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温灸(雷火灸)对干眼症患者睑板腺形态学的影响分析

2017-01-16李忠平

贵州医药 2016年8期
关键词:温灸雷火泪膜

李忠平

(广东省江门市五邑中医院眼科,广东 江门 529037)

温灸(雷火灸)对干眼症患者睑板腺形态学的影响分析

李忠平

(广东省江门市五邑中医院眼科,广东 江门 529037)

目的 对温灸(雷火灸)对干眼症患者睑板腺形态学的影响进行分析。方法 选取在我院接受治疗的80例干眼症患者,按照数字表法随机分组,将其平均分成对照组与实验组两组,分别给予人工泪液以及温灸(雷火灸)治疗,对比分析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治疗后症状评分、泪膜破裂时间等情况。结果 实验组患者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患者治疗后的症状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治疗后患者泪膜破裂时间及泪液分泌试验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温灸(雷火灸)对干眼症患者睑板腺形态学的影响效果显著,能明显改善患者症状,具有一定的临床意义。

温灸(雷火灸); 干眼症; 睑板腺形态学

干眼症是临床上较为常见的一种眼部疾病,主要是患者的泪液分泌量改变以及质量的异常引起结膜或角膜失去稳定性,甚至出现严重的损坏,造成患者的眼部不适感等,严重影响患者的身心健康[1]。干眼症主要表现为眼睛内部有异物感、眼底部干燥或伴有灼烧感等,部分患者出现视物模糊、瘙痒、畏光、疲劳不适等临床症状,通常在眼科门诊中,就诊率高达30%左右[2]。为此,本文选取在我院接受治疗的80例干眼症患者,就温灸(雷火灸)对干眼症患者睑板腺形态学的影响进行分析,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取2013年5月至2015年5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80例干眼症患者,按照数字表法随机分组,将其平均分成对照组与实验组两组,每组患者40例。对照组中男26例,女14例;年龄36~69岁,平均(45.5±12.3)岁;病程2~5年,平均(3.0±1.1)年。实验组年龄34~70岁,平均(46.3±11.8)岁;病程2.5~5年,平均(3.0±1.4)年。本实验通过了本院医学伦理委员会的批准,患者均对本次实验目的和方法知情同意,自愿参与本次实验并主动签署了知情同意书。在年龄、病程等基本资料方面两组无明显差异(P>0.05),具可比性。纳入标准:(1)符合临床上对干眼症的诊断,且具有明显的临床症状;(2)患者年龄20~80岁;(3)患者在参与本实验前未接受其它药物治疗,或者停用药物达2周以上;(4)患者精神状态正常,可以自行配合完成实验。排除标准:(1)患者不符合干眼症的临床诊断标准,或临床症状不明显;(2)患者年龄在20岁以下或80岁以上;(3)患者在参与本实验时使用其它药物治疗,或停药时间未达2周;(4)患者精神状态异常,甚至存在精神方面疾病,无法自行配合完成实验。

1.2 方法 对照组:给予患者右旋糖酐羟丙甲纤维素滴眼液(比利时 s.a.ALCON-COUVREUR n.v. 注册证号:H20100193),用药剂量为1~2滴/次,3~6次/d,10d为1个疗程。实验组:温灸所使用的药物主要有:降香、艾叶、菊花、丹参等中药,穴位的选择:一般为耳门、太阳、攒竹、四白、合谷、睛明等眼睛周围的穴位。一般操作为:协助患者坐位,保持头部直立位置,首先,回旋针灸额头处,将艾条放置于患者的前额2~3 cm处,向左右重复按揉2~3 min,至患者的额头处皮肤微变红为止,嘱患者紧闭双目,顺时针方向旋转施针,循环往复,每只眼睛持续4~5 min左右,逆时针方向同顺时针,20 min为一次针灸治疗过程,1次/d,10 d为1个疗程。

1.3 评价指标 (1)疗效评定标准[3]:显效:患者的异物感、眼底部干燥以及视物模糊、瘙痒等症状全部改善;有效:患者的眼底部干燥以及视物模糊、瘙痒等症状部分缓解;无效:患者的眼底部干燥以及视物模糊、瘙痒等未见缓解,甚至加重。总有效率=显效率+有效率。(2)观察并统计患者在接受治疗后的临床症状评分情况,评分标准为0分:无症状;1分:每周症状出现的频率在3次以下,且休息后能够缓解;5分:患者经常出现症状,且用药后方可缓解,影响工作与生活。主要症状有:异物感、视觉疲劳、干涩感以及整体症状。(3)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泪膜破裂时间、泪液分泌试验情况,并记录分析。

2 结 果

2.1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 实验组患者的总有效率(92.50%)与对照组(57.50%)相比明显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临床疗效情况[n(%)]

2.2 两组症状评分情况 治疗后实验组患者的异物感、视觉疲劳、干涩感以及整体症状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症状评分情况±s,分)

2.3 两组泪膜破裂时间及泪液分泌试验情况 治疗后实验组患者泪膜破裂时间及泪液分泌试验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两组泪膜破裂时间及泪液分泌试验情况±s)

3 讨 论

干眼症又称结膜干燥症,临床上,干眼症一般有两种治疗方法:一种是增加患者眼内液体分泌的量,减少泪液的蒸发;另一种是促进泪膜恢复稳定性,改善患者泪膜流动性异常等[4]。

本文结果显示,实验组患者经治疗后,总有效率为92.50%,且患者的异物感、视觉疲劳、干涩感以及整体症状等明显改善,且泪膜破裂时间及泪液分泌试验时间延长,与对照组相比具有明显优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人工泪液是临床上较为常用的一种治疗手段,但其在应用于治疗的过程中,无法深部促进患者的泪腺分泌,未从根本上解决眼干眼涩等问题。温灸即雷火灸,是一种常用的物理治疗措施,其临床作用在于温热穴位,使药物的药性增强,其火力较猛,药物通过皮肤的渗透力提高,促进患者眼部周围血液循环,改善患者眼内组织细胞的分泌功能,并促进细胞的新陈代谢等[5]。在实施雷火灸选择的穴位中,按压睛明穴的目的在于明目、清热、祛风,并对患者眼部的气血进行一定程度的调节;攒竹穴的作用在于明目祛风[6];按摩四白穴可以调节患者眼部的血气情况,按压太阳穴可以明目、醒脑;耳门穴可以疏通患者眼部周围血管、经脉的阻滞症状;合谷穴为远部取穴,目的在于配合疏通患者的经脉,明目活络等[7]。在实施雷火灸治疗的过程中,配合以不同的按摩方式,有利于促进药物渗透皮肤,使其吸收进入血液循环,眼部穴位治疗与艾灸效应相结合[8]。

本文结果显示,温灸方法在用于治疗干眼症时,在缓解患者眼部不适感、增加泪液分泌以及延缓泪膜破裂方面的效果较好,该方法的作用在于改善患者的泪腺分泌能力,并且促进泪液质量的恢复;不仅如此,雷火灸的应用减少了患者眼部周围用药的次数,避免长期应用药物产生的毒副作用以及对患者眼部组织的刺激,从而减轻了患者的痛苦,是一种操作相对简单,安全性较高的治疗方法。但是,在操作中应注意熏烤至患者的眼部皮肤微红即可,切忌烘烤时间过长,否则会加重患者的眼部干燥症状,且在患者接受治疗30 min以后需及时补充水分,避免损伤眼部周围皮肤等。

[1] 李鸿儒,苗润青.雷火灸治疗眼部疾病的相关研究[J].河南中医,2012,32(3):358-359.

[2] 魏红领,刘韶瑞,余春红.中老年睑板腺功能障碍所致干眼症的综合治疗[J].广东医学,2015,36(8):1278-1281.

[3] 邢雁飞,宋小莉,王召英.化裁密蒙花散超声雾化联合雷火灸熏眼治疗干眼症的临床观察[J].湖南中医药大学学报,2013,33(3):88-92.

[4] Sherwin JC,Reacher MH,Dean WH,et al.Epidemiology of vitamin A deficiency and xerophthalmia in at risk populations[J].Trans Royal Soc Trop Med Hyg,2012,24(4):351-354.

[5] 任婷婷.雷火灸治疗干眼症临床疗效观察[J].中医临床研究,2014,6(32):26-27.

[6] 宋立,唐万华,俞兴源,等.雷火灸治疗干眼临床验证方案疗效的多中心观察[J].中国中医眼科杂志,2015,25(2):98-101.

[7] 周丹,刘桂霞.针刺治疗围绝经期干眼症疗效评价[J].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2013,20(6):74-75.

[8] 毛光兰,贾奎.针灸联合人工泪液治疗对干眼症患者眼表功能的影响分析[J].眼科新进展,2015,35(6):582-584.

R245.31+5

B

1000-744X(2016)08-0842-03

2016-02-19)

猜你喜欢

温灸雷火泪膜
泪液成分异常与不同泪膜破裂方式的研究进展
周围性面瘫应用针刺联合雷火灸治疗的效果评价
基于泪膜破裂方式的干眼诊断新思路
隔姜灸治疗冻疮效果好
雷火灸的临床应用及研究现状
天佑中华·雷火迎春
马氏温灸传承基地落户朝阳传统中医将更多回归
沼泽地边的雷火与荠叔
温灸加推拿法治疗腰椎术后尿潴留的临床观察
飞秒激光制瓣LASIK术后泪膜的变化与年龄相关性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