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邳州市提升新型职业农民培育成效的关键环节

2017-01-21闫长俊

中国农业信息 2017年5期
关键词:邳州市培育农民

闫长俊

(邳州市农业干部学校,江苏徐州 221300)

浅谈邳州市提升新型职业农民培育成效的关键环节

闫长俊

(邳州市农业干部学校,江苏徐州 221300)

农民职业化是农业现代化的重要指标。目前我国农民素质不高,结构不优,培育新型职业农民是当前我国推动现代农业发展的必然选择。文章归纳总结了提升新型职业农民培育成效的六大关键环节,以供参考。

培训模式 创新 职业农民 成效

培育新型职业农民是加快推进农业现代化的重要手段之一。我国目前新型职业农民队伍规模不大,结构不优,素质不高,难以支撑现代农业发展。只有加大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力度,加快构建一支高素质现代农业生产经营队伍,才能为农业现代化建设提供坚实的人力基础和保障。文章通过近几年的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作实践,总结出提升新型职业农民培育效果的关键环节。

1 培育对象要精选

建立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对象数据库是选好选精培育对象的基础工作。2010年邳州市农业干部学校开展了全市农民培训需求调查,客观分析了农民的需求意愿;2013年先后开展了农作物和经济作物规模种植户调查统计;2014年对家庭农场、农业合作组织和农业企业进行了汇总统计;2016年开展了农村实用人才统计工作,对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带头人开展信息采集,建立了数据资料库,为新型职业培育对象遴选储备基础数据。

邳州市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对象遴选以自主报名和村组、单位推荐相结合的方式进行,入选该市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带头人信息采集库的优先安排参加部省级培训班。自2014年以来,邳州市结合部省级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程项目实施,分类精选培育了生产经营型新型职业农民245人。2014年新型职业农民培育省级班,邳州市推荐了2位粮食种植家庭农场负责人参加,因成绩优异获得优秀学员称号,并获得省农委的表彰和无息贷款支持。2015年部级青年农场主培训邳州市精选4位同志参加,其中3人是返乡创业大学生,1人是青年农场主,4人全部自主经营超过6.67 hm2的家庭农场,是该市家庭农场经营的带头人和示范户。2016年重点推荐了4名积极“要学”的村级干部参加了“农业部农村实用人才带头人培训班”。2014~2016年新型职业农民培育试点培训235人,全部精选农业合作组织带头人、家庭农场主、农业园区、基地、企业负责人以及有志从事农业创业的初高中毕业生和返乡农民工参加。农业职业技能培训侧重培育专业技能型和专业服务型职业农民,重点选择种养大户、加工大户、职业渔民、农业生产者以及植保员、防疫员、检验员、沼气工、园艺工、水利员、信息员等农业服务人员,2014~2016年培育专业技能型和专业服务型职业农民9 542人。

2 师资技术要精湛

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师资队伍建设是保障培育质量水平的重要环节。我国农民科学文化素质不高更对培育师资提出高的要求。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师资首先要求具备精湛的专业技能和深入基层的实践经验,同时需在认识能力、创新能力和形象能力上具备较高的水平,才能适应当前新型职业农民培育的新对象和新任务。近年来邳州市积极开展专职教师队伍建设,目前邳州市农业干部学校专职教师11人,大专以上学历占70%,副高级以上职称占50%。2015~2016年精选了该市农业一线技术人员与全国、省、市知名农业专家教授为主体,辅以特种农作物种植经验丰富的乡土专家和致富能手组建成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师资库,入库师资50人,大专以上学历90%,推广研究员以上10%,副高级职称以上85%。师资库能够满足农业生产、经营、管理等多个环节需求,确保农民有需求就能请到人、讲得清。

3 教育培训要精彩

新型职业农民培育是包括教育培训、认定管理、政策扶持三位一体的培育过程,其中教育培训是尤为重要的一环。要保证参训群众愿意学,学的会,用的上,需要根据农民学习特点和生产实际,不断创新培训运行模式,形成一系列组织高效、务实管用、农民欢迎的培养模式。

(1)农学紧密结合。紧密围绕邳州市主导产业实施分段式农业职业技能培训,按农事关键环节划分培训阶段,结合农时季节组织培训,理论学习与生产实践交替进行,促进学用结合和学习、生产“两不误”。在运西片围绕大蒜产业发展开设大蒜栽培、加工、营销技能培训课程;在邳北片围绕银杏发展,开展银杏育苗、采叶圃管理、成树管护等技术培训;邳南片围绕特色苔干、黄墩湖区水产养殖开设培训课程。同时结合该市油用牡丹发展规划、园艺作物标准园创建、粮食作物高产创建、设施农业基地建设、农业渔业科技入户、农村生态能源等重大农业工程项目,开展高产优质新品种、高产高效种养技术、节本增效技术、节水灌溉技术、农作物病虫害综合防治技术培训,大力推广现代农业新技术、新成果、新品种和新方法,提高了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率、农民生产水平和产业发展能力。

(2)实施送教下乡。按照“就地就近”原则,进村到社开展职业技能培训,建立农民培训教学示范基地,方便农民,贴近生产。做给农民看,带着农民干,使受训农民一看就懂、一学就会。并根据产业规模和农民需求,开展整村成建制培育,全面提升农民职业能力,促进农民由劳力型向技能型转变。

(3)优选教材教案。根据新型职业农民培育的需要,按照“贴近农民、贴近生产、贴近技术”要求,精选部编省编优秀教学,包括农业政策法规、经营管理、农业创业、种植、园艺、畜禽、水产、林业、工程等多学科门类教材,多达35种,免费向农民发放。鼓励骨干教师和讲师团成员认真钻研培训业务,每期培训课程必须编写培训教案或制作培训课件。积极参加全省农民培训教学资源开发评选中,近年来获得优秀教材类二等奖5个,优秀教学课件类一等奖2个,二等奖3,三等奖5个。

(4)创新网络培训。充分发挥农广系统网络化组织优势,引导参训人员利用“农广之声”、“农广天地”、“农广在线”、“农广微教育”、“农广智云”、“农技耕”等网站和手机APP应用程序开展自学和接受服务。

4 共建基地要精诚

在新型职业农民培育过程中,邳州农广校利用资源优势,精诚合作,共建实训基地。通过校站联合、校场联合、校所联合、校企联合等多种组织模式,解决培训基地、设备、实验实习场所等基础设施问题,逐步发展共建新型职业农民培育田间学校。目前邳州市农广校与市东方养殖有限公司、“四季芳庭”花卉专业合作社、鲁盛集团等现代农业产业园区共建了养殖、花卉、草莓、设施蔬菜、果树栽培等教学实训基地8个。实训基地教学,让学员现场看,现场听,直接参与实践实习,深化理论知识,掌握操作技能,保证培训质量和实际效果,又为实训基地培养了农业工人600多人,实现了共赢。

5 跟踪服务要精心

跟踪服务通过安排师资与农民对接,随时为其提供技术、信息等服务,延伸培训的内涵,促进“学有所用、学有所成”;联系企业(合作社、农业园区、基地等)与农民对接,为农民提供资金、技术与市场等支撑,提升其创业的信心,帮助农民稳收增收。

6 认定管理要精确

新型职业农民的认定管理可以提升农业发展目标科学性,促进教育培训建立实际管用的培训制度,提高培育工作效率,还是政策扶持的依据,“谁是新型职业农民,谁就是政策扶持的对象”。该校正在积极推动制订“邳州市新型职业农民认定标准”,按照政府主导、农民自愿、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逐步开展认定管理工作。同时重点研究制定高含金量的扶持政策,包括土地流转、金融信贷、农业补贴、农业保险、社会保障、农业基础设施建设等,引导符合条件的农民群众转变观念,自觉养成“我要参加新型职业农民培训”、“我要申请新型职业农民认定”、“我要成为新型职业农民”。

[1] 刘天金.培育新型职业农民:路径思考.农民科技培训,2013,(9):7~10

[2] 蒋平,齐乃敏.政府主导整省推进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农民科技培训,2016,(2):23~24

[3] 闫长俊.注重细节 精准培育.江苏农村经济,2016,(12):58

猜你喜欢

邳州市培育农民
共生阅读 共生共长
——江苏省邳州市解放路实验学校课程基地项目活动掠影
农民增收致富 流翔高钙与您同在
饸饹面“贷”富农民
墨韵育人
——江苏省邳州市明德实验小学优秀书法作品展
江苏邳州市新河镇新集小学
第十二道 共同的敌人
未来或可培育无味榴莲
当前企业用工问题及应对措施——以邳州市企业用工情况调查分析
念好"四部经"培育生力军
“五老”以“三用”关爱青年农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