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槐猪的保种与开发现状调查报告

2017-01-17李应丰

中国畜牧兽医文摘 2017年11期
关键词:上杭县保种家系

李应丰

(福建省龙岩市畜牧站,福建龙岩 364000)

槐猪的保种与开发现状调查报告

李应丰

(福建省龙岩市畜牧站,福建龙岩 364000)

槐猪是广泛分布于闽西南山区的一个地方猪种,主产于福建省的上杭、漳平及平和等地,据《上杭县志·物产志》载:乌猪本地产,毛润泽,而皮薄肉质甜美,在上杭县已有1000多年的饲养历史。根据《中国猪品种志》记载,槐猪属小型早熟、脂肪型猪种,全身被毛黑色,头较宽而短,额部有明显的横行皱纹,俗称“倒八卦”。体躯短,胸宽而深,背宽而凹,腹圆大下垂,全部斜尻,臀部欠丰满,多为卧系,大腿肥厚,尾根粗大。龙岩市生猪产业技术体系与福建省上杭县绿琦槐猪育种场开展《地方品种的保护与开发》课题合作,现将槐猪保种与开发现状报告如下:

1 基本情况

福建省上杭县绿琦槐猪育种场,为2008年农业部首批授牌国家级槐猪保种场(编号:C3501015),新场址2010年4月竣工投入使用,建筑面积一万多m2,其中母猪生产区3395m2,有母猪产仔舍6栋1882m2,产床164床、怀孕母猪舍5栋1513 m2;仔猪培育区有仔猪育成舍4栋1800m2;商品猪育肥区有商品猪育肥舍6栋2550m2;管理区有管理房一栋,占地面积210 m2、建筑面积420 m2;配套饲料房1栋212.0 m2、兽医室1间47.2 m2、检验室1栋112.34m2、员工宿舍1栋302.0m2、固定资产投入1600万元,目前存栏槐母猪104头,槐公猪16头,2016年全年出售种猪及商品猪5000多头,做到了槐猪品种不丢失、生产性能不下降。

2 建立保种核心群

根据实际情况,建立8个家系,各家系由不同血统公猪组成,每个家系由2头公猪(其中成年与后备公猪各1头),13头母猪组成。最终由8个不同血统的18头公猪和110头母猪组成保种群。

3 保种技术方案

(1)个体选择:①按槐猪品种的外貌特征进行选择,符合品种特征的就选留。②按原有8个家系进行选择,每个家系选择后备母猪39头,按3:1的比例进行筛选,最后每个家系选留13头。

(2)各家系等量留种:采用家系等量留种法开展家系保种。下一世代留种时,每个家系每头母猪应留有1头母猪后代,每头公猪应留有1头公猪后代。

(3)品种繁育:执行槐猪保种选育方案,公猪实行8个家系轮回交配制度,防止近交或基因漂移,母猪实行8个家系半闭锁式的继代选育。

(4)血缘更新:在绿琦槐猪育种场现有核心群种猪基础上,从主产区重点保护农户与扩繁场寻找发现优秀个体,根据品种登记与系谱资料选出优秀个体,充实到现有的家系中实现公猪血缘更新。

(5)开展肉质研究:根据8个家系按每个家系选出4头育肥猪进行屠宰取样送检。

(6)开展种质鉴定、性能测定与品种登记:对选留进入核心群的同批次种猪进行体形外貌、生长繁殖性能测定。做好槐猪品种与性能鉴定和登记,建立和完善种猪档案。

(7)完善槐猪相关制度与标准的修订:为适应槐猪产业发展需要,结合当前饲养模式与槐猪特点,完善槐猪标准和保种方案,调整防疫检疫规程,完善系谱档案、选留种情况、配种分娩、疫病防治及仔猪生长发育等环节资料的记录。加强槐猪质量管理,制定和完善槐猪无公害生产技术规程和产品质量标准(包括饲料、营养、疾病预防、药物等投入品的使用控制、上市体重、屠宰等环节)。

4 保种技术路线

(1)利用育种场已有的三代内无血缘关系的8个家系的18种公猪(其中成年与后备公猪各1头),每个家系13头母猪的选育群核心群,采取各家系等量留种,非近交公猪巡回交配制度,防止近交衰退。

(2)点面结合、静态选育与动态保种相结合,以最小的有效群体实现保种的目的,同时兼顾保种场与扩繁场、现有保护区重点保种户的保种方法。

5 保种生产档案记录

(1)母猪繁殖性能记录。根据所设计的表格,详细记录各头母猪初配时间,产仔数、初生个体重、断奶重等。

(2)生长性能记录。生长性能记录主要是指后备猪的测定与记录,后备母猪6月龄、8月龄体重、体尺;后备公猪6、8、10月龄体尺、体重,测定5月龄、10月龄(最好测定3、5、8、10月龄),生长速度及各阶段饲料转化率。

(3)育肥性能记录。根据所设计的表格,详细记录各头生长猪的每天饲料投喂量、各时间段的增重情况,从而掌握各时间段的平均日增重。

6 个体外貌特征的选择

据槐猪的体型外貌特征,选择的重点是毛色、额纹、嘴筒、耳形、背腰、蹄、腹、乳头数等8个特征,槐猪通体乌黑,无杂毛,额有横行皱纹或菱形皱纹,嘴筒较短,耳小向前倾,背腰凹或微凹,蹄部为卧系或稍有卧系,腹大下垂,乳头数为5~6对。60日龄进行初选,淘汰不符合品种要求的个体,使选留种猪的体型外貌符合槐品种特征。

7 槐猪饲养管理规程

7.1 种公猪的养殖操作规程

(1)后备公、母猪分群饲养,防止早配,成年公猪单圈饲养。

(2)喂饲:日喂2~3餐,日供配合料1.5~2kg,配种期可适当增加到2.5kg,粗蛋白不低于15%,投喂湿拌料,饮水器供水,自由饮水,适当喂给青料。

(3)运动:每天有固定的时间在圈外运动场活动,每天在运动场自由运动1~2h或驱赶运动2~4km,种公猪一般使用2~3年即应淘汰。

(4)合理使用:后备公猪6~8月龄开始配种,成年公猪每天最多配2次,每周休息1d,每头公猪应建立公猪使用卡,挂在公猪栏边。避免过度使役或长时间不使用。高温季节应在早晚凉爽时配种,天气炎热时应采用通风、滴水、淋浴、喷雾降温等措施。精液须定期检查,精液品质不符合要求的公猪应立即停止配种,给予休息治疗或淘汰处理。

(5)刷拭、洗浴、修蹄:经常性给种公猪刷拭,保持皮肤清洁,蹄形不正或蹄甲过长者应及时修剪,为防止公猪伤人,犬齿应锯掉。

(6)尽量减少对公猪的性刺激,除配种时间外,尽量做到公猪嗅不到母猪味,听不到母猪声,看不见母猪样,不准把母猪赶到公猪圈配种。

7.2 后备母猪的养殖操作规程

(1)选种:符合槐猪特征、特性。从初生、断奶、四月龄、六月龄及配种前进行多次选择,身体健康,无遗传疾患并结合系谱资料,参考其父母、同胞之繁殖性能、生长性能,进行综合评估,合格者入选,不合格者作育肥用。

(2)饲养:按照后备猪饲养标准,采用限量饲喂,并配给15%~25%青料,注意控制体膘的过分增长。

(3)管理:适当增加运动、做好猪固定排便、睡觉、采食、饮水的位置。

(4)适时配种:槐猪属早熟品种,60日龄仔猪就有发情现象,要防早配,初配年龄6~8月龄为宜,配种以母猪出现“呆立反应”之后开始为最佳。

(5)免疫:按免疫程序做好各种疫病的免疫工作,以便投入配种。

8 存在问题与困难

8.1 保种方面

(1)管理体制不顺、经费不足。上杭县绿琦槐猪育种场,实行在完成槐猪保种任务的前提下由企业承包、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的大包干经营方式,外加目标管理考核评分办法进行监管,由上杭县儒溪槐猪有限公司承包经营,与企业签订承包保种合同,种猪以借猪还猪的形式提供,2016年,支出保种经费45.5万元,资金由上杭县农业局统一支付。

(2)技术力量薄弱、专业人员不足。虽然号称有高级职称2人,中级职称2人,初级职称3人,但实际是兼职挂名的多,驻场技术少,没有科班毕业的遗传育种技术人员。

8.2 开发利用

(1)生产规模仍偏小,与产业化要求比较差距较大。2016年上杭县生猪出栏数74.4万头,其中出栏槐猪4.0万头,占5.4%,相对而言,比重小、规模小,而且发展趋势仍不看好,原先建设的20家扩繁场,目前已有部分转产,生产有明显下滑趋势。

(2)产品质量参差不齐,产品质量监管不到位。有个别养殖户不重视槐猪产品质量,没有质量意识,不到出栏月龄就上市,影响了肉质风味,也影响了上杭槐猪品牌声誉;也有个别营销户甚至存在以次充好的现象,诸如此类,属于监管不到位。

(3)市场营销渠道不够畅通,市场运作仍然滞后。上杭县有槐猪品种资源优势,“上杭槐猪”也取得了国家地理标志证明商标,初具品牌优势。县境内企业也试图开发这一产业,但由于没有足够资金投入,缺乏市场运行经验,无法进行系统的产业开发,槐猪产业并没有得到较大的发展,相反,产能在逐渐萎缩。

猜你喜欢

上杭县保种家系
“川山×蜀水”原种保种技术及效果
Ⅰ型肢根型点状软骨发育不良家系的遗传学分析
发育性癫痫性脑病75型家系的遗传学分析
牛保种现状及对策研究
龙岩市上杭县2018年建筑业总产值突破500亿元大关
湿地松种子园家系生长表现
浅谈晋南牛的保种与开发技术
夷陵黄牛的保种及杂交改良利用
The listening difficulties in Chinese EFL classrooms and the basic skills to improve their listening comprehension
长白落叶松生长变异及优良家系选择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