂志(电子版),2016,9 (3):329-333.

[6]王琳,黄建坤. TFF3作为肿瘤生物标志物的研究[J]. 肿瘤防治研究,2015,42(11):1156-1160.

[7]张艳波,宋秀燕. 化学发光免疫法在肿瘤生物标志物检验中的应用[J].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2016,8(5):28-29.

[8]张倩云. 原发性肝癌肿瘤标志物化学发光酶免疫分析方法及应用研究[D]. 北京:北京化工大学,2011:4-5.

Application Effect of Chemiluminescence Immunoassay in the Examination of Tumor Biomarkers

ZHAO Jixue WANG Jingyan Clinical Laboratory Department, Jiangbei Hospital of Jilin Oil Field, Songyuan Jilin 138000, China

ObjectiveTo explore the application effect of chemiluminescence immunoassay in the examination of tumor biomarkers.Methods60 patients with primary liver cancer treated in the hospital from April 2015 to April 2016 were chosen, the control group was 60 healthy persons in the same period to the hospital. The two groups were all tested by chemiluminescence immunoassay.ResultsTwo groups of CHE,AFP,AFU,CEA,CA125 were significantly different (P < 0.05), the two groups CHE,AFP,AFU,CEA,CA125 single detection rate difference was significant (P < 0.05), the positive rate of the study group, the control group were 96.7%, 1.7%, 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 < 0.05).ConclusionThe application of chemiluminescence immunoassay in the examination of tumor biomarkers is significant.

chemiluminescence immunoassay; tumor biomarkers; test

R446.6

A

1674-9308(2017)01-0066-02

10.3969/j.issn.1674-9308.2017.01.038

吉林油田江北医院检验科,吉林 松原 138000

猜你喜欢

化学发光标志物阳性率
炎性及心肌纤维化相关标志物在心力衰竭中的研究进展
破伤风抗毒素复温时间对破伤风抗毒素皮试阳性率的影响
化学发光探针构建及应用进展
视频宣教结合回授法对肺结核患者病原学阳性率的影响
抗核抗体谱IgG 检测在自身免疫疾病中的应用分析
基于TCGA数据库分析、筛选并验证前列腺癌诊断或预后标志物
破伤风抗毒素复温时间对破伤风抗毒素皮试阳性率的影响
荧光/化学发光探针成像检测超氧阴离子自由基的研究进展
化学发光在生化分析中的应用研究进展
脓毒症早期诊断标志物的回顾及研究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