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归国记

2017-01-18

中外文摘 2017年3期
关键词:姨夫大佬哈佛

□ 马 原

归国记

□ 马 原

见惯了美国中西部的广袤宁静,刚一回国,挤挨挨的高楼,稠密的人群争先恐后地涌进眼眶,似乎每一样都在大力挥手:“看我看我!”

我被这排山倒海的热情吓到,眼睛不知往哪搁,我愣愣地向前,一路“Ex-cuse me”从人群中借过,卸下两个托运箱,梦游一样飘出机场。

首都似乎比以前更堵,车连起头尾,像条绵延数里的大蜈蚣,小碎步往前蹭着。有加塞的,削尖脑袋硬往旁边车道插,生生别出一车头空隙,泥鳅似的滑进去。

我愤愤然,旁边的车却是异常宽容,大概变道是默认的生存法则。

在这里开车,似乎所有的违章都可以被包容。唯独不能容忍的,是磨叽。你追我,我赶他,几乎脸贴脸鼻对鼻,只要稍稍慢了一瞬,后方便响起惊天的喇叭声。

在美国摁喇叭是骂人,我下意识地往后比中指,手刚伸出才意识到,哦,这里是北京。我回国了啊。

美国城市道路两旁设有停车区,每个车位旁有自动收费的小杆子,按小时自觉缴费。北京收费靠大妈,有车来,大妈一秒钟就杵在窗外,拿了钱下一秒又没了,我简直怀疑她会遁地术。

“她们每月领多少钱,谁给她们发工资?风吹日晒的,挺不容易的。”我东张西望地找大妈,帽子口罩下的她看得不真切,小马扎挂着个廉价塑料水壶,颜色已经脱落斑驳。

姨夫沉沉地笑:“哪有人管,都是私人的。”

“凭什么?市政怎么不管?私人收费谁给的权力?”我只觉欺人太甚。

“每条道都有人承包,收费了抽头给上面,有人罩着。”

信息量太大,我一时反应不了,愣愣地问:“要是不给呢?”

姨夫还是笑,“附近都有打手,东北人,怎么斗得过。要么不停,停了就得按规矩来。”

嗬,江湖绿林么,我脑补几位金链子刺青的平头好汉,扛着钢管乌压压地围上来,不由得咽了口唾沫。

“就没人管吗?”

“管不了,电视台老早就报道过,还是照旧。”

我不再说话,总有光明照不到的地方,好比唐人街的黑帮、墨西哥的毒窝。

街上的人依旧肌肉紧绷,都像是刚打过肉毒杆菌,只有进了饭馆,脸上才有了笑意。

食物是最好的治愈剂。

地道的中国胃被地道的中国菜伺候,春风化雨般的绵润。滋味从舌根渗进骨头缝子里,云蒸雾腾,一层层活泛开来,北京用早茶和火锅轻轻松松收买了我。

放下筷子,我竟有些微醺的幸福感。

忽而想起4月底,大佬们在哈佛中国论坛上宣扬回国创业的好处。结果刘强东上台,“奶茶到底怀孕没”上了华人论坛热搜榜。

招呼留学生报效祖国,好比做广告,摇旗呐喊式的硬性植入,声势是惊天动地,但不走心。路边搭个凉棚促销可乐,喇叭震天响,可人来人往地路过,停下来喝的还是少。

与其费工夫组织大佬们哈佛观光,不如在每年的毕业季,派一批炉火纯青的掂勺大厨美帝校园行,大师傅们把看家手艺拿出来,再取些愁肠缱绻的菜名,譬如“摇到外婆桥”“千里共婵娟”“遍插茱萸少一人”“唯梦闲人不梦君”。还没吃就开始唏嘘,两筷子下肚,魂儿便一丝丝地抽走了。不费口舌,不动声色,小成本大收益,正是老祖宗留下的智慧。用现在话说,就是情怀营销。

所遇的每个熟人忽然间开始关心起我的年龄,然后细细咂摸:“还小,不急。”

急什么?为什么急?我隐隐明白他们的意思,却又不想深究。

大姐拍拍我:“没事,都是到了二十四岁才有死了死了的感觉。”

我愣了愣,开始考虑从明年起瞒报年龄。

还在倒时差,撑到晚上8点就不行了,倒头睡到4点,一个激灵醒过来,窗外还是沉沉的黑。这座城褪去白日的急躁,隐隐透出点夜色温柔的意思。

(摘自《新散文论坛》)

猜你喜欢

姨夫大佬哈佛
商界大佬对“20年代”的忠告
车界大佬谈心
姨夫
来自意语大佬的 凝视
坐姨夫新车的感觉真不爽
“不会穿衣”的互联网大佬
我的“作家”姨夫
哈佛演讲:从5亿到7000亿
查尔斯·埃利奥特:改变哈佛的人
女儿考上哈佛 妈妈做的三件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