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沧州落实精准放权 推进有效监管

2017-01-26沧州市编办

中国机构编制 2017年2期
关键词:沧州市事项行政

● 沧州市编办

沧州落实精准放权 推进有效监管

● 沧州市编办

近年来,沧州市认真落实国务院、河北省政府“放管服”改革的系列决策部署,紧密联系实际,积极探索,不断深化简政放权、放管结合改革,让放权更精准,让监管更有效。

一、清权限权亮权,确保精准放权

一是审批瘦身清权。在及时无缝衔接国务院、河北省政府取消下放行政审批事项共10批315项的基础上,按照“国务院和省政府明确取消的、不符合市本级设定规范的、不符合全面深化改革要求的事项一律取消”的原则,对全市的行政审批事项进行了3次动态清理规范,共清理262项。目前,市本级行政审批事项177项,精简幅度达60.6%。

二是整合职能限权。在内设机构数、科级干部职数、人员编制数“三个不突破”前提下,整合市本级29个部门行政审批职能,组建行政审批科,行政审批职能承办科室由111个减少到29个,工作人员编制由1039名减少到186名。

三是编制清单亮权。编制并公开了权力、责任、监管、负面、中介服务“五张清单”,其中,权力清单锁定政府权力2521项,责任清单涵盖部门管理职责3702项,监管清单汇总部门监管内容653项,负面清单包括禁批项目33项,中介服务清单包含中介服务事项89项。

四是激发活力放权。2013年以来,市政府分五批下放行政权力296项,其中,向县(市、区)下放124项,向3个开发区下放172项。所有下放的权力均是在广泛征求市直相关部门、各县(市、区)和三个开发区三方意见的基础上,经多次专题会议协商论证,逐部门逐项研究确定的,同时经市法制办合法性审查,实现了精准放权。

二、完善保障机制,推进监管落实

一是出台《沧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进一步加强行政审批事中事后监管的实施意见》和《沧州市行政审批事中事后监督管理办法》,在监管主体、原则、内容、方式、措施和保障机制等方面对相关审批部门提出了具体要求,为各级政府部门转变理念、改进方式、加强事中事后监管指明了方向。

二是强化监管职责。对33个市政府部门的“三定”规定进行了修订,其中,调整修改监管职责306项,明确强化监管职责256项;加强监管科室建设,由36个增加到78个。政府部门责任更实,职能更明。

三是推进部门协同。通过多部门、多环节协作,以整合队伍、减少层级、推进综合执法为原则,探索建立跨部门、跨区域执法监管和协调机制。例如,2015年以来,质量技术监管部门会同发改、工商、国土、环保等部门组织专项执法活动40余次、共查处案件450起、查获违法产品货值3800多万元。

三、推行“五化”监管,创新监管方式

一是确保综合监管日常化。通过实地检查、随机抽查、专项整治等方式,强化日常监管。如2015年工商部门积极协调农牧执法部门,开展了“红盾护农”专项整治,重点围绕种子、农药、化肥等进行执法抽查,共查处不合格农资商品136个批次,有效保障了农资产品质量。

二是突出风险监管重点化。建立重点行业和关键领域的风险评估指标体系、监测预警制度、管理防控联动等机制,实现重点环节的全面、有效管理。如食品药品监管部门推进实施重大风险源动态监控,建立健全了风险源评估确认、挂账销账、月报告、筛选核查、考核评价、责任倒查和互查互学等制度。

三是实现信息监管数字化。强化信息技术运用和实时“智能化”监管,通过覆盖全面的信息网络和方便快捷的平台系统,实现监管、服务、反馈的协同化。如城管部门充分利用12319服务热线和“数字城管平台”,构建了包含信息投诉与反馈、服务事项申请与受理、视频监控一体化的智能服务系统,截至2015年底,通过“数字城管平台”共立案15万件,结案14万件。

四是推动信用监管公开化。强化对市场主体的信用约束,支持激励守信主体,依法限制或禁止对失信主体的经营、投融资、工程招投标等活动。如住建部门将市场主体有关信息及时录入“建筑市场信用综合评价系统”,工商部门完善了企业信息公示制度,公布经营异常名录、严重违法企业名单等,强化对市场主体的信用监管。

五是探索部门监管新模式。如安全生产监管部门不断推进“监管模板化”,修订完善了26个行业监管模板,增加了对有限空间作业、涉爆粉尘、涉氨制冷等高危行业的监管与巡查,目前利用模板共检查企业915家(次),查改安全隐患4568处。

猜你喜欢

沧州市事项行政
行政学人
如果要献血,需注意以下事项
宜昌“清单之外无事项”等
中国人民银行沧州市中心支行
沧州市
中国人民银行沧州市中心支行
沧州市
疫情期间,这些事项请注意!
青铜器收藏10大事项
行政调解的实践与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