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疆生产建设兵团苜蓿产业现状分析

2017-01-14叶红敏景鹏成鲁为华董忠民张凡凡

中国畜禽种业 2017年9期
关键词:草业干草苜蓿

叶红敏景鹏成鲁为华董忠民张凡凡

(1,新疆兵团八师石河子市动物卫生监督所 832000;2,石河子大学动物科技学院 832000;3,兵团第八师147团 832000)

新疆生产建设兵团苜蓿产业现状分析

叶红敏1景鹏成2鲁为华2董忠民3张凡凡2

(1,新疆兵团八师石河子市动物卫生监督所 832000;2,石河子大学动物科技学院 832000;3,兵团第八师147团 832000)

1 种植规模

兵团苜蓿种植历史悠久,在上世纪60~70年代就把苜蓿作为轮作的主要对象引入并进行大面积种植,到本世纪初,在各个地区仍然种植苜蓿,到2003~2005年左右,大面积苜蓿被翻耕而改种经济作物[1]。到2007年以后,由于奶牛养殖业的兴起和国家宏观政策的调整,种植面积又逐渐回升,目前种植面积约为90万亩,其中主要集中在南疆农一师、北疆农七师、八师、九师,种植模式主要包括旱作和绿洲区灌溉种植两种模式。年产干草在40万t左右[2]。

2 苜蓿种植模式及草产品利用

2.1 品种引进

兵团目前栽培苜蓿品种以国外引进为主,地方品种为辅,近年来兵团各师与世界知名的种子生产和销售企业如百绿公司、新田种子公司、克劳沃种子公司等建立了比较稳固的合作关系,依据各区域的气候条件,从上世纪就进行了大规模的引种比较试验,并将实验结果用于引种,取得了良好效果。目前各农牧团场种植品种主要有三得利、金皇后、WL系列、阿尔冈金等,另外有新牧系列、和田大叶苜蓿等新疆本地育成或传统的地方品种[3]。

2.2 种植模式

目前,绿洲农区主要采取滴灌种植,以农八师为核心,近两年来大面积推广滴灌种植技术,目前80%的苜蓿都已经实现了完全滴灌,并创造了苜蓿单产的全国记录 (亩产干草在1.8~2.0t)。但农九师和农四师的个别区域苜蓿种植仍然采取传统的种植方法,且因区域环境条件的制约,以旱作方式为主,产量较低,单产维持在600kg左右。

2.3 栽培、收获加工技术体系

兵团历来具备规模化种植苜蓿的优势,气候适宜,便于生产收获;水源、农田相对充足,且区域为传统牧区,有苜蓿的生产和种植习惯;农业栽培种植管理模式先进,农业人员、人才技术力量丰富。目前从品种引进、选择、田间建植、收获加工等各个生产环节都基本实现了精细化作业。尤其在滴灌技术应用到苜蓿生产中之后,灌溉、施肥等田间管理过程效率更高、效果更好[4]。

2.4 收获加工机械化程度

随着苜蓿种植面积逐年增加,与之相配套的收获加工机械也得到大力发展,目前,苜蓿收割、晾晒、打捆、运输以及贮藏等生产环节已经完全实现了机械化,并且在收获过程中对新技术的应用进行了有益的探索,如利用机械压扁茎秆、喷洒干燥剂加速苜蓿干燥速度等。

2.5 干草产品利用

兵团已建成存栏规模100头以上的奶牛养殖场 (区)148个,规模化养殖场 (区)主要分布在一师、七师、八师、十二师,形成奶牛优势主产区,奶牛养殖迅速发展,带动了苜蓿种植面积的扩大。苜蓿干草成为奶牛饲养不可缺少的饲草来源,各个养殖场均采用苜蓿干草+青贮玉米的饲喂方案,但由于苜蓿种植规模未实现真正意义的集约化,草产品完全是在当地消化,并未进行深加工成其他形式的草产品进行销售[5]。

2.6 苜蓿草产品流通

目前兵团苜蓿种植完全是为了满足自身需求,草产品种类单一,苜蓿干草流通范围小,仅仅在兵团内部各相邻团场之间进行少量局部调配。团场对苜蓿种植统一管理,种植户和团场签定收购合同并规定生产指标,生产指标之内价格为内部定价,超额完成的部分按照市场流通价格进行收购,2012年苜蓿干草收购价格在1.25~1.5元/kg之间。

3 兵团苜蓿产业具有的优势

3.1 市场需求旺盛

据统计,2012年1~12月,我国从国外进口苜蓿干草总计40.9万t,比2011年增长近70%。兵团目前奶牛养殖数量在30万头左右,按每头牛日投喂5kg计算,年消耗苜蓿干草量55万t左右,无论从国内还是兵团自身需求来看,目前所产苜蓿远远不够,这给苜蓿生产提供了广阔的前景[6]。

3.2 土地资源丰富

兵团土地资源丰富,有农业设施条件优良的绿洲农区,另外有处于半湿润区的广大牧区,由于在管理和耕作技术上具有其他地区无法比拟的优势,土地资源整体条件优良,为实现苜蓿高效生产提供了物质基础。

3.3 管理水平高

兵团在农业种植领域内管理水平先进,创造棉花、大豆、玉米等多种作物的单产记录,在2010年创造了苜蓿干草单产达到2t的全国记录,这在全国其他区域很少见,这都归功于严格规范的管理以及新技术的应用。

3.4 种植成本低

苜蓿生产和农作物不同,各个生产环节都可以通过机械作业来完成,同时苜蓿多年生特性大大降低了播种建植成本,田间管理环节较其他作物简单,储运方便,投入人力少,这都大大降低了生产成本。

3.5 生态效益好

苜蓿历来被作为培肥地力,改善生态环境的主要作物,兵团在上世纪60~70年代就已经把苜蓿作为参与轮作系统的主要作物,近年来在垦区设立的苜蓿草带,也成为生物防治农作物病虫害的一个重要手段。同时林果业的发展也需要苜蓿参与,林草结合已经成为南北疆各团场的全新发展模式,取得良好的生态经济效益。

4 兵团苜蓿生产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办法

4.1 苜蓿种植比较效益差,在生产中得不到足够重视

兵团农业生产水平高,历来都以棉花、林果等经济作物为主。而苜蓿作为畜牧产业链的上游,效益产出周期长,风险较大,因此,在实际生产中往往得不到重视。同时,苜蓿和棉花等经济作物比较,种植户同期收益差,加之种养分离,产业链下游的收益和种植户无关,因此,在生产中,不管是管理部门还是种植户个人对苜蓿生产抱怀疑态度。这就需要管理部门改变传统观念,真正做到立草为业,把苜蓿种植作为一项产业来抓。根据兵团不同地区特点,分层次地确定适宜发展苜蓿产业重点区域,并对之提供建议性质的苜蓿产业发展规划。由政府牵头,放宽苜蓿产业投资环境,给政策、送补贴,促发展,释放政府管理职,加大监督检验力度,协调相关产业发展,吸引外来先进技术、管理制度、特别是资本的进入,尤其是外资和私营资本;制定优惠政策、鼓励、扶植、引导本地相关企业、规模种植户进入及不同形式资本的投资。综合评估生产、物流等方面的成本,估算市场规模及对苜蓿产品的需求总量,从而确定兵团苜蓿产业的发展规模,不能盲目投资和扩张[7]。

4.2 品种选择存在盲目性

尽管兵团在近年来从国内外引进了很多优良品种,但在局部区域仍然存在品种引进缺乏科学的分析和研究,带有一定的盲目性。主要是因为苜蓿不同于其他种植比较普遍的农作物,生产部门往往对其缺乏系统科学的了解,引种渠道不明晰,对品种特性不做深入了解而盲目引种,造成不必要损失。同时在选择种子时往往先考虑种子价格,对于价格高的种子望而却步,而去购买一些便宜但质量低劣的种子。

实际上在引种时尽可能地选择优良品种,不要过分计较种子价格。好的品种无论在质量还是产量上远高于低劣品种,多出的经济投入通过高出的产量或高出的质量,在短时期内即可收回,其后便是附加效益。以目前苜蓿种子市场品种价格为例,亩投入种子价值在15~50元不等,以最大差价35元计算,最保守亩产量提高100kg即可收回种子成本。而劣质种子往往单产且持久性不好,影响到种植者的收益。

在今后应该提高引种的规范性,同时,通过科普宣传、科技讲座等活动,介绍苜蓿品种的特性,让基层技术人员和普通群众能够在选择品种时有的放矢。同时完善种子购买招标环节,建立严格的招投标规范,最大限度确保所购买的种子适应种植区环境条件、价格公道,最终实现苜蓿引种的规范科学性。

4.3 科学规范的栽培模式需要大面积推广

绿洲区尤其是农七、八师目前已建立了比较完善的以滴灌栽培为核心苜蓿生产体系,通过栽培体系的日益成熟,苜蓿产量得到了大幅提高。但在其他师局苜蓿生产还远未达到精细化生产的要求,一方面是新技术的应用需要适应过程,另一方面是因为种植户和生产管理部门对苜蓿生产关注度不高,造成生产水平低下。今后应该以高生产水平区域为核心,以点带面,将科学的栽培模式进行适度改进后应用到其他区域的苜蓿生产中去,从整体上提高兵团苜蓿的生产水平。

4.4 种养分离,收购及流通环节缺乏规范科学性苜蓿草产品质量无法得到保证

兵团苜蓿生产模式并没有实现种养结合,奶牛养殖和苜蓿生产在实质上仍然是完全分离的两个生产系统,提高草产量是种植户所要追求的唯一目标,因此,在收获过程中,往往片面的通过延迟收获时间去追求产量,同时在苜蓿收购时没有对干草按照实际状况进行分级收购,而是采取统一价格,因此,造成草产品质量不高,最终对奶牛养殖业造成损失。而要改变这一现状,需要在生产上实现真正的种 (苜蓿种植)养 (奶牛养殖)结合,最好是根据养殖规模为养殖单位配给饲草地,使养殖户成为饲草生产主体。另外,在收购等流通环节要加强监管,通过饲草质量来确定价格然后分级收购,从而提高饲草质量。目前国际上普遍的做法是确定标准的粗蛋白含量,在此基础上,蛋白含量每增加1%,则每吨苜蓿价格提高100元。完成按质定价,除了严格分级标准外,还需要建立第三方质量认定单位,可委托高校或科研院所建立苜蓿干草质量认定中心,实现快速高效的干草质量测定分析,确保草产品质量[8]。

4.5 产业化企业缺乏,草产品种类及利用方式单一

目前,兵团除了有几个牧草种子销售企业外,有关草产品加工的规模化企业几乎为零,由于原料缺乏、流通过程缺乏畅通性,导致已建立草业企业亏损最终倒闭,如新天草业、北屯草业等。而苜蓿要实现真正意义上的产业化,企业参与是非常重要的环节,只有企业参与了,草产品的生产才能和市场紧密结合。兵团苜蓿的利用方式以单一的干草方草捆为主,而缺乏将苜蓿进行二次加工形成多样化的草产品,草粉、草块的生产几乎为零。而美国苜蓿干草的加工产品主要为方草捆、草粉和草颗粒。苜蓿在加工成方草捆、草粉和草颗粒等便于运输的产品前,根据苜蓿干燥、加工方式和获得产品的不同,将苜蓿的产品做分类:人工干燥苜蓿、日晒干燥苜蓿、苜蓿叶粉、苜蓿叶片浓缩蛋白、苜蓿干草块。其中苜蓿叶粉主要作为饲料添加剂,苜蓿叶片浓缩蛋主要用于饲喂蛋 (肉)鸡,而草块主要用于饲喂牛和赛马。草产品种类多样,使苜蓿产业链进一步延伸,提高附加效益。因此,扶植鼓励企业向草产品身加工、高效利用方向发展,提高草产品种类的多元化,才能实现真正的立草为业。

4.6 产业化程度不高,流通范围小,流通成本过高

兵团所产苜蓿干草目前主要是满足自身养殖需要,但实现苜蓿草产业化需要在全国甚至国际视野上去构建苜蓿产业体系。从国内和国际市场来看,苜蓿草产品市场需求十分旺盛。而我国苜蓿草产品进口量在逐年上升且价格一路攀升。据统计,2010年5月底以前,进口苜蓿的价格还在2000元/t之内,但现在已经超过2300元/t。现在的实际价格甚至已经达到2600元/t。在国际市场的冲击下,国产苜蓿被寄予着厚望,但苜蓿产地大多先就地消化,然后才是考虑周边及其他省市,产量首先不足。与此同时,国产苜蓿在最近几年的价格也在随行就市,一路上扬,而质量依旧没有改善。由于兵团所处位置偏远,与内地和国外的流通成本过高,新疆苜蓿草产品要到达北京,仅仅运输成本就在1000元/t左右,一方面是由于我国物流成本过高,目前的物流费用有的高达44%,这是不合理的。而发达国家大概只有其一半为22%,另一方面由于缺乏有效的草产品二次加工手段,造成运力浪费,美国苜蓿二次加压打捆的密度可达到450kg/m3,但我国草捆密度为170~180kg/m3,目前我国出口苜蓿时的集装箱容量最高只有17t,相比之下,发达国家的可以达到25t,密度很大。因此,降低流通成本是提高苜蓿产业化生产的关键。

4.7 草业科技人才缺乏,草业生产相关研究基础薄弱

目前,兵团两校一院尽管设立了草学专业,但由于起步较晚,草业科学的专门人才仍然比较缺乏,只有塔里木大学和石河子大学设立的草学本科和研究生专业,基层草业从业者仍然以农学和畜牧学背景的人员为主,草业科技人专门才的缺乏导致在苜蓿生产过程中缺乏科学有效指导。同时,与草业相关的科学研究基础比较薄弱,科研项目资助力度不大。今后应该在自主培养草业科技人才和设立草业研究专项的基础上,积极与国内知名院校合作,广泛吸引国内外草学人才,以苜蓿产业化为核心目标,与生产紧密结合,鼓励开展苜蓿产品、技术开发等方面的科研项目。通过基层科技人员培训、本科、硕士研究生培养提高草业从业人员技术水平,壮大草业人才队伍。

[1]吴昊,刘让,姜莉.紫花苜蓿高产栽培技术[J].新疆农垦科技,2006(6):12-13.

[2]崔大方.新疆苜蓿属植物种质资源[J].新疆农业科学,1992(5):226-228.

[3]郭选政,米克什,贾纳提.新疆干旱地区紫花苜蓿种植技术要点[J].草业与畜牧,2005(7):58-60.

[4]魏林,王学涛.新疆喀什干旱区紫花苜蓿种植技术与经验探讨[J].草食家畜,2015(3):69-71.

[5]张杰,李康,李菊艳,等.北疆地区苜蓿栽培生产管理技术研究简报[J].新疆农业大学学报,2004(S1).

[6]李召祥.垦区苜蓿栽培技术[J].新疆农业科技,2004(2):43.

[7]祖日古丽·友力瓦斯,穆尼热·买买提,田聪,等.新疆苜蓿生产可持续发展研究[J].中国畜牧兽医文摘,2016,32(3):24.

[8]王东,曹新成,李富先,等.地下滴灌苜蓿栽培的试验效果分析[J].新疆农垦经济,2004(5):65-66.

叶红敏 (1968.4-),安徽省桐城市人,从事动物疫病防控、动物及动物产品检疫管理、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等动物卫生监督管理工作。

猜你喜欢

草业干草苜蓿
青海草业
宁南山区草业机械化推广应用策略
紫花苜蓿干草调制要点
不同种植区陇东苜蓿营养价值的比较研究
苜蓿的种植技术
致力草学,推进草业,共创辉煌
——庆祝湖南农业大学草业科学系建系20 周年
草业经济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现状及其发展建议
Around the Farm
要造就一片草原
小小数迷泽西之智解农场报复计划