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循证护理干预对慢性肾脏病患者疗效及生存质量的影响观察

2017-01-15

中国医药指南 2017年21期
关键词:肾脏病尿蛋白肌酐

郭 琳

(大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钻石湾院区肾内科,辽宁 大连 116027)

循证护理干预对慢性肾脏病患者疗效及生存质量的影响观察

郭 琳

(大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钻石湾院区肾内科,辽宁 大连 116027)

目的探究对慢性肾脏病患者采取循证护理干预的疗效及对患者生存质量的影响。方法择取我院2012年4月至2014年7月慢性肾脏病患者90例,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45例)和观察组(45例),其中给予对照组患者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行循证护理干预。结果观察组患者的尿蛋白水平、血肌酐水平以及WHOQOL-BREF评分均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明显(P<0.05)。结论对慢性肾脏病患者采取循证护理干预可取得较为显著的效果,而且可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

循证护理;慢性肾脏病;生存质量;疗效

病程迁延、复发率高是慢性肾脏病患者所具有的特点,临床中治疗较为困难,并且近年来经统计发现,慢性肾脏病的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若未能得到及时的治疗,患者病情可呈进行性发展,最终发展成为终末期肾功能衰竭,不仅影响患者的生存质量,而且对患者的生命安全具有较大的威胁[1]。因此,实施一项有效的护理措施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本文研究将循证护理应用于慢性肾脏病患者,观察其效果,报道见下文。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将我院90例慢性肾脏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择取时间为2012年4月至2014年7月,所有患者均符合2003年K/DOQP指南中的慢性肾脏病诊断标准,将所有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分别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5例。对照组:男女比例为20∶25,年龄在27~58岁,平均(42.19±2.17)岁。观察组:男女比例为19∶26,年龄在28~58岁,平均(42.87±2.94)岁。两组慢性肾脏病患者的资料对比,均不存在明显差异(P>0.05),可对比。

1.2 方法。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如指导患者正确用药、密切监测患者病情以及告知患者日常注意事项等。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循证护理干预,包括病情评估与循证、基本护理干预、用药护理干预、心理护理干预以及健康宣教干预。

1.3 观察指标:经过护理后,将两组慢性肾脏病患者的尿蛋白水平和血肌酐水平进行对比,并根据WHOQOL-BREF量表对患者的生存质量进行判定,其中包含生理感觉、心理状态、总体健康及生存状态4个方面,当分值越高时表示生存质量越高。

1.4 统计学处理:两组慢性肾脏病患者的尿蛋白水平、血肌酐水平以及WHOQOL-BREF评分均采用t检验,采用SPSS20.0软件处理,当P<0.05时,表示数据差异显著。

2 结 果

观察组患者护理后的尿蛋白水平为(0.07±0.02)µg/L,血肌酐水平为(101.07±0.13)mmol/L,对照组患者护理后尿蛋白水平为(0.24±0.05)µg/L,血肌酐水平为(119.46±1.05)mmol/L,观察组患者数据明显更优(P<0.05)。观察组患者的生理感觉评分为(16.41±1.74)分、心理状态评分为(17.11±4.86)分、总体健康评分为(65.31±5.25)分、生存状态为(74.26±6.18)分,对照组患者的生理感觉评分为(8.97±1.06)分、心理状态评分为(14.18± 3.74)分、总体健康评分为(32.58±0.69)分、生存状态为(22.94± 0.57)分,观察组患者的评分均优于对照组患者(P<0.05)。

3 讨 论

慢性肾脏病史一种慢性疾病,其具有反复发作的特点,患者通常病程较长,在对患者的治疗中,若效果不明显,患者对预后效果的不确定会引发诸多不良心理因素,对患者的生存质量具有较大影响。慢性肾脏病在早期,难以取得明确的诊断结果,因此患者在早期的治愈率较低,而且该疾病在治疗中,医疗费用较高,会给患者家庭带来沉重的经济负担,因此对于慢性肾脏病患者,采取一定的措施提高其治疗效果非常有必要[2]。循证护理是指寻找实证,通过实证给予患者最佳的护理方案,打破了传统护理的固定思维及模式,通过实施循证护理,不仅能够提高护理人员的临床经验及个人技能,而且有利于各项护理措施安全、有效地实施。本文将循证护理应用于慢性肾脏病患者,取得了较为理想的效果,具体措施如下:①病情评估与循证:对患者病情进行评估,分析患者病发原因,并根据相关原因采取相应的护理方案,根据存在的问题,查阅资料或数据库寻求解决方法。②基本护理干预:告知患者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严格控制饮食,应以清淡食物为主,同时多食用高维生素和纤维素的食物,做好相应的防感染措施,并定期为患者病房消毒,防止感染[3]。③用药护理干预:严格遵循医嘱用药,如用药方法、用药量以及用药时间,合理使用激素与肾保护剂等药物,一旦出现不良反应即刻停止用药,并告知医师。④心理护理干预:加强与患者的交流,通过交流深入了解患者的心理状况,并有针对性地给予患者安慰与鼓励,帮助患者缓解不良情绪,增强面对疾病的信心。⑤健康宣教干预:详细向患者讲解有关慢性肾脏病的相关知识,告知患者该疾病的诱发因素、预防措施以及治疗方法,让患者能够加深了解,从而在日常生活中提高预防慢性肾脏病的意识,以提高患者的治疗依从性[4]。

观察组患者实施循证护理干预后,患者的尿蛋白水平和血肌酐水平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且观察组患者的WHOQOL-BREF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明显(P<0.05)。综上所述,将循证护理干预应用于慢性肾脏病患者,其可取得较为显著的临床效果,而且可有效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值得将其广泛推广。

[1] 张美英,何正宏.循证护理干预对慢性肾脏病患者疗效及生存质量的影响[J].中国民康医学,2012,24(9):1133-1135.

[2] 单岩,马安娜,郭双喜,等.慢性肾脏病病人自我护理能力与社会支持、生存质量的相关性研究[J].护理研究,2011,25(13):1151-1153.

[3] 陈慧,王春燕.门诊护理管理模式对慢性肾脏病患者生存质量的影响[J].预防医学情报杂志,2015,31(6):416-418.

[4] 李连珍,高红波,许珊珊,等.“5个E”护理干预模式在慢性肾脏病管理中的实施及效果评价[J].国际护理学杂志,2016,35(10): 1339-1342.

R473.5

:B

:1671-8194(2017)21-0250-01

猜你喜欢

肾脏病尿蛋白肌酐
一种病房用24小时尿蛋白培养收集器的说明
从“肾毒”论治慢性肾脏病
讨论每天短时连续透析治疗慢性肾脏病合并心衰
益肾清利和络泄浊法治疗慢性肾脏病4期的临床观察
慢性肾脏病患者血清HIF-1α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尿蛋白检测忽“+”忽“—”怎么回事
肌酐升高就是慢性肾衰吗
尿蛋白偏高如何诊断治疗
血肌酐升高非小事,你的肾可能已“坏了一半”
尿蛋白正常了肌酐为何还是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