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蒙山黑山羊李氏杆菌与弓形体混合感染诊治报告

2017-01-15李岩山东省平邑县畜牧兽医局流峪畜牧兽医站273300

中国畜禽种业 2017年1期
关键词:弓形黑山羊李氏

李岩 (山东省平邑县畜牧兽医局流峪畜牧兽医站 273300)

蒙山黑山羊李氏杆菌与弓形体混合感染诊治报告

李岩 (山东省平邑县畜牧兽医局流峪畜牧兽医站 273300)

弓形体是人畜共患的寄生虫病,经常引起猪的感染发病,山羊较少感染发病,尤其与李氏杆菌混合感染实属罕见。临沂市平邑县某黑山羊养殖户发生了一起黑山羊弓形体与李氏杆菌混合感病例,现就其发病与诊治情况报告如下。

1 流行病学调查

2016年7月14日该养羊户饲养的52只黑山羊始陆续发病,至16d发病16只,死亡8只。发病后曾用青霉素、链霉素、板蓝根注射液肌肉注射治疗两天,治疗效果不好,陆续又有4只羊先后死亡。我们对该病的发生进行临床流行病学调查分析,综合临床诊断结果和实验室诊断结果确诊本次疾病的发生,是由弓形体与李氏杆菌混合感染导致。

2 临床症状

多数病羊有体温升高现象,病羊体温高达39~41℃,发病羊离群独立一偶,食欲不佳,个别病羊食欲废绝,鼻镜干燥无光泽,个别羊鼻液呈脓性,有的出现流涎和腹泻,疾病后期有的病羊出现小便失禁情况,初期有的羊呈现短暂的神经兴奋期,出现烦躁不安的症状。疾病发展到中后期往往出现精神郁状态,最后病羊卧地不起,起立后不愿行走,共济失调及后躯麻痹,眼结膜出现潮红,病羊眼有脓性的分泌物。一般维持2~4d后死亡。

3 剖检变化

对发病死亡的4只黑山羊进行剖检,剖检结果显示,病死羊皮下均有出血性胶冻样淡黄色浸润,前肢腋下较重,心肌柔软,心脏内膜出血,心包有淡黄积液,胸腔液增多呈淡黄红色,肠系膜淋巴结水肿增大,结肠段黏膜肥厚,真胃呈轻度卡他性炎症。肝质地变硬发脆,表面有淡黄色的坏死灶,胆囊肿大。脾、肾等实质器官萎缩有出血点。脑、脊髓有出血点。

4 实验室诊断

4.1 病料涂片染色镜检

取病死羊肝、脾、胸腔积液进行涂片,然后分别进行革兰氏和姬姆萨染色干燥镜检。结果显微镜下各涂片中均发现散在、成对构成 “V”型或 “Y”型排列的细菌,有的几个菌体堆在一起,细菌两端钝圆,革兰氏染色为稍弯曲的阳性小球杆菌。镜检该菌未发现荚膜和芽胞,有2~4根鞭毛[1]。姬姆萨染色镜检,发现有数量不等的一端钝圆,另一端稍尖,呈弓形或呈香蕉形的虫体,胞浆呈浅蓝色,内含有颗粒,核染成深蓝紫色,偏向钝圆的一端,每个显微镜视野中可见单个、成双或多个虫体存在[2]。

4.2 细菌分离培养

无菌采取病死羊的肝、脾、胸腔积液接种血液葡萄糖琼脂培养基平皿中,然后放置于37℃恒温培养箱中,培养18~24h后取出观察结果。结果可见培养基上生长有圆形、露滴状、透明、边缘整齐的菌落,菌落周围有β溶血环。用45°斜射透光显微镜观察菌落形态,可见菌落呈蓝绿色闪光。取呈蓝绿色闪光的典型菌落穿刺接种到明胶高层培养基中,可见细菌沿穿刺线成云雾状生长,并且琼脂表面以下3~5mm处形成一特殊伞状,根据细菌的生长情况,可确定该细菌有鞭毛。

4.3 生化试验

无菌条件下,用接种针取分离菌接种于葡萄糖、果糖、蕈塘、麦芽糖、M.R、V-P、硫化氢和靛基质微量生化管中,然后放置于37℃恒温培养箱中,培养24h后观察结果,该菌发酵葡萄糖、果糖、蕈塘和麦芽糖,产酸不产气。M.R和V-P反应阳性,不产生硫化氢和靛基质。

4.4 病理组织学检验

取新鲜病死黑山羊的肝脏、肺脏组织用10%的福尔马林固定,石蜡包埋,切片,染色镜检,可见肝小叶内有散在大小不等的坏死灶,坏死灶部位的肝细胞的轮廓清楚,细胞核已经碎裂或溶解消失,在肝小叶的窦状隙内有弓形体的滋养体;在枯否氏细胞内可见弓形体假囊呈圆形或椭圆形。肺泡壁毛细血管扩张充血,肺泡内可见均匀红染的浆液,在肺泡上皮和尘埃细胞内可见弓形体的假囊。

4.5 动物接种试验

取新鲜病死羊的肝脏、淋巴结,以1∶5的比例加入生理盐水研磨,制成生理盐水乳剂,再按每毫升加入青霉素1000U、链霉素100mg。然后室温中放置1h,用前振荡,待颗粒沉淀后,取上清液接种于小白鼠。取10只20g左右的小白鼠随机分成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5只。试验组每只腹腔接种0.5ml上述乳剂;对照组腹腔注射0.5ml生理盐水。接种后每天进行观察,接种27h后试验组有一只小白鼠发病,到66h后5只小白鼠全部发病,病鼠食欲废绝,腹部膨大,有大量腹水,最后死亡;对照组无异常变化。采集病鼠的腹水涂片染色镜检,可发现典型的弓形体和李氏杆菌,镜检结果同4.1。

4.6 血清学诊断结果

采用色素试验 (染色试验DT),这是弓形体病特有的血清学诊断方法,特异性较高,是标准的诊断方法。抽取接种死亡的小白鼠腹水加生理盐水反复离心洗涤2~3次,做成每毫升含有弓形体500万个左右的标准抗原;取发病羊的血清,置 56℃水浴中灭能 30min, 用生理盐水做 1∶2, 1∶4, 1∶8,1∶16, 1∶32, 1∶64, 1∶128 倍的稀释, 而后各取 0.1ml, 加入正常人血清0.2ml,再加抗原0.1ml。置37℃恒温箱中作用12h,取出待冷,加美蓝染色液2~4滴,振荡5~6min后取出镜检。判断标准为在400倍下镜检,如50%以上不被染色为阳性。结果大部分1∶64或1∶128为阳性 (注:此试验应同时设3个对照,并符合判定标准),说明羊已感染弓形体[3]。

4.7 药敏试验

采用纸片扩散法 (K-B法)对细菌进行的敏感性试验。以涂布法接种分离的菌株,采用无菌吸管吸取24 h细菌肉汤培养液0.2ml,滴在普通琼脂平板表面的中央位置,用无菌涂棒将细菌悬液沿各个方向涂布均匀,室温下放置5min,使细菌液充分吸附培养基。然后将药敏纸片贴在培养基上,放入培养箱中培养24h后,测量抑菌圈直径。结果如下 (括号内数值为抑菌圈直径)。氟苯尼考 (25mm)、盐酸左旋氧氟沙星 (20.5mm)、乳酸环丙沙星 (18mm)、恩诺沙星 (11mm)、氟哌酸 (10mm)、头孢唑啉 (19mm)、磺胺嘧啶钠 (10mm)、卡那霉素 (13mm)、庆大霉素 (10mm)、链霉素 (6mm),对红霉素、青霉素G、痢菌净耐药。

根据疾病流行病学、临床症状、病理变化和实验室诊断结果综合判定,本次疾病的流行是由弓形体与李氏杆菌混合感染引起。

5 防治措施

对羊舍及周边环境用百胜-30(络合碘制剂)消毒液按1∶800比例稀释,每天早晚各全面消毒1次;对污染的用具用1~2%的氢氧化钠溶液浸泡进行彻底清洗消毒。对病死羊挖坑撒生石灰进行深埋处理。

发病黑山羊用氟苯尼考注射液5~10mg/kg体重的剂量肌肉注射,1次/d,连用4d。同时配合维生素B1及维生素C注射液各5ml混合一次肌注。精饲料中用磺胺嘧啶钠10~20mg/kg体重拌料饲喂。

加强饲养管理,对未发病的黑山羊在日粮中适量的多维素及微量元素,增强机体抵抗力。同时在日粮中添加复方磺胺嘧啶。每20mg/kg,2次/d。连饮3~5d。疾病得到有效控制后要及时添加微生态制剂以调理瘤胃内正常的微生物菌群。

6 讨论与小结

本病的控制是加强生物安全措施,加强饲养管理,平时注意消毒工作。该病发生后要早诊断,早治疗,后期治疗效果不佳。

猫是弓形体的终末宿主,带虫而不发病。所以养殖场内要应严禁饲养猫,并做好灭鼠工作。当猫粪便污染饲料及饮水。羊食用了被污染的饲料和饮水就会引起感染发病,引起本病的暴发和性流行。

该羊圈与猪圈毗邻,猪场已于6月份发生李氏杆菌与弓形体混合感染,这是造成该次疾病流行的主要原因。因此,在养殖场建设时要充分考虑生物安全问题,避免相互感染传播。

弓形体病和李氏杆菌均可以引起人感染发病,是人畜共患性疾病。因此,在剖检诊断及治疗时,要采取一定的保护措施和消毒工作,防止人的感染发病。

[1]杨金艳.梅花鹿弓形体与李氏杆菌混合感染的诊治[J].黑龙江畜牧兽医,2009(7):109.

[2]李海斌.猪附红细胞体病与猪弓形体病混合感的诊[J].中国畜禽种业,2012(11):106-107.

[3]陈明阳,陈志杰,李峰.猪瘟和弓形体病混合感染的诊断与防治[J].郑州牧业工程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1,31(3):25-27.

猜你喜欢

弓形黑山羊李氏
云上黑山羊品种介绍
2018-2019年石家庄市弓形杆菌致病基因的分布及其特征分析
云上黑山羊品种介绍
云上黑山羊品种介绍
降低弓形换位线圈换位尺寸偏差研究
羊李氏杆菌病的诊断治疗
文言文练习
浅谈我对“李氏”的理解
暮晚的黑山羊
商周弓形器略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