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时期基层畜间布病防控的探讨

2017-01-16蒋作吉

中国畜牧兽医文摘 2017年1期
关键词:玛纳斯县布病检疫

蒋作吉

(新疆玛纳斯县动物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新疆玛纳斯 832200)

新时期基层畜间布病防控的探讨

蒋作吉

(新疆玛纳斯县动物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新疆玛纳斯 832200)

布鲁氏杆菌病(简称布病),是一种人畜共患传染病,玛纳斯县自20世纪50年代畜间布病就大面积传播,各级政府十分重视畜间布病的防控,七十年代末、八十年代初在玛纳斯县南山牧区采用M5号苗气雾免疫,农区采用M5号苗肌肉注射,于20世纪80年代末基本控制了本病,从八十年代中后期到2011年的20多年间,每年的畜间布病抽检测均为阴性。随着社会的发展,交通运输的便利,国内其他省份和玛纳斯县周边地区布病的发生发展,玛纳斯县畜间布病从2012年开始也逐渐呈现上升的趋势。2015年,玛纳斯县作为自治区畜间布病防控试点县,率先对县域内牛羊进行全方位检疫、净化及免疫。与20世纪畜间布病防控工作有所不同,新时期家畜基本为私有财产,涉及千家万户,管理方式各有不同,如何对区域家畜进行布病免疫,保证免疫密度与质量、在免疫中对免疫人员的防护、免疫应激的处理等,笔者通过近3年的实践,获得了一定的经验。

布鲁氏菌病 绵羊 免疫

1 免疫前的检疫与净化

根据我们近几年在基层一线实施畜间布病的防控经验来看,绵羊感染率在5%以上的区域,若只检疫净化,其潜伏期长和圈舍污染的原因,2年群体淘汰率达50%以上,损失巨大。只免不检,则免疫后的群体,若流产率高的情况下,抗体阳性和染病阳性无法区别,按免疫应激处理政府损失大。因此,全方位畜间布病免疫前,先对免疫群体进行彻底检疫净化后再行免疫,以后则只免不检,区域免疫周期至少要进行5~8年的连续免疫(绵羊的1个世代以上),每年免疫接种1次。2015年春季,玛纳斯县对县域内存栏牛羊全覆盖检疫及净化。方法是,小群体全部检疫,大群体按30份样本抽检,若出现阳性则全部检疫,阳性畜全部淘汰。

畜群布病检测工作由各乡镇兽医站自己完成,县动物疾控中心调配检测物资及抗原,村级防疫员包片采集血样。

2 畜间布病防控队的成立与运作

布病是人畜共患传染病,对人类敏感,感染概率极高接近50%,疫苗为弱毒苗,免疫接种时对免疫人员的危害大。因此,玛纳斯县提出成立畜间布病免疫防控队(简称:布防队)。布防队开展畜间布病免疫一是保证了免疫质量和免疫密度;二是减少了从事免疫的技术人员,降低了免疫人员的感染比率。

(1)布防队员的选择。按照区域牛羊存栏数量确定免疫人员数量,以10~15人为宜,确定领队1人,最好是配备工作车辆1辆,其他人员按照片区抽调。人员选择最好是在基层一线从事畜牧业工作多年,常年接触家畜无染病人员,也可以是村级防疫员,人员组成后先进行体检确定无染病,免疫结束后2.5~3个月再行体检。

(2)布防队员的组织运作。布防队员从组织开始到免疫完成这段时间必须保证全脱产,各自单位工作分工由单位其他人员帮助完成,待免疫阶段性工作完成后,布防队员回原单位继续上班。布防队按阶段性免疫要求,每年组队1次,滚动式管理。

(3)免疫工作时的防护。布防队员在开展免疫工作时穿戴防护服、乳胶手套、口罩、护目镜以及中腰胶鞋等。并在工作开始当天口服多西环素、复方新诺明、若氟沙星等抗菌药物,每天早晚各一次。全部免疫完成后继续服药15d。布防队根据排出的各乡镇免疫时间赶到乡镇,统一食宿,由乡镇安排各免疫点羊群的组织、劳动力安排和运输。

(4)布防队员的免疫报酬和保障工作。布防队员所从事的布病免疫工作是高危工作,要有一定的保障措施,比如给予一定的免疫补助、染病后的治疗等。

3 基层一线畜间布病的免疫

(1)免疫培训与演练。布防队成立后,在开展工作之前,需要进行一次全面系统培训,并开展一次模拟演练,确保布病免疫工作安全、顺利、有效,真正做到技术人员保质量。

(2)免疫方法。大规模畜间布病免疫一般用口服、注射、点眼等方法。经过我们的实践,口服或点眼只针对孕畜,对免疫人员危害大,动物保定和操作都比较烦琐,免疫劳动强度大;注射免疫对免疫人员相对安全,操作简便,免疫劳动强度较小。

(3)免疫组织与实施。重点是政府保密度,由县、乡、村各级领导出头,首先是调查统计片区基本信息,包括:免疫对象的存栏户数与只数等。农区逐户进行免疫,认真做到村不留户、户不漏只。在牧区,各村固定几个免疫集中点免疫,免疫点圈舍要压尘防土,圈畜时群体密度不易过稀便于保定。免疫进行时除免疫人员外,其他无关人员离场,不得靠近。免疫结束由村级防疫员对各户进行免疫档案填写。

(4)后续工作。做好免疫副反应报告、鉴定、处置等工作。

4 经验与建议

布病是人畜共患传染病,对于肉羊产业的发展、民众的身心健康有直接的影响,事关经济社会发展和社会稳定。畜间布病防控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目前主要的防控措施就是免疫。必须坚持布病免疫5—8年,甚至更长时间。全区域免疫,全民防控。

(1)将布病列入强制免疫行列,政府保密度、免疫人员保质量,将每年的畜间布病免疫纳入各级考核中。

(2)正确的引导,宣传正能量,让广大农牧民充分认识到布病免疫的重要性、必要性和对保护畜群健康中发挥的作用,争取全社会的支持与配合,让不利谣言不攻自破。

(3)实施区域大面积免疫前,首先必须进行一次检疫净化,以避免布病患畜感染其他动物和人类、避免免疫应激比例过大等问题。

(4)选择最佳免疫时间。例如农区在每年的5~6月份,母羊在羔羊断奶后、配种前免疫。牧区在绵羊上后山转场前免疫或刚下后山配种前免疫。在空怀阶段对母羊免疫效果最好,省时省力。

(5)注重对免疫人员的防护。布病疫苗属于活苗,对人类敏感,免疫时应严格做好免疫人员的防护。严格按操作技术规范严谨操作。

蒋作吉(1962-),男,大专学历,高级兽医师,主要从事动物疫病防治、牲畜品种改良、畜牧兽医技术培训和技术指导、种畜禽管理执法、畜牧兽医技术推广服务。

猜你喜欢

玛纳斯县布病检疫
英国检疫隔离立法源流及启示
引种牛羊时布病防控策略
《检验检疫学刊》简介
布病的危害诊断及其防治
检验检疫学刊
布病的危害诊断及其防治
布病的危害、诊断及其防治
Evaluation of a point of care ultrasound curriculum for Indonesian physicians taught by first-year medical students
玛纳斯县农地流转对农民收入的影响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