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奶牛产后胎衣不下的原因及防治

2017-01-17杨毛吉

中国畜牧兽医文摘 2017年11期
关键词:胎衣母牛胎盘

杨毛吉

(青海省共和县恰卜恰镇兽医站,青海共和 813099)

奶牛产后胎衣不下的原因及防治

杨毛吉

(青海省共和县恰卜恰镇兽医站,青海共和 813099)

通常情况下,母牛产后12h,胎衣仍未完全脱落,可界定为胎衣不下。此病危害严重,可导致子宫内膜炎,可导致不孕,严重影响母牛繁殖效率,而增加淘汰率。为此,在文献查阅的基础上,笔者就奶牛产后胎衣不下的原因详细分析,进一步提出对应的防治措施,以供参考和借鉴。

母牛 胎衣不下 防治

1 前言

奶牛产后胎衣不下是一种常见病,一般情况,母牛在产后经过12h胎衣仍未全部脱落即称胎衣不下,该病会引起牛子宫内膜炎症,还会导致奶牛不孕症的发生,严重的会直接被淘汰。

2 病因分析

经调查证实:导致胎衣不下的病因较为复杂,有生理性的病因,有营养管理不善的诱因。具体分析,有如下几类:第一,奶牛饲喂管理差,在干奶期间饲料中钙磷含量超标,导致体内钙、磷代谢失去平衡,影响到钙、磷的摄取,最终造成产后低血钙,导致奶牛胎衣不下。同时,干奶期间日粮中蛋白质缺乏,会导致牛体况下降,影响产后胎衣的排出。在日粮蛋白质含量测试中得出,在干奶期内日粮中蛋白质含量为7%时,产后胎衣不下发生率为45%,日粮中蛋白质含量为14%时,产后胎衣不下发生率为25%,但值得注意的是如果在干奶期内营养能量摄取过高也会导致胎衣不下。

第二,干奶期日粮中维生素含量不足,比如:维生素A、维生素E等,都将导致产后胎衣不下。大量饲喂经验证实:处于干奶期的母牛,如能摄取充足的微量元素和维生素,胎衣不下的感染概率将大大减少。

第三,母牛妊娠期间,子宫受外界细菌和病毒的侵染而诱发炎症,是胎衣不下的重要诱因。一旦感染诱发炎症,可导致胎盘与母体粘连,而诱发此病。

3 诊断要点

确诊此病,首先,检查胎盘,是否完整。而后,检查尿膜绒毛膜上有无破损破口。除此之外,是否还有其他的破口。如果有其他破口,都要经过仔细检查。并能结合实际情况,进一步判断有无胎衣不下症状。

4 治疗措施

胎衣不下早期症状,尝试中药或西药治疗,往往有不错的效果。

西药疗法,金霉素,每次1g;或,土霉素,每次2g。生理盐水,每次500ml。混合待溶,加温后1次,灌注子宫内。经此处理,可缩小胎盘,排出胎衣。

垂体后叶素,每次100国际单位,肌肉或皮下注射,间隔2h,重复注射1次,效果不错。较适合用于产后6~8h,超过12h,往往效果不佳。

催产素,每次80~100国际单位;麦角新碱,每次6~10mg,1次静脉或肌肉注射,治愈效果较好。

50%氯化钠,每次500ml,静脉注射,1次效果俱佳。

用含糖盐水,每次900~2000ml,静脉注射,用产后胎衣不下效果不错。

中药疗法,中药参灵汤对奶牛产后胎衣不下有一定治疗作用。中药使用过程中如果胎衣不自然脱离,采用人工剥衣时,也可以达到手到即脱的效果。所用中药参灵汤成分为党参和黄芪各30g,生薄荷和五灵脂各30g,当归60g,川芎和益母草各30g,全部研成粉末状,用开水冲服。

手术剥离,早期用中西药治疗无效,后期可尝试胎衣剥离手术。准备手术前,用温水灌肠,将肠内积粪排出。或者,直接用手掏出。将牛尾拉向一侧,用绷带固定。注意消毒外阴部,用0.2%~0.3%高锰酸钾水溶液冲洗。而后,取10%氯化钠,每次500ml,向子宫内1次灌注。剥离胎衣时,左手扯住露在外面的胎衣,右手顺着深入子宫内。找到子宫叶。凭拇指寻找胎盘边缘,用食指将胎盘和母体胎盘分开。在分离胎衣过程中,子宫角内胎衣剥离困难,建议轻拉胎衣,迅速用手抓住未分离的胎盘,顺利完成胎衣的剥离工作。手术操作完毕后,用0.1%高锰酸钾溶液,冲洗子宫,防治子宫感染。而后,用华神康普灵,每次30ml,每天1次,连续用3~4d药物,效果更好些。

5 预防措施

加强母牛管理,改善喂料条件,适量补充维生素、硒元素等微量元素,增强自体体质。适量增加运动量,对预防此病效果同样不错。母牛生产前期,用中益气汤调补脾胃,定期喂服,有利于益气升阳,对此病防控效果更好。

母牛临产前2~3周,饲喂日粮中,酌情减少钙含量,适量增加蛋白含量,能大大降低此病的易感率。对于以前发生过胎衣不下情况的奶牛,应当及时注射1次维生素D3。在产后,要及时对奶牛进行补糖、钙等,通常在母牛产后马上进行静脉注射20%葡萄糖酸钙500ml和25%葡萄糖400ml,可有效预防奶牛胎衣不下。加强干奶期饲养管理,奶牛在干奶期内营养摄取最为重要,不但要科学地进行维生素与微量元素配比,还要使营养摄取平衡,以促进奶牛产后胎衣快速排出。

配种前积极治疗子宫内膜炎随着奶牛胎次增加,产道损伤概率增多,导致感染机会加大,子宫内膜炎发病率提高,也使新生胎儿胎盘和母体胎盘易粘连,所以应在早期正确诊断并有效治愈。

6 体会总结

奶牛产后胎衣不下是一种常见多发病,通常情况下,在产后12h胎衣未被排出,即可做好应急处理的准备。此病的发生诱因复杂,有生理性病因,有管理不善的诱因。最根本的诱因在于:奶牛饲喂管理差,日粮中营养搭配不合理,子宫内有炎症。

对母牛胎衣不下的治疗,早期发现及时,可尝试用中药或西药治疗,往往有不错的效果。

后期,病情加重,中西药治疗无效,应尝试用胎衣剥离手术。同时,加强母牛管理,改善喂料条件,适量补充维生素、硒元素等微量元素,增强自体体质。适量增加运动量,对此病的康复和治疗效果更好些。

[1] 王洋.奶牛胎衣不下的发病情况调查及防治措施[J].贵州畜牧兽医,2017,41(4):28-29.

[2] 王小平,王瑞,邓永洪,等.安格斯母牛胎衣不下的防治措施[J].中国牛业科学,2017,43(4):93-94.

[3] 孙健,张京和,张凡建,等.奶牛胎衣不下影响因素分析[J].黑龙江畜牧兽医,2017,(16):132-134.

猜你喜欢

胎衣母牛胎盘
母牛常见产科病及治疗措施
南方规模奶牛场胎衣滞留发病规律研究
产前超声与MRI对凶险性前置胎盘合并胎盘植入的诊断效果对比
胎衣加赘物预防母牛胎衣不下的效果观察
被诊断为前置胎盘,我该怎么办
牦牛产后胎衣不下的诊断及治疗措施
初产母牛的饲养管理
母牛产犊后瘫痪该咋治
牛、羊胎衣不下的临床诊治
被诊断为前置胎盘,我该怎么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