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猪瘟防控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措施

2017-01-17胡圣林张智瞳

中国畜牧兽医文摘 2017年11期
关键词:猪群猪瘟养殖户

胡圣林 张智瞳

(句容市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江苏句容 212400)

猪瘟防控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措施

胡圣林 张智瞳

(句容市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江苏句容 212400)

在生猪养殖过程中,猪瘟属于常见疾病,具有较强的传染性,一旦出现将严重损害养殖户的经济效益,猪瘟作为一种具有较强传染性的病毒性猪病,若一头猪受到感染,则其周围健康猪也容易发生感染,特别是养猪场中,生猪饲养密度较大,出现猪瘟的概率比较高,且病猪死亡率也比较高,但多数养殖者为追求最大化利益,对猪群的科学化管理予以忽视,进而出现猪瘟,反而造成更多经济损失,对于此养殖户应避免猪瘟防治误区,积极落实防治措施,以有效防治猪瘟。

猪瘟防治;问题;对策

1 存在的问题

1.1 饲养管理

现阶段,我国农村地区的生猪饲养规模比较小,在饲养水平和管理能力上均相对较低,为节约养殖成本,养殖者通常以半开放式形式进行饲养,此种养殖方式不能与政府的生猪养殖卫生防疫措施要求和规范相符合。同时,养殖户的生猪来源多为外地购进,并未真正实现自繁自养,另外养殖期间养殖户并未科学落实防疫工作。

1.2 计划免疫

农村生猪养殖过程中,免疫程序不科学、免疫剂量不足是导致免疫失败的关键原因,在免疫失败的多发地区,猪群免疫合格率均值仅为54.2%。主要与以下因素影响相关:第一,免疫程序缺乏科学性和规范性。在免疫工作开展之前,未开展流行病学调查,完全套用其他猪场或地区的免疫程序,或多年来始终使用一套免疫程序,并未根据当地情况及猪场实际情况进行调整和更改。第二,免疫剂量不足。对于免疫所需疫苗,并未按照相关规定和要求进行运输及保存,使得疫苗失活,再加上免疫剂量不足,进而造成免疫失败的现象。农村动物防疫人员的专业知识、技术水平、文化水平均有局限性,因此免疫中容易出现操作不当现象,这也会造成免疫剂量不足问题。第三,缺乏防疫与检疫意识。部分养殖户缺乏防疫意识,使得村级防疫人员无法顺利开展防疫工作,影响综合防治效果。同时,相关部门的检疫力度不足,无法杜绝未防疫生猪甚至是病猪进入本地,部分已经患病生猪,并未接受检疫在市场中流通,进而出现小范围猪瘟流行现象。

2 针对猪瘟防治问题的对策

2.1 及时诊断

从猪瘟预防控制流程来看,要想避免猪瘟防治中的问题,确保防治效果,首先需要做好疾病诊断工作,确保诊断结果准确,并据诊断结果采取对应措施进行治疗,这样才能对猪瘟流行扩散进行有效控制。通常情况下,猪瘟病情诊断需要以临床症状为依据,并结合病例变化,对于非典型猪瘟,因其临床症状不明显,临床特征缺乏特异性,因此需要依据专业试验进行诊断,可通过血液学检查进行诊断,还可以通过病毒学检查进行诊断,另外还可以通过细菌学检查进行诊断。

2.2 科学选用疫苗

对于猪瘟防疫工作来说,优良的疫苗是确保其顺利开展的关键,因猪瘟仅包括一个血清型,因此在疫苗选择上应注重两个方面,一方面确保疫苗抗原含量符合要求;另一方面确定生猪接种疫苗所产生的过敏反应。另外,以养猪场实际情况为依据,免疫程序的合理化、科学化制定也非常重要。通常情况下,猪瘟疫情控制区一月龄免疫一次,或两月龄免疫一次。磺胺类、利巴韦林等药物对β淋巴细胞增殖有抑制作用,因此会影响病毒疫苗的免疫作用。另外,在疫苗运输与贮藏上,应保证其有效性,在专业兽医指导下对猪瘟兔化弱毒疫苗进行合理应用,这样才能使猪瘟得到有效防控。农村养殖户应定期检测猪群免疫抗体,对猪群抗体水平进行了解,并参照实际数据,对免疫时间和程序进行确定。

2.3 及时控制疫情

在发现猪瘟疫情之后,需要及时对感染生猪进行隔离处理,并给予其观察和治疗。对于感染生猪所处猪舍在其隔离之后需要彻底清洁和消毒。若感染生猪发生病死情况,需要及时进行无害化处理,使病原物传播概率降低。另外,应严密检查疫病发生区域,禁止外来人员随意出入。

2.4 提高饲养管理水平

在生猪饲养方面,若条件允许,应尽量选用高营养价值的优质饲料,使猪群免疫能力和抗病能力提高。同时,养殖户应采取封闭式模式对猪群进行管理,使猪群受到外来病毒感染的概率降低,同时针对猪舍以及食具、饮具等用具应做好消毒和清洁工作。另外,养殖户应坚持自繁自养,按照全进全出的原则进行饲养,对于仔猪的来源进行严格控制,尽量避免外界引种,若必须从外界引入优质生猪,则应选择有检疫合格证明的生猪,并将新引进生猪隔离饲养,对其健康状况进行观察和检验,确保其健康之后才能混入猪群进行统一饲养。相比于营养状况不佳、体质弱以及患有慢性疾病的生猪,健康良好的生猪免疫力更高,因此需要确保饲料质量和数量均符合要求,猪舍内应保持空气清新和清洁卫生,保持适当的饲养密度,另外对生物安全措施应严格贯彻落实,使猪群健康水平提高。

2.5 净化种猪群

对于仔猪来说,其受到猪瘟感染的关键在于感染种猪,因此应将带有强毒抗原的种猪淘汰,这样才能使猪瘟传染从源头上得到杜绝,使猪瘟发生率降低,同时也降低猪瘟所造成的危害。另外,养殖户应坚持自繁自养,这样才能使疾病引入得到有效控制。

2.6 增强防疫意识

在猪瘟防治工作上,防疫工作非常重要,因此需要增强养殖户的防疫意识,这样才能做好防疫工作,从防疫角度控制猪瘟感染。第一,做好猪瘟免疫知识宣传工作,就猪瘟免疫知识向养殖户进行全面普及,使养殖户加深对动物防疫的认识和理解,自觉接受防疫注射。第二,组织养殖户参与猪瘟防控知识讲座,由兽医专家们进行讲解,并与农村养殖户进行沟通和交流,为其答疑解惑并提供更多指导意见。同时,畜牧兽医工作站相关人员应接受持续培训工作,使个人免疫知识更加丰富。第三,针对动物防疫工作,相关部门应增加管理力度,杜绝无免疫标识动物在公共市场中出现和流通,针对私藏带病牲畜以及公开售卖带病牲畜的人员予以严肃处理。

2.7 完善分子流行病学监测制度

对于猪瘟的防治来说,监测猪瘟病原是基础和前提,但就我国当前情况而言,并未形成与猪瘟疫情相关的全面流行病学数据,所以应建立并不断完善猪瘟病毒相关的遗传多态性数据库,并保持其全国性特点,这不仅对及时监测猪瘟流行毒株情况有利,而且对了解毒株变异情况有利,可以准确、及时地跟踪监测猪瘟疫情的具体情况,以便于及时对新毒株进行预报和预防,这对我国猪瘟防治工作来说有重要意义。

3 结语

猪瘟是因猪瘟病毒而导致的高度接触性传染病,该疾病不仅流行广,而且具有较大危害,对养猪业发展造成严重威胁。猪瘟防治工作开展的目的在于对猪瘟流行进行控制,降低因猪瘟而造成的经济损失。实际上,在猪瘟防治工作中,饲养管理方面和免疫方面均存在诸多问题,对此不仅需要对猪瘟进行及时诊断,还应选用合理疫苗,及时控制疫情,提高饲养管理水平,另外还应净化种猪群,增强防疫意识,完善分子流行病学监测制度,这样才能对猪瘟进行有效防治,保证养殖户的经济效益。

[1] 苏天生.探讨农村猪瘟防治工作的问题和应对措施[J].甘肃畜牧兽医,2016,46(16):60.

[2] 莉芳.现行农村猪瘟防治工作的问题和应对措施探讨[J].农民致富之友,2016,(2):250-251.

[3] 符必潮.猪瘟防治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J].农技服务,2015,(2):146.

猜你喜欢

猪群猪瘟养殖户
非洲猪瘟防控形势及防范措施
健康猪群体系建设的主要措施
旗开得胜!5亩养出过万斤金刚虾,虾中60元抓虾!养殖户:有信心养
非洲猪瘟对菲律宾已造成1350亿比索的损失
猪群咳嗽多发季 养猪人如何应对
牛年开盘鱼价创新高,养殖户如何避免“有鱼价没鱼卖”的尴尬?
非洲猪瘟常态下猪场建设的12345
供应趋紧,养殖户提价意向明显
平凡人物·平凡故事:年底了,养殖户喜迎丰收
猪群中暑咋预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