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常态下绿色食品内涵式发展要义分析与对策研究

2017-01-21刘学锋夏兆刚

中国食物与营养 2017年3期
关键词:内涵式绿色食品农产品

刘学锋,夏兆刚,孟 浩

(1山东省绿色食品发展中心,济南 250013;2中国绿色食品发展中心,北京 100081)

新常态下绿色食品内涵式发展要义分析与对策研究

刘学锋1,夏兆刚2,孟 浩1

(1山东省绿色食品发展中心,济南 250013;2中国绿色食品发展中心,北京 100081)

通过对我国绿色食品25年发展开展调查研究,对当前形势下绿色食品发展的内涵进行了系统分析,总结出了绿色食品内涵式发展的基本要义,并对今后绿色食品事业如何走内涵式发展道路提出了对策和建议。

绿色食品;新常态;内涵式发展;对策

当前,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农业作为经济发展的战略基点,发展也站在了新的历史起点。全面提升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扎实推进农业可持续发展刻不容缓。绿色食品作为农业部推动的一项政府公共安全事业,立足国情,依靠科技,定位精准,在深化农业标准化生产,强化农产品质量保障,推动农业生产方式转变等方面,其作用发挥从示范、引领、带动逐步转变为有力抓手和重要途径。坚持绿色发展理念,抓好新常态下绿色食品内涵式发展,对改善农业生态环境、推进农业现代化建设意义重大。

1 绿色食品事业特质

1.1 绿色食品的概念

绿色食品是指产自优良生态环境、按照绿色食品标准生产、实行全程质量控制并获得绿色食品标志使用权的安全、优质食用农产品及相关产品[1]。良好的产地环境是绿色食品生产的前提和基础,全程实施绿色食品技术标准并有效控制质量安全风险是基本保障,获得标志使用权是绿色食品质量证明的体现形式,也是必需环节。绿色食品范围涵盖了食用农产品及其加工产品,具体按照绿色食品标准适用目录执行[2]。

1.2 绿色食品的概念及事业特质

绿色食品起步20世纪90年代初,是在我国农业发展进入新阶段,人民温饱问题基本解决,饮食需求从“吃得饱”初步向“吃得好”转变,生态环保意识逐步显现的形势下由农业部推出并发展起来的,其发展背景和基本国情决定了绿色食品的基本特质。

1.2.1 立足数量安全,实施全程控制保质量 温饱问题基本解决,保供给依然是农业生产的主旋律。绿色食品在发展之初,就立足当时农业生产实际,没有忽视农产品供给数量安全,而是从产地环境、生产过程到检验检测、包装贮运,均立足保供给的同时重质量,制订了一整套优质安全消费需求与生产实际相结合的技术标准。如在生产过程中的农药使用准则、肥料使用准则,没有全面禁用化学农药、化学肥料,而是着眼满足农业基本生产需要,在不影响农产品产量的前提下,通过限制农业投入品的使用量、使用种类和使用方法,来提升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

1.2.2 立足精品定位,实施品牌带动打市场 绿色食品作为政府公共安全品牌,也是在国家工商总局注册的第一例质量证明商标,其品牌属性明显,精品定位明确,标志设计彰显内涵属性,是优质农产品及其加工产品的身份证,是农业生产企业开拓和扩大市场占有的重要抓手。经历了25年的发展,绿色食品品牌作为区域优势农产品、优质农产品、农业生产企业开拓市场敲门砖的作用更加凸显。

1.2.3 立足效益提升,实施链接联动促增长 绿色食品发展的最终目的,还是要促进“农民增收,企业增效”,其主要生产模式就是“企业+基地+农户”。这种生产模式,以农业产地为核心,一头连着广大的生产农户,一头对接着农业生产企业。通过实施绿色食品生产,把零散的农户生产链接到农业生产企业,使一家一户的生产模式在一定程度上转化为有组织、有制度、有技术、有市场、有品牌、有效益的农业产业化生产模式[3-4]。这种有效的链接,很大程度上提升了农业生产水平和农业产出效益,同时,也保障了农业企业优质原料有效供给和生产效益提升。

2 绿色食品的内涵式发展要义分析

绿色食品的持续健康发展,归根结底是这项事业的内涵式发展。没有发展内涵,就不会有事业发展的持续性,更谈不上健康发展。绿色食品的内涵式发展必须坚持“五要”:要长远规划,要突出属性,要依靠科技,要结构合理,要效益显著。

2.1 长远规划指导

绿色食品作为农业部主推的政府公共安全品牌,政府主导特征明显,在相当长的时期,政府推动仍然是这项朝阳事业的主要构成。各级农业行政主管部门应该通过制定中长期绿色食品事业发展规划,来明确事业发展轨道,来指导事业的长远发展。在规划制定上,应该有国情背景,有科学目标,有保障措施,有问题预见。

2.2 基本属性突出

绿色食品的基本属性体现在三个要素:农业,质量,品牌。绿色食品发展基础资源是优质农产品,其重要内容是农业生产与管理,农业属性必须要保证。绿色食品的发展初衷是要满足社会“吃得好”消费需求,在实施安全生产的同时,注重保护生态环境,其质量属性必须要突出。绿色食品作为质量证明商标,作为优质食用农产品及其加工产品走向更高端市场的通行证,其品牌属性必须要彰显。

2.3 依靠科技支撑

绿色食品发展之初,农业部就先后发布了一些列保证全程质量控制的技术标准。正是科学严格的技术标准体系,保证了绿色食品的质量安全和长远发展。所以说,绿色食品的持续健康发展,必须依靠科技支撑。更重要的是,要把先进的农业科学技术及时的引进绿色食品技术标准体系,以保证其与时俱进,不与农业生产实际脱轨。

2.4 产业结构合理

绿色食品事业发展的科学性首先体现在其科学构成,在保障质量安全水平的基础上,绿色食品产业发展结构必须要科学,要合理。在企业主体构成上,既要体现多元化,又要优于基本的农业生产主体构成,就是说大、中、小型农业生产企业都要有,但要以大中型企业为主。在产品构成上,初级食用农产品、加工和深加工食用农产品都要有,但加工和深加工产品要为主要占比。高、中、低端市场产品都要有,但要以中、高端市场产品为主要构成,同时要积极引导培育低端市场产品通过品牌带动逐步打入中高端市场[5]。

2.5 发展效益显著

绿色食品事业发展,应有效推动农业发展方式转变,推动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提升,推动农业生产环境改善,推动农业产出效益和生产主体效益增长。也就是说,绿色食品的持续健康发展,必须体现出显著的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用显著的效益提升带动绿色食品的再发展,进而形成政府推动和市场拉动合力,助推整个事业的循环持续健康发展。

3 新常态下推进绿色食品内涵式发展的对策与建议

推动绿色食品内涵式发展,必须坚持绿色发展理念,围绕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这个农业农村经济发展的主旋律[6],制定科学长远规划。应该立足当前发展基础,稳步实施结构调整,稳定未来发展速度,加大品牌提升力度,延伸产业发展链条,丰富事业发展构成,实现绿色食品发展推动农产品供给能力和水平提升。

3.1 制定科学规划,推动持续健康发展

绿色食品发展是践行绿色发展理念的有效途径,实现农业提质增效的重要举措[7],是提升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的最佳抓手,是推进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手段,是满足当前社会安全消费的必然选择,是实施农业品牌化战略的重要体现[8],是实行农产品供给侧改革的重要内容,抓住这些宗旨不动摇。各级政府和部门应该着眼当前形势,坚持绿色发展理念,立足精品定位,稳步发展,努力实现优质优价[9]。同时,坚定绿色食品发展效应自信心,制定科学有效的中长期发展规划,指导和推动绿色食品事业的长远发展。

3.2 立足现有基础,稳步调整产业结构

截至2015年底,全国绿色食品发展企业总数达到9 579家,产品总数达到23 386个,原料产地监测面积达到0.173亿hm2,在全国耕地面积总量占比已超过10%[10-11],如果只计算食用农产品耕地面积,这个比例更高。应该说,绿色食品作为优质农产品的主构成,发展规模效应已经呈现。未来发展,应立足现有发展规模,通过日常监管、到期换证、自然淘汰等手段,择优淘劣,助强济弱,稳步调整整个产业的基础构成。同时,在新发展上,严格审查标准,严格准入门槛,注重发展主体和产品构成。这样,通过一个时期的稳步调整,实现绿色食品产业结构优化和提升。

3.3 稳定发展增速,确保发展质量稳固

近几年,全国绿色食品的发展速度基本保持在8%左右[12],加上标志使用期限为三年,到期换证时要减少10%~20%的标志使用权企业,应该说这个发展速度还是合理的。未来发展,应立足整体经济发展形势,尤其是农产品生产企业整体经营状况,适时调整发展速度,保证全国绿色食品发展速度稳定在一个合理区间,防止大起大落,更要避免只落不起。同时,突出重点,建设一批高质量、高水平的标准化基地,发展一批规模大、实力强、品牌响的标杆企业[13],稳步提升绿色食品在农产品及其加工产品总量中的占比,确保数量有增长,质量稳提升。

3.4 抓好示范带动,全力提升品牌价值

在现有发展基础上,培育典型,抓好示范,形成有效带动,全力提升典型辐射带动作用。一方面应把绿色食品整体打造成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提升的典型,应让政府、让企业、让社会看到绿色食品发展带来的品牌效应。另一方面,要在绿色食品产业内部培育典型,一是树立主体典型。例如在粮油、蔬菜等行业内,以行业龙头企业为主体,打造绿色食品发展典型,依托龙头企业的行业影响力,提升绿色食品品牌辐射带动作用。二是树立产品典型。以区域优势农产品品牌为依托,使绿色食品品牌与之捆绑,互相带动,同步提升。三是树立基地典型。打造一批通过绿色食品标准化生产,实现化肥减量、耕地提升、产业融合的亮点,进而提升绿色食品品牌内涵[14]。

3.5 强化纵横联合,深化事业发展外延

绿色食品的内涵式发展,必须着眼农业农村经济发展大局,甚至更广。应该以绿色食品发展为主线,强化纵横联合,坚持“融进去,带出来”原则,即只要与绿色食品发展有关的、对绿色食品发展有利的事业,例如今后一个时期要实施的农业“转方式、调结构”、农业供给侧改革、一二三产业融合[15]、农业园区创建、农业耕地质量提升计划、农村生态环境优化、农业品牌战略等等,都要“融进去”,互相揉捻提炼,最后再以绿色食品的精品形象把精华元素“带出来”,进而丰富绿色食品事业内涵,创新绿色食品事业发展驱动力,确保事业长远健康科学发展。◇

[1]农业部.绿色食品标志管理办法[EB/OL].http://www.moa.gov.cn/zwllm/tzgg/bl/201208/t20120802_2814698.htm.

[2]陈倩,张志华,等.CAC及我国食品安全标准体系框架对绿色食品标准体系构建的借鉴[J].农产品质量与安全,2014(5):26-29.

[3]宫风影,刘学锋.我国绿色食品产业发展效能及对策研究[J].中国食物与营养,2012,18(10):19-21.

[4]张树秋,董燕婕,等.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安丘模式”探析[J].农产品质量与安全,2015(6):63-66.

[5]张志华,余汉新,等.我国绿色食品产业发展战略研究[J].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2015(3):35-38.

[6]韩长赋.在全国农业工作会议上的讲话[J].农业工作通讯,2016(1):10-19.

[7]农业部.关于推进“三品一标”持续健康发展的意见[EB/OL].http://www.moa.gov.cn/zwllm/tzgg/tz/201605/t20160510_5123860.htm.

[8]刘学锋.关于加快推进我国“三品一标”事业发展问题的研究与思考[J].中国食物与营养,2015,21(8):28-31.

[9]马爱国.在2016年全国“三品一标”工作会议上的讲话[EB/OL].http://www.greenfood.org.cn/zl/zyjh/201603/t20160328_5072348.htm.

[10]王运浩.在2016年全国“三品一标”工作会议上的讲话[EB/OL].http://www.greenfood.org.cn/zl/zyjh/201603/t20160328_5072352.htm.

[11]国土资源部.2014中国国土资源公报[EB/OL].http://www.mlr.gov.cn/xwdt/mtsy/xinhuanet/201504/t20150423_1348735.htm.

[12]农业部绿色食品管理办公室.全国绿色食品产业发展规划纲要(2016—2020 年)[EB/OL].http://www.greenfood.org.cn/xw/zttz/201604/t20160428_5110945.htm.

[13]陈晓华.在“生态农业与绿色生产”座谈会上的讲话[EB/OL].http://www.greenfood.org.cn/zl/zyjh/201510/t20151029_4883053.htm.

[14]张志华,唐伟等.绿色食品原料标准化生产基地发展现状与对策研究[J].农产品质量与安全,2015(2):21-24.

[15]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推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意见[EB/OL].http://www.gov.cn/zhengce/content/2016-01/04/content_10549.htm.

(责任编辑 李婷婷)

Connotative Development and Countermeasures of Green Food Under the New Normal

LIU Xue-feng1,XIA Zhao-gang2,MENG Hao1

(1Shandong Green Food Development Center,Jinan 250013,China;2China Green Food Develepment Center,Beijing 100081,China)

This paper studied the connotative development of green food under the current situation through the investigation on the 25 years development of green food in China,summarized the basic meaning for connotative development of green food,and put forward the countermeasures on how to deal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green food industry in the future.

green food;new normal;connotation development;countermeasure

刘学锋(1978— ),男,高级农艺师,研究方向:绿色食品技术标准与发展。

夏兆刚(1973— ),男,博士,高级畜牧师,研究方向:绿色食品、有机食品技术与产业发展。

猜你喜欢

内涵式绿色食品农产品
农产品网店遭“打假”敲诈 价值19.9元农产品竟被敲诈千元
抢抓机遇 乘势而上 推动新时代乐山市县党校内涵式发展
打通农产品出村“最先一公里”
各地农产品滞销卖难信息(二)
十九大精神与高等教育的内涵式发展分析
什么是绿色食品
浅析我国高等教育的发展阶段:“外延式”与“内涵式”
浅析综合类高校音乐艺术管理的“内涵式”发展
我国撤销392个绿色食品产品标志使用权
农产品争奇斗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