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心理护理实施应用对神经衰弱患者的影响研究

2017-01-15高永霞

中国医药指南 2017年21期
关键词:心理评分护理

高永霞

(河南省西华县人民医院急诊科,河南 西华 466600)

心理护理实施应用对神经衰弱患者的影响研究

高永霞

(河南省西华县人民医院急诊科,河南 西华 466600)

目的探究心理护理的实施应用对神经衰弱患者的影响。方法选用我院近一年内收治的90例神经衰弱患者进行观察,采用掷币法将患者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45例患者采取常规护理,试验组45例患儿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实施心理护理,观察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试验组完全依从率、护理满意度、SDS评分、SAS评分分别为86.67%、95.56%、(51.2±5.5)分、(49.2±5.8)分;对照组护理总有效率、护理满意度、SDS评分、SAS评分分别为62.22%、66.67%、(47.0±4.7)分、(48.1±3.7)分。结论心理护理可以帮助神经衰弱患者树立健康的心态,提高了治疗效果,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应用。

心理护理;神经衰弱;应用效果

神经衰弱是一种常见的心理疾病,主要因长期精神紧张导致中枢神经批疲乏,出现神经症性障碍[1]。患者主要表现为疲乏、记忆力减退、烦躁、注意力不集中、对光线敏感等症状,容易引起月经不调、睡眠障碍、自主神经功能紊乱等并发症。过头颅CT、脑电图、头颅彩超检查结合患者的临床症状可以明确诊断,常用的治疗方法有物理疗法、抗神经衰弱类药物、心理疗法、食疗法等。由于神经衰弱与精神因素密切相关,所以对患者进行心理护理是针对病因治疗的一种最直接有效的方法,疗效也最明显[2]。本文就心理护理的具体方法及对神经衰弱患者的实际应用价值进行探讨,现将具体内容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对2015年1月至2016年1月我院收治的90例神经衰弱患者进行观察,所有患者均符合《精神疾病学》中关于神经衰弱的诊断标准,所有患者均了解实验目的,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有精神疾患、老年痴呆、非精神因素引发神经衰弱的患者。其中男42例,女48例,年龄25~61岁,平均年龄(32.1±3.5)岁。从事脑力劳动有58例,体力劳动有32例。采用随掷币法将患者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45例,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无显著性差异。

1.2 护理方法: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告知患者放松心情,经常运动。合理安排工作内容,避免长期疲劳工作。按时服用药物,食用具有宁心安神、清热除烦的食物。

试验组采用心理护理干预,具体方法为:①健康教育:询问患者的饮食习惯、生活习惯、爱好、学历、工作内容等相关信息,分析对导致患者出现神经衰弱的主要原因,为患者制订合理的心理护理计划。并在病历本上将主要的心理护理方法进行逐条叙述,让患者可以清楚了解心理护理的内容。为患者发放神经衰弱防治手册,让患者及其家属了解该病的病因、防治知识、并发症等相关知识,提高对疾病的重视。给患者分享有效的调节心情的方法,提高患者对疾病的防治能力。告诉患者适量有氧运动可以促进血液循环,增加体内的有效血氧量,活化血管,提高机体免疫力。鼓励患者适量运动,经常散步、与人交流。②稳定患者的情绪 神经衰弱患者对一切事物都十分敏感,护士要主动关心患者,态度要热情诚恳,消除患者的恐惧感。引导患者静下心来,说出苦恼的原因、自我感觉,在交流过程中掌握患者的心理状态,分析患者存在的问提,运用心理学知识解决心理问题。并协同患者家属帮助患者消除担忧及顾虑。引导患者正确控制情绪,告诉患者健康心态是天然良药,医保可以减轻经济负担,然后患者树立健康平稳的心态。③满足患者的合理需求 为患者营造安静、舒适卫生的病房环境,在室内摆放盆栽,让患者可以陶冶情操、静心。护理时动作要轻柔,提高患者的舒适度。让患者按时作息,戒烟戒酒。经常听轻音乐、在枕边摆放苹果、睡前喝牛奶、按摩太阳穴等可以减轻患者的症状。对于有严重睡眠障碍的患者可以适当使用催眠药物,提高睡眠质量。引导患者家属尽量满足患者的合理需求,安抚患者,减轻患者的紧张感,让患者身心放松。

1.3 疗效评价:采用SDS评分、SAS评分评定患者的抑郁、焦虑程度,得分越高,心理问题越严重。采用自制调查问卷评定护理满意程度,分为满意和不满意。对治疗的依从性根据患者的实际配合情况分为完全依从、不依从。

2 结 果

试验组完全依从39例(86.67%),对护理满意43例(95.56%),护理前SDS评分、SAS评分分别为(51.2±5.5)分,(49.2±5.8)分,护理后SDS评分、SAS评分分别为(43.2±4.5)分,(44.2±5.0)分;对照组完全依从28例(62.22%),对护理满意30例(66.67%),护理前SDS评分、SAS评分分别为(51.6±5.4)分,(49.6±5.4)分,护理后SDS评分、SAS评分分别为(47.0±4.7)分,(48.1±3.7)分。

3 讨 论

神经衰弱是临床常见精神疾病,严重影响了患者的正常学习、工作、生活,降低了患者的生活质量。心理护理是针对其主要病因进行对症护理的一种有效方法,具有科学性和有效性。社会激烈的竞争、生活压力导致人们长期承载着巨大的精神压力,导致神经受累,超过神经系统能承载的极限,引发神经衰弱[3]。药物治疗可以缓解患者临床症状,但是长期疗效还是不明显。对患者进行心理护理可以让患者对疾病有正确的认识,树立正确的心态,养成健康的心态,从而从根本上杜绝病因。健康教育注重增强患者的对疾病的重视度,对疾病相关知识有大体的了解。并针对患者实际生活习惯、爱好等方面分析不利于疾病转归的因素,趋利避害,提高自我保健能力[4]。根据医师的建议可以合理安排工作时间,适量运动,增强体质。加强与患者的交流,了解患者的真实想法,可以采取针对性的引导,让患者可以静下心来,消除烦躁、焦虑、悲观等负性情绪。放松对医护人员的警惕和恐惧感,提高心理承受能力。引导患者家属给予患者更多的关爱,传递正能量,可以让患者接收积极的信息,与人交流,提高人际交往能力[5]。学会改变自己,控制自己的情绪,放松紧绷的神经,逐渐适应放松的心理状态。提高患者的睡眠质量可以保证患者有充沛的精力,减少疲乏感。

本次实验结果中,心理护理提高了患者的治疗依从性、护理满意度,改善了患者的心理状态,护理效果明显优于常规护理。心理护理针对患者的实际情况进行针对性引导可以降低患者的生活压力,让患者学会正确处理困扰,适当放松心情,培养兴趣爱好,转移和控制不良情绪,尽早恢复健康。因此,建议对神经衰弱患者实施心理护理。

[1] 魏义珍.30例神经衰弱患者的心理护理体会[J].中国保健营养(下旬刊),2013,23(1):246-246.

[2] 屈福平.探讨心理护理在神经衰弱患者治疗中的应用效果[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连续型电子期刊),2016,16(6):211.

[3] 刘静,吕永刚.针对性心理护理干预神经衰弱患者的疗效观察[J].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16,9(5):89-90.

[4] 周昕,陈姣红,袁星等.神经衰弱的发病因素及心理护理效果的研究[J].中国当代医药,2015,(29):182-184.

[5] 张红艳.观察护理干预对神经衰弱患者焦虑状况的影响[J].大家健康(上旬版),2016,10(3):262-263.

R473.74

:B

:1671-8194(2017)21-0278-02

猜你喜欢

心理评分护理
VI-RADS评分对膀胱癌精准治疗的价值
心理“感冒”怎样早早设防?
“互联网+医疗健康系统”对脑卒中患者HAMA、HAMD、SCHFI评分及SF-36评分的影响分析
Distress management in cancer patients:Guideline adaption based on CAN-IMPLEMENT
个体化护理在感染科中的护理应用
妊高症护理中优质护理的应用
舒适护理在肝癌介入护理中的应用
舒适护理在ICU护理中的应用效果
我给爸爸评分
心理小测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