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争当“两学一做”模范

2017-01-19湖南省公路管理局党委书记局长张汉华

中国公路 2017年24期
关键词:路况路网两学一做

文/湖南省公路管理局党委书记、局长 张汉华

“十三五”期间,湖南省公路管理局党委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贯彻落实中央发展要求,立足行业发展实际,将“当‘两学一做’模范、办人民满意公路”确立为全省公路事业的发展主题,即公路战线落实“两学一做”,在追求的高度上,确立为“当模范”;在追求的核心价值上,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办人民满意公路”。

“办人民满意公路”是一个内涵丰富的工作思路,是今后一个时期湖南普通公路的发展主题,切实体现了“两学一做”学习教育中“学”“准”“做”的有机统一。坚持把“办人民满意公路”融入“两学一做”学习教育方方面面,在“干”践行“学”中对标、“做”中对表、“常态化”中对实和“制度化”中对力,推动公路事业持续健康发展。

践行“学”中对标“办人民满意公路”

通过持续“学”,对标国家大战略、经济大发展、民生大改善。

对接国家大战略。中央“布局”器重湖南,科学发展战略体系“谋局”湖南,湖南省是“一带一路”、长江经济带等重大发展战略的重要节点,是国家、省多重战略叠加布局的交汇点。这些战略的落实,均以交通为先行工程。湖南作为中部内陆省份,如何融入“一带一路”,靠的就是交通的对接。除已经开通湘欧快线外,还要通过交通的互联互通,推动大湘西融入西部大开发对接亚欧大陆桥,促进湘南融入珠三角及环长株潭城市群融入长江经济带对接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

承载经济大发展。公路交通对于带动一个地方的经济发展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湖南的经济总量和增速,与公路发展是密不可分的。湖南省“十三五”规划纲要,提出了“一核三极四带多点”区域发展战略布局,而这一发展战略的落地,关键还是要靠公路交通来加强区域空间的联系和经济轴带的联系。从交通方面讲,一核——就是要建成服务全省、畅达国内外的长株潭组合型综合立体交通枢纽;三极——就是依靠港口和特殊的地缘优势,通过交通的对接和互联互通,实现通江达海和对接珠三角、东盟和成渝城市群;四带——四条经济带的建设实施和串联辐射,主要依靠高铁、水运、公路等重大基础设施的互联互通为载体;多点——全省各经济园区要形成新的增长点,同样都离不开区域内交通的进一步畅达、完善。

促进民生大改善。在当前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大背景下,人民群众对于交通的要求和期望更高,关切的重点不再是有没有路走、能不能走的问题,而是希望出行更加方便、快捷、安全、通畅、舒适。因此,切实抓好与百姓生活密切相关的公路建设,把公路触角延伸至每家每户,不断提升群众出行便捷度和舒适度,让群众开门就能看到公路发展的成果,让群众从公路发展中有更实在的获得感。

践行“做”中对表“办人民满意公路”

践行“两学一做”,关键在“做”,要紧扣目标做、肩负责任做、放手大胆做、有的放矢做 。夯实发展基础。在完善路网的基础上,夯实安全基础,全面加快公路安全生命防护工程建设,推进安全隐患治理,加大预防性养护力度,加强桥梁隧道管护,切实让人民群众走平安路、过平安桥,提升行业信息化服务水平。

抓好普通公路“面线点”衔接。按照构建综合交通枢纽体系要求,加强普通公路规划研究。抓紧做好省道网线位规划及建设规划、公路枢纽布局规划等。根据中期评估和线位规划调整情况,进一步梳理规划项目,为“十三五”规划做好项目储备。大力发展多式联运,突出“线”的衔接。按照“先存量后增量、挖掘存量潜力”的原则,成线成网推进公路改造,补齐短板,发挥普通公路网整体功能。加快联通联接,做好各种交通运输方式的连接线,实现普通公路与其他交通运输方式的无缝衔接,促进综合运输协调发展。加快普通公路建设,突出“点”的衔接。重点构筑完善的运输节点网络。加快重要港区、机场、重要枢纽和物流园区、旅游景区的集疏运公路通道建设,打通“最后一公里”,形成铁水公空有机衔接的体系。

补齐发展“短板”。大力推进路网的互联互通,推进普通干线公路和农村公路建设,切实对接国省发展战略。突出构建经济干线公路走廊、区域经济公路走廊、开放经济公路走廊、旅游通景公路走廊,加快以国省道为主的“康庄大道”、以农村公路为主的“扶贫小康路”、以旅游和绿色产业支撑等为主的“产业路”的建设,实现京广高铁经济带、沪昆高铁经济带、环洞庭湖经济带和张吉怀精品生态文化旅游经济带“四条经济带”和科技创新基地、现代制造业基地、优质农副产品供应基地、文化创意基地、全域旅游基地“五大基地”的公路交通对接和互联互通,服务湖南区域经济发展。

践行“常态化”中对实“办人民满意公路”

以鲜明的价值导向引领“办人民满意公路”,常态化开展好各项公路工作。

打造“畅通”路网,让群众出行“更便捷”。以“养”护“畅”,实施路况优良工程,强化日常养护稳定路况,推进大中修改善路况,加强预防性养护提升路况,完善养护模式保障路况,不断提高路况优良路率。以“管”保“畅”,完善考核体系、养护技术体系、路况提升体系、科学决策体系、巡查监理体系,建立资金安排与工作任务、工作绩效挂钩的调控工作体系,完善大中修计划与目标管理考核、日常养护考核、路况检测、大中修任务完成情况、管理情况“五挂钩”的资金分配机制,构建“中心养护站+养护道班”的运行体系,形成养护、路政“一体化”管理协作机制,建设“智慧公路”,全面提升路网管理能力和服务水平,服务公众畅通出行。

打造“平安”路网。突出公路治超打造“平安公路”,坚持把公路治超作为公路建设、管理特别公路安全的关键抓手和“打非治违”的重要内容强力推进,完善“政府主导、交通牵头、分级负责、部门联动”的治超工作格局,大力实施安全防护工程打造“平安设施”,实行“由省统筹、地方自主”的公路安全生命防护工程治理模式,省抓好源头规划,制定整体工作目标,地方抓排查、抓整治。按照“自我排查、自我整治”和“防到位、治彻底”的要求,大力实施安全生命防护工程,公路改建、大中修工程同步配套安全设施,全面提升普通公路的安全保障水平。

打造“舒适”路网,让群众出行“更满意”。深入开展 “路域环境建设年”活动,集中开展以集镇路段治理、建筑控制区管控、非公路标志清理为主的路域环境综合整治,深入开展“马路市场”治理、违法建筑治理、龙门架拆除等专项活动,实现普通公路“八无三化”目标。大力拓展公路应急、救助、休息等服务功能,把普通干线路网打造成公众出行的“幸福驿站”。建成覆盖全省普通国省干线公路网的养护、应急、路政、服务“四位一体”中心养护站,全面提升救援服务能力和服务水平。构建“门户网站、服务热线、交通广播”三位一体的信息服务体系,实现了路况信息全方位发布。坚持“不破坏就是最大程度保护”的原则,全面推行环保、生态、景观建设养护理念,打造一批安全、舒适、绿化、环保的建养示范路。

打造“最美”路网。深入推进示范工程创建,打造“最美公路”。围绕“六化畅湘路,快乐走湖南”的创建目标,组织开展文明样板路创建活动,让“畅、安、舒、美” 文明样板路成为公路新名片。开展文明创建,打造“最美行业”。按照“公路建设塑造文明、公路养护展示文明、公路管理延伸文明、服务窗口传递文明”的要求,深入开展文明创建活动。大力开展“文明单位”“文明示范窗口”“工人先锋号”“五一先锋集体”和“模范职工之家”创建活动,打造“最美集体”。

践行“制度化”中对力“办人民满意公路”

公路现代化核心是公路养护管理现代化,关键是用好创新引领这一大牵引力,推进公路养护管理制度建设,构建现代公路养护管理体系,为全省公路事业持续健康发展注入新的活力、提供有力支撑:构建规范严密的行业管理体系。推进公路法律法规体系建设,进一步明确新形势下公路管理机构的职能与定位;构建高效完善的管养体系。以提升公路技术状况为目标,以提高公路管养水平为重点,健全养护管理制度体系和治理体系,实现公路养护决策科学化、养护管理制度化、养护手段科学化、养护作业标准规范化、养护工程精准化、路政管理法治化,适应公路事业发展新常态;构建公众满意的服务体系。强化以信息技术手段为公众提供便捷服务的技术功能,加快推进路网运行监测体系建设,完善应急救援体系建设,分步推进干线公路服务区建设,提升现代服务能力和水平,实现公路公共服务智慧化、应急处置高效化;构建稳定充分的保障体系。运用政府和市场两种手段,用好增量和存量两种资源,拓展更加广泛和稳定的资金来源渠道。实施科技兴路和人才强路战略,推动行业文明建设,健全完善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为公路行业可持续发展提供坚实保障。

猜你喜欢

路况路网两学一做
基于卫星遥感图像自动提取路网与公路路网的校核比对
高速公路路网复合通行卡(CPC)管理方案探讨
从实时可视到人工智能,你的实况信息属于哪个时代?
浅析交通广播路况节目的正确引导
打着“飞的”去上班 城市空中交通路网还有多远
基于互联网地图语言的实时路况信息服务项目探析
如何推动“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在高校有效贯彻落实
一种基于定位业务的实时路况分享系统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