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无创DNA产前检测对胎儿唐氏综合征的临床诊断价值分析

2017-01-15

中国医药指南 2017年21期
关键词:唐氏核型高风险

李 彪

(辽宁省丹东市妇女儿童医院筛查中心,辽宁 丹东 118000)

无创DNA产前检测对胎儿唐氏综合征的临床诊断价值分析

李 彪

(辽宁省丹东市妇女儿童医院筛查中心,辽宁 丹东 118000)

目的探讨无创DNA产前检测对胎儿唐氏综合征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选取89例唐氏综合征高风险单胎孕妇,采取孕妇的血浆行无创DNA检测,并采集孕妇的羊水行染色体核型分析,以染色体核型分析结果作为“金标准”评价无创DNA检测的结果。结果经无创DNA产前筛查,78例孕妇为唐氏综合征低风险,11例孕妇判定为唐氏综合征高风险;在经无创DNA产前检测判定为唐氏综合征高风险的11例样本中,经羊水染色体核型分析,有10例确诊为唐氏综合征,1例分析为正常。结论新型无创DNA产前检测技术具有无创性及高通量优势,对唐氏综合征的特异度及灵敏度均较高。

无创产前检测;高通量测序技术;唐氏综合征;无创DNA检测

唐氏综合征(DS)是一种十分常见的先天性染色体疾病,主要表现为身体发育迟缓,智力低下,同时可能会伴随不同程度的器官畸形等,给家庭及社会带来沉重的负担。当前并无有效的治疗方法,产前筛查及产前诊断是控制该病较有效的方法。当前针对唐氏综合征的产前筛查虽已经广泛开展,但筛查效果并不满意,检出率较低,且假阳性率也较高,并且若孕妇诊断为唐氏筛查高风险,还需行介入性产前诊断,研究表明,行介入性产前诊断操作所致的流产率高达0.5%~1%,严重影响孕妇的心理健康[1]。无创产前DNA检测技术的特点是检出率高,假阳性率低,能有效降低介入性产前诊断的比率,同时进行无创取样,能有效缓解孕妇的心理压力。

1 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选择2015年1月至2016年1月在我院经生化筛查及超声波检查诊断为唐氏综合征高风险的89例单胎孕妇,孕周(17.64± 2.18)周;平均年龄(28.16±2.36)周岁,术前签署知情同意书。

1.2 方法:采取孕妇的血浆行无创DNA检测,并采集孕妇的羊水行染色体核型分析,以染色体核型分析结果作为“金标准”评价无创DNA检测的结果。

1.2.1 无创DNA检测:抽取孕妇的外周血全血,提取DNA,保存于-80 ℃冰箱。制备高通量测序平台文库并进行测序,通过文库行高通量测序,获取分布于21号染色体上核酸片段的真实数量,据此计算出相应染色体覆盖的深度值,同时将其转化为具有风险衡量作用的风险指数,以评判胎儿得唐氏综合征的风险高低,所检验的统计值为Z-score值,若测试样本的Z-score值≥3则将胎儿判定为唐氏综合征高风险。

1.2.2 染色体核型:征得被判定为唐氏综合征高风险的11例孕妇的同意,签署知情同意书,行产前诊断,即行B超介导下经脐血或羊水穿刺术、腹绒毛活检,通过细胞培养进一步分析G显带染色体。

2 结 果

经无创DNA产前筛查,78例孕妇为唐氏综合征低风险,11例孕妇判定为唐氏综合征高风险;在经无创DNA产前检测判定为唐氏综合征高风险的11例样本中,经羊水染色体核型分析,有10例确诊为唐氏综合征,1例分析为正常。

3 讨 论

我国属于出生儿缺陷的高发国家,据全国医院的出生缺陷监测数据显示,导致出生缺陷的一个重要原因是染色体的异常。唐氏综合征是一种最常见的染色体异常疾病,唐氏综合征的发病率极高,并且随着孕妇年龄的增长,其发病率呈现增高的趋势,降低唐氏综合征的出生率不但是当前的医学难题,也是新时代下计划生育政策的重要要求。在妊娠期开展一种可靠的、安全的产前筛查及产前诊断手段进行产前干预,为目前降低唐氏儿出生率一种最有效的方法。当前产前诊断的“金标准”仍为侵入式取样,虽特异性极高,但是该措施仍存在一定的缺陷。

随着我国“全面二孩”政策的开放,将会有越来越多的高龄妇女加入到生育二胎的行列,由于介入性产前诊断具有一定的流产风险性,因此无创产前DNA检测已经成为高龄人群首选的产前筛查手段,无创DNA产前检测主要适用于35~39岁的患者,若孕妇的年龄>39岁则建议其行介入性产前诊断。行无创DNA产前检测若为高风险者方继续行介入性产前诊断,能使高风险者得以快速诊断,以及时干预染色体非整倍体胎儿,从而降低孕妇的生理、心理创伤程度[2]。本研究中,在经无创DNA产前检测判定为唐氏综合征高风险的11例样本中,经羊水染色体核型分析,有10例确诊为唐氏综合征,1例分析为正常,结果表明,无创DNA检测技术对诊断唐氏综合征的特异度及灵敏度与传统的染色体核型分析一致。

无创DNA产前检测技术是一种准确、快捷、安全的新型产前筛查技术,该方式仍存在一定的局限性,通过无创DNA产前检测,并不能及时筛查出结构异常的染色体、不能对嵌合体进行检测,同时也并不能取代染色体核型分析技术,因此医护工作者在临床应用时应规范应用,防止过度宣传,将无创DNA检测技术与当前施行的产前筛查、产前诊断系统结合,并以染色体核型分析结果作为诊断的金标准,同时准确把握该检测方式的适用人群,主要包括:①产前筛查为唐氏综合征高危的孕妇;②存在介入性产前诊断禁忌证的孕妇;③珍贵儿,不同意介入性产前诊断者;④超出当前产前筛查的范围、较大孕周的孕妇[3]。

综上所述,新型无创DNA产前检测技术具有无创性及高通量优势,对唐氏综合征的特异度及灵敏度均较高。

[1] 战芳,吴丹丹.无创DNA产前检测在诊断胎儿染色体非整倍体疾病中的应用[J].中国优生与遗传杂志,2014,32(11):46-50.

[2] 马慧英,王琰,刘淑敏,等.无创染色体非整倍体检测在西宁地区胎儿染色体异常诊断中的临床应用[J].中国优生与遗传杂志, 2015,26(10):43-45.

[3] 黄宁,刘艳秋,袁慧珍,等.75例唐氏综合征胎儿的产前诊断分析[J].国际检验医学杂志,2016,32(3):387-389.

R714.53

:B

:1671-8194(2017)21-0056-01

猜你喜欢

唐氏核型高风险
上海市高风险移动放射源在线监控系统设计及应用
产前诊断指征与羊水细胞染色体核型分析
抗核抗体荧光核型在原发性胆汁性胆管炎和自身免疫性肝炎筛查中的作用评估*
高风险富水隧道施工技术经济分析
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细胞遗传学特征与临床的关系
高龄孕妇妊娠中期产前诊断中唐氏筛查的应用
唐氏综合征患者发生白血病的风险升高的原因
唐氏综合征是因为“拷贝”走样了
唐氏综合征患者发生白血病的风险升高的原因
高风险测试对英语学习的反拨效应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