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威廉·福克纳的小说艺术
——论《八月之光》的平衡性

2017-01-28孙许丹浙江工业大学人文学院杭州310000

名作欣赏 2017年18期
关键词:莉娜平衡性莫斯

⊙孙许丹[浙江工业大学人文学院, 杭州 310000]

威廉·福克纳的小说艺术

——论《八月之光》的平衡性

⊙孙许丹[浙江工业大学人文学院, 杭州 310000]

《八月之光》是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威廉·福克纳的代表作之一,在作者营造的“约克纳帕塔法世系”中占有重要的位置。评论家多关注这部小说的多重叙事角度和情节,但这部书中还有另一个显著的特点,那就是它的平衡性未被读者所重视,这个平衡性包括生与死的平衡、光明与阴暗的平衡、历史与现实的平衡。威廉·福克纳以讲故事的方式,使整部书不论是在结构上、情感上还是整体基调上都达到了完美的平衡。

《八月之光》 结构 情感 基调 平衡性

著名的福克纳研究学者迈克尔·米尔格特认为:“《八月之光》是最令人困惑、最难纳入无论是加以理性的思辨或美学的透视的小说之一。因此,它还是一部远未读懂的小说。”这个评论十分中肯,当你去研读这部小说时总会有出人意料的独到见解。一般认为《八月之光》主要分两条线索,一条讲的是克里斯莫斯的故事,另一条讲的是莉娜的故事,而这两个故事又以克里斯莫斯的故事为主。笔者认为,故事的唯一线索是莉娜徒步到杰弗生镇寻找情人,同时在这条线索上又引出包括克里斯莫斯、拜伦、海托华等人的故事以及家族历史。这些故事都是在莉娜故事的线索上展开来讲的,因而可以说这本书在结构上其实是穿针引线的形式:一条主线引申出来数条分支,而这些分支又在各个方面达到了完美的平衡。

一、结构的自然平衡

福克纳小时候就十分擅长讲故事,因而他懂得各种各样的叙事结构。我们要求故事应该有一个主线,即使有很多条支线,最终还是要回到开始的故事主线。现在去看《八月之光》,就会发现福克纳是在为读者讲一个故事:一个怀孕的姑娘独自去寻找自己恋人的故事。她在寻找的途中遇到了不同的人,听到了不同的故事,作者将这些她遇到的、听到的人和事讲给我们听,因而我们在故事中间知道了克里斯莫斯、海托华、海因斯等等人物及与他们相关的故事,但作者最后还是回到了莉娜的行程上。仔细去研究的话,会发现它与《一千零一夜》似乎有着结构上的相似之处,都是有故事套故事的情节,又在这些套着的故事中表达出作者想要表述的思想。但《八月之光》是故事套故事,最终又合为一个故事,而《一千零一夜》则分为了单独的数个故事。这两部都是优秀的以故事展开的小说,值得我们仔细品评。

细细品读《八月之光》,会发现作者以莉娜的故事开头,又以莉娜的故事结尾。开头作者写莉娜暗想:“我从亚拉巴马州到这儿,真够远的。我一路上都是走着来的。好远的一路啊。”而在结尾,莉娜说道:“哎呀呀。人可真能走。咱们从亚拉巴马州出来才两个月,现在已经到达田纳西州了。”这样就使开头与结尾形成了照应,使这条线索连贯而又清晰,使整部书的开头与结尾达到了自然的平衡,从而使整部书的结构达到了和谐的平衡。此外,我们在开头可以看到莉娜是怀着孕上路的,而在结尾则是莉娜怀抱着孩子望着到达的地方,这样的前后情节设计,就使得这部书在结构上不会显得有头无尾或者头重脚轻,从而达到了和谐的平衡。

二、生命的轮回,生与死的平衡

作者以讲故事的方式向我们讲述了各式各样的不同人物,讲述他们的历史,讲述他们的命运。在这些人中令人悲伤的如克里斯莫斯,惨遭死刑被处死;天真如莉娜,怀抱新生儿走向更远的前方;善良如拜伦,离开杰弗生镇,走向更美好的未来;忏悔如海托华,生死未知。他们的命运各异,均是作者沿着他们的故事讲下去的,没有生编乱造,因而读来不会让人觉得是作者有意为之,而是自然而然的结局,达到了生与死的命运的平衡。例如在克里斯莫斯被处死那天,也是莉娜的小孩出生的日子,一个生命消亡了,又一个新的生命出现了,一死一生象征着生命的轮回。拜伦离开杰弗生镇不得不说也是他新生的开始,而海托华生死未卜,这又与拜伦的离开形成了对比。这样的生与死、离开与滞留,使人物的命运相比照,或死亡,或奔向新的未来,使得整部书中人物的整体命运拥有了平衡性,读来让人有所思考。

三、“光”,情感基调的平衡,黑暗与光明交织

虽然书中描述了克里斯莫斯悲惨的一生,令人悲伤,但整部书的基调仍然是光明的。作者以《八月之光》为题,本来就是向我们说明这部书是让我们看到希望的。“对我说来,它是一个令人愉悦和唤起遐想的标题,因为它使我回忆起那段时间,领略到那比我们的基督教文明更古老的透明光泽。”有学者认为,这束光指的就是莉娜,但仔细研读这本书会发现,书中虽然有像海因斯、麦克依琴、格雷姆这样疯狂的人物,但其中也不乏让人温暖的人物,比如关心克里斯莫斯的麦克依琴太太、无私帮助莉娜的阿姆斯特德夫妇,以及在最后时刻给予克里斯莫斯帮助的海托华。这些人物都让我们在悲伤的同时感到依然有温暖的存在,尤其是最后拜伦与莉娜一起上路,更是让我们觉得未来充满了希望。因而笔者认为,我们可以把这束光理解为给我们带来希望、带来温暖的这些人物,而不单单指莉娜。例如虽然克里斯莫斯最后被处死了,但他在临死之前终于不再因自己是白人或黑人而痛苦,而是终于做了一回自己。这也令我们感到欣慰。

作品在感情基调上是积极的、充满光亮的。因而在人物的设计上,作者并不是单纯地设计阴暗的人,或者是充满光亮的人,而是这两者交织,力求达到一种平衡,使整个感情基调不会偏离作者的预设。如作者设计了一个狂热的清教徒麦克依琴,让读者难以忍受他的种种行为,但作者又设计了一个充满爱心的麦克依琴太太,她无私地关心着克里斯莫斯,这两个人就构成了人物性格上光明与阴暗的平衡。而对什么都漠不关心的海托华与充满热情、无所畏惧的莉娜也是达到了这种平衡。当然莉娜在这本书中是光亮的主要来源,她的乐观天真与克里斯莫斯、海托华等人的冷漠达到了完美的平衡,因而整部书在人物情感的设定上达到了平衡,也沿着作者预设的基调发展下去。

四、历史与现实的平衡

作者在书写时,现实与历史交织,但读来却不会令人觉得是完全的历史或者完全的现实,而是这两者的和谐统一,不会有一方显得突兀。《八月之光》写于1932年,这本小说是根据福克纳家乡当时所发生的真实案件改编而来,书中的许多情节都与现实相符合,但作者在历史事件当中加入了合理的虚构使得整本书具有了震撼人心的力量。书中所探讨的许多问题包括种族主义、清教主义也是当时美国社会所面临的现实问题。在《八月之光》这本书中可以看出作者对种族主义、清教主义表达了强烈的批评,但矛盾的是在现实生活中福克纳本人就是一个清教主义教徒,书中所描写的许多情景正是美国历史的再现,也是作者所面临的现实问题。书中许多人物的设置与作者的现实生活密切相关,可以投射到作者真实的生活当中。福克纳在本质上是一个保守主义者,他渴望重构美国南方传统的生活方式和价值观念,因此在作品中可以看到许多南方社会的生活场景,但同时他又深刻地认识到南方社会本身所存在的许多问题,因此在《八月之光》中,作者对种族主义这一南方社会的最大问题进行了强烈的谴责。书中最主要的种族主义者老海因斯是作者主要的批评对象,这是当时美国许多种族主义者的代表。作者在书中描写到的许多生活场景、社会情形,以及人们的思想等都是美国社会的真实再现。正是作者在写作中使历史与现实达到了平衡,因而才使整部书和谐统一。

福克纳的小说无论是语言还是结构都有着独特的魅力,在《八月之光》中,作者对结构、情感、生死、历史与现实的平衡处置,使得整部书更加和谐,更加耐人寻味。《八月之光》是一部值得细细品味的作品。

[1]迈克尔·米尔格特.是小说而非轶事[A].新论《八月之光》文选[C].伦敦:剑桥大学出版社,1987.

[2]福克纳.八月之光[M].蓝仁哲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4.

作 者:孙许丹,浙江工业大学人文学院在读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民间文学。

编 辑:赵 斌 E-mail:948746558@qq.com

猜你喜欢

莉娜平衡性莫斯
追忆无冕之王 斯特林·莫斯爵士
安吉莉娜的生日
大家来听音乐会
德国版“007” 半个世纪的双面人生
安吉莉娜的冰上芭蕾
电力系统安全稳定标准研究
基于熵值法的山西省煤炭行业生产使用平衡性分析
追溯信息平衡性智能识别模型研究
战火中的成年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