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晚清新政时期教育行政机构对于体操类教科书之传播

2017-01-21郎净

体育科研 2016年3期
关键词:学部书局私塾

郎净

晚清新政时期教育行政机构对于体操类教科书之传播

郎净

晚清新政时期,教科书成为教育行政机构最重要的致力对象,教育行政机构对教科书的传播,主要致力于编撰审定及推广两个方面。从体操类教科书的编撰审定来看,中央之图书司、地方之图书科及官书局为重要机构,官方出版排印及审定了系列体操类教科书;从体操类教科书的推广来看,主要有以下4个层次:视学系统发挥最为重要的作用;各地的教育会亦有检查及推广教科书的职责;官书局除了编译教材之外,还负责教材的采购推广;第四、私塾改良会及相关机构亦致力于推广教科书。

晚清新政时期;教育行政机构;体操类教科书

晚清新政时期(1901—1911年),教育是清政府最重要的致力对象,而其中教科书的编撰与推行,又成为重中之重。本文拟关注该时间段从学部到地方教育行政机构针对体操类教科书开展的各项工作。

新教育刚一开始,教科书缺乏的问题就得到广泛关注。当时教科书的编撰各自为政,主要以私修为主,各类学校自编或者出版机构发行;也有少量官修,学部成立之后,教科书的行政管理也渐入正轨。我们可以从教科书的编撰审定以及推广等两方面,来看一下晚清从中央到各地教育机构的作为,而体操类教科书亦在此中得到了一定力度的传播。

1 体操类教科书的编撰审定情况

1.1 教育行政机构与教科书之编撰审定

教育行政机构中与教科书编撰审定直接相关的机构,在中央设有图书司,地方则设定图书科以及官书局。晚清学部成立之后,专设图书司进行教科书相关事务的管理,图书司下设审定科及编译科;撤销原来的编译图书局,改为编译科。专设一司意味着学部对教科书编纂及审定的高度重视;而编译图书局撤销,改为编译科,与审定科同属于图书司,也方便教科书事务的处理,再也不需要跨越部门行事。这一系列机构的设立及调整,其目的都是为了解决教科书之当务之急。

1.2 地方政府与教科书之编撰审定

具体到各省,1906年学部裁撤各省学政,设提学使司,至1908年学部咨各省改学务公所6课为6科,提学使司组织系统见图1。

图1 晚清提学使司系统[1]Figure 1 System of the Educational Administrative Organs in Late Qing Dynasty

其中图书科(原名图书课),掌理编译教科书、参考书,审查本省各学堂教科图籍,翻译本署往来公文书牍,集录讲义,经理印刷,并管图书馆、博物馆等事务。

地方政府方面,除了图书科,官书局作为官方图书出版机构,也一直在编译新式教科书。同治三年(1864年),曾国藩首设金陵书局,开晚清官书局之滥觞。此后,各省亦纷纷设局刊书。官书局集编、刻、印、发于一体,功能是较为多样的。其中一些官书局在编译教科书上作出了较大的贡献;而大部分官书局在后来配合学部推行教科书的过程中,起到了刊行印刷的重要作用。

在编译教科书方面做出较大贡献的有江楚编译书局、京师大学堂编书处、学部编译图书局、河北译书局、南洋官书局等。

1.3 官方出版排印之体操类教科书

钩沉新政时期官方教育行政机构出版或排印的体操类教材,大约有以下一些。

《幼学操身图说》,英庆丕编,翟汝舟述,北洋官书局,1896年;

《日本普通体操学》,日本师范学校原本,王肇鋐译,湖北官书处,1900年;

《音乐体操》,江苏师范生编辑,江苏宁属学务处,1906年;

《幼学体操法》,图书课编纂,直隶提学司检定,保定学务排印局,1906年;

《初等小学游戏体操教科书》,范迪吉译,南洋官书局,1906年;

《瑞典式体操初步》,李春醲译,学部图书馆,1906年;

《初等小学体操教授书》,学部编译图书局编著,1907年起刊行(共8册)。

其中只有《初等小学体操教授书》为学部自己编著,其他的均为采纳民间已编译之版本。而即便为学部自己编撰的教科书,主要也是模仿民间已有的编撰方式。

参看一则1910年学部刊行在官报上的广告(图2),可以看到《初等小学体操教授书》已经按照学习年限8册全部刊行,8册均为教授书,其使用对象亦为教员,而非学生[2]。从这个层面而言,体操类教科书的使用范围是相当狭窄的。

图2 学部刊行的相关广告Figure 2 The Related Advertisement Printed by the Educational Divisions

2 体操类教科书之审定

体操类教科书的审定方面,1906年4月,学部第一次审定初等小学教科书,审定之重心为小学,而小学的顺序则先致力于初等小学、后致力于高等小学。

在学部第一次审定初等小学暂用教科书列表中,属于体操类教科书的是《幼学体操法》1册,由天津官报局印刷,直隶学务处发行,该教科书注明为教师所用[3]。晚清体操类教科书的主要使用者是教师,而非学生,这在学部日后发行的书目中,都能发见。

同年,学部发布第一次审定高等小学暂用书目凡例,其中书目表中与体操有关的教科书见表1[4]。

表1 学部第一次审定高等小学体操暂用书目表Table 1 Catalog of the Gymnastics Textbooks for the Higher Primary Schools Approved for the First Time by the Educational Divisions

从表1可见,学部采用的教科书主要是出版机构提供的,其中文明书局占了大半,另有作新社。在商务印书馆成立之前,文明书局的教科书确实较为盛行;而体操教科书本身,则均为编译之作,且均为留日学生所编译。其中《高等小学游戏法教科书》为日本的山本武所著,留日学生丁锦翻译;《新撰小学体操法》为日本的川濑元九郎、手岛仪太郎编著,留日学生李春醲所翻译;《普通体操法教科书》为留日学生王肇鋐翻译,原书为日本师范学校教授生徒之课本;《(教育必备)瑞典式体操教科书》为留日学生范迪吉翻译。而所有的体操教科书的使用对象,均为教员,而非学生。由学部审定的教科书,准5年内通行,5年后再加改良,仍可呈部再加审定。

此次审核,亦批驳了不少教科书,其中体操教科书方面,邓莹诗编之《小学体操生理教科书》一部,被认为是辞不达意(邓莹诗亦为留日学生)[5]。在教科书的使用过程中,中央及地方教育行政体系还及时通报教科书的最新动态,例如1909年,广东提学札各属禁用彪蒙书室绘图四书新体读本,称文本中“解心宽体胖,既推到体操之体,又以体操为练习,解论语时习之习,绘为体操之图解。……皆解说之谬也。”[6]虽该教科书并非体操类教科书,但有趣的是,其中解读四书竟然用“体操”新义,难怪会被禁了。后来彪蒙书室的系列教科书都被通报禁用,其中即包括《幼图蒙学体操实在易》。

以上为体操类教科书之编撰审定。

3 体操类教科书之推广

晚清教育行政机构还致力对体操类教科书的推广。主要可关注视学系统、教育会、官书局和私塾改良4个方面。

3.1 视学系统发挥最为重要的作用

从中央教育行政机构来看,经过1906年至1909年的实践,学部正式了拟定了视学官章程,把全国分为12个区域:一,奉天、吉林、黑龙江;二,直隶、山西;三,山东、河南;四,山西、四川;五,湖北、湖南;六,江苏、安徽、江西;七,福建、浙江;八,广东、广西;九,贵州、云南;十,甘肃、新疆;十一,内外蒙古;十二,青海、西藏。每区派视学官2人,视学官按年派遣,每年视察三四区,每3年视察一周。

视学官之视学权限第二十三条为“视学官视察各学堂,为考验学问程度起见,得随时考试学生,并调取讲义稿本或图书目录查询。”[7]从这个视学权限来看,视学官有检查教科书的职责。

从地方教育行政机构来看,1906年,学部开始明确提学使的权限,参看提学使司系统(图1),可以看到提学使下面直接设有省视学,共有6人,巡视各府、厅、州、县学务;而各厅、州、县均设劝学所,劝学所设视学1人,兼任学务总董,常驻各厅、州、县城,巡查各乡、村、市、镇学堂。各府、厅、州、县在所辖境内划分学区,约三四千以上为1区,每区设劝学员1人,主要职责为推广学务。

对于省视学的职责,关晓红做过一个非常全面的概括:“一般而言,省视学以全省各府厅州县的群学所及其所辖各级各类学校为考察范围,考察内容包括:(1)各地学务官立机构的设置及人员配备、办学成绩和存在问题;(2)各级各类学堂的学生情况,如招生数额、在校人数、各级学生程度、纪律风气、缴交学费等;(3)各学堂课程设置、使用教材、实际授课时数、教师水平及教学方法;(4)各地办学经费收支,教职员薪金;(5)劝学所办公地点、学校校舍建筑及环境卫生。”[8]其中课程设置、使用教材、教学方法一类的检查中,就包括教材的使用。这样,从中央视学,到省视学、劝学所的视学以至劝学员,就形成了一套有效的视学系统。

而实际的视学效果则因各省而异,一些教育的先行地区,如直隶、湖北、湖南、江苏等,报告就较为详实,从报告中展示出来的各方面教学情况也较好一些;但一些偏远的地区,报告非常简略,而办学状况也不容乐观。对于体操一科,视学主要的关注点在于学校的场地建设以及体操科教员情况、体操科的看课情况,对于体操类教科书的使用情况,基本不会言及。例如1907年省视学高奎照、张良弼、陈恩荣、焦焕桐等查视天津各学堂时,就在报告里面提及教科书的使用状况及体操课程开展的状况。

“各学堂学生均有教科书,其无书者盖鲜。

高等班均娴兵式体操,军乐洋洋,饶有尚武精神。

教员多非师范毕业者。

初等体操,亦于高等一律用武员教授,恐于童稚身体之发达有碍,宜按学年而为适宜之教授。”[9]

相比而言,这份报告对比其他许多视学报告,提到“体操科”的部分已经算是很多了,其中言及学生的上课情况;言及体操教师的来源及相应的问题,这两点确实是当时视察体操科最为关注的问题。至于体操科有可能采用何种教科书或者讲义,只能从体操教员的来源及教育背景间接推断了。

3.2 各地教育会有检查及推广教科书的职责

1906年开始,学部提倡各地设教育会,借以辅助教育行政,与学务公所、劝学所联络一气。教育会的设置其实是希望官绅合作,充分调动各地的士绅阶层,来共同发展教育;并且规划各地办学的情况,能更有效地把绅民办学统一到政府办学之中。学部在《奏定各省教育会章程折》中明确提及:“教育会之设立,在省会,则议绅、省视学、各学堂监督、堂长及学界素有声誉者,均有发起总会之责;在府州县,则学务总董、县视学、劝学员、各学堂监督、堂长及学界素有声誉者,均有发起分会之责。”[10]学部认为,建立总会、分会之后,教育会有推广教科书之工作内容,章程中提及:第一,教育研究会会定期演讲教育史、教育原理、教授法、管理法、教育制度及他种学科,通过这样的演讲,教员可以接触到最新的教育理念、教授方法及各类教育文本,其中当然包括各类教科书;第二,成立师范传习所。这是一种速成教师的方法,而师范传习所所用的教科书,很可能就成为教师日后教授之文本;第三,调查境内官立私立各种学堂后开事项,其中有调查教科用之图书、器具,其种类是否完备、合适一条,直接针对教科书的使用状况。而地方各学堂管理教授一切课程,如有不合之处,于私立学校,教育会有权直接规劝,助其改正;于管理学堂,则直接上陈于本管官吏,或本省提学司,听候酌办;第四,作境内教育统计报告,报告中会涉及各学堂学科及教授时间;第五,筹设图书馆、教育品陈列馆及教育品制造所,并搜集教育标本,刊行有关教育之书报等,以资学界。教育类书籍的搜集就包括教科书的搜集。

从上述教育会与教科书之相关事务来看,教育会重要的职责为推广及调查教科书,而体操类教科书之推广调查自然也置身其间;另外,各种学科的演讲、师范传习所的文本均会涉及到体操类教科书。确实,教育会自行出版了大量读物。如江苏教育总会在宣统三年(1911年)以前,年刊文牍1册,民国二年(1913年)开始发刊杂志《教育研究》。除了杂志之外,江苏教育总会还印行一些教育之译著。其中和体操相关的有徐傅霖译之二分间体操,麦克乐编译之普及游戏、运动游戏与游戏等等[11]。另外,教育会值得关注之处为提倡“尚武”。各地教育会均以普及国民教育为己任,他们的重要活动内容即为提倡“尚武精神”,注重体育。参看1908年《江苏教育总会章程》,该章程重要事项之一为:注重尚武教育,使地方人民皆有军国民之精神,以立强国之基本。在这样的语境之中,体操类教科书会得到较大力度的推广以及编撰。

3.3 官书局负责教材的采购推广

来看一则福建官书局的文牍:“本司移行据福建官书局经理赵星斋禀课本备齐,请饬属购用文为移请事。据福建官书局经理赵星斋禀称窃局迭蒙颁发学部各种教科书,饬局多备以广行销等。因窃查此项课本现上海南洋官书局均已次第翻刻印行,式样悉遵学部定章,以之运闽销售,较运自北京路便而费省。现经按照部颁各书酌运来闽,藉供各学堂之采用。此后出版,仍当连续运销,以期完备。至前经学部审定之高等小学初等小学堂应用各课本,本局亦一律备齐,另列书目附呈,伏乞通饬各属学堂一体到局购用。”[12]

从此则文牍,可见官书局负有翻刻印行、采购销售教科书之责。而体操类教科书也会在此职责之中得以推广。

3.4 私塾改良与教科书推广亦有密切关系。

晚清的教育行政机构直接针对各类新式学堂,而当时私塾教育与新式教育却分庭抗礼。所以一方面要发展新教育,一方面要改良旧教育。早在学部成立之前,私塾改良已提上日程。学部成立之后,全国各地私塾改良会更是大量成立。

私塾改良会致力于提倡体操及推广教科书。上海是先行者,从其改良私塾的情况来看,体操科被设为必修科;私塾改良总会设师范讲习所,讲授各门学科及其教授之法,其中亦包括体操科。可见在私塾改良之中,体操被列至较为重要的位置,这也就意味着体操科的范围将更为广泛,而体操教科书的需求也将更广;在此章程中,还提及教科书之赠送及购买情况,这无疑是一种对教科书使用的推广以及监督。而1907年直隶提学司亦通饬各属改良私塾:“他若修身、国文、体操等科、塾师汉文既通,览书能知无事。传习塾师既与劝学所直接,应由总董随时稽查,并令一律用教科书及教授法。”[13]直隶提学司的要求比较严格,各门学科应一律使用教科书及教授法,其中亦提及体操。1910年,学部开始着手私塾改良的工作,而在此过程中,教科书的扩大推广亦提上日程。“限一年内责令学部将高等小学以下按年编定画一课本通行天下,使穷乡僻壤皆可购书。官立一两等小学以为模范,有购书在家教授者听。……查教育之道,有公共教育家庭教育两派,军国民制度之国以公共教育为宜,家族制度之国以家庭教育为便。中国向为家族制度,故历代均重家庭教育。今东西各国皆进于军国民制度,竞尚公共教育,中国亦不能固步自封。故学堂章程采用公共教育之法,然物力人才难于普及,不可不以家庭教育助之。”[14]而《改良私塾章程》中则提及:“高等改良第二级一课程可酌加格致体操;二参用高等小学教授管理法,并施行高等小学规则……”[15]所以,在晚清私塾改良的过程中,体操课程被反复强调;教科书的使用也被反复强调,这里面自然会涉及体操类教科书的使用及推广。

综上所述,晚清教育行政机构以一种较为丰富而立体的方式来层层进行教科书的编撰审定与推广,而体操类教科书也置身其间得到一定力度的传播,当然,这只是理论上的设想,全国各省的教育状况好坏不一,所以有许多设想并未落实到实处:各省的办学情况不一,视学的力度也不一;而劝学所和教育会,在有的省份发挥了较大的作用,在有的省份则形同虚设。所以,一切还得参照各地实际的教育状况。

[1]学部(清).学部奏陈各省学务官制折(1906年)[E]//陈元晖主编.中国近代教育史资料汇编·教育行政机构及教育团体[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7:43.

[2]学部(清).学部图书局售书处发卖书籍第八次广告(1910年)[E]//晚清官报汇编[M].北京:全国图书馆文献缩微复制中心,2006:3724.

[3]学部(清).奏陈教育宗旨折[E]//陈元晖主编.中国近代教育史资料汇编·学制演变[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7:42.

[4]学部(清).学部第一次审定高等小学暂用书目凡例(1906年)所附之书目表[E]//陈元晖主编.中国近代教育史资料汇编·学制演变[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7:44.

[5]张静庐辑注.教科书之发刊概况——一八六八—一九一八年[E]//张静庐辑注.中国近现代出版史料近代初编[M].上海:上海书店,2003:235.

[6]广东提学使(清).广东提学札各属禁用彪蒙书室绘图四书新体读本[E]//晚清官报汇编编委会.晚清官报汇编[M].北京:全国图书馆文献缩微复制中心,2006:3010.

[7]学部(清).学部奏拟视学官章程折并单[E].1909:23.

[8]关晓红.晚清学部研究.[M]广东:广东教育出版社,2000:137.

[9]高奎照(清),等.省视学高奎照、张良弼、陈恩荣、焦焕桐等查视天津各学堂情形报告(1907年)[E]//陈元晖主编.中国近代教育史资料汇编·普通教育[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 2007:97.

[10]学部.奏定各省教育会章程折[E].1906-07-28:256.

[11]江苏省教育会二十年概况·教育调查与出版[E]//陈元晖主编.中国近代教育史资料汇编·普通教育[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7:307,308.

[12]晚清官报汇编编委会.晚清官报汇编[M].北京:全国图书馆文献缩微复制中心,2006:2960.

[13]直隶提学司(清).直隶提学司通饬各属实行改良私塾文(1907年)[E]//晚清官报汇编编委会.晚清官报汇编[M].北京:全国图书馆文献缩微复制中心,2006:156.

[14]学部(清).学部通行京外学务酌定办法并改良私塾章程文(1910年)[E]//晚清官报汇编:3801.

[15]学部(清).改良私塾章程(1905年)[E]//陈元晖主编.中国近代教育史资料汇编·普通教育[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7: 62.

(责任编辑:杨圣韬)

On the Dissemination of the Gymnastics Textbooks by the Educational Administrative Organs during the New Policy Period of Late Qing Dynasty

LANG Jing
(School of Sports Journalism Communication and Foreign Language,Shanghai University of Sport,Shanghai 200438,China)

During the New Policy Period of late Qing Dynasty,the educational administrative organs made great efforts to popularize textbooks by means of mainly compilation and promotion.As to the compilation of gymnastics textbooks,the central governmental book office,local book agency and official publishing house contributed a major part in publishing and compiling a series of gymnastics textbooks.Gymnastics textbooks were promoted mainly through the following four channels:educational inspection system played the most significant role;the educational boards of the different places were also responsible for the inspection and promotion of the textbooks; the official publishing house was in charge of both textbook compilation and textbook purchasing and promotion; the private-school reform association and the relevant organizations also played a part in textbook promotion.

New Policy Period of late Qing Dynasty;educational administrative organ;gymnastics book

G80-05

A

1006-1207(2016)03-0076-04

2016-04-18

郎净,女,副教授,博士。主要研究方向:近代体育史,江南社会史。E-mail:ditouxiao@163.com

上海体育学院体育新闻传播与外语学院,上海200438。

猜你喜欢

学部书局私塾
黄河科技学院艺体学部素描作品选登
金陵书局刻印书籍考论
论“治理”视域下的大学学科建设
旧学商量加邃密 新知培养转深沉
思路创新是成功之母
李小峰与北新书局
斯诗私塾
斯诗私塾
斯诗私塾
斯诗私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