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儿童暴发性心肌炎的临床诊治体会

2017-01-15陈少欣

中国医药指南 2017年21期
关键词:暴发性心肌炎心电图

陈少欣

(牡丹江市妇女儿童医院儿内科,黑龙江 牡丹江 157000)

儿童暴发性心肌炎的临床诊治体会

陈少欣

(牡丹江市妇女儿童医院儿内科,黑龙江 牡丹江 157000)

目的探究儿童暴发性心肌炎的临床特点和治疗方法。方法选取2013年1月至2015年12月我院收治暴发性心肌炎患者30例,对患儿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观察儿童暴发性心肌炎临床特点和治疗方法。结果儿童爆发性心肌炎以呼吸、消化及神经系统症状为主,心电图改变最为敏感,确诊后须即可进行监护和抢救,30例患儿中死亡3例,好转3例,治愈24例。结论儿童爆发性心肌炎临床症状不典型,临床上应结合临床资料、心电图、实验室检查、胸片及超声心动图进行综合诊断,诊断后须积极监护和抢救,必要时安装心脏起搏器以提高治疗有效率。

暴发性心肌炎;儿童;临床特点;诊断;治疗

暴发性心肌炎临床上又称为急性重症病毒性心肌炎,起病急、变化快,病情多比较危急,临床上多会并发症严重的心律失常、心力衰竭、心源性休克及阿斯综合征等疾病,而重症爆发性心肌炎的发病率在急性心肌炎中所占的比例高达5%,临床上治疗手段缺乏特异性,多数患者预后较差,而急性期病死率高达20%[1]。为了探究儿童暴发性心肌炎临床特点和治疗方法,特选取近3年30例暴发性心肌炎患儿进行研究,具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取2013年1月至2015年12月我院收治暴发性心肌炎患者30例为研究对象,排除先天性心脏病、原发性心肌病、先天性房室传导阻滞、中毒性心肌炎、风湿性心肌炎和心内膜弹力纤维增生症。30例患儿中男童19例,女童11例;年龄5个月~12岁,平均年龄(5.4±2.3)岁;起病后到就诊时间4 h~7 d,平均时间(3.1±0.4)d。

1.2 研究方法:对患儿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观察儿童暴发性心肌炎临床特点和治疗方法。

1.3 临床特点:13例患儿于发病前1~2周出现以发热、咳嗽和流涕等呼吸道表现为前驱症状,8例患者以腹痛、恶心及呕吐等消化道表现为前驱症状。14例婴幼儿以哭闹、神萎、纳差、面色苍白、多汗和气急症状为主,年长患儿表现以乏力、头晕、面色差、心悸、胸闷、气短、心前区不适及疼痛等症状为主。30例患儿均出现不同程度心功能不全症状和体征,其中出现脉搏细弱、血压下降、皮肤发花、四肢湿冷和毛细血管充盈时间延长等心源性休克症状患儿7例,阿斯综合征9例。30例患儿中5例被误诊为急性上呼吸道感染、4例被误诊为急性胃肠炎,2例被误诊为颅内感染。

1.4 辅助检查:对患者进行心电图检查、超声心动图检查、胸片检查及实验室检查等辅助检查。

1.5 临床治疗:患儿入院后立即给予心电监护吸氧和镇静等常规处理,同时给予大量维生素C以清除氧自由基,给予磷酸肌酸钠补充心肌的营养,给予炎琥宁或利巴韦林进行抗病毒治疗,给予地高辛、利尿剂和扩张血管药以改善患儿的心肌功能,出现心源性休克或心力衰竭患儿可静脉滴注多巴胺、多巴酚丁胺或米力农以增加心排量进行抗休克治疗。16例患儿给予大剂量糖皮质激素进行治疗,10例患儿给予丙种球蛋白以调节免疫功能,心率缓慢患儿可通过静脉滴注异丙肾上腺素提高心率。8例房室传导阻滞伴阿斯综合征的患者安装了心脏临时起搏器进行治疗,其中1例患儿始终未恢复窦性心律患儿安装了永久起搏器进行治疗,5例室性心动过速的患儿给予利多卡因或胺碘酮进行治疗,其中1例未见好转患儿行同步电复位,2例患儿合并呼吸窘迫采用机械通气进行治疗,1例患儿合并肾功能衰竭应用连续肾脏替代疗法治疗。

2 结 果

2.1 辅助检查结果

2.1.1 实验室检查结果:26例患儿进行了血清病毒抗体检测,其中8例(30.77%)患儿柯萨奇B组病毒抗体为阳性,2例(7.69%)患儿肠道病毒EV-71抗体为阳性,1例(3.85%)患儿EB病毒抗体为阳性,病毒阳性检出率为42.31%。29例患儿进行了心肌标志物检测,其中18例(62.07%)患儿心肌肌钙蛋白I升高,27例(93.10%)患儿肌酸激酶同工酶升高,18例(62.07%)患儿二者同时升高。

2.1.2 心电图检查:30例患儿心电图均存在改变,其中9例(30%)窦性心动过速,4例(13.33%)室上性心动过速,5例(16.67%)室性心动过速,6例(20%)室性早搏,2例(6.67%)房性早搏,9例(30%)Ⅲ度房室传导阻滞,1例(3.33%)Ⅰ度房室传导阻滞,5例(16.67%)束支传导阻滞,3例(10%)室性停搏,15例(50%)病理性ST-T改变,2例(6.67%)Q-T延长。

2.1.3 胸片检查:30例患儿中20例(66.67%)心影增大,5例(16.67%)肺部渗出病变。

2.1.4 超声心动图检查:28例患儿超声心动图检查,其中15例(53.57%)患儿的左心室和左心房同时扩大,4例(14.29%)患儿右心房和右心室同时扩大,2例(7.14%)患儿仅左心室扩大,1例(3.57%)患儿仅右心室扩大,16例(57.14%)患儿的左室后壁动度减弱、左室收缩功能下降,5例(17.86%)患儿合并少量的心包积液。

2.2 治疗结果:30例暴发性心肌炎患儿中3例(10%)在住院期间死亡,其中2例(6.67%)患儿死于多脏器功能衰竭,1例(3.33%)患儿死于难以控制的室速和室颤;3例(10%)患儿好转后家属签字出院,24例(80%)患儿治疗4周左右后痊愈出院,平均住院时间(21.8± 6.5)d,之后对患者进行了3年随访,均未发现显著心脏症状和活动受限表现。

3 讨 论

心肌炎指的是心肌发生弥漫性或局限性炎性病变,多因感染病毒、细菌、支原体、寄生虫、真菌、衣原体和立克次体引起的,其中以病毒性心肌炎最为常见[2]。本次研究中,26例患儿进行了血清病毒抗体检测,其中8例(30.77%)患儿柯萨奇B组病毒抗体为阳性,2例(7.69%)患儿肠道病毒EV-71抗体为阳性,1例(3.85%)患儿EB病毒抗体为阳性,病毒阳性检出率为42.31%,而大部分患儿不能获得明确的病毒感染的实验室依据。

爆发性心肌炎可发生于儿童的各个年龄,多以呕吐、腹痛等消化系统的表现或抽搐、晕厥等神经系统表现为首发症状,因临床表现不典型,且病程隐匿,约70%的暴发性心肌炎患儿被误诊为肺炎或脓毒症等疾病[3]。本次研究中,多数患者以呼吸、消化、神经系统为首发症状,5例被误诊为急性上呼吸道感染、4例被误诊为急性胃肠炎,2例被误诊为颅内感染。

心肌肌钙蛋白和肌酸激酶同工酶是临床上诊断心肌炎的重要依据。本次研究中,29例患儿进行了心肌标志物检测,其中18例(62.07%)患儿心肌肌钙蛋白I升高,27例(93.10%)患儿肌酸激酶同工酶升高,18例(62.07%)患儿二者同时升高。多数暴发性心肌炎的患儿在发病早期会出现心电图改变,本次研究中,30例患儿的心电图均出现了不同程度的改变。

临床上根据患者的临床表现在短时间内做出正确地诊断、准确地评估病情是抢救成功的关键,而综合治疗和对全身各个器官的监测并加以保护是抢救成功的主要原因[4],维持心排出量的正常以保证组织灌注,积极治疗心功能不全预防循环系统的衰竭是治疗的主要目标[5]。维生素C可减轻氧自由基对心肌的损害,磷酸肌酸可改善心肌代谢和保护心肌,糖皮质激素可减轻免疫损伤、消除炎症,丙种球蛋白不仅可调节免疫反应、还可以清除病毒、缩短病程。

综上所述,儿童爆发性心肌炎的临床症状不典型,临床上应结合临床资料、心电图、实验室检查、胸片及超声心动图进行诊断,诊断后须积极监护和抢救,必要时安装心脏起搏器以提高治疗的有效率。

[1] 李娟.暴发性病毒性心肌炎并心源性休克患者的护理[J].现代实用医学,2012,24(9):1063-1064.

[2] 邓文,唐远平,黄冬平,等.甘草酸二铵注射液对重症暴发性病毒性心肌炎患儿炎性因子、CK-MB、肌钙蛋白的影响及其治疗效果[J].中国生化药物杂志,2015,35(2):104-106.

[3] 裴亮,杨妮,杨雨航,等.儿童暴发性心肌炎的临床特点及预后的影响因素[J].中国当代儿科杂志,2015,17(11):1232-1236.

[4] 刘红,尹永日,南虎松,等.儿童暴发性心肌炎合并多器官功能障碍抢救成功1例[J].中国社区医师,2015,31(33):120.

[5] 楼文姬,吴绿仙,陈步青,等.心外症状首发的儿童暴发性心肌炎15例[J].中国乡村医药,2015,22(23):24.

R542.2+1

:B

:1671-8194(2017)21-0032-02

猜你喜欢

暴发性心肌炎心电图
动态心电图与常规心电图诊断冠心病的应用
心肌炎患者减少食盐摄入
心电图机检定方法分析及简化
《思考心电图之176》
心肌炎患者减少食盐摄入
《思考心电图之174》
ECMO联合IABP及CRRT治疗重症暴发性心肌炎患者的护理体会
警惕暴发性心肌炎
山西省暴发性害虫中后期趋势预测
警惕感冒引发的心肌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