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媒体环境下高职院校学生党建工作创新研究

2017-01-27

镇江高专学报 2017年3期
关键词:党务学生党员工作者

何 峰

(镇江高等专科学校 学生事务与发展中心,江苏 镇江 212003)

新媒体环境下高职院校学生党建工作创新研究

何 峰

(镇江高等专科学校 学生事务与发展中心,江苏 镇江 212003)

高职院校学生党务工作者应该充分发挥新媒体的优势,在继承党建工作优良传统的基础上,积极创新工作理念和模式,确立“网络党建”的新理念,通过建立“网上党支部”,构建“微信、微博”网络平台,创建高职院校“党建红色网站”等方式,积极探索党建工作的新模式,开拓学生党建工作的新局面。

高职院校;新媒体;党建工作

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快速发展以及智能手机的广泛普及,高职院校学生党员建设工作所处的环境发生了明显的变化,传统的学生党建工作模式受到了很大的冲击,效率低下、吸引力不强、内容陈旧、成效欠缺等问题日益突出。但是,新媒体的蓬勃发展又给高职院校学生党建工作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网络新媒体凭借着时效性强、参与度广、灵活性高等优点深受大学生的喜爱。因此,高职院校党务工作者应该充分利用和发挥新媒体优势,创建学生党建工作的新模式。

1 传统党建工作模式遇到的新问题

1.1刻板封闭,缺乏活力

“三会一课”(定期召开支部党员大会、支部委员会、党小组会,按时上好党课)是学生党建工作的基本制度。但是在具体的工作中,不少单位往往采用传统的刻板模式,即集中在固定场所作报告、读文件,这种工作方式由于受到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加之形式单一,内容枯燥乏味,既不符合当代大学生的身心特点和认知规律,也不能满足他们的精神需求,因此大部分学生兴趣不浓、积极性不高,培训效果欠佳。新媒体技术的迅猛发展,尚未得到高职院校学生党务工作者的普遍重视和广泛运用,更没有形成有效提升“三会一课”质量的新的工作模式,有些党务工作者甚至对新媒体存在一定的排斥和抵触心理。

1.2学制瓶颈,缺乏时间

目前国内高职院校的学制为3年,主要以培养应用型人才为目标,鉴于“顶岗实习”工作任务和管理需求的实际考虑,一般会采取“2.5+0.5”的学制管理模式,甚至有些学校会采取“2+1”的学制管理模式,这使学生校园活动时间大大缩短,传统模式的“三会一课”难以保证有效开展。由于学生在校时间的缩短,学生党员、入党积极分子模范带头作用的发挥也明显受到限制和影响,客观上增加了学生党建工作开展的难度。

2 新媒体给学生党建工作带来的新机遇

2.1开辟了学生党建工作的新路径

互联网时代,多媒体技术的不断发展及广泛应用为高职院校学生党建工作开辟了新的领地,创新了工作方式。利用多媒体技术,可以创建形式多样的网络平台:微信公众号、党建QQ群、党员论坛等。同时,学生也可以利用手机、电脑等新媒体设备,打破高职院校特定的时间和空间限制,随时随地获取信息和资料,接受思想教育和熏陶。

2.2丰富了学生党建教育的新载体

新媒体环境下,党建教育的载体丰富多样,表现为信息载体多样化,信息可以通过手机、网络等平台快速传播;信息呈现多元化,有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借助多媒体技术和设备,信息以图文并茂、形式多样的方式进行多元化、多方位的传播,不仅方便快捷,而且内容生动活泼,激发广大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为学生党建工作注入了新的活力。各种网络平台的构建,克服了学习时间和地点难以集中和统一的矛盾,为学生创造了学习微时间,可以随时随地进行“碎读、速读”[1]。网络多媒体的运用还有利于促进党建工作内容的快速传播和广泛扩散,保证了信息公开的时效性,大大提高了学习效率。

2.3提供党员学习交流的新平台

多媒体的运用为高职院校学生党建工作提供了更为广阔的网络新平台,党务工作者可以更为方便和快捷地通过平台发布各类信息,同时新媒体技术中的微信、QQ和微博等通讯移动工具,也能快速地把信息传递给学生,达到资源即时传播和共建共享。这种突破了时间和地点限制的网络学习方式,更加适应时代的发展和广大学生党员的学习需求,不仅有效地解决了大家因时间地点难以集中的矛盾,而且更以目前流行的方式激发了大学生的学习兴趣,为大学生提供了一个轻松愉快的学习空间和氛围。

3 新媒体给学生党建工作带来的新挑战

3.1多元化的思想冲击了党建工作的导向性

新媒体的运用给人们的生活、学习带来了很多的便利,同时也给高职院校党建工作带来了各种挑战。它像一把双刃剑,既有利于促进党建工作的开展,也带来了诸多新的问题。新媒体的广泛应用使各类信息成几何倍数的增长和传播,其不可控性、不确定性也同样被不断放大。从性质看,有些信息是积极有益的,能起到正确的引导作用,但也不乏有些消极、虚假的信息,加之这类信息通常以隐晦、委婉的方式表达,部分辨别能力弱、意志力不强的学生容易受到蛊惑,并对其思想意识形态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2]。新媒体环境下,大学生如同走进了奇幻的信息“万花筒”,加之这一时期学生处于生理、心理特殊变化时期,他们的思想状态呈现出复杂化的趋势。因此,党务工作者有责任引导学生正确认识互联网环境,帮助学生炼出“火眼金睛”,增强分析判断能力,形成正确的价值观。

3.2新媒体的广泛应用加大了党建工作的难度

传统的党建工作中,一般是党务工作者占据主体,学生处于被动接受的地位。但是在新媒体时代,由于网络的交互性和开放性,主体和受众之间的关系变得平等,学生既可以被动地接受信息,也可以主动地在网络上发布和传播信息。角色的改变对党务工作者提出了新的要求,党务工作者必须转变工作理念,重新调整自身与受众之间的关系,这对他们来说无疑是一种新的挑战,当然也带来了难度。党务工作者必须主动适应新环境,创新工作方法,通过参加培训或自学等方式,了解新媒体技术,熟练掌握新媒体设备,更好地服务于高职院校党建工作。

4 新媒体环境下创新学生党建工作的策略

4.1确立“网络党建”的新理念

面对全新的工作环境和多媒体载体,党务工作者应当顺应时代发展的要求,认真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意见》,积极改变传统的思想理念,摒弃传统的因循守旧、固步自封的工作方法,不断解放思想、创新观念,在传承传统党建工作成功经验的基础上,加强对多媒体的认识和了解,发挥其优势并采取有效对策,用科学发展的理念搭建网络平台,按照《普通高等学校学生党建工作标准》,积极探索互联网背景下党建工作的新模式,开拓学生党建工作的新局面。

4.2创建“网络党建”的新模式

4.2.1 建立“网上党支部”

学生党建工作的基本单位是学生党支部。加强和创新学生党建工作,目的是更好地发挥学生党支部的主体作用。新媒体背景下,信息可以通过网络广为传播,这种以网络为基础的互动成为影响大学生思想的重要力量,这就要求党务工作者必须进一步延伸学生的党建工作阵地——建立“网上党支部”[3]。网上党支部,不仅开辟了党员活动的新天地,也拉近了党组织与学生党员之间的距离,实现二者“零距离”的沟通与交流。它的建立能完全打破时间和空间的限制,能有效地解决高校学生党员不稳定、流动性强等问题,保障顶岗实习和其它情况不在学校的学生党员可以随时随地开展党组织活动,有效提高党建学习效果和质量;此外,它还能丰富学习内容,提高学习兴趣和积极性,不断延伸党组织的触角,进一步提升党支部的战斗力和凝聚力。

4.2.2 构建“微信、微博”网络平台

为保障高校学生党建工作的顺利开展,在2017年2月印发的《普通高等学校学生党建工作标准》中明确规定了高校学生党建工作需要建立信息化平台,加强“两微一端”建设,创建网上党校园地、党校论坛等思想政治平台。因此,新环境下充分利用党建微博传播速度快、传播范围广,手机微信简单易行、互动性强、省时高效的特点,建设“微博、微信”党建网络平台就显得尤为重要。网络党建工作新体系可以快速发布和传递党建工作的新信息和新情况,学生党员可以通过手机、电脑“随时可见、随时可学、随时可享”党建信息,甚至还可以随时随地参与党建工作。 除此之外,还可以将“两微”党建工作平台同其它新媒体结合起来,建立“多维度”的微党建工作模式。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还可以联合开发党建APP,把学生和党建工作更加紧密地结合在一起,进一步增强高职院校网络党建工作的实效性。

4.2.3 创建高职院校“党建红色网站”

学校可以利用先进的多媒体技术以及大学生对新媒体设备的喜爱等特点,创建一个以学生党建为主题,宣传红色文化的网络教育新阵地——高职院校“党建红色网站”。微博和微信具有信息短小精悍、适于传播的优点,“党建红色网站”作为微博和微信的补充,在内容的设置上除了要发布党员规章制度、领导重要讲话、时事政治热点问题,还要紧密联系大学生的实际生活,关注主流价值与大学生在生活、工作、学习及情感、心理等方面的诉求关系[4],为大学生提供理论学习和思想交流的“红色网站”,以此来促进大学生党建常规工作的开展,保证党员积极分子推荐、评议、考核、转正及入党前公示等工作的顺利完成。同时,在网站上开辟“留言簿”和“书记信箱”,及时了解大学生的思想动态,实现党组织与学生之间的及时沟通。

4.3线上线下“两结合”的新方法

利用网络新媒体手段创新学生党建工作,并不代表只能在传统党建和网络党建之间任选其一,而是要将传统媒体和新媒体有机地结合在一起,这样才能实现“1+1>2”的效果[5]。因此,新媒体环境下,应该改变传统党建一味说教灌输的工作方式,在传承传统党建工作优点的基础上,利用新媒体采取寓教于乐的方式,这样才能有助于提高工作效率,进一步促进党建工作的开展。在线上,党务工作者可以通过网络平台及多媒体载体发布党建学习资料及通知公告,可以针对活动主题召集党员干部和学生党员进行线上交流讨论,并作正面的引导。由于网络的隐匿性可以保护学生的隐私,学生党员可以无所顾忌、畅所欲言,能收到较好的教育效果。在线下,传统的党建教育工作也不能忽略,党务工作者应该对网络党建工作进行宣传和推广,引导广大学生党员参与其中,为了避免“线上热热闹闹,线下冷冷清清”现象的出现,要对线上的学习内容进行认真的思考、交流和反馈,进一步巩固和强化党建工作的成效。

5 结束语

高职院校学生党建工作是一项系统而又复杂的工程。互联网环境下,学校党建工作应在传统党建工作的基础上,借助网络多媒体技术和设备,积极进取、不断创新,充分发挥其特点和优势,创建学生党建工作的新模式,形成学生党建工作常态化长效机制。

[1] 祝海霆,邢晓越,刘洋.网络时代背景下高校学生党建工作探索[J].高等教育,2016(8):198-199.

[2] 洪福兴. 新媒体视阈下高校学生党建工作创新研究[J]. 湖北经济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6(9):150-151.

[3] 石玉昌.“互联网+”背景下高校党建设工作创新思考[J].黄冈师范学院学报,2016(2):77-78.

[4] 周正颐.网络时代高校党建工作面临的挑战及对策[J].山西大同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2):96-98.

[5] 王平勋,杨海莹,杨帆,等.新媒体视阈下高职院校党建工作的挑战与对策研究[J].教育教学论坛,2016(6):15-16.

〔责任编辑: 张 敏〕

OntheinnovationofcollegestudentPartyconstructionunderthebackgroundofmultimediaInternet

HE Feng

(Student Affairs and Development Center, Zhenjiang College, Zhenjiang 212003, China)

Under the new situation,Party construction workers should give full play to the advantages of new media, on the basis of inheriting the advantages of traditional party construction and actively create a new model of the party construction of university students.First of all,we should establish the new idea of “network Party building”. Based on successful experience, through establishing the online Party branch, creating the network platform of wechat and weibo, establishing the red website, we can actively explore the new model of network Party construction so that we can open up a new prospect of students’ Party construction.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a new media;work of Party construction

2017-02-20

何 峰(1979—),男,江苏泰兴人,副研究员,硕士,主要从事教育管理理论与方法研究。

G641

: C

:1008-8148(2017)03-0084-03

猜你喜欢

党务学生党员工作者
全面从严治党背景下高校学生党员教育管理路径研究
关爱工作者之歌
网络环境下如何发挥高校学生党员在意识形态工作中的作用
致敬科技工作者
我们
——致敬殡葬工作者
新经济时代国有企业党务宣传工作的创新思路
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发展更要实行党务公开
普法工作者的“生意经”
辽宁省优秀共产党员、优秀党务工作者和先进党组织名单
一图GET“党务公开”核心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