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猪高热病防治

2017-01-14李金霞

中国畜禽种业 2017年9期
关键词:传染源寄生虫病原

李金霞

(新疆昌吉市动物疾病预防控制中心831100)

猪高热病防治

李金霞

(新疆昌吉市动物疾病预防控制中心831100)

猪高热病是在致病因素影响下导致猪机体发热的疾病,主要致病因素有生物感染因素和药物因素,以前者居多,生物性病原包括病毒类、细菌类、寄生虫类和立克次氏体类等,每种病原的感染都有各自特点,临床需要根据情况针对性防控;预防本病可依据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和保护易感猪群3方面开展工作;治疗本病需要根据临床确定的病原种类,针对性使用药物。

猪;高热;预防;治疗

猪高热病通常是在致病因素作用下导致机体长期高烧不退,从而引发相关病症的一类疾病。本病病因多种,发热机体可造成病猪采食量下降,机体衰竭,从而影响生产性能,对效益影响较大,下面就本病的防治和大家作一下交流。

1 本病病因

引起猪机体发热的原因有很多种,包括生物感染、药物等因素。临床上以生物类病原感染居多,占整个发病原因的98%以上。这些病原包括病毒、细菌、寄生虫、立克次氏体等,感染后可导致机体出现免疫反应,而免疫反应的其中一个表现就是机体发热。有些病原如细菌性病原、寄生虫性病原,感染后可在机体中繁殖代谢,代谢物中有致热源,能引起机体体温调定点的升高,从而发热。

2 常见病原

引起猪发热的病原主要有病毒类、细菌类、寄生虫类、立克次氏体等,临床上具体常见的有猪瘟病毒、猪蓝耳病毒、流感病毒、圆环病毒、链球菌、丹毒杆菌、巴氏杆菌、大肠杆菌、沙门氏菌、胸膜放线杆菌、副猪嗜血杆菌、弓形虫、附红细胞体等。部分病猪可出现混合感染,导致致病力叠加,诊断复杂,治疗难度加大。特别是很多病毒类疾病,由于目前抗病毒药较少,耐药性也容易产生,价格较贵,很难有效防控。

3 临床症状

本病发病后病猪的典型症状是高烧,过高的体温导致机体酶活力下降,酶是代谢的重要催化介质,其活力降低可大大影响机体新陈代谢,导致一系列症状出现。最明显的症状是食欲减退或废绝,这是因为消化酶活力度受到影响,对食物无法消化,胃肠道将信号反馈给大脑,引起食欲下降。除此之外,皮肤也会出现发红,充血出血,体表有斑块,耳缘部位发紫,呼吸急促,严重者呈腹式呼吸,犬坐姿,病猪喜卧,不爱活动,对外界刺激不敏感。有些猪便秘或拉稀,尿发黄,量少,病猪呕吐,呕吐物中可带出胆汁。有些对生殖系统有侵染性的病原,如猪瘟病毒、蓝耳病毒等还会引发母猪的流产、死产、木乃伊胎和弱仔,严重影响生产力。

4 本病的预防

本病的发生主要为生物性病原感染,故需要通过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和保护易感猪群3方面来开展工作。

4.1 控制传染源

控制传染源可通过严格把控引种关来防止病原进入猪场,很多猪场刚建成时基本属于洁净级别,很少有致病性病原存在,当猪引入后,如果检测把控不严格会引入带病猪或病原携带者猪,导致病原在猪场落根,长期清理不净,尤其是传染性胸膜肺炎菌和能形成芽孢的细菌、蓝耳病毒等病原,一旦引入净化非常困难,猪场可长期受到影响。如果不慎引入的病原,需要勤对猪场进行疫情监控,一旦有异常可快速隔离病猪,每个猪场都应建立自己的病区,专门饲养观察可疑病猪,必要时进行淘汰。

4.2 切断传播途径

切断传播途径可通过加强消毒的方法来预防疫病传播,消毒方案包括猪舍外环境消毒、猪舍消毒和带猪消毒,猪舍外环境消毒可采用石灰粉、消毒液等对猪场周围及内部墙面地面环境进行大面积泼洒,对于外来人员和车辆,需要在门口消毒垫和消毒池处进行消毒处理后方允许进入,禁止无关人员,尤其是其他场的饲养员、兽医、生猪屠宰人员或频繁进出猪交易市场的人员进入猪场;猪舍消毒主要是对猪舍内的墙面、饲喂器具、地面、管道等地方的消毒,通常使用2%浓度的火碱溶液或碘制剂,一般对绝大部分病原消毒效果都良好,有些可以产生芽孢病原,在疫病流行期间可采用火焰消毒,不留死角,彻底切断传播途径。

4.3 保护易感猪群

保护易感猪群主要是通过疫苗免疫、注射抗体或使用预防性药物的方法,提前做好感染风险的预防准备。疫苗免疫是临床上最常见的保护方法,免疫后机体可产生血清抗体,抵御外界病原的入侵,如果猪舍中发现可疑病猪,同时疫苗紧急免疫来不及的情况下需要采用注射血清抗体的方法紧急预防,而对于药物预防用在细菌性疾病的感染中,疫病流行期间可使用抗生素帮助猪群度过难关。

5 本病的治疗

高热病的治疗需要针对不同病原综合性防控,如检测鉴定为病毒感染,则最好采用中药抗病毒+提升免疫力的方案,假如为饲养价值较高的母猪可考虑注射血清抗体治疗;如为细菌或立克次氏体感染,则需要使用广谱抗生素治疗;如果为寄生虫感染则需要施以抗寄生虫药,对于解热镇痛抗炎药的使用,这里有个原则,除非是高烧,即体温超过41.5℃时,或没有达到特别高温度但低烧持续2d以上才可使用,否则容易引发一些副作用。

猜你喜欢

传染源寄生虫病原
海洋中“最难缠”的寄生虫:藤壶
长丝鲈溃烂症病原分离鉴定和耐药性分析
红尾皇冠鱼头洞病的病原分离鉴定及药敏性分析
昆明市妇幼保健院2014~2018年门急诊手足口病的病原构成变化
鱼类烂身病病原研究综述
白话寄生虫
《热带病与寄生虫学》杂志稿约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流行病学特点
肺结核疾病慢性传染源的特点和预防治疗对策
趣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