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视点

2017-01-28

工友 2017年4期
关键词:白领碾压单位

新视点

建筑工收入碾压白领不足为奇

武汉市镶贴工陶猛从一名普通的80后农民工泥瓦匠起步,历经20年的磨练,终于变身为如今装修行业里的“镶贴大师”,并且以20万元的年收入碾压许多白领。(3月23日 央视网)

点评:

对于“镶贴大师”陶猛年收入达到20万元并且碾压白领这件事情,公众其实没有必要大惊小怪,也不应该将一名晴天一身汗、雨天一身泥的建筑工人与风吹不着、雨淋不着的都市白领们放在一起来比较。毕竟分工不同,所从事的行业性质也有着天壤之别。

况且,如此硬性比较的背后,我们也很容易看到一种十分明显的社会职业歧视心理。

时代飞速发展至今天,社会职业之间除了行业分工以及工作方式不同以外,其实已经早就没有了高低贵贱之分。随着社会经济以及社会文明程度的不断发展与进步,分配方式也正在变得日渐公平,出“苦力”的农民工也早就不应该是低收入者的代名词。建筑工收入碾压白领,这种现象的出现实为一种社会良性发展的好兆头,它不仅较好地体现出了普通劳动者的价值所在,更表明了我们社会分配方式也正在变得越来越公平与合理。

自主招生设论文门槛,有点装糊涂

进入3月,全国各高校陆续发布自主招生简章。记者发现,90所自招试点高校已发布的招生章程里,有近半的大学将“在刊物上发表文章或论文”列为自主招生报名资格条件之一。(3月25日《北京青年报》)

点评:

高校设置此条件的初衷是好的,想通过设置这个门坎,限制自主招生报名人数,能够一针见血地考察学生的创作水平和创新能力。但仔细想想,中学生的主要任务是学习,是对知识的摄取、消化、吸收,而不是研究、创造、创新。

在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父母眼里,只要能够“凑够”条件,挤进自主招生的大门,难保不想法设法、不惜重金,找熟人、寻刊物、上版面,从而让自主招生拼实力演变成拼父母、拼关系、拼门路。

可想而知,这种变异的论文发表不但有违自主招生“选拔符合本校特色的学生”的初衷,更会助长学生急功近利的浮躁心态和学术造假的歪风,并成为某些刊物新的生财之道。

高校应该明白要招什么样的学生,需靠自己“眼见为实”,靠求真务实的态度去考查察学生,进而给出综合的录取意见。如此,既不失高校科学严谨的作风,更能在学生面前树立一个求真务实的好形象。这点,高校不会不明白,只是不应再继续装糊涂。

有多少“非常满意”是“真满意”?

日前,网上流传一份书面材料,曝光了徐州市鼓楼区某部门发文“拉票”的行为。该份材料要求,在2016年度徐州市“行风热线满意度评议”活动中,辖区内各单位要明确专人负责,宣传推广到位,确保让大家投票。(3月24日 澎湃新闻网)

点评:

《光明日报》曾经发文称微信朋友圈变成了“拉票圈”,说老百姓一打开微信,诸如“这是我家亲戚的孩子,麻烦投一票”……遍布朋友圈到底是不是最美、最佳,看来和自身素质没有多大的关系,和社会关系广不广有很大的关系。所谓的最美、最佳其实是关系的最佳,拼的是谁的好友最多、最铁。

普通老百姓谁会每天乐此不疲地给某个单位的行风评议投票,而且是毫无例外地投上“非常满意”的一票?那些得分比“宣传发动”了的徐州市鼓楼区政府还高得多的政府和单位,是因为他们工作确实做得好,让人非常满意;还是当地的老百姓觉悟非常高,积极参与投票;还是有他们有自己的“宣传发动”招数,甚至“买票”的行为,笔者确实不敢妄下断言。

“连参选对象基本情况都无法了解的投票,不再能真实反映民意。”这是一个曾经多次组织参与网络投票人的评价。这个评价是公允的。这种评议活动中,所得的“非常满意”投票中,又有多少是真满意,还是被满意,可能他们自己都搞不清楚。这样的投票意义何在?

破解“借调”乱象,还需眼光向下

一些基层干部表示:上级部门连续借调骨干,基层“失血”严重,很多工作难以开展。(3月24日《安徽日报》)

点评:

“借调”是一种人事安排,常见于政府机关及各种公立机构中。被借调人员会由原单位暂时“借”到其他单位工作。由于工资、人事关系没有变动,所以只是在原单位领工资,在借调单位干活,这种关系导致借调人员“在夹缝中生存”。在新单位,由于编制和工资关系都在原单位,仿佛低人一等;另一方面也导致基层单位人才流失,编制被占用,致使工作推进困难。

“借调借调,最怕的就是借而不调。”某些上级部门,之所以愿意借调人员,就在于工资不需要给,也不用考虑其职务升迁,相当于免费劳动力,不用白不用。而对于乡镇而言,人员被借走了,工资照发,编制被占用,还不能新招人,长期借调必然会让基层政府怨声载道。然而,再大的怨言也没处发泄,因为往往敢于借调人员的单位,都是强势部门,一个都得罪不起。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各项大政方针的落实,各项决策部署的落地,均需要基层来推动和完成。要破解“借调”乱象,必须夯实基层基础,眼光向下,从政治待遇和经济待遇方面向基层倾斜,真正体谅基层的困难,关心关爱基层干部,让基层更具吸引力,从根本上切断乡镇干部被“借调”的意愿。

猜你喜欢

白领碾压单位
二线碾压一线的时代来了 捷尼赛思G80
鸣谢单位(排名不分先后)
弱膨胀土筑路碾压试验研究
被命运碾压过,才懂时间的慈悲
填单位 要推敲
看错单位
碾转
协办单位
一线城市白领青年怎么住
小白领的搞笑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