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河流生态修复技术及其应用

2017-01-22邓超杰

中国资源综合利用 2017年5期
关键词:技术手段堤防河道

邓超杰

(三明市梅列区环境监察大队,福建 三明 365000)

河流生态修复技术及其应用

邓超杰

(三明市梅列区环境监察大队,福建 三明 365000)

日益加剧的城市化和工业化进程,在给我国经济发展带来促进作用的同时,也在不断影响着我国众多河流和水资源的作用和功能。遭受到污染的河流,给附近居民的生活造成了巨大的困扰,合理进行河流污染治理、维护河流生态环境的平衡是当前我国面临的主要生态环境问题。本文立足于河流生态修复技术的概念和贯彻原则,分析了其修复技术的具体手段,并提出了其在实际恢复工程中的应用措施,旨在促进河流生态修复技术的提升。

河流;生态修复技术;应用

河流作为水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被人称为大地的精髓。但是随着我国工业化水平的提高,河流受到的污染和破坏也愈发严重,河流生态修复成为当前我国面临的主要问题。运用河流生态修复技术,可以改善河流的生态功能,实现河流的健康、可持续性发展,并使得人类与大自然实现和谐相处。

1 河流生态修复技术的概念及其贯彻原则

河流生态修复技术指的是基于大自然生态平衡原理,作用于修复受到损坏河流系统的各种手段,以保证损坏河流的水质及其整体结构恢复到原始健康状态,实现河流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和可持续性发展。国外甚至将河流生态修复技术定义为促进河流生态向可持续性发展特征转变的环境保护方式,认为其对河流区域整体的生态价值具有重大影响。

基于河流生态修复技术的概念,其在修复时坚持贯彻的原则主要有自然规律原则、社会经济原则以及美化环境原则。自然规律原则指的是在河流生态修复时应该适应自然发展规律,只有遵循自然规律的修复和重建才是真正意义上的生态恢复。社会经济原则是河流生态修复的重要支撑,对其有着促进和制约的双重影响。而美化环境原则是指修复后的河流生态环境应该能够给予人们在视觉上的享受,这三种原则共同作用才能实现更加完善的河流生态修复。

2 当前我国河流生态修复技术手段的具体探究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不断进步,各行各业之间的发展在带来经济效益的同时,也对自然生态平衡产生着冲击,这其中就包括对河流等水资源的污染、破坏。针对河流整治,笔者提出以下六点河流生态修复技术,以提高河流的整治效率。

2.1 通过调整水质实现河流生态修复

调整水库的调度以改变其水质,来达到恢复河流所丧失的生态平衡能力和保护自然径流能力的目的。还可以通过一些水利设施的调控将上游的水体引入到下流污染较为严重的区域,改善污染区的水质,这是治理河流污染成本投资少且见效较快的技术手段,当前我国已开展的南水北调、东深饮水等工程都是这一技术手段的体现。

2.2 通过河道曝气实现河流生态修复

河道曝气这一技术手段通常都是作为应对较为突发状态下产生的河道污染或是作为河道治理过程中的过渡措施来实现其价值。当河流中的水质被感染造成破坏后,会大量消耗其水质中的有机物质,使得有机物质的分解由有氧状态转变为无氧状态,并产生一系列极臭的有害物质,导致水质发生严重变化。这时候就可以利用河道曝气这一技术手段,人为地向河流中注入空气或纯氧,促进水体的有机分解,提高水体的分解状态和分解效率,达到恢复河流水质的目的,同时还能加强水质自我改善调节功能。

2.3 通过植物维护实现河流生态修复

这里的植物维护主要是指水生植物的修复作用,水生植物由于其自身具有成本低、耗能小、费用少以及发展好等显著特征,成为很多河流污染区域优先选择的技术措施。在河流污染区域进行水生植物的养护时,它不仅可以对其水质有一定的吸收分解优化作用,还能对造成污染的重金属等污染源产生吸附净化作用。同时,水生植物光合作用所产生的氧气,能有效提高水质中的溶解氧含量。

2.4 通过底泥疏浚实现河流生态修复

在河流的水生系统中,氮气和磷是其中主要的营养因素,将水生系统内部释放的这两种营养因素和河流水体的有机分解相结合可以有效解决河流污染问题。这也是底泥疏浚的主要工作原理。底泥疏浚将水体中含有营养物质的底泥永久性去除,有效控制河流污染物的释放,这一技术手段是河流生态修复的重要工程措施。目前在太湖、西湖等地的实践运用也为底泥疏浚技术手段的提升积累了丰富经验。

2.5 通过堤防建设实现河流生态修复

堤防建设主要是依赖生态护岸措施将河流恢复工程和生态环境保护相结合,能够有效预防水土流失、加强堤防建设、调节生态平衡以及美化环境。具体是通过植被护岸、木材护岸以及石材护岸三种护岸措施来实现河流生态修复的目的。目前,我国开展的辛堂河治理、苦溪河修复等都是这一技术手段的重要体现,在提升其河流生态修复技术手段的同时,还为当地带来了一定经济效益。

2.6 通过湿地培育实现河流生态修复

通过人工培育湿地来达到河流生态修复也是当前我国主要的技术手段之一。利用人工湿地中的微生物和水生植物对河流进行污染物质的降解、吸附和截流,以实现河流生态修复的最终目的。

3 河流生态修复主要技术的实际运用分析

对于河流生态修复技术在其相关恢复工程中的实际运用,应该充分基于原有维护河流生态平衡工程条件下,将河流生态修复工程有效融合于自然生态。相关河流生态修复主要技术的实际运用分析可以从以下三点进行充分说明。

3.1 河流生态修复技术在抗洪方面的运用

在抗洪方面的运用主要体现洪水后退工程上,未实施任何以河流生态修复技术为主的恢复工程时,河流的流向都是顺应其自然规律,按照河道实现水流的流向,发生暴雨时比较容易造成河流的水漫滩出来形成洪水等自然灾害。而实施洪水后退这一河流生态修复技术,可以有效将漫滩出来的河流加以治理,让其恢复到稳定的自然状态。这也要求人们在河道最初的设计过程中应该尽量避免河床的淤泥或是泥沙冲击等问题的影响,两者相结合才能实现真正意义的河流恢复。需要注意的是,洪水后退这一河流生态修复工程最好是作用于还未实现河提建设的河流区域,还可将其作为河流生态修复和河流综合治理的主要战略思想,使其成为河流恢复工程中一种全新的设计理念。

3.2 河流生态恢复技术在堤防建设的运用

以河流生态修复技术为主的堤防建设,其本质和实际目标与上述的洪水后退大体上一致,主要的区别则是在于两者的具体实施。堤防建设位置会对河道蜿蜒流向造成一定影响,所以堤防的建设应该保障河道在多样化的地貌形态下能实现自由流动,这样才能将自然灾害严格控制在堤防之中。在进行全新的堤防建设时,要将提线的宽度最大化原则最为基础,这样才能最有效地解决恢复工程、河道修复以及土地开发三者之间的矛盾。同时,还要注意将恢复工程放在首位,并为绿化植被提供足够的生存空间,实现河流的自我净化工程。这项技术工程在理论上是最符合我国河流实际情况的,所以也是当前我国河流恢复工程中最常见的措施。

3.3 河流生态修复技术在两级河道的运用

将河流生态修复技术运用在两级河道之中也能有效实现河流的恢复工程。以相同大小或是一大一小的两级河道为主要河道形式,其中上部分的河道主要发挥其泄洪功能,而另一个枯流河道则用来防止泥沙和淤泥的堆积,以维护河流的生态平衡。同时,基于两级河道的具体社会效应,也可将考虑将上部分的河道用作社会休闲场所或是栖息地,枯流河道则尽量保证其自然流向,做到防洪和生态建设的共同发展。

4 小结

总之,河流生态修复技术技能顺应大自然的发展规律,又能促进人类自身环保意识的增强。河流生态修复是一个任重而道远的任务,为了能使河流整体系统功能恢复到最大化,实现其健康、可持续性发展,人们需要不断对其修复技术进行探究和优化,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实现人类与大自然的和谐共处。

1 刘百山.河流生态修复技术的应用与实践[J].山西农经,2016,(6):74.

2 徐 菲,王永刚,张 楠,等.河流生态修复相关研究进展[J].生态环境学报,2014,(3):515-520.

3 李 晋.河流生态修复技术研究概述[J].地下水,2011,(6):60-62.

Discussion of River Ecological Restoration Technology and its Application

Deng Chaojie
(Environmental Supervision Group of Meilie District, Sanming City, Fujian Province, Sanming 365000, China)

The increasingurbanization and industrialization processpromote the economic development of China, at the same time it influence therole and function of rivers and water resources. Polluted rivers bring many troubles to residents living nearby, so pollution control and the balance of the river ecological environment are the main problems in China. This paper bases on the concept and principle of river ecological restoration technology, analyzes the specific means of restoration technology, proposes discussion of application to promote the ascension of river ecological restoration technology.

river; ecological restoration technology; application

X171.1

A

1008-9500(2017)05-0041-03

2017-05-12

邓超杰(1984-),男,福建莆田人,工程师,从事水污染防治及水体修复工作。

猜你喜欢

技术手段堤防河道
关于河道治理及生态修复的思考
基于三维数值模拟的堤防抗冲刷及稳定性分析
河道底泥脱水固化处理处置技术的研究
图书编辑出版中技术手段升级面临的问题与对策探究
水利工程堤防维修养护存在的问题及思考
水资源保护堤防防渗漏施工技术探讨
石料抛填施工工艺在水利堤防施工中的应用
河道里的垃圾
山溪性河道植物选择与应用
创造性技术启示中的技术动因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