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围生期护理干预对预防剖宫产下肢深静脉血栓的作用

2017-01-15孙寿燕

中国医药指南 2017年21期
关键词:生期剖宫产血栓

孙寿燕

(山东大学齐鲁医院妇产科门诊,山东 济南 250012)

围生期护理干预对预防剖宫产下肢深静脉血栓的作用

孙寿燕

(山东大学齐鲁医院妇产科门诊,山东 济南 250012)

目的分析围生期护理干预对预防剖宫产下肢深静脉血栓的临床效果。方法随机选择我院2014年3月至2015年2月收治的480例患者作为观察对象,通过电脑随机的方式的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24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干预;研究组患者则采用系统的围生期护理干预措施。对两组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率结果进行对比。结果研究组患者的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研究组患者的症状积分低于对照组,差异同样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围生期护理干预对预防剖宫产下肢深静脉血栓具有较好的临床效果,有助于患者的康复,值得在临床中具有显著统计学意义。

围生期护理干预;剖宫产;下肢深静脉血栓;临床效果

剖宫产以及围生期需要平卧的时间较长,同时手术后血液处于高凝状态容易并发下肢深静脉血栓,其主要临床症状为下肢肿胀和行走困难等,一旦血栓栓子脱落还可能造成肺栓塞,对产妇的生命安全构成很大的威胁[1]。临床中,对于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干预重点应当放在预防上,我院对240例产妇行围生期护理干预,获得良好的成效,现将护理方法及结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随机选择我院2014年3月至2015年2月收治的128例患者作为观察对象,通过电脑随机的方式的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64例。研究组产妇年龄在22~37岁,平均为(27.3±5.3)岁;体质量在58~72 kg,平均为(64.2±6.2)kg;初产妇33例、经产妇31例。对照组产妇的年龄在21~38岁,平均为(28.4±5.9)岁;体质量在56~69 kg,平均为(63.1±5.4)kg;初产妇35例、经产妇29例。分析两组产妇的年龄等一般资料的差异小,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对照组产妇采取一般护理干预;研究组产妇则采取围生期护理干预,具体方法为:①孕期护理:孕期检查,嘱咐孕妇定期接受各项检查和教育,尽早发现孕期的并发症并予以治疗,减少对疾病的孕妇的影响。临床资料提示妊高征、胎盘前置等孕期并发症均可能导致下肢深静脉血栓,因此加强产前检查非常重要。同时指导孕妇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避免过度劳累,增加睡眠、注意控制情绪,均衡饮食,控制体质量,避免造成妊高征[2]。②入院之后:产妇在入院之后待产期间由主管护士向产妇讲解剖宫产围生期的相关知识,教会孕妇正确的活动方法。结合产妇的高危因素进行病因、病机等相关知识的讲解,尤其和合并肥胖、高血压的产妇以及高龄产妇应当反复进行宣教,促使其重视下肢深静脉血栓。③术后护理:下肢护理:剖宫产术后加强对产妇的监测,尤其是下肢的状态、皮肤温度、色泽以及是否出现肿胀和疼痛等,可以适当使用热水泡脚以促进血液循环,应用静脉留置针,避免使用高浓度的抗生素、氨基酸等刺激性高的药物;饮食护理:手术后6 h禁食流食,增加维生素、纤维素与蛋白质的摄入,在肛门排气之后科室少量进食半流质食物;多喝水以保证大便通畅;功能锻炼:手术后尽早指导产妇下床活动,促进静脉血液回流。通畅在麻醉清醒后6 h指导产妇家属给产妇的下肢肌肉进行按摩,指导主动和被动活动[3]。同时告知站立和静坐的时间都不应当过长,不要穿着紧身衣或者扎腹带,避免静脉血压上升。

1.3 观察指标:①对两组患者术后下肢静脉血栓发生率进行对比;②症状积分:对患者的皮肤改变、皮温上升、疼痛、肿胀和浅静脉扩张5个因子进行评价,无症状计0分、症状轻微计1分、症状较为严重计2分,对总分进行对比[4]。

1.4 统计学分析:本研究中的相关数据均录入到SPSS19.0统计学软件进行处理,计数资料使用率(%)表示;计量资料使用均数±标准差表示,比较采用t值检验。以P<0.05代表研究组和对照组之间的差异结果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研究组和对照组产妇的下肢静脉血栓、下肢肿胀发生率:研究组240例患者中有5例患者发生下肢肿胀,肿胀发生率为2.08%,出现1例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率为0.42%;对照组患者中有14例出现下肢肿胀、9例患者发生下肢静脉血栓,发生率分别为5.83%和3.75%,对比两组的差异结果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 研究组和对照组的症状积分对比:研究组产妇术后的症状积分为(4.21±0.22)分,对照组产妇则为(5.07±0.24)分,对比两组的症状积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 论

下肢深静脉血栓是外科手术后常见的并发症之一,也是非常棘手的疾病之一。剖宫产后发生下肢深静脉血栓的时间大多集中在术后10 d之内,目前没有特效的治疗方法,临床中以预防为主,因此,了解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发生原因非常重要。主要原因有以下几种:①妊娠晚期孕妇的血小板功能发生改变,血浆纤维蛋白原和凝血因子水平增加,造成血液处于高凝状态。同时由于剖宫产手术造成陶盘蜕膜组织凝血酶释放,导致血液凝固加剧。手术的创伤造成血小板反应性变化,抗凝作用的蛋白质含量降低,进一步促进高凝状态。②生产过程中孕妇大量出汗、失血,导致液体不择进而引发脱水造成血液黏稠度上升。同时,手术过程中以及手术后一旦时间内需要卧床,下肢的活动度明显减少,血流迟缓造成血液细胞停留在血管壁进而形成血栓。③除上述原因之外,反复进行下肢静脉穿刺、应用刺激性较高的药物造成静脉内膜损伤;下肢保暖工作未做好以造成静脉收缩及肥胖、血脂、血压水平较高均是可能造成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5]。

临床护理工作中,应当针对以上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的原因进行护理,以预防为主。重视孕期的保健工作,加强对孕妇的健康教育,引起孕妇对于下肢深静脉血栓的重视,改变不良生活习惯。同时加强入院之后的护理干预,做好术前的训以及术后的锻炼,重视早期功能锻炼,加强主动和被动运动的锻炼,增强产妇的主动配合意识。

尽管产褥期下肢静脉血栓的发生率并不高,但是在急性可能造成严重的肺栓塞,有资料报道接近1/3的肺栓塞患者在短时间内会快速死亡。因此,加强围生期的护理,积极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发生对于保证产妇的生命健康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在分析剖宫产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的原因的基础上,采取系统的围生期护理干预,从孕期开始,入院后、手术后对患者采取综合护理,积极予以并发症的预防护理,最终研究组产妇的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率远低于对照组,症状积分也低于对照组,差异显著,提示围生期护理干预对预防剖宫产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具有重要价值,值得推广应用。

[1] 汪艳红,金琍文,张庆华,等.围产期护理干预对预防剖宫产下肢深静脉血栓的作用[J].护士进修杂志,2011,26(12):1107-1108.

[2] 陈碧兰,李伟芳,叶瑞芳,等.围产期护理干预对预防剖宫产下肢静脉血栓的作用[J].中外医学研究,2013,(20):103-104.

[3] 徐贤平,申屠瑶芬,朱金萍,等.围产期护理干预对剖宫产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预防作用[J].浙江中西医结合杂志,2010,20(8): 510.

[4] 邹清,李林鲜,杨宇翔,等.剖宫产围手术期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护理研究[J].吉林医学,2012,33(18):3982-3983.

[5] 王慧青,池樱,许瑾平,等.复元活血汤对高危孕妇剖宫产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预防[J].中国中西医结合外科杂志,2010, 16(2):219-221.

R473.71

:B

:1671-8194(2017)21-0253-02

猜你喜欢

生期剖宫产血栓
剖宫产后怎样加强护理
助产士围生期一体化护理对提高初产妇分娩质量的影响分析
围生期抑郁症筛查与管理研究进展
防栓八段操 让你远离深静脉血栓
剖宫产和顺产,应该如何选择
围生期抑郁女性心理求助行为研究进展
三种血栓各有堵点
阿司匹林对“红血栓”无效
三种血栓各有堵点
世界家庭医生组织(WONCA)研究论文摘要汇编——爱尔兰全科医生对围生期心理健康的观点:一项定性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