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规模养殖场的生物安全措施

2017-01-17雍长福

中国畜牧兽医文摘 2017年11期
关键词:疫病养殖场消毒

雍长福

(宁夏中卫市沙坡头区动物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宁夏中卫 755000)

规模养殖场的生物安全措施

雍长福

(宁夏中卫市沙坡头区动物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宁夏中卫 755000)

建立完善的生物安全体系是实现规模养殖场健康养殖和养殖效益最大化的根本保证。根据养殖业生产的实际,在日常生产中全面而系统地对动物群体实行保健和防疫,则是规模养殖场建立生物安全体系的重要举措。

1 隔离

将动物群体控制在一个有利于防疫和生产管理的范围内进行饲养的方法称为隔离。这是普遍采用的最有效的基本措施之一。

(1)场址选择。

理想的养殖场的场址应是背风向阳、地势干燥、有充足洁净水源、电力交通通信较为便利、较为偏僻且易于设防的地区。与学校、医院、村庄等人口集中区域及公路、铁路等主要交通干线和生活饮用水源地、屠宰加工厂、动物及其产品的集贸市场、动物饲养场保持500m以上的距离。距种畜禽场1000m、动物诊疗场所200m、动物隔离场所和无害化处理场所3000m以上。基于对高致病性禽流感防控工作的考虑,规模养禽场周边3km范围内,不得有其他养禽场或家禽散养户。

(2)场内布局。

养殖场按功能可划分为生产区、生活区和管理区。场内三区应严格分开并保持100~500m的间距。生产区内各级种畜禽之间和商品畜禽应实行隔离饲养并保持100~500m的间距;净道和污道分设;各畜(禽)舍之间保持5m以上的间距或有隔离设施;禽类饲养场、孵化间与养殖区之间应设置隔离设施,并配备种蛋熏蒸消毒设施;孵化间的流程应单向,不得交叉或回流。

(3)畜(禽)舍的建筑。

畜(禽)舍的建筑要做到冬暖夏凉,通风透光。圈舍地面和墙壁选用适宜材料,便于清洗消毒。舍内有良好的采光、自动通风和自动清粪的设施设备。

(4)隔离设施。

养殖场大门口设置门卫室和消毒室,场区周围建有围墙;场区出入口设置与门同宽、长4m、深0.3m以上的消毒池或带有喷淋设施的消毒通道;生产区入口处设置更衣消毒室,各畜(禽)舍出入口设置消毒池;有相对独立的引入动物隔离舍和患病动物的隔离舍。饲养场和畜(禽)舍应设有防鼠、防鸟设施。

(5)建立自繁自养和全进全出制的生产系统。

(6)隔离制度。

对本场工作人员、车辆出入场区要进行消毒;谢绝外来人员、车辆进入场区;场内畜群流动和出入生产区要建立动物防疫卫生制度。

尽量不从场外调入动物,严禁从活畜禽交易市场购畜补栏;不得已必须调入时,要申办调运审批手续,选择从动物防疫条件较好的大型养殖场购入,并索要《动物检疫合格证明》。调入的动物要隔离饲养(大中型动物45d、小型动物30d),确认健康后,才可允许进入生产区内饲养。

调出饲养场的动物不得再返回。本场工作人员不得携带动物及动物产品进场。场内职工食用的动物产品应产自本场或为加工熟制的产品。场内饲养及其他工作人员应每年进行健康检查,在取得健康证后方可上岗工作,场方应建立职工健康档案;患有活动性肺结核、布病等人畜共患病的员工不得从事饲草料收购、加工和饲养、挤奶等工作。

(7)配置有与生产规模相适应的无害化处理、污水污物处理的设施设备。

2 消毒

2.1 扎实有效地做好各项消毒工作

2.1.1 认真做好日常的预防性消毒工作

根据生产的需要,采用各种消毒方法在生产区和动物

群中进行预防消毒。主要有日常定期向消毒池内投放消毒剂等;人员、车辆出入栏舍、生产区的消毒和带畜禽消毒;饲料、饮水乃至空气的消毒;医疗器械如体温计、注射器、针头等的消毒。

2.1.2 积极做好临时性消毒工作

当畜(禽)群中有个别或少数动物发生一般性疫病或发

生突然死亡时,应立即对所在栏舍进行局部强化消毒,包括对发病动物的消毒或死亡动物尸体的无害化处理。

2.1.3 全力做好终末消毒工作

在全进全出生产系统中,当畜(禽)群全部出栏后;或在发生烈性传染病的流行初期和在疫病流行平息后准备解除封锁前,采用多种消毒方法,对全场或部分畜(禽)舍进行全方位的彻底清理和消毒。

2.2 制定科学规范的消毒程序

2.3 建立健全完善的消毒制度

按照生产日程、消毒程序的要求,将各种消毒工作制度

化,明确消毒工作的管理者和执行人、使用消毒剂的种类和浓度及消毒方法、消毒间隔时间和消毒剂的轮换使用,消毒设施设备的管理等都应详细加以规定。

3 杀虫灭鼠

鼠类和虻、蝇、蚊、蜱等节肢动物都是动物疫病的重要传播媒介。因此,杀灭鼠类和这些节肢动物,对预防和扑灭动物疫病都有重要意义。养殖场内禁养犬、猫,宜采用器械、药物和生物的方法杀虫灭鼠。

4 免疫接种

(1)建立健全各项免疫接种制度,认真做好重大动物疫病及常发性、群发性和因病设防性动物疫病的预防接种、紧急接种和临时接种工作。

(2)建立完善的养殖档案和免疫档案,对饲养的动物及时加挂畜禽标识。

(3)制定科学合理的免疫程序。按照国家重大动物疫病强制免疫计划的要求,周密安排好高致病性禽流感、口蹄疫等重大动物疫病的程序化免疫接种工作;根据本场动物疫病流行规律和现实情况,合理安排好群发性、常发性和因病设防性动物疫病的免疫接种工作,将各项免疫工作抓实抓好。

(4)认真做好各种疫苗的运输、贮藏、保管、使用工作和过期、失效疫苗的销毁工作。

5 驱虫

各种寄生虫病严重地危害着动物的健康。因而规模养殖场在认真搞好圈舍环境卫生工作的同时,还要进行春秋两季和临时性的预防性驱虫工作,特别要做好分娩母畜、断奶仔畜的驱虫工作,确保动物健康。

6 药物预防

6.1 投药时机

(1)在传染病可能发生与流行的季节或发病初期,对动物群体投药有较好的防治效果。

(2)可有效预防由微量元素缺乏引起的群发病和多发病。如对2~3日龄的哺乳仔猪肌注含硒牲血素,可有效预防哺乳仔猪的缺铁性贫血和缺硒性腹泻,还可大大降低黄白率明显降低与对照组相比发病率低1 6.5%,差异明显。

(4)仔猪西药保健:仔猪在产后3、7、21d分别注射恩诺沙星、氟苯尼考、头孢噻呋纳,同时出生后24h内注射牲血素1ml。

(5)治疗:此病没有特效药物,只有对症治疗,提高猪体抵抗力以降低死亡率。可肌注恩诺沙星、头孢噻呋纳、氟苯尼考、黄芪多糖等控制继发感染,饮水中添加少量口服补液盐和代乳粉,不能饮水猪要腹腔补液和碳酸氢纳。康复猪血清连用3d预防也能产生一定效果。

中药疗法:可用参苓白术散。组方:党参45g、白术45g、茯苓45g、炙甘草45g、山药45g、扁豆60g、莲子肉30g、桔梗30g、薏苡仁30g、砂仁30g共为末,开水冲调,候温灌服或水煎服(此为40只5kg猪用量,可酌情增减)。

功效:补气健牌,益肺气,渗湿止泻。

主治:脾胃气虚挟湿证。证见精神倦怠,体瘦毛焦,食欲减退,四肢无力,便溏或泄泻,舌苔白腻,脉缓弱等。

方解:本证由脾虚挟湿所致,治宜补虚除湿,行气调滞。本方由四君子汤加味而成。方中党参、白术、茯苓、炙甘草补气健脾,为主药;山药、莲子肉助党参补气健脾,扁豆、薏苡仁助茯苓、白术健脾止泻,共为辅药;佐以砂仁芳香醒脾,理气宽胸;桔梗宣利肺气,载药上行以补肺,为使药。诸药相合,补气健脾,渗湿止泻。

本方温而不燥,是补气健脾,渗湿止泻的常用方剂。临床用于脾胃虚弱引起的慢性消化不良、慢性胃肠炎、久泻及幼畜脾虚泄泻等。

6 结语

在采用中西联合治疗猪病力求“治病求本、标本兼治、扶正祛邪、未病先防、已病防变”的治疗原则,积极发挥中草药治疗猪病优势,结合生化药物,合理组方,使猪病的治疗更加全面而有效,从而控制仔猪的发病率,有效降低死亡率,在临床实践中值得推广。

3.2 猫爪草,剪刀草和白头翁是当地常见植物,猫爪草味甘、辛、微温,归肝经、肺经,具有化痰散结、解毒消肿功效。剪刀草味苦、辛,性凉,具有袪风清热,解毒消肿功效。白头翁味苦、性寒,归胃、大肠经,具有清热解毒、凉血止痢,燥湿杀虫功效,起到增进食欲,提高采食量,促进消化吸收功能,加快草鸡生长速度,增强草鸡的抗病能力,从而提高经济效益。

3.3 试验使用的原料、草药在市场上易购、易得,价格便宜,在鸡体内无药物残留,对人们和鸡的健康都十分有利,有较高的推广应用价值。

4 小结

为了提高草鸡养殖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养殖效益,使用红薯鸡饲养模式饲养草鸡,生产条件要求不高,饲养方法和技术工艺简单,老百姓易学,草鸡饲料来源广泛、易得、价廉,生产出的草鸡肉质鲜美、口感香甜,售价高,深受广大群众欢迎,在市场获利丰厚,推广前景广阔。

[1] 刘靖清 苏北草鸡采用不同饲养方式生产性能与经济效益分析上海畜牧兽医通讯 2011年第3期 27页

[2] 杜光波,陈光明 草鸡三种养殖模式对比试验与高效养殖模式设计 黑龙江畜牧兽医 2013年10月(上)71-73

猜你喜欢

疫病养殖场消毒
规模养殖场防疫现状及对策
猪养殖场疫病防控工作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如何做好家庭消毒
梨火疫病的识别与防控
中医名医 征战疫病
专家建议这样消毒
猪的主要疫病及防控措施(下)
猪的主要疫病及防控措施(上)
消毒攻略大派送
消毒,大头有话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