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作存在的问题与发展策略

2017-01-20赵山虎

中国农业信息 2017年24期
关键词:培育农民职业

赵山虎

(大港农业机械化技术学校,天津 300270)

我国是人口数量众多的农业大国,随着农村土地流转政策地实施和农业专业合作社的快速发展,全国涌现出了很多职业农民和经营主体。习近平总书记在2017年“两会”时指出,要培养更多爱农业、懂技术、善经营的新型职业农民。为了提高农民、扶持农民、富裕农民,新型职业农民和新型经营主体培育工作正在全国展开。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作,贯穿整个农业现代化发展始终,是一项长远化、复杂化、系统化的工程。城镇化的深入发展对新型职业农民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新型职业农民要具备和现代化农业发展相适应的文化素质和能力;具备和农业现代化发展相适应的现代化农业生产理念和农业发展技术;要具备和现代化农业发展相协调的农业经营管理理念。基于这些要求,文章就新型职业农民培训工作展开探究。

1 新型职业农民培训中存在的问题

1.1 文化素质水平低,培训精准性不高

虽然社会经济的发展繁荣了农村建设,促进了农村教育事业发展。但是从现实情况来看,农村劳动力受教育程度较低,现在从事农业工作的人员文化素质水平不高。2014~2017年大港农业机械化技术学校共培训新型职业农民178人,其中大专文化以上只有4人,高中文化12人,初中和小学文化占到91%,由此可以看出人力资本积累不充分的问题。

1.2 学员年龄偏大和性别比例失衡

在城镇化的深入发展下,越来越多的劳动力从农村转移到城市,农村劳动力流失严重,使得农业现代化发展得不到青年劳动力的支持,同时女性从业者数量减少,这样造成学员构成比例不协调,不利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和发展[1]。

1.3 师资队伍建设落后

培训教师存在专业知识单一、知识老化、动手能力差、实践经验不足、与农业技术发展脱节等问题。

1.4 培育机制不完善

新型职业农民培训缺乏有效的部门之间沟通协调机制。培训工作是由政府部门和行业组织负责人完成,各部门分工不同,在具体工作中缺乏有效的沟通交流,使得培训各环节操作缺乏有效衔接。同时,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后续培训机制不完善,往往在学校培训结束后,培育工作就结束了,造成学员后续培训不到位,缺乏有效的跟踪服务和培训。

2 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发展策略

2.1 精细选择培育的对象

在开展培育之前将职业农民进行分类,建立有针对性的培育对象数据库,在挑选培育对象的时候,要安排具有农业生产经验的农民、农业企业负责人参与培训,将其作为新型职业农民培育的主要对象[2]。实现培训课程的精准定位,培训课程的设置以提升学员综合素质,提高生产经营技能为主要目标,同时还要增加职业道德、农业生产经营、法律法规知识、企业经营管理方面的知识,通过多种知识点融入来提升职业农民综合素质,提高职业农民的市场竞争力。

2.2 优化从业者的组成结构

针对新型职业农民制定扶持政策,对取得培训证书的学员特别是女学员,在成立农民专业合作社时给予扶持;在进行土地流转承包、农业贷款和农业保险时给予政策优惠[3]。吸引年轻的农业从业者和有实力的农业企业经营人员进行培训,从而优化学员的年龄、性别、文化素质等结构问题。

2.3 打造高水平的师资队伍

教师是影响职业农民培训成效的重要因素。新型职业农民培训对象主要是具有一定农业发展经验的成年人,所以新型职业农民培训工作更具复杂性。为了能够实现新型职业农民培训和现代化农业发展相适应,必须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创造专业进修、学习的机会,鼓励自学和继续教育,打造一支高素质的培训师资队伍。

教学资源建设需要进一步加强,努力拓宽培训教育渠道;更多地注重实体、实物和模拟教学;加强与技术部门的交流学习,掌握先进的、适用的、需要的新技术,积极融入到当地的特色农业产业建设中去。

2.4 完善新型职业农民培育机制

新型职业农民培育是一个长期的、系统的、多方参与的工程,与新型职业农民培训是有区别的。在新型职业农民培育过程中,政府部门要积极发挥主导激励和政策引导作用。为了保证职业农民后期培育工作的顺利开展,培训部门要积极建设培训多元投入机制,对学员进行长期的跟踪服务和形式多样的培训,带领学员参加各种农业技术展示会、培训班等活动,对学员进行精心培育。

3 结语

综上所述,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程的有效开展能够更好地支持农民创新创业,扶持产业就业脱贫等措施,促进农民持续快速增收,进而不断促进我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为此,在新的时期,需要相关人员针对新型职业农民培训中存在的问题,从思想意识、培育对象、师资力量、培训内容、培育方式等方面完善新型职业农民培训的发展策略。

[1] 何苗.产业化背景下新型职业农民培训现状及对策研究.安徽农业科学,2014,42(28)

[2] 高杰,王蔷.精准瞄准 分类培训 按需供给—四川省新津县新型职业农民培训的探索与实践.农村经济,2015,(02)

[3] 植玉娥,庄天慧,刘人瑜.成都市新型职业农民培训需求调查分析.西北人口,2015,36(02)

猜你喜欢

培育农民职业
守护的心,衍生新职业
农民增收致富 流翔高钙与您同在
饸饹面“贷”富农民
职业写作
第十二道 共同的敌人
未来或可培育无味榴莲
我爱的职业
念好"四部经"培育生力军
“职业打假人”迎来春天?
“五老”以“三用”关爱青年农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