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形势下镇江市智慧农业发展的思考和建议

2017-01-21露,罗

中国农业信息 2017年5期
关键词:镇江市镇江现代农业

夏 露,罗 明

(1.南京市农业委员会,江苏南京 210019;2.镇江市农业委员会,江苏镇江 212009)

新形势下镇江市智慧农业发展的思考和建议

夏 露1,罗 明2

(1.南京市农业委员会,江苏南京 210019;2.镇江市农业委员会,江苏镇江 212009)

文章主要阐述了智慧农业提出的背景,深刻分析了面临发展的形势,阐明了智慧农业发展现状,深入分析发展智慧农业的优势及存在的问题,紧扣实际,进而有针对性地提出了发展建议。

智慧农业 发展现状 存在问题 建议

2016年9月6~7日,全国“互联网+”现代农业工作会议暨新农民创业创新大会在江苏召开,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汪洋要求把信息化作为农业现代化的一个重要制高点,紧紧围绕农业现代化和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目标任务,加快现代信息技术在农业农村领域的推广应用,推进“互联网+”现代农业健康发展。面临新形势,如何加快推进“互联网+”与现代农业深度融合提出了新的要求,是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三农”工作者亟需深入研究的重大课题。

发展智慧农业是建设现代农业的根本途径,普及和推广物联网技术等先进适用技术是农业主管部门的重要职能[1]。为全面了解镇江市智慧农业发展状况,了解其在优质粮油、高效园艺、特种养殖、高效林业、观光农业五大特色产业板块中的应用程度,为推动全市现代农业的发展、苏南现代化示范区建设提供支撑,及时挖掘信息,发现存在问题,总结发展规律,探索方法。

1 智慧农业

智慧农业是农业生产的高级阶段,是集新兴的互联网、移动互联网、云计算和物联网技术为一体,依托部署在农业生产现场的各种传感节点和通信网络实现农业生产环境的智能感知、智能预警、智能决策、智能分析、专家在线指导,为农业生产提供精准化种植、可视化管理、智能化决策[2]。

2 智慧农业提出的背景

2.1 十八大关注发展

党的十八大提出,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道路,推动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相互协调,促进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这一论断是新时期三农工作的总方向和总目标。

2.2 中央政策支持发展

2016年中央一号文件明确提出,大力推进“互联网+”现代农业,应用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移动互联等现代信息技术,推动农业全产业链改造升级。大力推进“互联网+现代农业”是2016年中央一号文件的一大亮点。2015年中央一号文件《关于加大改革创新力度加快农业现代化建设的若干意见》印发,农产品电子商务被重点提及,“创新农产品流通方式”、“支持电商、物流、商贸、金融等企业参与涉农电子商务平台建设”、“开展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2014年中央一号文件明确提出,启动农村流通设施和农产品批发市场信息化提升工程,加强农产品电子商务平台建设。建设以农业物联网和精准装备为重点的农业全程信息化。

2.3 部省政策推动发展

2016年9月6~7日召开的全国“互联网+”现代农业工作会议暨新农民创业创新大会提出加快现代信息技术在农业农村领域的推广应用,推进“互联网+”现代农业健康发展。农业部《国家农业科技发展十二五规划》要求,加快推进物联网技术在现代农业上的应用。2015年4月24日江苏省委印发《关于加快发展互联网经济的意见》(苏发[2015]13号),要求积极推进信息技术进村入户,促进信息化、农业现代化同步融合发展。加速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深化信息技术在农业生产全过程的应用,积极发展智能农业、感知农业、精准农业,提升农业生产信息化水平。根据《全国农村信息化发展十二五规划》、《江苏省物联网产业发展规划》以及省农委《关于大力推进农业信息化发展和切实保障信息安全的实施意见》文件精神,都提出了“智慧农业”发展规划和意见,设施农业物联网技术推广应用面积占20%以上,生产效益提高10%以上。

3 发展智慧农业的必要性和紧迫性

3.1 周边城市已经纷纷建设智慧农业

无锡、苏州等市都已提出发展智慧农业。无锡建成我国首个智能农业示范区。无锡市发布了智能农业发展“十二五”规划,规划期为2011~2015年。国内率先应用智能农业物联网,建设无锡感知农业基地,推进感知农业示范工程建设,积极开展农业物联网产业研制,创建国家级感知农业示范区。

淮安市早在几年前启动“智慧农业”建设,2013年已经建成省级“智慧农业”示范园—苏嘴物联网智慧农业示范园,该项目已成为该市今后农业信息化、产业化复制推广积累经验,也为信息化与农业现代化协同融合发展,辐射带动了周边县区农户发展现代农业摸索出新的发展方向。

盐城市2011年提出“智慧农业”建设,盐城市从政策、资金、人才、服务等诸多方面给予倾斜,不断加大扶持力度,开展政企联动,倾力打造“智慧盐城”。重点将实施农村信息化“兴农”工程等一批信息化基础设施项目,建设“智慧农业”等一批信息化工程。

徐州市2012年启动物联网产业建设,围绕“智能农业”、智能交通、智能医疗等重点领域的示范工程正在推进,徐州贾汪“丰硕农业设施蔬菜物联网监测系统”已在紫庄镇万亩良田开展应用,加快实现对作物温湿度、光照、土壤、病虫害等的实时采集和智能远程控制。

宿迁市以培育、发展物联网产业为契机,加快推进“感知宿迁”建设,构建智慧城市的发展环境,形成基于海量信息和智能分析、处理的经济发展和社会管理新模式,面向未来构建一种崭新的智能城市形态。加快感知技术在农业、制造业和服务业等领域的应用,实现产业升级,实现从一般农业向感知农业的转型升级。

常州市推进农村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和农村科技综合信息服务体系建设。近年来,该市投入大量的人力与物力进行农村信息化推广示范工作,初步建成了覆盖全市的农业信息网络。采用电话、电视、电脑及短信等多种形式为“三农”提供服务,取得了较好的成效。

宜兴市设立农业信息化专项资金,每年财政拨款资金300万元用于发展智能农业为主的农业信息化。

3.2 发展智慧农业是推进“智慧镇江”建设的必然要求

当前,镇江市正在大力推进“智慧镇江”建设,而“智慧农业”作为不可缺少的重要板块,理应加强研究,为推进建设“智慧农业”建设提供理论和技术支撑。作为农业信息化工作的职能部门,要加快推进农业信息化工作的改革创新,以信息化引领农业现代化,促进信息化与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不断开创镇江市智慧农业科学发展的新篇章。

4 智慧农业的发展现状

近年来,镇江市坚持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在发展“智慧农业”方面取得一定成效。

2013年2月,国家住房城乡建设部公布了首批90个国家智慧城市试点名单。其中,江苏省镇江市、无锡市、常州市、泰州市、南京市河西新城、苏州工业园区、盐城市城南新区、昆山市花桥经济开发区、昆山市张浦镇9个市(区、镇)入选,镇江市名列其中,力争在2014~2020年内初步形成一个智慧产业生态链,在实现“数字镇江”的基础上,建设“智慧镇江”。“智慧农业”是“智慧镇江”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实现农业现代化的有效途径。

全市开展农产品电子商务营销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近100家,2015年全年实现交易额达13亿元。涌现出了以江苏恒顺、江南上一道、亚夫在线、未来味好等为代表的一批特色农产品电商企业。目前全市被江苏省农委认定为江苏省农业电子商务示范单位2家、江苏省“一村一品一店”示范村3家;丹阳市被江苏省商务厅认定为江苏省农村电子商务示范县,丹阳市中联网仓科技有限公司被江苏省商务厅认定为江苏省电子商务示范企业,成为镇江市惟一的省级电子商务示范企业。

农业物联网技术在该市应用呈现蓬勃发展之势,累计应用面积经初步统计已经达到359.5 hm²,辐射面积686.7 hm²。全市农业物联网技术建成示范点21个,产业类型涉及蔬菜水果种植、畜禽养殖、花卉苗木、水产养殖等领域。农业龙头企业、现代农业产业园区、专业合作组织充分发挥了引领示范作用,其中农业龙头企业发挥了主力军作用,占全市农业物联网技术建成示范点71%,现代农业产业园区占11.8%。共有21个示范点年产值达到4.75亿元,年度增值效益超亿元。丹徒区高桥镇等10家单位被江苏省经信委、省委组织部等五部门认定为江苏省农村信息化应用示范基地[3]。

镇江市把智慧城市建设与美好城乡建设行动结合起来,以建设“智能化、信息化、网络化的智慧城市”为目标,以智能制造为特色,以产用互动为路径,解决转型发展、民生保障、城市运行等方面的问题。通过重点培育、试点推广,在农业五大特色产业中积极引进物联网技术,加快推进农业物联网技术的开发应用,涌现出一批“智慧农业示范点”。京口区瑞京农业示范园的蔬菜生产信息化智能控制系统,镇江十里长山农业有限公司的智能化节水灌溉农业物联网系统,江苏超群花卉有限公司的兰花生产智能化控制系统,扬中市大庆养鸡场智能化蛋鸡信息控制管理系统以及丹阳市康乐农牧有限公司养猪物联网系统、江苏长顺农牧有限公司肉鸡智能化管理系统等,能够更好地实施生产管控,设施化、精准化、智能化水平大大提高。

5 发展智慧农业的优势及存在问题

5.1 建设智慧农业的现有基础较好

5.1.1 平台建设加快推进

近5年来,镇江市县两级农业部门正按照部省要求有序推进。先后建成了一批信息化综合服务平台和商务平台,推进了一批信息服务全覆盖工程,建成了一批诸如镇江优质农产品营销平台、亚夫在线平台、专家远程视频诊断平台、农业生产综合远程控制平台、12316热线、农业短信服务平台、乡镇智能化体验中心等。

5.1.2 农业物联网建设成效明显

全市已经建有智慧农业试验点21个,产业类型涉及蔬菜水果种植、畜禽养殖、花卉苗木、水产养殖等领域,镇江的农业物联网在江苏省形成积极影响。比如丹阳市康乐农牧有限公司智能化养猪、江苏花王园艺股份有限公司智能化种植、江苏长顺农牧有限公司智能化养鸡、镇江科华渔业发展有限公司智能化养鱼、江苏润州超群花卉有限公司智能化种植花卉等等。

5.2 建设智慧农业的存在问题

政府层面看,该市尚未启动“智慧农业”建设,与周遍城市相比存在明显不足,镇江市现代农业发展智能化水平低,发展方向未明确,农产品(农资)电子商务缺乏规划,设施农业物联网技术推广应用面积仅占2.5%左右;缺乏财政资金引导,还没有引起各级政府重视等。

6 发展智慧农业的建议

面对周遍城市纷纷起步建设智慧农业的形势,镇江市应引起高度关注,采取切实有效措施,奋起直追,结合“智慧镇江”发展规划制定契机,将“智慧农业”列入《“智慧镇江”发展规划2016~2020年》,“智慧农业”应成为“智慧镇江”的重要内容之一。从政府层面,启动智慧农业建设,以政府为牵头,以财政资金为引导资金,撬动和吸引各类社会资本投入,共同推动农业产业转型升级和现代农业发展。(1)组织实施智慧农业工程。组织实施一批智能农业示范项目,建设一批智慧农业园区(农业企业、合作组织)、一批智能农业示范基地(“智能农业示范区”),建设一批智能农业管理控制平台、农业技术专家远程支撑平台、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平台三大平台,推进畜禽生产感知示范工程、蔬菜生产感知示范工程、花卉生产感知示范工程、水产生产感知示范工程、水稻生产感知示范工程、茶果生产感知示范工程、森林防火感知示范工程等,建设镇江“感知农业基地”,创建省级“智慧农业”示范园,推进感知农业示范工程建设。(2)大力发展农业(农资)电子商务。鼓励农业园区、农业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等经营主体进驻淘宝网特色中国·南京馆;苏宁易购中华特色·江苏馆;苏宁易购中华特色·南京馆;京东中国特产·南京馆;乐村淘;江苏优质农产品营销网;镇江优质农产品营销网;亚夫在线等国内知名电商平台,实行资源共享,共同打造网上农博会,推动全市农产品电子商务发展,避免不同部门、地区重复建设电子商务平台,造成人、财、物重复投入、资源分散浪费。(3)积极共建农业大数据平台。借用南京市科教资源云集、科研实力雄厚、人才资源集聚的优势,加快推进宁镇(扬)农业一体化发展步伐,积极参与建设南京都市圈农业大数据中心,共建共享农业电子商务综合平台,推进实现数据自动化采集、网络化传输、标准化处理和可视化运用,实现农业资源要素数据共享。

[1] 董越勇,朱莹,陶忠良.浙江农业信息化发展思考.浙江农业学报,2010,22(5):689~695

[2] 周国民.浅议智慧农业.农业网络信息,2009,(10):5~7

[3] 罗明.关于镇江市发展“智慧农业”的思考和建议.农业装备技术,2014(2):37~38

猜你喜欢

镇江市镇江现代农业
镇江市强化安全生产宣传教育
“用好现代农业科技,多种粮、种好粮”
现代农业离不开化肥
镇江大地 诗意栖居
砥砺奋进 打造现代农业强市
现代农业
赛珍珠:我在镇江有个家
我的镇江寻根之旅
江苏省镇江市宜城小学
寻困而学之笃学常行——谈镇江市润州区青年体育教师自主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