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校国防生思想政治教育分析

2017-01-16陈明

东方教育 2016年6期
关键词:国防生思想政治教育

陈明

摘要:未来越来越多的国防生军官将走向基层一线,成为我军中流砥柱。这对国防生的身体素质和心理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通过对高校国防生思想政治教育存在的问题进行讨论,进而分析了高校国防生献身国防意识不足的原因分析。最后对提升国防生献身国防信念的措施提出了建议。

关键词:国防生;思想政治教育;献身国防

前言

随着《关于建立依托普通高等教育培养干部制度的决定》的发布和落实,我军的普通高校学位与研究生教育也逐渐从以培养学术型人才转为以培养岗位应用型人才转变。这也使得未来高校毕业生的岗位逐渐从科研转向基层一线,越来越多的国防生军官将充实进我军干部队伍行列中并在一线岗位担当我军打赢信息化战争的中流砥柱。这不但对国防生基本技能素质素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也对高校国防生献身国防的意识提出了要求。因此,在高校中,国防生不但要学习理论基础知识,还要积极接受思想政治教育、强化献身国防意识。需要指出的是,虽然目前不论是高中毕业生报考高校国防生的热情,还是高校中国防生的学习积极性都很高,但仍旧暴露出部分国防生对一线岗位艰苦程度认识不足、对困难估计过低的问题。因此,以献身国防为导向,对高校国防生思想政治教育进行分析,为之后的工作提供参考意见。

一、高校国防生思想政治教育存在的问题

目前,在我国高校国防生思想政治教育中主要存在国防生自身的问题和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两方面问题。在国防生自身的问题中主要表现为部分国防生在着对困难认识不足、献身国防决心不足的问题。首先,部分国防生对困难认识不足,没有意识到一线岗位的艰苦困难程度,还是存在一定的盲目乐观心理。随着高校国防生充实一线军官行列,目前大多数国防生在毕业之后都会走向一线成为军官。但国防生目前尚不了解带兵之道,难以在连队建设上做出贡献;同时也不了解战士内心思想活动,也无法开展连队管理。也正是由于对困难认识不足,导致国防生在高校学习时放松了对自己的要求,进而造成面对困难时难以解决。其次,献身国防决心不足主要表现在高校国防生对自身毕业后的就业安排期望值过高,大多数都想分配到大城市中而不愿意切实扎根边疆或边缘地区。当被分配到基层部队或边缘地区时往往表现出消极怠工的心态。同时,献身国防决心不足还表现在部分国防生虽然职业荣誉感较强,但难以落实到实处。平时挂在嘴边,但到了部队中难以适应相关条例和纪律。

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问题方面主要表现为政工队伍建设迟滞、工作内容缺乏感染力以及工作形式缺乏创新精神的问题。首先,随着我国高校国防生人数的快速增长,部分高校在思想政治教育队伍不论从数量上还是从质量上都无法满足对高校国防生开展献身国防教育工作。而且,由于国防生性质的特殊性,使得在对国防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和献身国防意识培养时需要有专职的政工干部和高校党团干部协同合作。但目前,在专职政工干部数量和质量都无法满足要求的大背景下,高校辅导员复杂的专业背景和学历使得高校国防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难以开展。工作内容缺乏感染力和工作形式缺乏创新精神也是由缺乏高水平的政工干部造成的。目前进行的思想政治宣传工作经常存在“假大空”的问题,导致无法令国防生信服。而且,虽然党和国家自成立之初至今经过数次斗争和考验已经总结出了一套系统而科学的思想政治教育方法。但需要注意到,当今社会是一个信息快速传递、知识爆炸发展的社会,目前所处的环境和背景已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这就需要高校在进行国防生思想政治教育和献身国防意识培养的工作中不断开拓视野,而不再是通过简单的座谈会和黑板报等陈旧模式进行思想政治教育。

二、高校国防生献身国防意识不足的原因分析

(一)期望值过高、受外界影响过多

近年来,随着诸如《士兵突击》等反应军旅生涯的电影电视剧的播出以及09年和15年阅兵仪式的开展,越来越多的高中毕业生报考国防生。但部分国防生对部队的认识也仅仅存在于电影电视剧反应出的,其印象也以光辉形象为主,但是对部队平时进行的刻苦锻炼场景认识不足。这就导致部分国防生期望值过高,当深入部队之后容易滋生不满和失望情绪,也影响了国防生献身国防的意志和信念。由于大多数国防生的培养是与地方高等院校结合进行的,使得国防生与普通大学生在一起学习。虽然此种方法减轻了军校的教学压力,也增加了高校国防生的人数。但需要指出目前普通高校中存在着诸如拜金主义、享乐主义等负面因素,这对高校国防生也会带来一定的影响。

(二)自身意志品质亟需锻炼

由于计划生育的影响使得大部分高校国防生都是独生子女。尤其是城市中成长起来的国防生,由于产期以来生活在优越的环境中,虽然在日常接受思想教育时对一线岗位艰苦程度有了一定的认识、并对自身的意志品质也进行了锻炼,但由于自身对艰苦条件适应程度较差,使得真正深入一线之后难以在心理上接受和适应。同时,军队中对条例、纪律的要求也经常使得部分国防生难以适应,当遇到上级在工作中的批评以及下级在工作中的不配合时,容易产生消极情绪,进而影响了其献身国防的信念和决心。

(三)分配方向影响了使命感的建立

大部分高校国防生在毕业之后会被部队分配到全国各地的基层当中以充实一线部队国防生军官,只有少部分能留在城市中。而且,由于国防生毕业后的分配问题具有一定的敏感性,使得在高校进行学习时,国防生自身无法知悉毕业之后的分配情况。这与普通高校毕业生能够自主进行选择存在一定的差别。而这种分配方向的未知性使得国防生无法对之后的工作和生活进行规划和预期,进而动摇了其深入一线、扎根一线、献身国防的使命感的培养。

三、提升国防生献身国防信念的措施

(一)合理设置教学模式

目前,我国高校国防生在进行培养模式的选择时多采取“4+1”的方式。即高校国防生在普通高校中进行4年的基础教育,然后进入军事院校进行1年的军事化培养。这种教学模式使得国防生能够接受足够多的理论基础知识,也锻炼出了极强的科研水平。但4年的学习生活增添了国防生更多的“书生气”,少了军人作风,而仅仅1年的军事化培养难以有效建立起国防生对岗位的认识和适应。这就容易导致国防生进入一线带兵时难以获得士兵的认同,进而影响了国防生军官自身扎根一线的信心。因此,在进行教学模式的选择和设置时可以适当增加在军事院校进行军事化培养的时间。通过增加军事化培养时间不但可以减少外界不良的思想和作风对国防生思想的干扰,还有助于思想政治教育的开展。同时,在普通高校进行学习期间,军队还需要组织国防生经常进行身体素质的锻炼以及思想政治教育学习,并组织国防生利用假期深入一线。这一方式不但可以起到锻炼国防生身体素质的目的,而且寒暑假假期多是天气气候较为恶劣的时期。国防生在这一时期进行锻炼也是其自制力和吃苦耐劳精神的体现。通过国防生体验一线岗位的生活,使其对基层岗位产生清晰的认识并做好心理预期以强化国防生献身国防的信念。

(二)丰富思想政治教育方法

国防生进入普通高校进行学习的时期正是其世界观和价值观逐渐成熟的时期,部队要及时的抓住这一时期帮助国防生建立起正确的世界观和价值观。因此,虽然这一时期是由普通高校复杂对国防生进行理论知识的培训工作,但部队也要肩负起国防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工作以提高国防生献身国防的意识和信念。单纯而枯燥的对教的宣讲容易使国防生产生抵触情绪,不利于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开展。而通过例如开展讲座、参观博物馆、观看革命电影电视剧和邀请基层部队人员来校座谈等多种方式丰富国防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通尤其是邀请基层部队人员与高校国防生座谈的形式,不但可以增进国防生对基层的认同感和了解,更能在无形中增进国防生献身国防的信念和意志。

(三)注重高校教学环境的营造

由于国防生所在的教学环境不同与军校中浓厚的军事氛围,教学训练设施也不如军校完备。加之高校的教职工和校园文化、校风校训和学风等都会对在高校学习的国防生产生一定的影响。尤其是国防生和普通高校学生常常吃住在一起,容易受到不良习气的干扰。因此,只有更加注重高校中的教学环境,强化国防生所在环境军营氛围的营造,并加强校园文化、校风校训的培养,才能为国防生影响一个良好的思想政治教育学习的环境,进而培养其献身国防意识。

参考文献:

[1]:房杰.国防生军官敬业精神研究[D].炮兵指挥学院,2010.

[2]:中共空军雷达学院党委.献身国防教育的实践与思考[J].求是,2003.

[3]:李小平,杨志国.军校研究生学院献身国防教育对策思考[J].思想教育研究,2010.

[4]:陈德文.国防生教育管理若干问题的思考[J].国防,2006.

猜你喜欢

国防生思想政治教育
浅谈国防生军魂意识的培养
浅谈国防生培养问题
优化国有企业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路径研究
高职学院大学生信仰迷失的原因及对策
加强思想政治课在大学慕课开放课程的地位研究
浅析红色文化与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新媒体语境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话语研究综述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创新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