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引导骨组织再生技术在创伤性牙缺失种植修复中的应用效果研究

2017-01-28崔绍俭

智慧健康 2017年22期
关键词:口腔科骨组织牙槽骨

崔绍俭

(山东省临沂市兰山区人民医院口腔科,山东 临沂 276000)

引导骨组织再生技术在创伤性牙缺失种植修复中的应用效果研究

崔绍俭

(山东省临沂市兰山区人民医院口腔科,山东 临沂 276000)

目的探析引导骨组织再生技术在创伤性牙缺失种植修复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1月至2017年8月入我院口腔科接受治疗的50例创伤性牙缺失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不同牙缺失情况选用材料联合种植体种植治疗,4-6个月后病人入院复查情况切开牙龈继续进行二期烤瓷冠修复完整整体牙缺失修复治疗,种植体植入后观察患者并发症情况,评估引导骨组织再生技术成骨满意程度,综合评定患者种植治疗效果。结果种植体植入后仅出现1例牙槽嵴顶因为伤口裂开而产生了胶原膜暴露现象,经过清洗、消炎等对症治疗及处理后,软组织恢复良好;1例种植体植入失败,因为植入时方向倾斜植入体根部进入了邻牙牙根周围,牙槽骨间隔距离太短,在放置穿龈器时发生了旋转脱落;引导骨组织再生技术成骨效果满意率达90%。结论引导骨组织再生技术能保存、重建牙槽嵴区域硬组织、软组织外形,修复效果好,美观度也较高。

引导骨组织再生技术;创伤性牙缺失;种植修复;应用效果

0 引言

随着人们生活节奏的加快,以及交通业的不断发展,创伤性牙缺失发病率逐年增多,其中最常见为前牙区,为恢复患者牙齿功能和美观程度,实施种植修复是重要的治疗措施。近年来伴随医疗技术的进步,口腔科引导骨组织再生技术问世,目前应用范围已经逐步拓宽,比如一些损伤骨量不足的患者就可应用这种新技术顺利完成义齿种植修复。本文旨在探析引导骨组织再生技术在创伤性牙缺失种植修复中的应用效果,特选取2015年1月至2017年8月期间入我院口腔科接受治疗的50例创伤性牙缺失患者进行了研究分析。

1 对象和方法

1.1 对象

选取2015年1月至2017年8月期间入我院口腔科接受治疗的50例(60颗种植体)创伤性牙缺失患者,包含男性29例、女性21例,年龄最小18岁、最大57岁、平均(37.51±10.09)岁;牙缺失创伤情况:轻微车祸20例、撞击致伤30例;术中联合应用骨挤压术治疗11颗,对应患者槽骨宽度4.0-5.1mm不等,而正常槽骨宽度超出5.5mm;牙缺失部位为上颌前区。所有患者临床资料完整,均对此次研究及引导骨组织再生技术相关知识知情,在符合应用其技术种植修复的前提下,自愿选择手术中使用膜引导骨组织再生技术。

膜引导骨组织再生技术常见应用指征:种植体侧方向发生有骨缺损,比如种植体体部、颈部、根尖部外露;种植体周围骨缺损,且缺损厚度、宽度>1mm;种植体唇颊侧发生骨裂,或是骨板厚度<1mm等。

1.2 方法

1.2.1 手术设备及使用材料

种植机由奥地利“W&H”生产提供;二段式螺旋柱状“Anky losr”种植系统由德国费亚丹公司生产提供;天博齿固人工骨又被称之为“珊瑚羥基磷灰石”,北京意华健科贸公司生产提供;治疗使用到的引导骨组织再生技术膜包括可吸收生物膜和不可吸收膜两种,前者包括瑞诺R医用组织补片(北京清源伟业生物组织工程科技公司生产提供)和海奥可吸收生物胶原膜(烟台正海生物技术公司生产提供);后者包括FRIOSR钛膜(德国费亚丹公司生产提供)和纯钛膜(西安中邦公司生产提供),固定使用的微型膜钉也由西安中邦公司提供

1.2.2 手术治疗方法

术前所有患者先常规洁牙,临近手术前半小时口服抗生素预防感染。行口腔局部麻醉,常规消毒、铺巾,手术切口如果牙间隙≥6mm,应尽可能避开附近邻牙龈乳头,同时注意避免牙槽骨间隔骨吸收,入路行邻牙颊侧松弛切口和牙槽嵴顶正中偏额侧切口,将粘骨膜切开,再沿着骨面进行翻瓣操作,应用费亚丹公司空心取骨钻在需要种植修复原位处将自留残存骨取出备用,在牙槽嵴顶位置备置种植窝洞,再根据每位患者需要酌情联合其他牙科技术治疗,包括骨挤压术、骨扩张术、骨劈开术等,按临床标准种植修复程序及原则遵循正确方向、操作步骤植入种植体;种植体植入周围骨缺损区域需植入种植自体碎骨和天博齿固人工骨;植骨区域应用钛膜(或可吸收生物胶原膜)覆盖,注意使用膜应紧紧贴着牙槽骨面安放,避免撬动、移位,根据患者病情需要应用膜钉固定,过程中尽量降低软组织瓣张开程度,最后对创口进行缝合处理。所有患者植入术处理4-6个月后,需进行二期治疗,暴露种植体完成烤瓷冠修复,手术过程中视骨情况综合评估成骨效果。术后常规口服抗生素治疗一周,注意使用漱口液清洁口腔;严禁及牙种植术植骨盖膜区域[1]。

患者接受二期手术操作一般在一期修复后4-6个月进行,需将牙龈切开,并放置穿龈器,拆线时间为1周后,再实施种植体平台转移模型,将模型上选至基台,技工工作室制作出种植固定桥或种植烤瓷冠,最终完成牙体整体修复。所有患者一期修复后跟踪观察3-6个月,整体修复治疗完成X线检查和临床一般检查相结合评估治疗效果。

1.3 效果判定标准

临床种植修复治疗成功判定标准[2]:(1)临床一般检查患者种植区域牙龈并未红肿现象;种植牙位置无疼痛感或松动等不适,种植修复体牙功能正常,不影响咀嚼、发音。(2)X线检查骨缺损区域种植体有新生骨覆盖,并和种植修复体紧密结合,骨性良好,骨密度基本接近周边骨组织;种植修复体颈部骨组织未见吸收,牙槽骨吸收一年不超出0.2mm。

临床检查有红肿,患者自述疼痛、影响发音,及X线检查无新生骨,或新生骨骨性不佳,紧密度不够,种植体颈部骨组织吸收,牙槽骨年吸收超出0.2mm,任意一方面效果不佳均视为治疗失败。

2 结果

2.1 并发症情况分析

一般膜引导骨组织再生技术种植修复治疗常见并发症有膜外露、植入膜后种植区域软组织发生炎性反应(比如常规红肿)、感染等,本次纳入研究的患者均未发生钛膜外露现象;仅出现1例牙槽嵴顶因为伤口裂开而产生了胶原膜暴露现象,经过清洗、消炎等对症治疗及处理后,软组织恢复良好。

2.2 种植体种植成功情况分析

单纯种植体种植本组纳入研究者中有1例失败,分析失败原因是种植体植入时方向倾斜根部进入了邻牙牙根周围,牙槽骨间隔距离太短,有些位置难产生骨整合,在放置穿龈器时发生了旋转脱落。

2.3 引导骨组织再生技术成骨效果分析

植骨材料联合可吸收胶原膜或钛膜植骨后满意率+一般满意率达100%。

3 讨论

创伤性牙缺失由于创伤程度不同,可能残存较多牙体,或残留牙体不足。传统牙种植修复技术是将钛金属制作而成的种植体植入到缺失牙槽骨中,种植体周边骨组织和种植体形成一定整合关系后,进而发挥缺损牙应有的牙体功能。这种种植修复是否成功,关键前提条件是种植体周边应有一定量的骨组织,否则不能形成种植体和骨组织之间的整合,其生物力学、生理学特性就像牙根一样。然而临床种植牙最常见问题是缺失牙牙槽骨发生进行性吸收,种植体进入时常常发生区域骨量不足的问题,怎样解决这种病例的治疗,同时达到良好的美观和恢复功能的效果,这正是近些年来牙科深入研究的重要问题[3]。

近年来随着医疗技术的发展,牙科应运生成了引导骨组织再生技术,该技术已经得到较多认可,这给骨量不足患者的种植体修复治疗带来了福音。引导骨组织再生技术以膜的物理屏障原理为基础,将非目的软组织进行隔离处理后,进而引导骨组织生长;此外引导骨组织再生技术还要求膜留有成骨细胞生长空间,为便于骨细胞不受阻碍向上生长,还应有一定支架样结构,此次研究使用的天博骨粉支撑起了膜下骨细胞生成空间,可以说既是一种屏障,又是一种空间支撑。引导骨组织再生技术骨再生膜通常分为可吸收和不可吸收两种类型,可吸收膜体在植入体上能良好屏蔽外面软组织,同时还可与周边组织很好地融合,新骨组织形成后自身慢慢吸收,不需要进行二次取出处理,本次研究应用的海奥胶原膜就是一种可吸收膜,不可吸收膜作用机制和可吸收膜相似,但须后期取出[4]。需要注意的是引导骨组织再生技术应用膜屏障作用不仅可达到限制软组生长,给骨生长留有足量空间,同时对软组织、创面保护及血供也会相对减弱[5],因此容易发生创口裂开并发症,本次研究就出现1例裂开者,经清洗、消炎等对症处理后创口愈合,因此要多观察患者创口,以便及时发现做有效处理,因为伤口裂开可能诱发感染,进而影响成骨效果,严重者可发生种植失败[6];同时注意屏蔽膜不可太小,以免组织沿着膜的边缘生长,进入后致使成骨效果不良,通常情况下覆盖膜是周边覆盖创面边缘后应在向外延伸2-3mm,如此既可降低感染率,又可促进新骨形成,还达到了满意的成骨效果。种植体植入后4-6个月,成骨形成后患者仍需要二期手术修复治疗,即种植体烤瓷冠修复,以达到满意的美观效果,同时更好实现种植体功能[7]。

引导骨组织再生技术应用膜物理屏障原理,软组织生长受阻碍,留下新骨组织生长空间,对创伤性牙缺损骨组织量较少的患者应用该技术能促进骨生长,新骨填充缺损区,牙槽骨残存组织得以保留,骨组织重建联合种植体植入,后期再实施二期烤瓷冠修复治疗[8],能良好实现软硬组织外形美观效果,恢复牙体基本生理功能。

[1] Sverzut CE.Reconstruction of mandibular segmental defects using the guided-bone regeneration a preliminary study on the influence of membrane permeability[J].Journal of Oral and Maxillofacial Surgery,2008,66(4):647-656.

[2] 李康,陈淑萍,谢春,等.引导骨组织再生技术种植修复口腔颌面部创伤后牙缺失伴骨缺损的临床研究[J].中国口腔种植学杂志,2016,21(3):124-127.

[3] Toda M, Oshiro K, Fujimori H, et al. Fabrication of a novel bioceramic membrane for guided bone regeneration[J]. Journal of the Ceramic Society of Japan,2006,114(1334):799-801.

[4] 吴群,陈必胜,姜晓钟,等.膜引导骨组织再生技术应用于即刻种植的实验研究[J].实用口腔医学杂志,2013,29(1):28-30.

[5] 李悦,张燕婷,何晶,等.联合应用骨劈开、骨挤压术、引导骨组织再生技术并同期种植手术方案的短期临床疗效分析[J].中国实用口腔科杂志,2016,9(9):532-537.

[6] 王馨.引导骨组织再生技术结合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和骨保护素修复牙槽骨缺损的临床观察[J].中国实用医药,2014,9(32):75.

[7] Hur Y.Double flap incision design for guided bone regeneration: a novel technique and clinical considerations[J].Journal of Periodontolo gy,2010,81(6):945-952.

[8] 蒋柳宏,董滢,景向东,等.引导骨再生技术在上前牙种植修复中的效果[J].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15,19(7):1138-1142.

Application of Guided Bone Tissue Regeneration in Traumatic Dental Implants

CUI Shao-Jian
(Department of Stomatology, the People’s Hospital of Lanshan District, Linyi, Shandong, 276000)

ObjectiveTo explore the effect of guided bone regeneration in the repair of traumatic dental implants.Methods50 cases of traumatic dental defects admitted to our hospital from January 2015 to August 2017 were selected as the research object.According to the patients with different tooth loss, materials and implant were used to treat them. 4-6 Months after the patient admitted to the hospital to review the situation to open the gums to continue the second period of porcelain crown repair the entire integral loss of tooth repair treatment, implants were observed after implantation of patients with complications, assessment of bone regeneration guide bone osteogenesis satisfaction, a comprehensive assessment of patient cultivation treatment effect.ResultsOnly one patients with alveolar crest appeared as a result of wound rupture. Collagen membrane was exposed and the soft tissues recovered well after symptomatic treatment and treatment such as washing and anti-inflammatory. placed in the gingival device when the rotation took off;guide bone regeneration technology osteogenic effect satisfaction rate up to 90%.ConclusionGuided bone regeneration can preserve and reconstruct the hard tissue and soft tissue in the alveolar region, and has good repair effect and high aesthetic appearance.

Guided bone regeneration technology; Traumatic tooth loss; Implantation repair; Application effects

10.19335/j.cnki.2096-1219.2017.22.17

猜你喜欢

口腔科骨组织牙槽骨
口腔科根管治疗术中的四手操作护理配合分析
口腔正畸中牙槽骨高度的研究进展
牙周膜干细胞BMP-2-PSH复合膜修复新西兰兔牙槽骨缺损
一种小鼠骨组织中RNA的提取方法
中药(赶黄草+波棱瓜子)提取物对小鼠维生素A急性中毒早期的治疗效果
牙齿松动,越拖越难治
门诊口腔科消毒效果与有效干预措施分析
磨牙根柱对牙周炎患者牙槽骨吸收的影响
新冠肺炎疫情下江西省口腔科专业住院医师KAP调查研究
护理专案在降低口腔科诊疗器械损坏率中的应用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