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牙廷艺教授运用壮医刮痧排毒疗法经验拾萃

2017-01-19杨秀静牙廷艺

中国民族民间医药·下半月 2016年11期
关键词:壮医

杨秀静++牙廷艺

【摘要】总结牙廷艺教授运用壮医刮痧排毒疗法的临床经验,并以临床医案进行分析及论证,体现壮医刮痧排毒疗法在临床常见病、疑难病治疗中的特色。

【关键词】壮医刮痧排毒疗法;壮医;牙廷艺

【中图分类号】R249【文献标志码】 A【文章编号】1007-8517(2016)21-0042-03

Abstract:

Keywords:

牙廷艺教授为广西名中医,从事临床、科研、教学工作32年,在壮医领域素有“刮痧第一人”之称。善于运用壮医刮痧排毒疗法治疗慢性咳嗽、支气管哮喘、慢性胃炎、慢性肝脏疾病、慢性结肠炎、顽固性失眠等多种疑难杂病。笔者随师学习,聆听教诲,受益匪浅,现将牙延运用艺壮医刮痧排毒疗法的经验整理介绍如下。

1壮医刮痧排毒疗法

壮医刮痧排毒疗法是将传统的刮痧疗法、针挑疗法和拔罐疗法进行有机结合而形成的一种特色疗法[1]。由于广西地处亚热带地区,气候炎热,多雨潮湿,久居者易受邪毒侵袭,导致机体气机不得宣泄而出现困、胀、累、烦闷等现象,即为“发痧”、“痧胀”,统称为“痧病”。壮族人民在长期与自然斗争过程中,逐渐掌握了“刮痧、挑痧和放痧”等治疗痧病的方法。此即为壮医刮痧排毒疗法的由来。

该疗法由三种疗法构成,一是刮痧疗法。刮痧前,要充分观察刮拭处皮肤颜色是否有异常,皮肤是否有异常斑疹点,皮下是否有硬结或条索状物。皮肤颜色异常处,如发暗,皮下静脉显露、曲张等,即为病变处;如临床常见的颈椎病,往往肩背部有硬结,呈圆形或条索状,即为筋结点,刮痧时应着重刮此处;而痔疮患者,往往可找到“痔点”,一般在背部第7胸椎平面以下范围内,形似丘疹,但不高出皮肤,如米粒大小,多为灰白、浅红、暗状红或褐色,压之不退色;刮痧油采用广西当地产的金茶油,按照“从上到下,由内到外,先轻后重”的原则推刮皮肤,注意需顺着肌肉的方向,不能逆刮。同时,刮痧也分为补、泻、平三种,慢、轻为补法;快、重为泻法,介于二者之间为平法。二是针挑疗法,即针挑体表网络的“挑点”或“针挑穴点”等刺激点(包括刮痧前观察到皮肤异常点、刮痧后的瘀点或瘀斑及穴位),快速进针挑破表皮,再挑断皮下纤维,一般以不出血或微微出血为度。皮肤异常点及刮痧后瘀点或瘀斑无需辨证,但需根据这些异常点及瘀点或瘀斑,结合中医经络理论和现代医学的解剖原理,判断是哪种疾病,所在何处,属于哪个脏腑或器官,然后根据判断选择穴位。如慢性咳嗽、哮喘选择天突、人迎、膻中、中府、风池、定喘、肺俞、脾俞等穴位;慢性胃炎选择脾俞、胃俞、肝俞、大肠俞、上脘、中脘、下脘、足三里等穴;痔疮则选择腰骶部穴位,如长强、八髎等穴位。三是拔罐疗法,通常为竹罐,采用闪火拔罐法。对针挑点进行拔罐,通过负压作用,清除瘀阻在经络关节处的代谢终产物,即所谓的瘀毒。拔罐后要注意瘀血的色、质、量,往往病情越重的患者吸出的瘀血颜色越重,呈暗黑色、质地较稠、量较多,不易凝结;如果受风邪则血中夹有泡沫。通常在夏季,以头颈部穴位多见,这与人们经常使用风扇、空调有关。此外,采用该疗法治疗后的患者需注意饮食清淡,避免受风着凉,治疗当天禁止洗澡。

2壮医刮痧排毒疗法的临床应用

牙廷艺教授认为壮医之道,为循纯自然之道,壮医刮痧排毒疗法是顺应人体自然变化规律而进行调理治疗的方法,多是根据反应点、痧斑点进行治疗,通过提升人体正气而达到治疗效果。

21慢性咳嗽黄某某,男,38岁,广西柳州某公务员。慢性咳嗽20年,诊为“慢性支气管炎”。于2005年10月12日到我院求诊。患者每次发病都采用输液治疗,但症状反复,未能根治;晨起和夜睡时咳嗽明显,经查,患者背部、前胸布有散在暗黑色丘疹(痧疹)和细纤毛(羊毛),经用挑痧、拔羊毛痧的方法治疗,当天回去咳嗽明显好转,连续4次治疗以巩固疗效,随访至今未见复发。

按语:慢性咳嗽又称感冒后咳嗽或感染后咳嗽,多由呼吸道感染引起,感染控制后常迁延不愈,主要症状多表现为刺激性干咳或咳少量白色粘液痰,肺部无阳性体征,胸部X线检查无明显病变。该病的形成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因素: 一是感冒时大量使用抗生素或寒凉中药、中成药,过度伤肺伐脾胃,以致于感冒虽愈而寒、痰、饮内伏;二是患者贪凉饮冷,损伤肺脾胃阳气; 三是素体阳虚。这些都可引起肺脾胃阳气受损,寒邪内生,水液代谢失常,形成痰、饮内伏于肺,而导致肺的宣发肃降功能异常而引发慢性咳嗽。

壮医刮痧排毒疗法通过刮拭患者颈部、背部、前胸部,主要针对患者督脉、膀胱经进行刮拭,针挑痧疹点或痧斑、天突、人迎、膻中、中府、风池、风府、大椎、定喘、肺俞、脾俞等穴位;并对针挑点进行拔罐,可迅速解除病情。

22慢性胃炎韦某某,男,45岁,南宁房地产商。患慢性胃炎20年,2010年7月21日到我院求诊。病后曾去多家医院医治,未见明显疗效。现症见上腹部隐痛、腹胀,伴嗳气、纳呆,睡眠不佳。患者消瘦,面色晄白。经采用背部、腹部等刮痧、挑痧治疗6次,临床症状消失,至今未见复发。

按语:慢性胃炎是临床上的一种常见病、多发病。致病因素很多,如外邪犯胃、饮食不节、情志不畅等,但常在脾胃虚弱的基础发作,此为壮医的“毒虚致病”。胃病治疗要点,须重视脾胃的升降、运化与肝主疏泄之间的关系,调理脾胃如同开门,关键在于启动于“枢”,枢机一调,升降有序,诸症自消。此与牙廷艺教授强调的“调为治之法”不谋而合。“脾胃为后天之本”,临床上诸多疾病或多或少都有脾胃不足之象,故需重视脾胃的调理。

壮医刮痧排毒疗法通过刮拭患者颈部、背部、腹部、下肢,主要针对患者督脉、膀胱经、足阳明胃经进行刮拭,针挑痧疹点或痧斑、肝俞、胆俞、脾俞、胃俞、上脘、中脘、下脘、天枢、足三里、公孙等穴位,并对针挑点进行拔罐疗效确切。

23慢性溃疡性结肠炎伴失眠王某某,女,39岁,香港某俱乐部职员。患慢性溃疡结肠炎伴失眠20年,长期在美国、英国、香港、北京、上海、广州等大医院治疗,症状时好时坏。1996年3月6号到我院求医。患者体重70kg,偏轻,面色萎黄。采用壮医刮痧排毒疗法治疗,在患者背部、腹部进行刮痧。7d治疗1次,共治疗8次。第一次治疗时,患者背部皮肤出现大片黑色瘀斑。治疗当晚,患者熟睡至第二天中午12点。经治疗,患者的症状逐渐消失,体重从70kg增到90kg。

按语:慢性溃疡性结肠炎是一种原因不明的直肠和结肠慢性非特异性炎症性疾病,病变局限于大肠黏膜和黏膜下层。多数学者认为其与免疫功能障碍和炎性介质生产增多有关[2]。随着现代生活节奏的加快,生活压力的增大,该病呈逐渐上升趋势。壮医刮痧排毒疗法可显著提高T淋巴细胞百分率和淋巴细胞转化率,提高机体免疫力,改善结肠功能,促进肠壁组织修复,恢复肠黏膜功能的作用[3]。该病患者往往伴有抑郁、焦虑、失眠等精神疾病,应用壮医刮痧排毒疗法后,不仅慢性溃疡性结肠炎得到改善,困扰多年的顽固性失眠也得到改善。

壮医刮痧排毒疗法通过刮拭患者背部、腹部,针挑痧疹点或痧斑、肺俞、肝俞、脾俞、胃俞、肾俞、大肠俞、天枢、足三里、公孙等穴位,并对针挑点进行拔罐疗效确切。

24肝硬化吴某某,男, 35岁,广西玉林市某单位公务员。患肝硬化、糖尿病5年,因多方治疗未见好转,于2007年5月16日到我处求诊。患者就诊时肝功能检查提示蛋白倒置,转氨酶增高,血糖增高。皮肤泛黑,消瘦。因同时患两种慢性病,饮食、用药都受到很大限制。经对其采用背部、肝区刮痧、挑痧治疗和壮药内服,治疗3个月,肝功能全部正常,血糖也恢复到正常范围内。

按语:肝硬化多由乙型病毒性肝炎转变而来,往往伴有不同程度的肝细胞变性与坏死,肝纤维组织的增生,肝微循环的障碍等等,这些病理变化,常常贯穿于肝脏病变的始终[4]。刮痧排毒疗法可使局部血管扩张,促进局部血液循环,改善充血状态,加强新陈代谢,提高组织细胞的活力,改善局部组织营养状态;同时拔罐还可影响血液粘稠度,改善血流变,使血流加快,血流量增加,从而使代谢终产物排除。本例刮痧、挑痧疗法具有软肝、疏肝之功效,在背部、腹部治疗也促进胰腺功能的恢复,体现了刮痧的独特疗效。

壮医刮痧排毒疗法通过刮拭患者背部、胸部、腹部,针挑痧疹点或痧斑、肝俞、脾俞、胃俞、气海、天枢、气海、关元、内关、足三里、阴陵泉、太冲、太溪等穴位,并对针挑点进行拔罐疗效确切。

3小结

壮医刮痧排毒疗法是在壮医传统刮痧的基础上,结合壮医的刺络放血及竹筒拔罐的综合治疗方法,是对传统疗法的传承、改进和提高。该疗法所需材料简单,操作方法简便,临床疗效良好,是一种经济环保的绿色疗法。

壮医刮痧排毒疗法的关键技术在于排除痧毒:刮痧时刮出痧疹点或痧斑;针挑时要快速进针,破皮后挑断皮下纤维;拔罐力度要适度,以将皮下、组织间的痧毒(湿气、寒气、热气、瘀血、组织间代谢产物)吸出为度。痧毒不能吸出或吸出过少,会影响疗效。

壮医根植于壮族传统文化的沃土上,是壮族的文化瑰宝,也是我国民族传统医药的重要组成部分,擅用外治疗法是壮医的特色优势之一,壮医刮痧排毒疗法作为其中的一种,具有特色鲜明、疗效确切、简便易行等优势,也是牙廷艺教授学术思想和临床经验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传承弟子,虽不能尽显牙延艺教授临诊风范,但希望通过以上验案以小见大,抛砖引玉,给同道以借鉴。

参考文献

[1]牙廷艺.壮医刮痧排毒疗法[M].南宁:广西人民出版社,2009.

[2]周妹.溃疡性结肠炎的治疗发展趋势[J].中国卫生产业杂志,2013,(31):63-64.

[3]牙廷艺.壮医刮痧排毒疗法配合中药保留灌肠治疗慢性溃疡性结肠炎62例疗效观察[J].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2008,15(3):60.

[4]聂广.慢性病毒性肝炎[M].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出版,2010.

(编辑:陶希睿)

猜你喜欢

壮医
壮医外治疗法治疗肩周炎的临床研究进展
壮医六方藤方对慢性盆腔炎模型大鼠血清白介素-6、TLR样受体4表达的影响
广西国际壮医医院壮瑶药研发中心启用
以胜任能力为导向强化壮医临床思维培养的探索与实践
广西国际壮医医院打造对外交流“新名片”
壮医敷贴疗法文献记载及应用概况
关于壮医基础理论课程实施隐性分层教学的设想
壮医平衡气血原则临床研究进展
壮医对腰肌劳损的认识的评述
壮医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的研究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