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卷首语

2017-01-27

文物季刊 2017年3期
关键词:中华文明共同体文化遗产

卷首语

2017年5月14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在“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开幕式上发表主旨演讲时强调指出,古丝绸之路绵亘万里,延续千年,积淀了以和平合作、开放包容、互学互鉴、互利共赢为核心的丝路精神。这是人类文明的宝贵遗产。

“一带一路”是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重大战略构想,旨在借用古代“丝绸之路”的历史符号,建设行之有效的区域合作平台,发展沿线国家的经济合作伙伴关系,共同打造政治互信、经济融合、文化包容的利益共同体、命运共同体和责任共同体。

文化跨越时空,文明沟通心灵。翻开世界历史版图,丝绸之路自古以来便是连接东西方文化的重要桥梁,凝结着沿途各国人民友好互利的动人故事,彰显了中华文明与世界其他文明的交流、融合、发展的辉煌篇章,是中国为世界开辟的充满东方智慧的共同繁荣发展之路。

文化遗产是先祖先辈留下的无价之宝,每一项文化遗产都是华夏文化的一个细胞,都渗透着中华文化的基因,这不仅是中华民族自我认定的历史凭证,也是中华民族得以在历史长河中不间断延续的根本和基础。它所蕴含的中华民族特有精神机制、思维方式、想象力和文化意识,是维护我国文化身份和国家文化主权的基本依据。

文运同国运相牵,文脉同国脉相连。“一带一路”的建设,历史和文化是重要基础,文化遗产应该在其中发挥较大的作用。“一带一路”确定为国家重大战略,为我国“一带一路”沿线文物保护工作带来了新的机遇,同时也提出了更高要求。同样,落实“一带一路”国家战略,是文物系统增强大局意识,主动围绕大局,立足本职,发挥资源优势,自觉做好服务大局工作的神圣职责。

对文化遗产的传承与保护已经成为“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的共识。“一带一路”愿景中的文化遗产保护,不仅需要沿线国家携手搭建合作平台机制,更需要寻找“唤醒”古老文化遗产的新活力,促进文化遗产价值最大程度传播与共享,让文明代代相传。我们要寻找在“一带一路”语境下共同合作的新机会,寻找“美美与共”的文化密码,求解共赢发展的时代课题,在各个国家和民族之间架起友好顺畅的沟通之桥,加强中华文物对外交流合作,探索共同走好这条文明互鉴之路,让中华文明于润物无声中散发魅力,让世界更好地感知中国、了解中国。

猜你喜欢

中华文明共同体文化遗产
4000年前的中华文明什么样儿?
《觉醒》与《大地》中的共同体观照
爱的共同体
World Heritage Day 世界遗产日
与文化遗产相遇
构建和谐共同体 齐抓共管成合力
酌古参今——颐和园文化遗产之美
追寻“华胥氏”——中华文明的早期开垦者
把中华文明的底色铺陈好
中华共同体与人类命运共同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