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腹腔镜下开窗术对肝囊肿的治疗效果观察

2017-01-15方志武

中国医药指南 2017年21期
关键词:开窗引流术开腹

方志武

(沈阳急救中心,辽宁 沈阳 110000)

腹腔镜下开窗术对肝囊肿的治疗效果观察

方志武

(沈阳急救中心,辽宁 沈阳 110000)

目的观察腹腔镜下开窗术对肝囊肿的治疗效果。方法2014年6月至2015年1月期间,我院选取收治的74例肝囊肿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观察组给予腹腔镜下开窗术治疗,对照组给予常规开腹开窗术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手术及术后恢复情况、并发症发生情况以及1年复发情况。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出血量、肝功能恢复时间、术后住院时间等方面与对照组比较,存在显著差异(P<0.05);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8.11%,对照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21.62%,数据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1年复发率为2.70%,对照组1年复发率为13.51%,数据差异显著(P<0.05)。结论腹腔镜下开窗术治疗肝囊肿的临床效果显著,建议在临床上进行推广。

腹腔镜;开窗术;肝囊肿;并发症;复发

肝囊肿属于临床常见肝脏良性疾病,肝内胆管发育异常是导致该疾病发生的主要原因。肝囊肿对人身体影响不是很大,极少会损害肝脏或破裂出血,但不利于患者心理健康。以往临床多给予患者传统开腹开窗引流术治疗,但因对患者机体创伤大且复发率高而不易被患者认可[1]。现阶段,随着内镜技术的不断发展,腹腔镜在肝囊肿治疗中也取得了良好的应用效果。本文主要评价了在肝囊肿治疗中腹腔镜下开窗术的应用效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我院于2014年6月至2015年1月期间选取收治的74例肝囊肿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观察组37例,男20例,女17例,年龄在29~77岁,平均(59.67±2.25)岁;单发囊肿29例,多发囊肿8例;对照组37例,男19例,女18例,年龄在30~79岁,平均(59.71±2.26)岁;单发囊肿30例,多发囊肿7例;本次全部入选病例术前均经影像学检查确诊,囊肿直径在5 cm以上;均自愿签署知情同意书,且本次研究已通过医院伦理委员会审批。上述两组入选病例资料对比,无明显差异(P>0.05),具有比较价值。

1.2 方法: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开腹开窗术治疗,给予患者全身麻醉处理后,于其右上腹肋缘下行一斜切口进入腹腔内,根据患者术前的影像学资料对囊肿位置进行确定后,切除肝脏表面大部分囊壁,并将囊液吸干净,给予常规止血处理后逐层关闭腹腔即可。观察组在腹腔镜下行开窗术,给予全身麻醉处理后,于患者肚脐上行一弧形切口,长约1 cm,随后建立二氧化碳气腹,维持腹压至12~14 mm Hg,随后经切口将10 mm Trocar置入腹腔内,通过腹腔镜对患者腹内情况进行观察;于剑突下约3 cm位置行一小切口,置入套管针,抽取囊液,分离并切除囊肿,给予电凝止血。由于电凝止血可一定程度破坏囊壁上皮细胞,所以在囊肿切除后,可用生理盐水反复消毒清洗,最后关闭气腹,常规放置引流管并缝合穿刺切口即可。两组研究对象术后均给予常规抗感染治疗。

1.3 观察指标:详细记录两组患者手术及术后恢复情况,包括手术时间、出血量、肝功能恢复时间、术后住院时间。记录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并对其随访1年,统计两组患者疾病复发情况。

2 结 果

2.1 两组患者手术及术后恢复情况对比:观察组患者手术时间为(40.85 ±5.74)min,出血量为(15.34±3.85)ml,肝功能恢复时间为(12.41±2.52)d,术后住院时间为(5.09±1.01)d;对照组患者手术时间为(70.35±5.81)min,出血量为(43.09±3.91)mL,肝功能恢复时间为(42.67±2.61)d,术后住院时间为(9.35±1.04)d,两组数据差异显著(P<0.05)。

2.2 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对比:观察组术后出现肺部感染1例,腹水1例,胸水1例,并发症发生率为8.11%(3/37例);对照组术后出现肺部感染3例,腹水2例,胸水2例,胆漏1例,并发症发生率为21.62%(8/37例),数据差异显著(P<0.05)。

2.3 两组患者1年复发率对比:观察组1年出现复发患者1例,复发率为2.70%(1/37例);对照组1年出现复发患者5例,复发率为13.51%(5/37例),数据差异显著(P<0.05)。

3 讨 论

肝囊肿有寄生虫性及非寄生虫性两种类型,其中非寄生虫性肝囊肿一般为先天性,小部分患者为肿瘤性、创伤性或炎症性,在各个年龄阶段均可发生[2]。先天性肝囊肿主要是在胚胎期淋巴管、肝内迷走胆管发育出现异常,或局部性淋巴管因炎性反应阻塞上皮增生造成管腔内分泌物潴留而导致的。通常患者无明显临床症状,对患者身体基本上无较大影响。但随着疾病发展,囊肿直径不断增大,有出现囊肿破裂、感染、出血等可能性,所以需积极给予治疗。肝囊肿治疗目的主要以减少囊肿体积、减轻对周围组织的压迫及相关症状、改善肝脏功能为主[3]。临床上治疗肝囊肿的传统手术方式包括超声引导下穿刺囊肿抽液术、开腹囊肿开窗术、囊肿引流术、囊肿切除术等。上述传统手术方式中因开腹开窗术以及切除术能够直接观察病灶和周围组织的关系而广泛应用,但对患者机体创伤大、术后恢复慢而影响其发展范围[4]。

近年来,内镜技术在临床各领域的应用范围越来越大,因符合微创技术要求,对患者机体创伤小,术后恢复快而被人们认可。在本次研究中,观察组给予腹腔镜下开窗术治疗,对照组给予常规开腹开窗术治疗,观察组手术情况、术后恢复情况均优于对照组,且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1年复发率均低于对照组,数据差异显著(P<0.05)。由此可见,肝囊肿患者接受腹腔镜开窗术治疗,机体受损小、术后恢复快且预后好。肝囊肿接受腹腔镜开窗术治疗适应证有以下几点:①患者为无症状先天性单发或多发性肝囊肿,直径在5 cm以上(包括5 cm),或患者有明显上腹部不适症状,但直径不足5 cm[5]。②创伤性囊肿。③患者肝实质囊肿壁和肝表面距离不足1 cm。④术前均接受影像学检查,结果显示囊肿与胆管不相通。虽然在腹腔镜辅助下实施开窗引流术,但手术仍存在一定风险,术后有复发的可能性。所以为了保证手术治疗的安全性,术前需安排患者结构CT、超声等影像学检查,准确确定患者肿瘤位置,对于满足手术适应证患者给予准确切除。由于腹腔镜观察的是患者肝表面情况,肝脏实质内部较深的囊肿不宜盲目切除,避免损伤血管、胆管,导致胆漏、出血等不良事件发生[6]。另外,还需根据患者囊肿位置协助患者选择恰当体位将腹腔镜器械置入,囊肿开窗后观察其有无外突赘生物存在,将囊肿恶变患者及囊腺癌患者排除。

综上所述,腹腔镜下开窗术治疗肝囊肿,对患者机体损害小且术后恢复快,术后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低,预后好,临床推广价值高。

[1] 孙敏,曾少波,黄东,等.三种开窗引流术治疗老年先天性肝囊肿的回顾性对比研究[J].肝胆胰外科杂志,2014,26(1):5-8.

[2] 郑志祥.经脐单孔腹腔镜下开窗引流术治疗先天性肝囊肿35例临床观察[J].中国民族民间医药杂志,2015,24(11):124-125.

[3] 蔡茁,黄志新,娄安亭,等.腹腔镜开窗术治疗先天性肝囊肿的临床探讨[J].安徽医学,2013,34(6):759-760.

[4] 林泽坤.腹腔镜下开窗引流术治疗肝囊肿40例临床疗效分析[J].中外医学研究,2013,11(27):24-25.

[5] 闫振辉.腹腔镜下开窗引流术治疗肝囊肿的临床效果观察[J].中国疗养医学,2014,23(7):600-601.

[6] 陈华.腹腔镜开窗术与开腹开窗术治疗肝囊肿临床疗效比较[J].实用医院临床杂志,2013,10(4):183-184.

R575

:B

:1671-8194(2017)21-0137-02

猜你喜欢

开窗引流术开腹
不同手术时机运用微创穿刺引流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疗效
高位肛周脓肿给予切开挂线引流术的治疗效果
整体护理预防脑室外引流术后颅内感染的作用分析
高血压脑出血微创颅内血肿清除引流术后再出血进展及分析
一种连续管开窗技术实践
生火取暖要开窗
初秋入睡前关好窗
腹腔镜下肝切除术中转开腹的相关因素初步分析
腹腔镜与开腹改良直肠前切除术治疗成人重度直肠脱垂的对比研究
腹腔镜与开腹全直肠系膜切除术治疗中低位直肠癌的对比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