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湖南永州地区某猪场霉菌毒素中毒的诊治

2017-01-15于桂阳郑春芳

中国猪业 2017年6期
关键词:湖南永州豆粕霉菌

于桂阳 郑春芳

(永州职业技术学院生物科学技术系,湖南永州425000)

湖南永州地区某猪场霉菌毒素中毒的诊治

于桂阳 郑春芳

(永州职业技术学院生物科学技术系,湖南永州425000)

湖南永州地区某猪场年存栏母猪120头,2016年6月份,出现部分仔猪死亡,死亡率11.6%,怀孕母猪流产,流产率18.01%,造成较大损失。通过临床症状和病理解剖,并结合实验室检验,确诊为豆粕霉菌毒素中毒。经过综合治疗,病情得到控制,该猪场恢复正常。

猪;霉菌毒素;中毒

霉菌毒素是谷物或饲料中霉菌生长产生的有毒代谢产物,动物摄入受霉菌毒素污染的饲料后,就可能发生霉菌毒素中毒症。长期以来,认为霉菌毒素中毒多见于南方梅雨季节或夏季高温高湿时间。但是,随着全球气候变暖,高温高湿的天气持续增多,为霉菌提供了良好的生长环境。研究表明,近年来,霉菌毒素对动物的危害在我国南北方以及一年四季均可发生。尤其是猪对霉菌毒素极为敏感,其危害不容忽视。猪场许多不明原因的猪群健康不稳定情况,如繁殖障碍、免疫功能降低、饲料利用率和生产性能下降等,在很多时候与霉菌毒素有关。霉菌毒素中毒在猪场非常复杂且普遍存在,其引发的危害经常被低估。随着高温高湿季节到来,需要我们密切关注霉菌毒素问题,及时做好预防和处理措施。现将湖南永州地区某猪场霉菌毒素中毒的病例报告如下,供养猪户参考。

1 发病情况

该猪场有哺乳母猪35头,妊娠母猪72头,哺乳仔猪367头,断奶仔猪349头。2016年6月19日,该场购买豆粕配制全价饲料,饲喂3天后,个别哺乳、断奶仔猪和母猪开始发病,但症状轻微;随后发病数量逐渐增加,症状加重,并出现了死亡情况。发病期间,72头妊娠母猪流产13头。发病后,使用氯霉素、磺胺嘧啶钠、盐酸环丙沙星、恩诺沙星等药物治疗,但疗效不佳,仍然不能控制病情,6月27日来笔者所在单位求诊。

2 临床症状

母猪:病猪体温正常,食欲减少或废绝,精神萎顿,可视黏膜苍白或黄染;后躯无力,走路摇晃,常俯卧于地;尿液呈深褐色,血红蛋白尿;粪便干燥、量少,后期排绿色粪便,粪中带有血液。哺乳母猪泌乳力下降,持续发情或延长发情周期,哺乳仔猪有的出现整窝发病,部分仔猪急性或亚急性死亡。妊娠母猪主要表现流产、早产或产死胎、弱仔等症状,还会导致产后无法正常发情。后备母猪阴门红肿,具有发情或临产前症状。

仔猪:出现毛色粗乱、皮肤发白、腹泻、消瘦等症状;通常急性发病,出现神经症状,头朝向一侧弯;有的出现打喷嚏、咳嗽、呼吸困难,严重者因衰竭而死。

育肥猪:食欲不振或废绝,呕吐、腹疼、便秘或腹泻,且有黏液和血液混在粪便中;被毛粗乱,消瘦。病猪腹部、四肢内侧皮肤有红点或红斑,少部分有黄疸、贫血等症状,生长缓慢,饲料利用率低。

3 剖检变化

解剖病死猪,皮肤及皮下组织黄染,呈胶冻样浸润;肝脏肿大明显,表面有出血点,胆囊皱缩,胆汁浓稠;肾脏苍白、肿胀;膀胱积有深黄色尿液;胸腔积液,胸腹腔出血,浆膜有瘀血斑点;肺脏充血水肿;胃肠管出血,肠内容物中混有血液,胃壁有大小不等的多处溃疡;脾脏有的有出血性梗塞;淋巴结肿大、充血、水肿。

4 诊断

⑴病因调查。对饲料原料进行了检查,结果发现豆粕有发霉的絮状物。根据发病史、症状表现、病理剖检等调查分析可以初步诊断为豆粕发霉引起的霉菌毒素中毒。

⑵显微镜检验。取病死猪的新鲜肺脏、肝脏病变部位及血液抹片,革兰氏染色镜检未发现细菌,但是发现霉菌菌丝及霉菌孢子。

⑶霉菌培养。无菌条件下,将新鲜的肺脏、肝脏等病变组织、血液和霉变豆粕饲料,分别接种于霉菌培养基上(青岛海博生物技术有限公司生产),放入26℃的恒温箱中培养,10~14天后长出有放射物的菌落。在高倍镜下观察菌落,有大量褐色的霉菌菌丝及霉菌孢子。

根据以上情况综合分析判断,本病属猪饲料中豆粕发霉所引起的霉菌毒素中毒。

5 防治措施

⑴立即停喂发霉豆粕配制的饲料,同时在每吨饲料中添加“霉消安”2 000 g、多维500 g。

⑵清除毒素。给发病猪服用盐类泻药,1 000m L水中添加硫酸钠30~50 g,灌服,1次/天,连用3~5天,促进胃肠道内毒素尽快排出。

⑶防止继发感染。在饮水或饲料中添加广谱抗生素药物,如金霉素、土霉素、四环素等,连用5~7天。

⑷对症治疗。严重病例用40%乌洛托品20~50m L/头静脉注射,利尿排毒;有神经症状的,肌肉注射盐酸氯丙嗪,用量2mg/kg体重;心脏衰弱病例,用10%安钠咖5~10 m L/头肌肉注射,10%葡萄糖生理盐水100~250 m L/头静脉注射;出血病例用止血芳酸(氨甲苯酸注射液)0.3 g/头。

⑸中药疗法,内服甘草绿豆汤煎剂,用甘草、绿豆各500 g水煎,加适量蔗糖,1次/天,连用5~7天。

6 讨论与体会

⑴霉菌毒素是一种天然的生物污染物,是霉菌在生长繁殖过程中产生的有毒次级代谢产物,普遍存在于饲料及原料中。霉菌毒素既能引起动物的急性死亡,又能使动物生长缓慢、繁殖性能降低,摄入少量的霉菌毒素还可以减弱免疫力,降低动物对传染病的抵抗力。饲料中的霉菌毒素严重危害畜禽健康,甚至在一定程度上对人类的健康造成威胁。该猪场发生霉菌毒素中毒的主要原因是:选购饲料原料豆粕时,没有严格仔细地检查;加之贮存时天气潮湿,温度在20~30℃左右,使霉菌大量繁殖产生毒素,导致猪采食后中毒。

⑵由霉菌毒素引起的免疫抑制可导致宿主抵抗传染性疾病的能力降低,以及降低疫苗的效力。同时它不仅引发免疫抑制,更重要的是造成肝、肾、心、肺等器官的损伤,因多器官损伤引起的多器官功能不全,极容易继发各种感染,形成发病急、抗感染措施疗效低、死亡率高的病例。人们极易将这些病归结于继发的传染病和引起的免疫抑制,在临床上广泛使用免疫增强剂与抗菌药物,在生产实践中均未达到良好效果。

⑶饲料原料受到霉菌毒素的污染是不可避免的,同时猪又对霉菌毒素特别敏感。霉菌毒素感染造成的危害是近年来猪场生产过程中经常遇见的问题之一,由于还没有被广大养殖户所认识,往往猪场许多不明原因的疾病都与霉菌毒素中毒有关,临床上很容易造成误诊。猪场应高度重视霉菌毒素中毒,从源头抓起,选择使用有针对性的霉菌毒素吸附剂,建立霉菌毒素的定期检测制度,从而最大限度地减少霉菌毒素造成的污染,切实保障生猪健康。

S858.28;S859.87

A

1673-4645(2017)06-0061-02

2017-06-01

于桂阳(1965-),男,湖南祁阳人,博士,教授,主要从事畜牧兽医专业教学和技术推广工作,E-m ail:13974613405@163.com

猜你喜欢

湖南永州豆粕霉菌
揭示水霉菌繁殖和侵染过程
文博
豆粕:新疫情恐拖全球经济,国内豆粕需求或延迟
豆粕:养殖饲料需求回升 国内豆粕价格上涨
豆粕:贸易谈判持续进行 国内豆粕价格振荡
豆粕:贸易谈判再生变数 国内豆粕价格上涨
守得云开望月圆
早期霉变纸币霉菌分离与鉴定研究
霉菌的新朋友—地衣
地衣和霉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