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提升雏鸡成活率的有效措施

2017-01-17杨志祥

中国畜牧兽医文摘 2017年11期
关键词:雏鸡鸡舍日龄

杨志祥

(云南省大理州宾川县平川镇农业综合服务中心畜牧兽医组,云南大理 671600)

提升雏鸡成活率的有效措施

杨志祥

(云南省大理州宾川县平川镇农业综合服务中心畜牧兽医组,云南大理 671600)

雏鸡培育好坏,成活率高低,影响到最终的养鸡效益。由此,注意提高雏鸡成活率,成为养鸡户主普遍关心的热点话题。总结多年来一线工作经验,笔者就育雏的实际工作,从做好入雏前的准备;严把引种关、选种关;营造适应育雏环境;改善饲喂管理条件;做好疫病防控管理等五大方面,做要点阐述,以供参考和借鉴。

雏鸡 饲养管理 成活率

结合多年一线实际工作经验,在养鸡生产期间,笔者认为育雏成活率的高低,直接关系到养殖业发展的成功与否。为此,下面笔者就如何提高雏鸡的成活率谈几点建议。

1 做好入雏前的准备

入雏前,检修育雏舍。有漏雨、烂洞等,及时修缮。准备好饮水槽、采食槽、消毒用药、保温热源等等。

入雏前,注意鸡舍消毒。所用用具、场地等等,清扫一遍,彻底消毒一遍。用过氧乙酸、新洁尔灭、氢氧化钠等等,交替轮换消毒1遍。待鸡舍干燥后,铺垫垫草,所有用具放置进鸡舍。紧闭门窗,用过氧乙酸消毒药剂,熏蒸消毒鸡舍一遍。消毒后密封鸡舍1~2h,而后打开门窗。彻底消毒后,禁止任何未经消毒用具,进入鸡舍。

2 严把引种关、选种关

严把引种关,确保引种质量。选择的孵化场,要求:种鸡质量高,出雏率要高,而且,信誉要好。严把选种关,选育的个体,绒毛光鲜,个体抑制,脐环闭合,没有血痕。最好,在同日出壳。

3 营造适应育雏环境

雏鸡适宜的养殖环境,应自温湿度、养殖密度、通风换气、光照强度等几个方面,都加以改善。

温度,入雏第1周舍温要求达到33℃~35℃,以后每周逐步下调1℃~2℃,最后保证舍温不低于20℃。此外,还应经常巡舍,如发现雏鸡打堆,则为过冷,如远离热源则为过热,对这些情况应适当调节舍温。热源可采用炭火盘或煤炭盘或电灯,有条件可用保温伞保温。

湿度,第1周要求在70%~75%,以后应在50%~60%,才有利于雏鸡生长。

通风换气,当舍内氨味浓时,即感到呛鼻子时应加强通风换气,但不要使雏鸡受凉。板结的垫料应及时更换。

密度,地面平养一般为15~30只/m2,栅栏平养为30~40只/

m2.

光照,育雏前1周,光照要求在20 h以上,以后逐步改为晚上光照。

4 改善饲喂管理条件

饮水管理,进雏舍后,先休息3~4h。而后,用接近室温的开食水,安排雏鸡饮用。切忌,入雏后3d内,务必要饮水。注意饮水器消毒,每天定期擦拭,每周用高锰酸钾消毒1次。

开食管理,在饮水后,将鸡料加开食盘中,任其自由采食。

雄雌分群管理,对雄鸡、雌鸡分群,避免雄鸡抢食,避免公母体重过大。同时,减少公鸡啄伤母鸡的可能。

断喙,以防止雏鸡啄癖,以上喙断1/2,下喙断1/3为好。断喙前一天在饮水中加维生素K,防止断嚎出血过多。断喙后3d内在饮水中加入多维电解质,可减轻应激。断喙最好在晚上进行,也起到减轻应激作用。

5 做好疫病防控管理

鸡舍封闭化管理,减少与外界的接触。所有进出口,设置消毒药池。所有工作人员进出鸡舍,都要更换鞋帽,做好消毒管理工作。

严格全进全出,同批次鸡同时购进同时出售。出舍后,彻底消毒鸡舍一遍。而后,控制鸡舍2~3周,方可进入下批鸡。

注意带鸡消毒,每间隔1周,用抗毒威或百毒杀,带鸡消毒1次。同时,做好灭鼠工作。及时更换垫料,注意防球虫病,更有利于雏鸡健康发育。

根据鸡病流行,提早药物防控。饮水中加入药物防治疾病,1~20日龄期间,可用土霉素、氯霉素等抗菌药加入饮水中,连喂5d,停3d。然后交替换药一直喂到20日龄,可以预防白痢、大肠杆菌病的发生。21日龄后用球痢灵、牧宁霉素、强效氨丙琳等药物,连喂30d可以预防球虫病的暴发。此外,从10日龄开始连续喂盐霉素,是预防球虫病暴发的最佳方法,而且还有增重和提高饲料转化率的作用。

接种防疫疫苗,根据鸡病流行情况,制定切合实际的免疫程序,增强鸡抗病体质,而预防传染性疾病的发生。通常情况下,雏鸡接种可参照如下:4日龄,用新城疫II系、传染性支气管炎二联苗,滴鼻、点眼免疫。9日龄,用传染性法氏囊病疫苗,饮水免疫。为确保饮水免疫效果,早先最好全群停止供水4h,而后每个雏鸡自由饮水,确保足够的免疫水补给。饮水中,加适量的脱脂奶粉,效果会更好些。雏鸡12日龄,用新城疫IV系苗,滴鼻、点眼免疫。雏鸡30日龄,用传染性支气管炎H52苗,饮水免疫。雏鸡32日龄,用新城疫I系苗,肌肉注射,用1ml/只,防控效果更好。

6 体会总结

雏鸡培育好坏,关系到养鸡综合经济效益。就此,提升雏鸡成活率,是养鸡户主普遍关心的热点话题。

就本文论述的要点知识分析,提升雏鸡成活率,应自各方面着手安排:(1)入雏前,检修育雏舍,彻底消毒鸡舍,营造无菌环境。(2)选种引种,是重点。要严把引种关、选种关,确保引种质量。

(3)营造适宜的育雏环境,自温湿度、养殖密度、通风换气、光照强度等几个方面,都加以改善。

(4)改善饲喂管理。开好饮水关,把控采食关,注意分群管理。

(5)重视疾病防控。坚持封闭化管理,严格全进全出,注意带鸡消毒。根据鸡病流行,提早药物防控。接种防疫疫苗,增强鸡群抗病体质。

[1] 陈伟华.提高雏鸡成活率的关键措施[J].现代农业科技,2010,(6):325.

[2] 邓缘,燕海峰,朱立军,等.提高秋季雏鸡成活率的措施[J].湖北畜牧兽医,2007,(10):16-17.

[3] 汪志铮.提高小鸡成活率的措施[J].湘西科技,2002,(6):22.

[4] 唐景田,王瑞萍.提高雏鸡成活率的几项技术措施[J].养禽与禽病防治,2001,(3):21-22.

猜你喜欢

雏鸡鸡舍日龄
雏鸡的饲养管理技术要点
不同初配日龄对二元杂种母猪繁殖成绩的影响
鸡舍消毒程序小结
鸡舍消毒程序小结
别请狐狸建鸡舍
夏季严防雏鸡中暑
26日龄肉鸡腹胀后死亡怎么办
鸡舍
不同去势日龄对保育猪生长性能的影响
蛋鸡合理投料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