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护理干预对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R)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分析

2017-01-15

中国医药指南 2017年21期
关键词:视网膜血糖实验组

兆 欣

(沈阳市第一人民医院,辽宁 沈阳 110043)

护理干预对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R)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分析

兆 欣

(沈阳市第一人民医院,辽宁 沈阳 110043)

目的分析护理干预对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随机将100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分成两组,通过常规护理模式来干预50例对照组患者,选择个性化护理模式来干预50例实验组患者。结果在空腹血糖水平、餐后2 h血糖水平以及生活质量评分方面,实验组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加强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的护理干预,能让其血糖水平保持稳定,让其生活质量有效改善,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护理干预;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生活质量

对于糖尿病患者来讲,发生视网膜病变的概率非常高。糖尿病需要进行终身治疗,另外糖尿病视网膜病变还会影响患者的视功能,降低患者视力,并对患者的情绪、情感和社会功能等造成影响,进而降低患者的生活质量[1]。因此护理干预在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临床治疗中的作用就显得非常关键。本研究主要分析了护理干预对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现做如下总结。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将我院2014年3月至2016年5月收治的100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作为本研究对象,全部患者均满足临床相关诊断标准[2]。全部100例患者中,男女患者人数分别为54例、46例;患者年龄为53~72岁,平均年龄为(60.3±2.3)岁。按照数字随机方式将全部患者分成两组,对照组和实验组均为50例;在基线资料方面两组患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如病情观察、基础护理等;实验组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应用个性化护理,具体内如如下:①心理护理:糖尿病作为一种长期慢性疾病,在患者合并视网膜病变后,在病程不断增加的过程中,患者视力则会逐渐降低,病情的反复以及基于经济方面的原因,会严重影响患者的心理状态,让患者的心理波动加剧,进而对临床治疗和护理效果造成影响。所以在日常护理工作中,护理人员应对患者的心理状态进行了解和掌握,结合患者的具体情况给予有针对性的心理疏导,通过交流沟通,让患者的情绪保持平稳;护理人员应对患者存在的疑惑应耐心解答,让患者的心态保持平稳,进而来更好接受治疗和护理工作。②健康宣教:护理人员应详细告知患者相关的疾病知识,对患者进行指导,让其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和行为习惯。在实际的健康宣教工作中,护理人员可以通过显示屏、投影仪等教学器材,为患者播放相关的视频、图片和文字,对糖尿病的危害及其对日常生活的影响进行详细阐述,并详细告知患者健康生活方式的相关内容,告知患者饮食控制和饮食均衡的意义,让患者的健康意识得以有效提升。③生活护理:护理人员应结合患者的具体情况,和患者一起为其制定有针对性的健康生活计划表,内容主要包括娱乐、饮食、护理以及运动等方面,科学规划患者的生活习惯,对患者进行鼓励,让其积极参加各种社交活动,让患者的生活心态保持乐观和积极。④眼部护理:对患者眼底状况和视力进行定期检查,及时发现早期症状,并干预。当患者发生急性视网膜出血时,应严格卧床休息,并加强基础护理,让眼部活动和对头部的震动减少,防止出血现象加重。

1.3 临床观察指标:对患者护理后的空腹血糖水平和餐后2 h血糖水平进行观察比较;并选择《视功能损害眼病患者生活质量量表》来对生活质量进行评价。

2 结 果

2.1 血糖水平观察:对照组患者护理后的空腹血糖水平和餐后2 h血糖水平分别为(13.51±3.18)mmol/L、(18.13±3.02)mmol/L,实验组患者的空腹血糖水平和餐后2 h血糖水平分别为(6.72±2.06)mmol/L、(9.71±1.32)mmol/L;护理干预后,实验组患者的空腹血糖水平和餐后2 h血糖水平均显著优于对照组患者(P<0.05)。

2.2 生活质量观察:对照组患者、实验组患者护理后的生活质量评分为分别为(36.74±3.52)分、(49.02±3.17)分;护理干预后,实验组患者的生活质量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P<0.05)。

3 讨 论

糖尿病患者发生视网膜病变的概率非常高。视网膜病变的临床特点并不明显,所以患者病情会在不自觉中逐渐加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的临床症状主要表现为点状出血、炎性渗出、微血管瘤以及血管舒张等[3]。随着病情的不断发展,可能会逐渐形成视网膜血管瘤。在治疗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时,有效的护理干预能提升临床疗效,改善临床症状,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分析本研究结果发现,护理干预后实验组患者的空腹血糖水平、餐后2 h血糖水平以及生活质量评分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结果显示,个性化的护理干预,能对患者血糖水平进行有效控制,提高患者生活质量。通过心理护理,稳定患者的情绪,让其心态更加平稳,进而提高患者的治疗依从性和护理依从性提高;通过健康宣教,让患者了解相关的疾病知识,正确认识自身疾病,提高其健康意识,并养成健康的生活方式和行为方式。通过生活护理,为患者制定有针对性的健康生活计划表,规划患者的生活习惯,鼓励患者积极参加各种社交活动,让患者的生活心态保持乐观和积极。

总之,加强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的护理干预,能让其血糖水平保持稳定,让其生活质量有效改善,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1] 马小芳.护理干预对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生活质量的积极影响分析[J].中国保健营养,2016,26(18):337.

[2] 徐红,陈雯,刘敏等.护理干预结合糖化血红蛋白监测模式改善非增殖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作用[J].蚌埠医学院学报,2013, 38(8):1072.

[3] 蓝琼好,李宝娣,陈梅花等.护理干预对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患者遵医行为的影响[J].国际护理学杂志,2013,32(10):2337-2339.

R473.5

:B

:1671-8194(2017)21-0252-01

猜你喜欢

视网膜血糖实验组
深度学习在糖尿病视网膜病变诊疗中的应用
细嚼慢咽,对减肥和控血糖有用么
遮光处理对微藻繁殖及其水质指标的影响
一吃饺子血糖就飙升,怎么办?
居家监测血糖需要“4注意”
家族性渗出性玻璃体视网膜病变合并孔源性视网膜脱离1例
高度近视视网膜微循环改变研究进展
球结膜下注射庆大霉素致视网膜损伤1例
阿托伐他汀联合曲美他嗪治疗冠心病的效果
SHR主动脉结构重构的microRNA—195和BCL2、Bax作用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