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以创新的模式引领科技成果的应用

2017-01-23本刊编辑部

中国科技论坛 2017年4期
关键词:科技成果人才服务

本刊编辑部

以创新的模式引领科技成果的应用

本刊编辑部

知识分子要有紧迫感、责任感,担当作为,这是习总书记的要求,更是我们科研工作者的追求。当科技成果不断创造出在科技前沿领跑的时候,我们如何以创新的模式引领科技成果的应用?首先,前沿理论科学需要揭示大自然的规律,科技成果服务于人类也是科学家追求的最高境界,强大的基础研究也有利于成果转化;其次,我们现在能探索太空,能不断创造国际发明专利,但如何从国际前沿的科研成果找到服务于社会的用途还需要时机成熟;最后,对于应用科学研究要有被认可的市场,即有创新、有价值,或者能创造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才能适合应用。当然,我们的科技成果还需要全社会的关注与支持,要让社会能接受,还要不断完善,不断提升,要有实现产业链的多种人才,才能创造效益。因此科技成果要满足国家和企业的需求,与产、金等平台互动,才有利于实现科技成果的应用。下面我们探讨企业、高校、研究机构、平台如何互动来创新引领科技成果应用的模式。

1.企业。企业需要高校、研究机构的人才、项目,大多数技术难关都需要高校、研究机构给予指导、共同完成。随着高新技术的快速发展,企业很难有足够财力来支撑强大的科研队伍,这正是企业与高校、研究机构可充分互动的理由。同时我们在互动过程中要充分体现知识的价值,这也是保证我们长期互动的基础。企业本身也要不断探索从实验室的产品、工程化到满足用户需求的过程。

2.高校。做应用科学的许多教师还没有能走进企业、深入社会。现在高校之间逐步形成了紧密合作,各种联盟也是产、学、研的共同参与。但要充分发挥每个人的能动性,还需要有更多的方式,比如说:教师是技术服务的个体,系(项目组)是技术服务的团队,院是技术服务的管理机构,学校可全方位提供服务。这样的体系既有灵活性,又能发挥组织优势。当然,对于教师教学是主体,从事理论研究就要不断探索最前沿的尖端课题。完成好教学任务,将知识服务于企业、社会,将实践经验服务于教学,这才是探讨的基础。

3.科研机构。我们已在科学领域开创了许多前沿研究课题,这是国家和人类发展的需要,我们需要为这些科学家创造良好的科研环境。我们的社会需要科技成果实现整个产业链,包括政策支持、融资模式、技术指导、产品销售、售后服务、产品完善及新一代研制。城镇现代文明要向农村辐射,就需要人才下乡、资金下乡、技术下乡。做应用研究需要在产品研制、完善过程中培养一批工程化、技术服务的队伍,服务于企业、社会,这也是国家需要的科技创新创业人才。

4.平台。平台要充分发挥互动机制,我们倡导科技服务于基层的模式:院士行、教授研究员行、博士硕士行、科技特派员和大学生基层行,用以解决重大战略需求、技术难关、政策落地、技术服务等。我们创办了“研发邦”这种产学研的公司服务平台,行业协会的论坛服务于官、产、学、研、金等用户,这些模式能服务于基层的普遍需求,同时也能充分发挥不同人才的作用。

应该说政府的引导是关键,我们奖励什么、支持什么、鼓励什么都能起到重要引领作用,我们在大力支持理论研究的同时,以创新引领改革,以新技术、新模式发展经济。应用技术以落地为目的,创造的成果让人民来共享。产业的培育与发展,既要充分发挥资源型,又要不断引进外来型 ,既要考虑大城市,又要促进城乡全面提升。我们要引领国际潮流,这是优秀团队和顶尖人才的主要任务,同时从事应用研究的科研团队也要培养产业化的人才,不断让科技成果得到普及,所以我们迫切需要以创新模式来引领科技成果的应用。

(罗尚忠 执笔)

猜你喜欢

科技成果人才服务
人才云
服务在身边 健康每一天
打通科技成果转化“最后一公里”
服务在身边 健康每一天
服务在身边 健康每一天
忘不了的人才之策
留住人才要走心
“人才争夺战”
招行30年:从“满意服务”到“感动服务”
科技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