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闹情绪?这很正常

2017-01-16逃妈

孩子 2017年1期
关键词:闹情绪玩偶玩具

逃妈

美国老师会把这些解决方法都做成小卡片贴在教室里,还会跟孩子用玩偶来做练习,比如两个玩偶之间闹不愉快,该怎么办?

对于身体、心理、认知都处于成长阶段的孩子来说,情绪爆发的频率通常挺高——我们家就有一个活例子:逃逃的情绪爆发点特别让人捉摸不透,有时是为了抢一个玩具,有时是因为想吃一颗糖,有时只是因为没睡好……各种应对方法我都试过,偶尔一两次甚至会因为自己情绪忍不住 “吼回去”。

但他在美国上学这几年倒是好多了,除了年龄渐长,懂得跟我们沟通以外,我觉得老师在课堂上的一些做法也很有借鉴意义。

情绪游戏4通关

美国这边每学年开学前,都会有个Meet Teacher Night(老师见面会),一般是在开学前一周的某个晚上,学校会邀请所有家长到孩子相应的班级教室里见个面,参观参观教室,和老师聊聊新学年的计划,老师也会解答家长们的一些疑问等。

逃逃上学前班那年,我第一次看到美国小学教室长啥样,一切都很新鲜,随手拿起教室里一个布偶玩具问老师,这是给孩子们平时玩的吗?老师说是的,不过我们的玩具不会人手一个,所以有时候他们会有争执、会抢、会生气发脾气。

“不过,这也正是教孩子们学会管理情绪的好机会”,老师继续给大家分享——其实不只是争玩具,孩子每天在学校都会遇到各种各样的情况,会有这样那样的情绪,而她会和孩子做些游戏,帮助孩子们像解决问题一样解决自己的情绪。

游戏分成四关——

第一关,我遇到问题,我很生气、很难受、很伤心,该怎么办?

第二关,我想呀,想呀,想出一些解决办法。

第三关,如果用这个方法,会发生什么呢?它安全吗?公平吗?每个人感觉怎样?会开心吗?

第四关,管它呢,试试看!

其中,游戏最困难的是第二关,需要想出解决方法,不过老师早有准备,给孩子备足了一箩筐的方法——

Get help – 寻求同学或老师的帮助

Play with someone new – 和另外的小朋友玩

Ask – 问问对方的想法感受

Share – 把正在玩的分享给他

Leave – 离开

Play together – 一起玩

Say “Please Stop” – 大声说“请停止”(比如别人欺负你的时候)

Trade – 双方交换一下

Wait – 等一下,等对方玩完

Ignore – 忽视,当没看见/听见(比如别人说话很不客气)

Say how you feel – 说出自己的感受

Take turns – 轮流玩

老师会把这些解决方法都做成小卡片贴在教室里,还会跟孩子用玩偶来做练习,比如两个玩偶之间闹不愉快,该怎么办?那就去选一张合适的“解决方法”牌试试看,大家一起来解决。

自我疗愈的“安全区”

当孩子对这个游戏的规则很熟悉,方法也运用得很熟练之后,老师会把这些道具都搬到教室的safe place(安全区)。后来我了解到,安全区是美国几乎所有从幼儿园到小学低年级教室的标准配置,遇到情绪问题的孩子都可以来这个安全区“疗伤“,自我平复一下。

安全区里一般会有这些物品——

一面镜子和心情图:照照镜子,看看现在自己是什么状态,是很伤心吗?很生气吗?

一个沙漏:给自己一定的时间,我可以哭吧哭吧不是罪;

豆袋、沙发和小抱熊:躺下来跟小熊说会儿话,把不痛快通通说出来!

问题解决方法表:情绪发泄完之后,来选一张解决方法牌吧。

这个安全区看起来是不是很有意思?至于在家里,设置安全区倒是不需要,但爸爸妈妈也可以让孩子知道,其实闹情绪很正常,它并不奇怪,完全是可以被管理和解决的。比如,和孩子一起在他的房间里贴上一套心情图和解决方法表,也是蛮不错的做法。

猜你喜欢

闹情绪玩偶玩具
适度闹情绪有利身心平衡
老余
家教“漫”镜头
杨亚州“玩偶”六十载
动一动,手指玩偶
当当心爱的玩偶不见了
小小玩具,大大乐趣
可以激发无限想象的创意玩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