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农村散养猪高致病性蓝耳病的防治措施

2017-01-17杨中宏

中国畜牧兽医文摘 2017年11期
关键词:发绀耳病消毒剂

杨中宏

(景东彝族自治县大朝山东镇农业服务中心,云南景东 676200)

农村散养猪高致病性蓝耳病的防治措施

杨中宏

(景东彝族自治县大朝山东镇农业服务中心,云南景东 676200)

2013~2015年,景东县大朝山东镇彭家村、大驮村、芹菜塘村、曼状村、文玉村的部分农户散养猪只相继发生以母猪呼吸困难、发热、流产、早产、死胎、不发情、发情但屡配不孕、产后无乳、胎衣滞留;仔猪表现为呼吸困难,体温升高到40℃以上,腹泻、共济失调、眼睑水肿,一部分病猪还可见耳部、体表皮肤发紫等症状,断奶前仔猪死亡率可达80%~100%;生长肥育猪出现前期发热到40℃~42.5℃,后期降到38℃以下,大便干燥呈颗粒状,尿黄;少数猪还表现出咳嗽及双耳背面、边缘、腹部及尾部皮肤出现深紫色等症状的疾病。剖检可见心、肾、大肠浆膜出血,胃黏膜溃疡、脱落及出血。经诊断为猪蓝耳病。通过采取综合防治措施,降低了发病率和死亡率。

1 发病情况

2013年8月,张某从云县拉来一车仔猪共46头,发现几头仔猪食欲废绝、发热,还伴有轻微呼吸困难,大便干燥、尿浓度较高且呈黄色。当卖给农户后,有44头相继出现相同症状,发病率96%。病初高烧高热,在使用抗生素及退热镇痛药治疗后体温下降到38℃左右,但病情反复,有的猪耳朵背面发绀,症状轻的还能吃一些青饲料,严重的不吃不动、呼吸急促、体表发凉,最后死亡38头,死亡率82.6%。9~11月,彭家村2个社,大驮村1个社的猪相继发病,母猪发病12头,流产6头,死亡2头,死亡率16.7%。架子猪发病47头,死亡17头,死亡率36.2%。仔猪发病56头,死亡45头,死亡率80.4%。2014年8~12月,芹菜塘村2个社,曼状村3个社,母猪发病17头,流产9头,死亡3头,死亡率17.6%。架子猪发病62头,死亡23头,死亡率37%。仔猪发病61头,死亡55头,死亡率90.2%。2015年1~3月,文玉村3个社、大驮村2个社、芹菜塘村1个社母猪发病21头,流产8头,死亡5头,死亡率29.4%。架子猪发病65头,死亡22头,死亡率33.8%。仔猪发病45头,死亡36头,死亡率80%。

2 流行病学

(1)蓝耳病是一种高度接触性传染病,呈地方流行性。病毒只感染猪,感染猪不分品种、不分年龄和不分用途,但以妊娠母猪和1月龄以内的仔猪最易感染。患病猪和带毒猪是本病的主要传染源。

(2)蓝耳病的主要传播途径是接触感染、空气传播和精液传播,也可通过胎盘垂直传播。易感猪可经口、鼻腔、肌肉、腹腔、静脉及子宫内接种等多种途径而感染病毒。猪感染病毒后2~14周均可通过接触将病毒传播给其他易感猪。

(3)感染蓝耳病猪的鼻腔、粪便及尿中均可检测到病毒。易感猪与带毒猪直接接触或与污染有蓝耳病病毒的运输工具、器械接触均可受到感染。感染猪的流动也是本病的主要传播方式。

3 临床症状

(1)急性型,发病猪感染此病多表现为精神沉郁,食欲减退,呼吸困难,母猪妊娠后期发生早产、流产、死胎,少数母猪耳朵和躯体末端发绀,有的母猪还会出现肢体麻痹性神经症状。新生仔猪,尤其吃奶仔猪死亡率高,可高达85%以上,大多数仔猪耳朵和躯体末端发绀。农村散养户的生长猪和育肥猪则由于管理粗放,容易出现较严重地继发感染,常出现病初体温高至40℃~42.5℃,呼吸困难,用抗生素及退热镇痛药治疗后,体温下降,多排干燥颗粒状粪便,尿黄色,喜欢采食青绿饲料,不爱吃精料。当发现猪呼吸急促、精神沉郁、不吃不动、体表肤色发绀时,多数猪已形成较严重混合感染,较难救治。

(2)慢性型,主要表现为猪群的生产性能下降,生长缓慢,母猪的繁殖性能下降。常出现母猪不孕、流产、早产、产木乃伊样胎儿等情况。仔猪常表现异常呼吸症状和死亡率升高。而且整个猪群易继发细菌性和病毒性疾病。慢性型多发生在规模化养猪场,散养户中常见于能繁母猪。

(3)亚临诊型,感染猪不发病,表现为蓝耳病病毒的持续感染,猪群的血清学抗体阳性,阳性率一般在10%~88%[3]。

4 防控措施

(1)加强防疫宣传,搞好春秋两防及适时补免。近几年,当地在猪的免疫注射时,采取的是:在春秋两防中猪口蹄疫、猪瘟、蓝耳病三种疫苗,两针注射,一次完成的“321”强制免疫。可有的养殖户防疫意识低,不配合防疫员工作,有的甚至拒接给猪注射疫苗。并且在免疫注射时小猪、弱猪、带病猪、怀孕母猪不能注射疫苗,防疫过后新补栏的猪也没能及时补免。这些没有免疫注射过的猪,在养殖过程中存在重大安全隐患,应及时进行免疫注射。

(2)加强消毒灭源,散养户大多不做消毒工作,有的分不清杀虫剂和消毒剂,把杀虫剂当作消毒剂在消毒。蓝耳病病毒对外界环境抵抗力相对较弱,病毒的稳定性受pH值和温度的影响比较大,对有机溶剂十分敏感,对常用的化学消毒剂的抵抗力不强。在消毒剂选择上,可选择稳定性强、作用范围广的消毒剂,确保消毒效果。对发病的猪要及时隔离治疗,对没有利用价值的猪及时淘汰,死猪和粪便进行无害化处理。

(3)加强饲养管理,在基础日粮配合中应选用好的原料并注意营养平衡,尽量达到配合日粮的全价性,保证猪群的营养水平,提高猪群体质,增强猪群对各种疾病的抵抗力。在饲养管理过程中应尽量减少分群、换圈、惊吓、饲养中途突然更换饲料等易产生应激反应的做法,尤其在猪发病后不能强行驱赶。

(4)药物治疗。蓝耳病是一种新的病毒性传染病,没有特效的治疗药物,只能根据临床症状对症治疗。经过临床实践发现,在发病初期对病情严重不吃食的猪采用30%替米考星注射液0.1ml/kg注射;连用2d后,再用变异高热先锋80~100kg的猪用1组肌肉注射,连用2~3d;同时增加青饲料的投喂量,并在青饲料中加入扶正解毒散和阿司匹林,对控制继发感染及改善病猪的食欲有一定治疗效果。

猜你喜欢

发绀耳病消毒剂
猪场猪蓝耳病感染状态的国内外评估
发绀型先天性心脏病患儿父母焦虑与疾病不确定感水平及其相关性
替米考星对初产母猪蓝耳病的治疗研究
涨疯了!碘涨50%,三氯涨超30%,溶剂涨超250%……消毒剂要涨价了
耳病治鼻,事出有因
发绀型先天性心脏病多次体肺分流术的体会
猪蓝耳病的诊断及防治
含氯消毒剂,别仅凭名字辨别
正确使用消毒剂
消毒剂会引发哮喘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