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呼吸机相关肺炎的发生原因分析及护理体会

2017-01-15王妍婷

中国医药指南 2017年21期
关键词:性肺炎气囊呼吸机

王妍婷

(辽宁省抚顺市中心医院,辽宁 抚顺 113006)

呼吸机相关肺炎的发生原因分析及护理体会

王妍婷

(辽宁省抚顺市中心医院,辽宁 抚顺 113006)

目的探讨呼吸机相关肺炎(VAP)发生的原因及临床护理措施。方法研究对象选取本院2014年2月至2016年1月收治的59例机械通气治疗患者,对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了解呼吸机相关肺炎的发生原因,针对护理措施予以干预。结果研究发现,年龄>60岁、机械通气时间在14 d以上的患者呼吸机相关肺炎的发生率明显高于其他患者。56例患者中发生呼吸机相关肺炎的有14例。结论呼吸机相关肺炎的危害较大应当深入分析发生原因、采取针对性的干预措施进行预防。

VAP;发生原因;护理措施

VAP是指有创呼吸机辅助通气后48 h发生的肺炎,在医院感染性疾病中占有较大的比例,发病率在9%~68%,病死率最高可达30%[1]。本文对我院59例机械通气治疗的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VAP的发生原因与护理措施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研究对象选取本院2014年2月至2016年1月收治的59例机械通气患者,其中男性40例、女性19例;年龄在32~87岁,平均年龄为(52.5±7.3)岁;主要疾病类型有慢性阻塞性肺疾病26例、急性呼吸衰竭14例、脑血管意外患者12例、恶性肿瘤晚期患者3例、其他疾病患者5例。

VAP的诊断标准:机械通气时间在48 h以上;影像学提示肺部有新的浸润性病灶;体温上升至38 ℃以上、中性粒细胞比例超过75%、外周血液白细胞计数超过10×109/L;呼吸道有明显的脓性分泌物;实验室检查得到新的病原体[2]。

1.2 方法:回顾性分析患者临床资料,了解VAP的发生原因。针对患者病情和症状采取合理的干预措施。

1.3 统计学处理:采用SPSS16.0对文中资料进行统计处理,计数资料采用百分比的形式表示,比较通过卡方值检验,P<0.05提示差异结果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56例患者中发生VAP的14例,发生率为25.0%,通过合理治疗与护理干预得到较好的控制。

本组年龄超过60岁的患者有19例,其中发生VAP的9例(47.37%);60岁以下患者37例,发生VAP的5例(13.51%),对比差异显著(P<0.05)。本组机械通气时间超过14d的患者22例,发生VAP的10例(45.45%);机械通气时间在14d以下的患者34例,发生VAP的4例(11.76%),对比差异显著(P<0.05)。

3 讨 论

3.1 VAP发生的原因:本研究发现,年龄以及机械通气时间是该病发生的重要原因之一,年龄>60岁、机械通气时间超过14 d会增加VAP的发生率。主要原因在于高龄患者的呼吸功能明显下降、抵抗力较低、合并原发性疾病较多,加上长期使用抗生素,以及肾上腺皮质激素等药物造成体内环境紊乱,多种脏器功能失调[3]。人工气道与外界相通,随着机械通气时间延长发生率也随之提高。与呼吸道管路消毒不彻底、无菌操作不严格等密切相关。

3.2 VAP的护理体会:科学吸痰。机械通气患者容易发生口咽部细菌定植。通过清除分泌物能有效降低VAP的发生率。在吸痰过程中严格执行无菌操作;掌握合适的吸痰时机,根据患者通气状况和分泌物量决定是否吸痰,时间选择在进食后30 min[4],防止胃内容物反流。

做好呼吸环路的护理。呼吸道护理过程中,呼吸机管路每7 d要更换1次;湿化罐中的液体每24 h必须更换1次(使用无菌蒸馏水),保持温度在32~36 ℃,避免造成支气管纤毛运动减弱[5]。在机械通气过程中冷凝液的集液瓶应当放置在管路最低位置,及时倾倒冷凝水。严格执行无菌规程,做好消毒、隔离与灭菌,同时加强环境监测,对病房内的空气进行培养,严格消毒、预防感染。

做好口腔护理。消化道定植细菌是造成气管基因和转移的重要来源,因此在护理过程中必须加强口腔及消化道的护理。合理配置口腔护理液,口护每天至少2次。鼻饲患者,在注入营养液之前检查胃管是否在胃内,将头部偏向一侧、采取半卧位床头抬高40°。控制鼻饲速度,防止由于速度过快发生误吸或内容物反流。

人工气囊护理。将每4~6 h放气囊一次改为采用最小漏气技术将气囊及时充气。即每次减少充气量,直到患者恰好呼气时听诊不能闻及气囊周围漏气发生为止。此时从气囊内缓慢抽出0.2~0.3 mL气体,促使机械通气每次到呼吸高峰时都有均衡的微量气体从气囊周围溢出,但不会引起低压报警。这种充气方法,能够有效减轻气囊对气管壁的压迫,还可降低因气囊上部痰痂及分泌物脱落进入呼吸道引起相关并发症的发生率。研究发现[6],将气管导管气囊的压力保持在25 ~ 30 cm H2O之间,可以有效避免声门下的分泌物流入下呼吸道,进而降低VAP的发生率。

[1] 郑莹.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原因及护理体会[J].中国实用医药,2013,8(32):233-234.

[2] 王汇,张玲娟,周丹,等.呼吸科重症监护病房患者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原因分析及护理对策[J].解放军护理杂志,2011,28(10): 38-39.

[3] 孙彩霞.ICU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原因分析及护理对策[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3,23(5):1007-1009.

[4] 郝秀菊,张传静,辛燕,等.ICU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高危因素分析及护理干预[J].河北医科大学学报,2013,34(12):1524.

[5] 高飞.由于携带呼吸机而引发的院内感染-呼吸机相关肺炎的预防及护理[J].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2012,14(27):254-255.

[6] Chendrasekhar A,Timberlake GA.Endotracheal tube cuffpressure threshold for prevention of nosocomial pneumonia[J].J Appl Res, 2003,3(3):3.

R473.5

:B

:1671-8194(2017)21-0202-01

猜你喜欢

性肺炎气囊呼吸机
PB840呼吸机维修技巧与实例
全生命周期下呼吸机质量控制
基于副气囊的平流层浮空器高度控制
喘憋性肺炎婴幼儿血清维生素A、D与肺功能的相关性
呼吸机日常养护结合护理干预对降低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作用
探讨风险管理在呼吸机维护与维修中的应用
强化口腔护理在预防ICU昏迷病人并发坠积性肺炎中的应用
老年社区获得性肺炎发病相关因素
高田气囊案
迷你救生充气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