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鸡痘流行及防治

2017-01-17何立宁

中国畜牧兽医文摘 2017年11期
关键词:鸡痘蚊虫雏鸡

何立宁

(石家庄市畜产品质量监测中心,河北石家庄 050000)

鸡痘流行及防治

何立宁

(石家庄市畜产品质量监测中心,河北石家庄 050000)

鸡痘是由鸡痘病毒感染而诱发的传染性疾病,结合多年对此病的诊治经验,鸡痘全年可发。但是,尤以冬春季节易感。主要传播途径,为蚊虫携带病毒,叮咬健康鸡而传染。文章就此,就鸡痘诊断及防治做要点阐述,为今后科学防治此病,提供技术层面的指导价值。

鸡痘 防治 诊断

1 发病诱因

(1)蚊子吸血,在本病中起着传播病原重要作用。

(2)蚊子吸取过病鸡的血液,之后即带毒长达10~30d,期间易感染的鸡就会被通过蚊子的叮咬而感染。

(3)鸡群恶癖,啄毛,造成外伤,鸡群密度大,通风不良,鸡舍内阴暗潮湿,营养不良,均可成为本病的诱发因素。

(4)没有免疫鸡群或者免疫失败鸡群高发。

2 流行特点

此病多见鸡只,不分日龄、品系的鸡,对此病均易感。其中,雏鸡和幼鸡的易感性最大。一旦感染后,可导致雏鸡批量死亡。此病多数为传播感染,脱落的痂皮,为重要的传染源,多数经破损皮肤或黏膜感染。此外,还有经蚊虫、皮肤寄生虫等感染的可能。就流行季节而言,此病四季可发,春秋季节蚊虫猖獗时,为此病的高发期。舍内拥挤、阴冷潮湿、通风不良、卫生条件差、营养元素缺失等等,同样可加重此病的易感性。此病临床诊治不及时,继发慢性呼吸道病、传染性鼻炎、葡萄链球菌病等等,可加重病情而造成批量死亡。

3 临床症状

鸡痘病毒可根据机体的发病情况分为黏膜型鸡痘,皮肤型鸡痘。

(1)黏膜型鸡痘特征为:口腔、喉头、气管、眼、脸等黏膜表面长有黄白色的小结节,这层黄白色假膜有坏死的黏膜组织和炎性渗出物凝固而成很像白喉,故称作白喉性鸡痘。

(2)皮肤型鸡痘特征为:鸡身体无毛的地方或稀少的地方,特别在鸡冠上,肉垂,眼睑,嘴角,翼下,腹部,腿等处长有白色小节结,很快增大,初期是白水泡,中期发黄,后期发黑。

4 病理变化

(1)黏膜型鸡痘,在口腔、鼻、咽、喉、眼或气管黏膜上有隆起的白色结节,成黄色奶酪样坏死。

(2)皮肤型的特征为:长在表皮下层的毛囊,上皮增生形成节结,初起为湿融,往后变成干燥,外观成圆形,不规则皮肤变成粗糙成灰色暗棕色结节,干燥的切开出血,到后期湿融而脱落。

5 防治措施

5.1 预防措施

加强养鸡管理,改善舍内通风。一旦确诊此病感染,务必及早隔离诊治。病鸡病情严重,无治疗价值的,及早淘汰无公害化处理。被污染的鸡舍、鸡场,彻底清扫,彻底无死角消毒1次,避免此病的扩散和蔓延。发病鸡场,隔离病鸡,待完全康复后2个月,方可混群饲喂。

搞好接种防疫工作,此病常年流行地区,春秋两季接种用鸡痘鹌鹑化弱毒冻干苗,适用于刚初生6日龄上雏鸡及成年鸡。接种先用生理盐水稀释,而后用刺种。或者,用经灭菌的蘸笔尖蘸取稀释的疫苗,于鸡翅内侧无血管处皮下刺种。具体用量,雏鸡6日龄以上,疫苗经200倍稀释后,刺种1针。雏鸡20日龄以上,疫苗经100倍稀释后,刺种2针。鸡1月龄以上,疫苗经100倍稀释后,刺种2针。通常情况下,接种后3~4d,刺种部位有红肿症状,而后结痂。2~3周后,痂皮脱落,为有效接种。有效免疫期达2个月之久,大鸡可达半年之久。

5.2 治疗措施

对此病的治疗,特效药不多。临床用药,对症用药,配中药治疗,为首选。

痘疹部位的早期处理,皮肤有痘疹,先用1%高锰酸钾冲洗,而且,取消毒后的镊子,将痂皮剥离。伤口处,涂抹碘酒或甲紫。黏膜有钩针,取消毒后的镊子,小心清除假膜。而后,用高锰酸钾冲洗,然后涂抹碘甘油。

有报道证实,10%水杨酸钠液,肌肉注射,每天用2次,每次用0.05ml,连续用1周。或者,用乙酰水杨酸,口服,每天2次,每次用0.25~0.5g,连续用1周。上述用药,能缓解病情,而抑制病增生,起到康复的目的。

除此之外,中药同样为不错的选择。

处方:黄芩、防风、山豆根、苦参、白芷,上述每次各50g;丹皮,每次60g;黄檗、金银花、板蓝根,上述每次各取80g;栀子、甘草,上述每次各取100g,上述陈述药剂,混合研磨,成粉后兑水煎服,每只鸡用0.5~2g。剩余的药渣,拌料喂服,连续用1~2周,基本可痊愈。

处方:龙胆草、薄荷,上述每次各取500g;紫草,每次取1000g,上述陈述药剂,研磨成粉后,水煎,适用于500~600只鸡1日用量,药渣拌料喂服,效果不错。

中成药,用喉症丸,每只鸡2粒,拌料喂服。连续用2~3d。眼部有痘疹,内服同时,取2~3粒滴水成浆糨状,涂抹在患病部,每天2次,连续用2~3d,效果不错。

6 体会总结

鸡痘是由鸡痘病毒感染而诱发的急性、高度接触性、传染性疾病,此病典型症状,在无毛或少毛部位,频繁有痘疹出现。这些年,此病的流行可发四季。尤其春秋季节蚊虫猖獗时,为此病的高发期。舍内拥挤、阴冷潮湿、通风不良、卫生条件差、营养元素缺失等等,同样可加重此病的易感性。

重视此病的防控,应做好防病管理措施。注意改善舍内通风,及早淘汰无治疗价值的病鸡。根据此病流行特点,春秋两季接种用鸡痘鹌鹑化弱毒冻干苗,对此病的防控效果不错。临床治疗此病,特效药不多。以对症用药,配中药治疗,为首选。

将痂皮剥离。

涂抹碘酒或甲紫。

能缓解病情,而抑制病增生,起到康复的目的。

[1] 白高洁,罗佩先,刘玲伶,等.鸡痘的防控措施[J].中国畜牧兽医文摘,2015,(6):146.

[2] 赵红梅.鸡痘病的综合防控措施[J].现代农业,2017,(1):79.

[3] 顾汉娟.鸡痘的预防措施[J].中国畜牧兽医文摘,2015,(10):151-152.

猜你喜欢

鸡痘蚊虫雏鸡
中兽医药治疗鸡痘的新思路
辛巴狗幽默日常
带您了解蚊虫驱避剂
浅析秋冬季鸡痘的预防及控制
夏天来了 实用防蚊虫妙招请收好
雏鸡的饲养管理技术要点
夏季严防雏鸡中暑
谈秋冬季鸡痘的预防与控制
鸡痘的流行特点及措施
快乐大讲堂③蚊虫叮咬止痒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